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常春藤名校,你期待的名校教育究竟是怎樣的?

2020-08-28 閱是喵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是十二歲的周恩來在一堂修身課上對老師的回答。


這也是我們在小學課本中學過的一篇課文。那是發生在1911年的事,當時周恩來是一個只有十二三歲的孩子,卻說出了讓人振聾發聵的回答。這句豪邁的回答,在神州大地上已經迴響了一百多年,它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佳註腳,激勵著一代代的知識分子和教育者,然而反思今日之教育,我們真的多到了多少?


2008年,在常春藤名校待了24年的威廉·德雷謝維奇教授辭去了自己在耶魯大學的終身教職,離開了這所常春藤名校。原因在於他反思到美國的精英教育陷入了誤區,之後他開始到各地大學演講,與學生交流,之後將這些思考和經歷總結寫成了書——《優秀的綿羊》。



書中雖然主要討論的是美國名校教育的誤區、存在的問題等,但是以此觀照我們的教育,不難發現,這些問題不光存在於美國的教育系統中,在我們的教育中同樣存在這些問題。因此,閱讀此書,對我們反思教育系統以及自我的「教育」都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


《優秀的綿羊》作者威廉·德雷謝維奇畢業於著名的常春藤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在耶魯大學擔任過10年英文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過5年研究生導師。他對美國名校的教育有著親身的參與和深刻的洞察,他指出,雖然這些藤校外表上有特色,但在內裡,都是「失去了靈魂的地方」。他的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在網絡上點擊率超過100萬次。



我們的教育怎麼了?

曾經,一篇名為「北大才子長安街賣肉」的報導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讀書無用的論調甚囂塵上。正如作者德雷謝維奇所說:我們的大學培養了一批認知狹隘的精英。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名校畢業生就應該穿著的光鮮亮麗,出入窗明几淨的寫字樓,頭頂看似高大上的title,不是搞金融就是做諮詢,律師、醫生、公務員也可以選一選,但你怎麼能賣豬肉呢?!

2020年,這個賣豬肉的故事發生了反轉,因為賣豬肉的北大才子陸步軒靠這個事業掙了上億身家。於是,人們又開始說,讀書無用是最大的謊言,而說讀書無用、有用的可能是同一批人。

我們不禁想問,我們的教育怎麼了?整個教育系統似乎在一代人身上催生出了一種可怕的世俗的態度:盲目的野心、對風險習慣性的迴避、物質唯上的野蠻性競爭。我們衡量人成功與否的標準非常簡單粗暴,即他是否獲得了物質的成功。而我們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目的似乎也變成了能否獲得物質的成功。

我們的家長和中學老師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再堅持一下,努力一下,等上了大學你們想幹嘛就幹嘛。我們大學之前的教育都是為高考而存在的,學生們對教育的認知已經固化:回答問題,完成作業,考試得高分。而大學的教育就變成了,為優秀的簡歷添磚加瓦,爭取畢業後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什麼是理想的工作呢?學生們在選擇時並沒有考慮個人的欲望與熱情,而僅僅是一種之前的教育留下的行為慣性。

難怪著名的歷史學家許倬雲會在《十三邀》中說:「今天的教育,教育的是凡人,過日子的人,今天的文化是一個打扮出來的文化,是舞臺式的文化,是個導演導出來的文化,而今天日子過得太舒服,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忙的是買這個機買那個機,忙的是趕時髦,忙的是聽最紅的歌星的歌,人這麼走下去,也就等於人變成了活著的機器。」


這就是我們今天教育的樣子,這也是我們今天教育所面臨的困境。我們培養出了高智商、有成就感的年輕人,但卻沒有教育他們如何找尋自我、如何領悟生命、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於是我們缺失意義感,活得迷茫又不知所措。

教育的本質和意義是什麼?

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所謂教育,不過是人與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範、並通過現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導向人靈魂覺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導向由原初派生出來的東西和平庸的知識。


教育是國之大計,一個國家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決定了這個國家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大學教育在其中肩負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奇葩說》第一季海選時,一個清華在讀博士帶著對未來從業的迷茫來參加節目,被高曉松批判其愧對名校對他的教育。高曉松說名校是國之重器。名校的學生,該有名校的風範。



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先生曾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華麗的外表、宏偉的外觀都不是一所好大學的象徵;擁有追求真知灼見、造詣深厚、敢於辨證批判,並將這種思維方式傳授給學生的大師,才是大學的象徵。


大學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學生在其中需要掌握的並不是那些現成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夠在這所殿堂中培養邏輯性的思維方式、學會反思、形成自我意識、敢於批判、敢於失敗、敢於探索真理……


詩人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且點燃一把火。」這同樣是當代教育者需要反思的,為人師表,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做解惑的人,回歸教育的本質,培養出真正的人才,而不是機器。


正如董仲蠡在《教育的意義》的演講中所說的:「曾經我們說讀書無用,才學與財富不成正比,造就了這個社會浮躁的狀態。然而什麼都可以浮躁,唯獨教育不可以!」



我們如何自我「教育」?

