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13歲,9月份開學讀初二,和其他青春期孩子差不多一樣,正經歷著少年時期迷茫的人生困擾。學習的壓力,自身的惰性,以及自我的不斷發展,讓他迷茫又矛盾。有時候會沉迷於遊戲,有時候會躲進玄幻小說裡,更多的時候他明明白白的說想要好好學習卻又苦於缺乏自律和目標。
少年的迷茫
我眼睜睜看著他的掙扎,這是一生必然的一個經歷,也是必然的一段迷茫期。我開始思考,可以怎麼樣幫助他更快的找到那個他這個年齡段該有的目標和自信。
人生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身份,自信往往來自於不同身份的不同重心。比如學生的自信往往來自於優異的成績,而成年人的自信往往來自於優秀的工作能力。還有一種人,他們永遠自信,或者說他們並沒有刻意去思考自信這個詞語,他們的人生是另外一層境界,他們習慣思考,他們有著自己的一套人生目標,他們並不在意主觀世界上大多數人在意的所謂成功的標誌,他們更執著的在追求自己內心的力量。
追求不同境界不同
我更希望兒子可以成為後一種,有著自己的熱愛,善於思考,執著於自己的內心力量。所以在給兒子列暑假課外閱讀書目時,意外的發現這本號稱中國版《蘇菲的世界》時,我仔細看了下介紹:
這是一部以探險故事形式展開的青少年哲學普及讀物,試圖以一種通俗有趣的方式傳達哲學之美,引導孩子思考和探索世界、認識自己。
哲學?以探險故事的形式來展開的?青少年的哲學普及讀物?足夠吸引我!果斷下手!
書收到很快,是低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的新書,由「理工男」、清華學霸海天所著。
海天,本名李燦亮,70年代生人,祖籍湖南益陽,現居北京海澱。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北京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海澱區作家協會會員,已在《百花園》等刊物發表文學作品一百餘篇,現任北大縱橫管理諮詢集團特聘戰略諮詢師,北京縱橫知本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副總裁。
《寫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封面
這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故事性很強,兒子第一時間就拆開看了,一口氣看完還要求我也看,然後我們進行了一場愉快的關於哲學的討論:
世界是實體還是虛空?
世界的本源是什麼?
我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世上的事物是彼此孤立還是相互聯繫的?
世界能完全被人類認識嗎?
……
到底這本神奇的哲學啟蒙書《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講的是什麼?
奇奇和妙妙是住在同一個小區的14歲的兩個同班同學。奇奇是個學霸,喜歡思考,爸爸常年在國外工作讓他的成長過程中缺少了一些父親的陪伴和引導。妙妙是個習慣依賴奇奇思考的女生,可是卻總是能夠在奇奇陷入思考的死胡同時,獨闢蹊徑的給奇奇新的思路和方向。
奇奇苦惱於耳邊時常聽到的嬰兒哭聲和思想政治課上和老師的辯論,正好爸爸在生日送給了他一部手機,開始和妙妙一起用微信聊天。奇奇意外的添加了一個叫「自由男神」的微信好友,在「自由男神」的引導下,奇奇和妙妙開始了一場奇妙的哲學探險尋寶之旅。
哲學迷宮
「自由男神」設計的哲學探險之旅,讓奇奇和妙妙從圖書館到森林公園,從植物園到動物園,從故宮到博物館,在現實生活中的這些場景中去思考關於哲學的相關問題。
最終奇奇和妙妙完成了40章共計40個經典哲學問題的解答探險,獲得了「自由男神」送給他們的禮物——整個世界,還解救了奇奇聽到的發出嬰兒哭聲的娃娃魚。
最妙的是故事的最後一章,作者海天用莊周夢蝶的故事來寫奇奇和妙妙,這一場哲學探險,到底是蝶如人生還是人生如蝶?
蝶如人生
這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共40章,每章都會解答一個經典哲學問題,並搭配一幅六宮格漫畫,以引導讀者思考和理解。另外,書中還附帶了一個迷宮遊戲,可供讀者與同學、家長一起玩、一起讀,讓孩子在遊戲中體會哲學之美。
這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故事情節設計符合孩子的閱讀習慣,我喜歡作者海天在書中傳達出來的這些觀點: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緩慢且長時間的過程,當前的應試教育體制下,太多孩子習慣了「標準答案」,對比國外的優質教育,國內大多數孩子過於乖巧。所以,啟發孩子學會思考,啟發孩子習慣性思考,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尤為重要。
學會思考很重要
《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每一個章節中,奇奇和妙妙要想知道「自由男神」的問題答案,都需要通過不斷的思考才能獲取,甚至有時候還可以看出「自由男神」和奇奇妙妙也在溝通中調整思路,正是這樣的過程,孩子的思考習慣得以養成。比如妙妙本來是個不喜歡思考的孩子,在這場探險的經歷下,也變得越來越習慣思考,甚至很多時候比奇奇的觀點更全面。
《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中有大量的典籍故事,孔子和顏回的「眼見為實」、莊周夢蝶、柏拉圖的理念、朱熹的「事在理先」、王陽明的「心無外物」唯心主義、貝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希拉蕊·普特南的「缸中之腦」、霍金的《時間簡史》、亞里斯多德-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的科學認知發展過程等等,通過每一個章節中的探險故事進行解說,讓孩子對從古至今的哲學問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意識到我們當前對世界的理解並不全面,可能會存在一個更全面的理論提出,並引導孩子理解自己成長的當下,應對階段性的困惑。
難能可貴的是書中還提到了對於孩子的養育過程中家長的陪伴和引導意義。奇奇對於爸爸常年出差缺少陪伴的失落感,妙妙對於父母同樣缺少的陪伴,兩個孩子的對話,最終引來了父母們對孩子的養育改變和思考。
當奇奇發現原來「自由男神」就是爸爸的時候,他和妙妙決定讓「自由男神」一直存在,這個內容設計其實是反映出了孩子的成長路上需要「自由男神」這樣一位精神榜樣來引導與陪伴的。
養育陪伴
我其實並沒有想好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開啟兒子的哲學探索和思考,《蘇菲的世界》在我準備給兒子的閱讀書單裡,但是我計劃的是等他初中畢業才看,沒想到居然遇到這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感謝作者海天的故事情節設計和寫作初衷,讓我提前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一閱讀完,兒子說,他和奇奇一樣,似乎看世界的角度都不一樣了,凡事開始思考為什麼,遊戲和玄幻小說似乎對他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果然這個階段的孩子只要讓他的精神層面豐盈起來,自然就能有效阻斷無效玩樂。
這本《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推薦給你!這個暑假,讓孩子開啟哲學之路吧!
我是宸媽,專注於青少年教育教養,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點讚、關注和評論,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本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