今年下半年,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將呈獻連場「好戲」——珠海長隆海洋科學樂園、珠海長隆海洋科學酒店以及珠海長隆劇院三大新項目均將對外開放。其中,投資15億元、面積達7.1萬平方米的全新國際演藝中心——珠海長隆劇院將率先在7月26日開放。
270°全景式環形舞臺和3大環繞水道、360°高空吊掛環形軌道、超過1300平方米的可開合的LED大屏等全球領先的高科技設計及聲光電設備……《經濟日報》記者在7月17日舉辦的探營活動中看到,珠海長隆劇院將打破表演劇場的空間限制,創新性地實現「水陸空」聲光電效果全方位融合。與珠海長隆劇院開放同步,長隆原創巨製《龍秀》本月即將在長隆劇院上演。
據介紹,《龍秀》是長隆演藝集20年大成推出的全新頂峰巨作,是把長隆國際大馬戲結合中國龍元素主題的一場原創大秀。《龍秀》劇情改編自珠海民眾耳熟能詳的漁女神話故事,講述南海龍王七公主化身為「漁女」,與男孩海鵬相識相愛,卻不得龍王的祝福,兩人踏上了尋龍之旅,歷經五重空間考驗,最終尋獲金龍和幸福。全劇共分四大篇章,追求幸福勇往直前的兩人穿越了藍色的海洋王國、綠色的森林王國、黃色的沙漠王國、紅色的火山王國,終獲象徵愛情真諦的金龍,巧妙融合了中國的「五行」元素。全劇融合了雜技、舞蹈、滑稽表演、魔術、極限運動、聲樂、花樣遊泳等多種藝術門類,匯聚了來自22個國家、30多支團隊、300多名世界各地的優秀馬戲藝術家共同演繹。長隆集團助理總裁兼演藝總經理李西寧說,「值得一提的是,從半空中的3D飛龍、到大型巡遊的盤龍花車、再到水裡的遊龍,以及演員的服裝、節目的音樂,『中國龍』元素都貫穿始終,旨在向所有中國觀眾乃至全球觀眾詮釋中國龍所代表的勇往直前、堅忍不拔的精神,這既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優秀文化的傳承,更體現了『龍的傳人』不斷創新發展的文化自信。」
據《龍秀》舞美設計團隊負責人、來自俄羅斯的瑪格麗特介紹,為了完美呈現《龍秀》的四大幕劇情,她和設計師團隊前後共設計了近3000張設計圖、2000多套服裝樣式,其中主要設計製作了很多款融入了龍元素的演出服,不僅龍的形態栩栩如生,在設計上還考慮到能配合演出需求。根據不同的劇情發展,一位演員在一個多小時的演出時間裡最多需要上場近十次。除了量身定製的服裝外,設計師團隊還聯合了韓國和俄羅斯等多國團隊設計完成了所有舞臺布景和數十輛原創花車等大型道具,其中舞臺上的大樹、大船等實景道具,由曾經為索契冬奧會開幕式設計製作大型道具的俄羅斯團隊負責,規模及製作水準都屬業界一流。
即將開放的長隆劇院,整體設計方案由英國團隊負責,整體以傳統馬戲大帳篷為靈感,外觀通過紅色、黃色、藍色的豎向線條,營造出歡樂、多變的視覺體驗。長隆劇院工程設計團隊負責人陸勇介紹,長隆劇院總建築面積達7.1萬平方米,相當於10個足球場大,整體為現代化三層結構設計,一、二層為對客區,含商業、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為觀眾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劇院內設6700個觀眾坐席,超大型劇院比以往容納更多的遊客,視角更開闊、演員表演空間也更廣闊。
為了完美呈現出長隆原創巨製《龍秀》的魔幻、恢弘場景,更好地詮釋出中國龍的奮勇精神,長隆劇院創新性地融合了「水陸空」的設計概念:270°全景式環形舞臺和3大環繞水道、超過250米長的360°高空吊掛環形軌道,以及在觀眾區域有一條超過5米寬的巡遊通道,加入空中升降設施、空中飛行軌道及隱藏式飛行器等大型演藝設備,多達41部的巡遊花車在觀眾眼前、身邊、甚至頭頂出現,超過1000隻各種飛鳥在空中飛翔,以及水上花船、雙層水簾、水幕投影、升降噴泉等水陸空效果隨不同節目靈活變換,帶來「上天入地下水」的不同演出效果。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全新文旅地標,長隆劇院不少設計都體現出智能科技的前沿性和實用性。據介紹,以往劇場的燈架都是固定安裝好的,長隆劇院引進了先進的升降燈架,現場使用了1300多臺的智能電腦燈具,能夠實現實時升降,通過不同的程序設計製造出更多變化組合的立體燈光效果;而舞臺中央設置了一個能吊4噸重的升降吊架,能夠實現把大型道具直接從33米高空迅速下放到舞臺上,配合節目場景的快速轉變;此外,還引進了法國LED管理系統以及投影系統,現場擁有超過100個空中吊點,舞臺上打造了一個超過1300平方米的LED大屏,面積相當於3個籃球場大,通過LED與投影系統的有機結合,為觀眾打造視覺「盛宴」。
(經濟日報 記者:喻劍 責編: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