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被公開,違規者應受到什麼處罰?

2020-08-13 國諮律所

【國諮點案】

坐標:浙江省杭州市。

案情:連日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連同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的點評引發巨大爭議。而關於陳建新身為作文閱卷大組組長,但同時編著高考作文實訓書籍、到各中學開展高考作文講座的消息,仍讓其身處輿論漩渦中。

語文教育界業內人士認為,這次浙江滿分作文第一時間在刊物上披露,是違規的,而將這樣晦澀難懂的作文作為滿分作文並且公開,很容易讓公眾將其當作範文,具有不良的導向性。對於陳建新以作文閱卷組組長身份出書、開講座的行為,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原社長王旭明認為有關部門應當查實,若屬實應立即糾正並對陳給予處罰。

信源:《中國新聞周刊》


【國諮解案-名律說法】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常言道,千人千面,萬人萬解。一篇好的作文能讓人心曠神怡,但如何定義「好」,由誰來定義「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日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巨大爭議,從這篇絕大多數人認為晦澀難懂的高考作文「該不該打滿分」的紛爭轉向閱卷組長「既當裁判員又當教練員」的質疑,並呈持續發酵狀態。

陳建新是擔任浙江高考作文長達21年的閱卷組長,被譽為「浙江高考作文之父」,是公認的高考作文閱卷專家。他認為《生活在樹上》是他「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展現了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確實,從文字上,《生活在樹上》中的很多文字,公眾大抵從未見過,更別說讀懂。

高考作文評分工作具有保密性,所有參與閱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閱卷情況,這是規定也是紀律。顯然浙江省寫作學會與教育學刊的這次合作,即將高考滿分作文提前發表在教學月刊公號上,公眾很有可能誤認為高考作文必須這樣寫才能滿分,可能會對公眾造成不當指引,違反了國家教育考試部門相關規定。

這就不得不提到教育公平與商業利益的博弈。有人明確指出,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閱卷組長陳建新出版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一書中收錄的滿分作文《書寫自我的生活》在文風、結構上非常接近。無論是高考作文命題者,還是高考作文閱卷者,都是牽涉公共利益的崗位,如果不謹言慎行,避免潛在的商業化和利益關聯,就會傷害學生作文學習,造成教育失衡,引發社會動蕩。

資深律師王洋

【國諮出招】

在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狀態下,高考閱卷漸漸成為一種資格,個別單位甚至利用給予「閱卷名額」的方式舉辦高考預測培訓班,講習班,賺取費用,令人可悲。

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這是一個重要崗位,關鍵崗位,敏感崗位。如果閱卷組長帶頭邊開班出書,教大家怎麼寫出高分作文,邊給高考作文打分,那麼學生就不會報別的不是閱卷人的老師的作文班,不會買他們的書,而只會買閱卷者出的書,報閱卷者開的作文班,高考作文儼然變成了一樁生意,破壞了客觀公正。

由此,高考作文閱卷是公眾十分關注之事,因此閱卷組長這一職務才變得如此重要,如此關鍵,如此敏感。高考作文閱卷要做到客觀公正,就不得不考慮閱卷者的資格。擔當閱卷組長這一職務的人,除了對作文研究的深厚功底,更必須是德高望重,淡薄名利之人。因此,必須歸口管理和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在其位,謀其政,不僅是自己的工作負責,也是對中國成千上萬的高考芊芊學子負責,更是對教育強國的國家戰略負責。

【北京國諮律師事務所】國諮律師:捍衛國法,守衛國民!有冤屈,即刻傾訴!只要不絕望,永遠有希望!名律出手,冤案必雪!

