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學習:《小郎中學醫記》系列 34 淡豆豉篇
故事裡的中醫更易懂,歡迎大家學習、分享
酒洗龍膽草治膽經鬱熱頭角痛
為什麼清熱燥溼,瀉肝膽火的龍膽草有此名稱呢?小指月在琢磨。爺爺說,中藥的藥名都非常講究,有的按照功效來命名,比如說防風能防範風邪,續斷能接續筋骨,決明子能清肝明目,千年健可以祛風溼強筋骨.小指月又問,還有呢?爺爺說,有些按形態來命名,比如牛膝,它的節膨大似牛的膝,大腹皮形似大腹,烏頭它的根塊像烏鴉的頭.小指月說,我也知道一些,有些按藥物的生長季節來命名,比如半夏,夏季的一半採收,即農曆五月;夏枯草,夏至後枯萎;還有冬蟲夏草,冬天長菌,夏天變草.老爺爺說,沒錯,還有一些按藥物的性格來命名。比如王不留行,它走而不守,雖有王命,不能留行也,通經下乳之力甚捷。沉香體重性沉,香氣迷人,雖然是木頭,丟入水中,直沉水底,故它善於納氣歸田。還有肉蓯蓉,大補精元,藥性從容和緩。滑石滑利六腑,雖然是礦石類藥,打成粉卻非常滑膩.小指月說,還有一些是按照藥用部位命名的,像桑枝、桂枝走上肢,乃痺痛很少藥引子,它們是桑樹、桂樹的枝條。大青葉、蘇葉都以葉片入藥,它們分別是板藍根跟紫蘇的葉子。萊菔子、枳實,它們是蘿蔔跟枳樹的果實或種子。龜板、鱉甲非別,乃是龜鱉的殼甲。老爺爺聽了後,點點說,沒錯,當然還有一些按產地來命名的,如廣陳皮,川黃連,淮地黃,浙貝母,藏紅花。更有按氣味或口感來命名的,如各種香類藥,因為味道芳香特殊,如木香、丁香、茴香、麝香,所以得此名。像苦參味極苦,五味子五味俱全,細辛辛竄之味特烈.小指月聽後點點頭說,爺爺,那龍膽草呢?老爺爺說,膽是善歸肝膽經,瀉肝膽火,膽是苦的,龍之膽,以言其極苦,極能瀉肝膽火,力量極大。所以你肝膽實火衝上頭頂來,它都可以把你扯下去。有個病人頭額處經常跳動,像針刺那樣,老先生問他,平時睡醒是不是口乾口苦?他點點頭說,不單睡醒口乾口苦,連平時都容易口乾口苦,而且飲水不解。老先生又問,小便怎麼呢?這病人說,小便特別黃。老先生問,指月啊,口苦尿黃,脈又弦數頭痛,是何證呢?小指月說,這是肝膽之火上逆,最常見於各類膽囊炎。這病人說,大夫,你真神,我幾年前就發現有膽囊炎了,就是老治不好,現在我也不管它了,就是要治治頭額角痛,這痛像針扎那樣難受。老先生笑笑說,這些都是一個病,都在一條線上。小指月馬上會意說,頭額角,屬於偏頭,偏頭處乃少陽膽經所過,這還是一個膽火上逆之象。老先生又說,你以後不能再吃雞蛋牛奶了。這病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呢,我天天都吃雞蛋牛奶啊?老先生笑笑說,這就是真正病因所在,不單雞蛋牛奶要少吃,你膽囊炎都這麼長時間了,一切肥膩的東西都要少吃,不是高營養就一定好。你身體如果膽胃消化不了,反而會成為負擔,積在那裡發炎發熱,堵塞脈道,導致疾病。這人聽了後點點頭說,以前都沒有大夫跟我這樣說過,我回去一定戒戒口。老先生又說,那為什麼會刺痛呢?一般膽火上逆應該脹痛熱痛的?小指月說,這裡頭,除了膽火上逆,局部還有瘀血,澀滯不通,所以固定刺痛不移。老先生點點頭說,沒錯,就用單味龍膽草。小指月說,龍膽草沒有活血化瘀功效啊。老先生說,要看你怎麼炮製,用酒洗龍膽草。小指月說,酒洗後既能清上焦實火,又可以活血行血,這樣局部瘀滯被酒通開,那熱火上炎之象,很快便被龍膽草引下來。果然這病人服用三次酒洗龍膽草後,頭角痛先減輕,後來口乾口苦,也消失了,再後來尿黃赤的都變輕了。可見火從下面往上炎,導致諸病,一旦降下來後,疾病就像退潮一樣,從頭退到腳,然後從小便排出。明代方隅曰,膽經鬱熱,令人頭角額尖跳痛如針刺,非酒洗龍膽草不能治。
肝經溼熱尿血,一味龍膽草煎服
有個司機苦於小便帶血,他先找到一個郎中給他用了各種炭類止血藥,血越發止不住,人也難受,連小便都澀痛,甚至連陰囊都有一些腫脹。他就有些害怕,便找到竹籬茅舍來。
老先生摸完脈後說,指月,這尿血當行還是當止。指月摸完脈後說,爺爺,如果脈虛弱,那就應該收止住。如果脈洪帶數,這是肝膽有火,就應該清利肝膽,不應該強行止血,等紅數之象消去,血出自止。
老先生聽了後說,為什麼是肝膽溼熱呢?洪數脈也可以是心肺火旺啊?