那些千辛萬苦跨過高考這座獨木橋的學子們,有沒有認真的思考過,你為什麼要讀大學,大學如何幫助你找到自我,或者說大學如何幫助你獨立思考,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高等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智慧的成長和探索的一部分,而這個旅程必須是你本人為自己設計和踐行的。

首先你需要明白,真正的教育是為了你的長遠職業發展而做準備的,絕不是為你的第一份工作做準備的。「職業」(vocation)這個詞在拉丁語裡意為「召喚」,你是被召喚去從事某種職業,而不是在思維的慣性下「選擇」職業。

我們認為,一個人一輩子專注於詩歌寫作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我們會認為,一個人花一輩子推廣百事可樂,與競爭對手可口可樂搶佔市場則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這是一個多麼可笑的悖論,而我們很多人卻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事情。

其次,你要學會思考。思考的本質是培養自己思辨的習慣,並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你要學會把自己從所謂的常識中解救出來,先認清它,然後學會用新的角度思考它,而非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最後,通過教育找到自我、重塑自我。在這個過程中找尋你是誰、你想要做什麼、到底什麼是值得追求的……重建自己的生活是一種特權,你要學會在大學教育中重建自我。相較於到底是要去哪所大學,更重要的問題是,你為什麼要上大學以及如何利用大學教育。一定要學會主宰自己的教育,而不是讓教育來支配你。



愛因斯坦認為:「教育是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其實那些剩下的「教育」就是自我本身。《優秀的綿羊》不僅是為了批判現實中的精英教育,更希望通過這種批判讓我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教育,我們應該從教育中獲得什麼以及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自我的教育。