相關焦點

  • 「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明顯是偽作,打假應及時跟進
    高考還在錄取階段,「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竟已集結成冊,高調開賣。電商平臺上標榜「高考滿分作文」的書籍已有一批,最高定價達1400元。但據記者調查,所謂高考滿分作文,其實都是偽作。有的「滿分作文」書宣稱:「本書由全國高考作文閱卷名師傾力打造,為全國30餘個考區考生滿分作文精粹。」然而,一名出版社編輯坦言,嚴格的高考閱卷紀律,意味著真正的滿分作文不可能流入市場。
  • 「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明顯是偽作,打假應及時跟進
    高考還在錄取階段,「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竟已集結成冊,高調開賣。電商平臺上標榜「高考滿分作文」的書籍已有一批,最高定價達1400元。但據記者調查,所謂高考滿分作文,其實都是偽作。這些圖書,由於趕時間,且不說作文質量,有些連詞句標點校對都不過關。假冒滿分作文出書,已經持續多年,在教輔市場銷量不俗。相比於優秀作文、高考範文,滿分作文四個字無疑更加吸睛。出版高考輔導教材無可厚非,但不能拿假高考作文濫竽充數。不論是找學生回憶考場作文,還是尋「槍手」寫「下水文」,都是作偽行為。封面上明明寫著高考滿分作文,書裡哪篇作文能夠拿出滿分證明?
  • 高考作文:用「規範公開」取代「擅自公開」
    近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發布通報稱,作為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的陳建新在評卷結束後未經允許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嚴重違反評卷工作紀律,並決定停止其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含高考評卷等)。此外,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已經明確表示,「評卷人員擅自使用評卷信息出書講課等行為屬於明顯的違規行為。」
  •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回應「滿分作文」,舉報人表示:「比較滿意」
    日前,網上流傳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及專家點評,引發網友熱議。13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回應稱,語文評卷組高考作文的成績評定過程符合評卷工作規範,但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違反評卷工作紀律,被停止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含高考評卷等)。
  • 洩露滿分高考作文教師被處罰後,教育部就相關問題約談浙江省教育...
    多知網8月21日消息,教育部約談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要求其立即開展調查有關最近媒體熱議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出現個別閱卷人員涉嫌洩露考生作答、  教育部考試中心將根據教育考試面臨的新形勢,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規定,加強對各地的督促指導,牢牢守住高考公平的底線。  此前,網上流傳的今年浙江省高考評卷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引來熱議。  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曾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浙江滿分作文事件:陳建新的高考「生意經」犯了什麼罪?
    作者丨郭力,浙江雄略律師事務所近日,一篇浙江省高考評卷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在網絡上引發了廣大網民的熱議。據悉,這名「點評專家」名叫陳建新,系202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這篇高考作文在閱卷期間,第一位閱卷老師給出的是39分的分數,第二位閱卷老師和第三位閱卷老師給出的是55分的分數,而在最後卻給出了60分的分數,而這個成績,正是浙江省高考作文的滿分。
  • 捲入滿分爭議後,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被曝涉利益輸送
    芥末堆就此事多次撥打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電話,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8月9日,就參與編著高考作文書一事,陳建新向澎湃新聞回應稱「這個事情我都不知道」。回顧:經歷三次評分,引起「熱議」的高考滿分作文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公開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2020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
  • 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滿分作文怎麼評
    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評卷、出書、培訓……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問題?如何區分正當的「傳道授業解惑」與「違反評卷紀律」的行為?
  • 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
    新華社記者張楠攝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俞菀、顧小立)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的報導。「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和「陳建新輔導書裡的作文相近」
    「一篇高考作文該打多少分,這是閱卷組的權力,但我覺得閱卷組應該單純一點,不能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邊開班出書,教人怎麼寫作文,邊給高考作文打分。」李未熟告訴澎湃新聞,「我查了公開報導,陳建新應該擔任了21年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在這個領域是權威,又參與編寫多本與高考作文有關的書籍,並在多所學校進行講座,似乎將高考作文變成了生意,這不應該。」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8月初,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的《教學月刊》社的同名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在這篇文章之前,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披露了評分經過,並作了點評。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有內幕,「這是誣陷」
    儘管點評中對此缺陷作出了批評,但質疑者擔心這種文風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有一定的道理。但過份放大該缺陷,好像滿分不是在獎勵個性化表達而是在獎勵行文的晦澀和用詞的生僻,不能不認為是一種有意的混淆。」浙江省寫作學會強調:「滿分作文並不等於完美無瑕,只要是在全省高考作文中堪稱最佳作文之一,雖有些許瑕疵,仍然可評滿分,重在鼓勵。
  • 中青報聚焦高考滿分作文:應承擔什麼「歷史重任」
    評判一篇高考作文好壞的標準到底是什麼?高分作文的選拔目的究竟是什麼?當這些疑問紛紛得到解答時,這篇浙江高考作文是否值得滿分也就找到了答案。佳作還是炫技「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
  • 高考滿分作文洩露,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被約談
    閱卷人洩露答卷教育部約談浙江考試院▽立即開展調查,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教育部網站8月21日消息,近日,媒體報導浙江省2020年高考個別閱卷人員涉嫌洩露考生作答情況、擅自使用評卷信息,個別命題教師涉嫌參與社會機構培訓等。浙江省高考為自主命題,教育部考試中心第一時間約談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要求立即開展調查,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7月16日,在東北師範大學,工作人員在進行閱卷。
  • 「2020高考滿分作文」高調開賣?別信
    高考還在錄取階段,「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竟已集結成冊,高調開賣。電商平臺上標榜「高考滿分作文」的書籍已有一批,最高定價達1400元。但據記者調查,所謂高考滿分作文,其實都是偽作。有的「滿分作文」書宣稱:「本書由全國高考作文閱卷名師傾力打造,為全國30餘個考區考生滿分作文精粹。」然而,一名出版社編輯坦言,嚴格的高考閱卷紀律,意味著真正的滿分作文不可能流入市場。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和閱卷組長出版的「輔導書裡的作文相近」?
    此外,有多本陳建新主編的高考作文輔導書在各平臺銷售,如定價59元、2019年12月第一次印刷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陳建新是兩位主編之一;由陳建新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修訂論述類文章精選精評》2016年11月出版,定價30元;兩本書均附有高考滿分作文範文、點評等。同時,浙江省內多所高中官網信息顯示,陳建新曾在杭州、溫州、湖州等地作進行高考作文指導講座。
  • 瓜哥評「浙江省滿分高考作文」 | 子彈飛了11天
    (1)2020年8月2日,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滿分高考作文被公布到網上,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副教授對該滿分作文點評稱,「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但該篇文章一經發布就在網上引起熱議。
  • 瓜田李下,高考滿分作文事件,給我們敲響了什麼警鐘?
    ,早就是公開的秘密。長達20年任高考作文評卷組大組長之位,是什麼概念?恢復高考也不過四十多年,幾乎一半的時間,由一個人掌握著一個省的作文評審大權,想想有些可怕。高考作文是高考語文的半壁江山,雖有4個等級的評分標準參照,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評卷的主觀性仍極強,在主觀題中評分的靈活度最高,同一篇作文,一個打39分,兩個打55分,這之間已有16分差距,而39分與滿分60分,足足相差21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折射出這個問題
    輿論監督和高考閱卷這種專業評價之間的邊界應該怎樣設定?本文嘗試對此展開分析。圖文無關作者 |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據教育部網站2020年8月21日消息,近日媒體報導,浙江省2020年高考個別閱卷人員涉嫌洩露考生作答情況、擅自使用評卷信息,個別命題教師涉嫌參與社會機構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