小指月說,肝經下絡陰器,病人尿赤,小便澀,陰囊腫脹潮溼,而且還有口苦,這都是肝膽之火上炎,肝膽溼熱下注的表現。
老先生點點頭說,那有沒有一味藥,既能上清肝膽火熱,又可以向下疏通鬱滯溼熱?小指月說,就龍膽草一味。《本草正義》上說,龍膽草既能清瀉肝膽有餘之火,又可以疏通下焦溼熱之結。老爺爺聽了後點點頭說,就用單味龍膽草15克煎湯。
這司機看到老先生只開一味藥,便有些疑惑說,大夫,我這病都這麼久了,還這麼厲害,吃一味藥能管住嗎?
老先生說,就像你在一樓按電梯,按到按鍵上,電梯從二十樓都會下來,如果你沒按到按鍵上,用再大力,這電梯也下不來。這司機聽了後,便沒有疑惑了。帶回一味龍膽草回去煎湯服用,一吃完後,不單尿血止住了,連口苦臉紅也都消失了,以前他經常眼睛紅赤,一喝酒就加重,這回吃完藥後,連眼睛都變清了,尿也不黃了。
老先生又說,其實他這病用中成藥龍膽瀉肝丸一吃也就好了,不用刻意去止血,把上面脈洪數之勢降下來,血出自止。
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記道:
《藥品化義》曰,龍膽草專瀉肝膽之火,主治目痛頸痛,兩脅疼痛,驚癇邪氣,小兒疳積,凡屬肝經熱邪為患,用之神妙。其氣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溼熱,若囊癰、便毒、下疳,及小便澀滯,男子陽挺腫脹,或光亮出膿,或莖中癢痛,女人陰癃作痛,或發癢生瘡,以此入龍膽瀉肝湯治之,皆苦寒勝熱之力也。亦能除胃熱,平蛔蟲,蓋蛔得苦即安耳。 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治肝膽實火上炎證,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肝經溼熱下注證。陰腫,陰癢,筋萎陰汗,小便淋濁,或婦女帶下黃臭等,舌紅苔黃膩。龍膽草6g,黃芩9克,梔子9克,澤瀉12克,木通9克,車前子9克,當歸3克,生地黃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亦可用丸劑,每服6~9克,日二次,溫開水送下。方中龍膽草大苦大寒,瀉火除溼,為君藥。
龍膽草(龍膽)
【性味歸經】苦,寒。入肝、膽經。
【功能主治】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溼熱。治肝經熱盛,驚癇狂躁,乙型腦炎,頭痛,目赤,咽痛,黃疸,熱痢,癰腫瘡瘍,陰囊腫痛,陰部溼癢。用於溼熱黃疽、陰腫陰癢、帶下、溼疹瘙癢、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推薦閱讀:
▲肝病患者不想吃油膩的中醫調理
▲國寶級老中醫送你一張洗膽妙方,洗掉你的膽結石、膽囊炎、膽囊息肉、膽囊壁毛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