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畫》是小學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5課的內容,這篇課文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只要開動腦筋,壞事也能夠變成好事。#語文學習#
在我們的生活或學習中,經常也會遇到一些不好的事,但是你有沒有想辦法去改變它們呢?讓壞事變成好事?其實好與壞是相對的,從某一個方面去看,可能是壞事,但是只要稍作改變,壞事也有可能變成好事。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看看課文中的玲玲是怎樣將壞事變好事的吧!
在第1自然段中,主要寫玲玲畫了一幅畫,準備參加第二天的評獎。從「得意」和「端詳」可以看出玲玲對自己的畫作非常有信心。
第2自然段中,爸爸催促她趕快睡覺。「爸爸又在催她了」從「又」字可以看爸爸已經不是第一次催她去睡覺了。體現出爸爸對玲玲的疼愛,也體現出畫很重要,以至於還要不斷花時間修改。
第4自然段寫玲玲不小心把自己的畫作弄髒了,急得哭了起來。
第5、6自然段寫玲玲的爸爸詢問她哭的原因。
第7自然段寫爸爸觀察畫作,認真思考並啟發玲玲在弄髒的地方加畫一點其他東西。
第8自然段寫玲玲在爸爸的啟發下,開始在弄髒的地方畫一條小花狗,用小花狗掩蓋住弄髒的部分。通過詞語「眯著眼睛」「懶洋洋」,可以看出玲玲畫的小花狗很逼真。
第9自然段,也就是文末自然段,點名文章中心:爸爸通過這件事告訴玲玲一個道理——只要肯開動腦筋,壞事有時也可能變成好事。
主題歸納
本文通過敘述玲玲不小心弄髒了自己參加比賽的畫,受到爸爸的啟發下在弄髒的地方畫了一隻小花狗,使畫變得更好看了。告訴我們只要肯開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字詞梳理
重點生字:「催」,單人旁,左右結構,右下部分四橫。在書寫不要多寫撇,也不要少寫橫。讀音為「cuī」,平舌音。組詞:催促、催收。「髒」,月字旁,左右結構,讀音「zāng」,平舌音。組詞:弄髒、髒話。它還有一個讀音「zàng」,組詞:肝臟、腎臟。「及」字只有三畫,但是筆順卻極易出錯。正確的筆順是「撇、橫折折撇、捺」。注意和「乃」字的筆順作對比區分。
「乃」字符合「從上到下」的書寫原則。而且出鉤後順帶「鉤」的方向再寫「撇」也符合書寫的習慣。而「及」符合從上往下,也符合從左往右的書寫規律。在寫含有這兩個部件的字時一定要注意筆順。如:奶、扔、級、極……
「遭」和「肯」都是平舌音。「糟」讀音「zāo」,部首「米」,可以組詞:糟糕、糟粕(pò)、糟蹋。「肯」讀音「kěn」,部首是本身,組詞:肯定、不肯、首肯。「肯」字上部分的筆順容易出錯,正確筆順為:豎、橫、豎、橫。第一筆是寫中間的豎。
本課的多音字除了剛才提到過的「髒」字,還有「參」和「得」也是多音字。「參」:① 讀音「cān」,組詞:參加、參與;② 讀音「shēn」,組詞:海參、人參;③ 讀音「cēn」,組詞:參差不齊。「得」:① 讀音「dé」,組詞:得到、心得;② 讀音「de」,組詞:好得很;③ 讀音「děi」,組詞:得虧、非得。
避免總結冗長,近義詞、反義詞、詞語解釋等直接看圖片中的筆記即可,這裡就不在重複著墨了。
課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