相關焦點

  • 一個區超過一個省,清華北大錄取率近5%,讀名校才能上「名校」
    清華北大一直都是廣大考生心中的夢想高校。每年清華北大各3000人的錄取名額再加上全國各省尖子生的爭相填報,使得清華北大每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基本都在680分以上。清華北大錄取人數479人,錄取率高達4.6%!接近5%。當然,如此高的錄取率,既和清華北大在該地投放的招生人數較多有關,也和當地教育質量密切分不開。
  • 美國「常春藤」名校康奈爾大學,全方位解讀世界名校!
    近幾年國內的教育是蓬勃發展,國內的頂級名校例如清華北大等,在世界大學裡的地位是越來越高,感覺用不了幾年世界最頂級名校裡必有我們一席之地!雖然國內的教育環境是越來越不錯,但是有時候一些海外深造的背景,確實能為你未來的工作加些分值!
  • 今年財政抜款減少清華北大兩校的經費近20億元,名校為啥「失寵」
    這種「基金捐贈」辦學的形式已經在國外的名校已經形成了良性的循環,實力越好的大學,畢業的學子取得的成就越高,回饋學校的機會就越大。反觀中國,只是國家單方面重金的往裡砸,完全讓清華北大的這些學生在蜜罐裡長大的,最後還不一定為祖國效力,確實有些得不償失。
  • 清華北大進入世界一流名校了嗎?
    今年高考,清華北大可謂出盡了風頭,我國的高考狀元無一例外全部選擇了清華北大。很多地方還對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進行了高額獎勵,最高多達50萬,我們的網絡媒體也對高考狀元進行了全方位的炒作,仿佛只要考上了清華北大就能功成名就,流芳百世了。
  • 深度解讀常春藤名校錄取標準
    所謂的「常春藤」,最初是美國八所名校的體育聯盟的名字,這八所名校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這些學校通過聯盟,彼此之間有固定的體育聯賽。
  • 清華北大越來越不受人崇拜?這些名校發展至今,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如果說清華北大都不再是學生和家長所夢寐以求的教育聖地,那麼恐怕我們真的要反思這其中的問題究竟出在哪一個環節了?題目當中的「清北」只是一個代表性名詞,它所代表的絕不僅僅只是清華和北大這兩所中國級別的名校,在它的背後,還有多所學生和家長內心當中認為的教育聖地。
  • 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等一流名校的學生,靠的是自己努力還是老師教育
    那些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真的是老師教出來的嗎?事實上,教育學上有個理論,對於人的成才來說,叫先天因素決定論還是教育決定論。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教育對人的成長起了決定性作用。再來看看2019年北大清華招生的實際例子,以北京為例,共招了626人,其中僅11所中學就佔了605人,佔96.6%的比例,處於絕對壟斷地位。
  • 馬雲「Diss」清華北大,認為名校畢業生應該去中小企業!
    馬雲被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授予了榮譽博在今年的整個五一勞動節期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被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授予了榮譽博士學位,在授予儀式上,在被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學生問及其企業對於招人有什麼學歷背景要求的時候,馬雲說道「我們現在甚至更不願招北大清華畢業的學生
  • 這些頂級大學,被稱為中國版的「常春藤」名校,錄取分數是多少
    我們都知道,美國最知名的幾所大學是常春藤名校,這些學校的科研實力和教學質量享譽全球。其實我國也有一些大學被稱為中國版的「常春藤」名校,本文帶大家來看看是哪些大學,並且分析這些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清華、北大領銜
  • 這些頂級大學,被稱為中國版的「常春藤」名校,錄取分數是多少?
    我們都知道,美國最知名的幾所大學是常春藤名校,這些學校的科研實力和教學質量享譽全球。其實我國也有一些大學被稱為中國版的「常春藤」名校,本文帶大家來看看是哪些大學,並且分析這些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清華、北大領銜目前來說,清北在我國的名氣還是無可替代的,基本上大家都認可,因此,這兩校在中國版的常春藤名校裡面也就不足為奇了,要說哪些學校可能挑戰他們的地位,有些人會說國科大和中科大,事實上,如果僅僅重點考慮頂尖學科規模,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浙江大學的A級學科規模已經超過了清北
  • 被清華、北大提前鎖定的孩子,究竟擁有怎樣的能力?
    對於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一直以來是數千萬學子的理想目標,然而,名校的門檻高不可攀,能夠進入清北的一定是在全國成績數一數二的尖子生、高考狀元等優秀考生。但是,除了這些尖子生、高考狀元外,每年還有很多學生被保送清華、北大,提前被清北鎖定,究竟什麼樣的學生如此「幸運」,能被直接保送清北這樣的名校。
  • 繼清華北大後,浙大也拒絕了高考狀元白湘菱,名校為何不再破例?
    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但是有一個人卻讓大家非常關注,她就是今年的江蘇省文科高考狀元白湘菱,因為選修課成績的原因為被清華北大拒之門外,現在大家都非常關注這位高考狀元到底會選擇哪所學校。清華北大拒絕招收白湘菱白湘菱雖然是這一次高考文科第一名,但是因為江蘇省高考政策的不同,考生們高考的時候只有語數外三門課程總分480分,而選修課雖然不計入總分,但是卻評選等級,
  • 2020年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排名,長沙「四大名校」表現搶眼
    對於這些高考喜報,人們最關心的莫過於清華、北大等頂尖大學的錄取情況。這份榜單的錄取總人數約佔兩所大學2020年總錄取人數的25%,其中,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以清華、北大總錄取人數169人在全國所有中學中排名第一,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分別以113人、87人位列第二、三名。
  • 清華北大+世界名校+碩博士湧入中小學,教育失敗還是性價比選擇?
    清華北大+世界名校+碩博士湧入中小學,教育的失敗還是性價比的選擇?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擬聘用老師名單公布,北大清華香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著名大學碩士畢業生甚至去教小學生,輿論譁然!而北京的這幾所中小學招聘老師,也都是清一色的名校博碩生。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教育部在京直屬單位2020年度擬接收高校畢業生情況公示名單」,其中的幾所中小學及幼兒園擬接收高校畢業生引人注目。
  • 江蘇文科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有人高分考入名校卻選擇退學……
    有人高考第一名無緣清北,有人考入名校卻退學:比上名校更重要是這個最近,網上熱議的一條關於高考的新聞,「江蘇文科第一名」卻不能包括清華北大。很多人都覺得這很不公平,也很為這位優秀的考生感到惋惜。那麼,高考第一名卻無緣清北,究竟是否公平,是否該為之而惋惜?在絕大多人的觀念裡,學習成績好,就一定要進清華、北大,否則就對不起自己的高分。當然,很多人認為上名校更有面子。這種認識究竟正不正確?
  • 為什麼清華,北大這些名校,開學比較早
    當然,另外一所頂尖學府也不差,北大是的8月17日迎來新生季的。在這3000來名的新生中,雖然沒有清華那麼多明星級別的學霸,但也有好多瞧點,比如數理化競賽的三分之二學霸都選擇了北京大學,而且在新生中男女比例也比較正常,接近6:4的比例。
  • 清華北大博士擠破頭皮進街道辦:我們想培養的究竟是怎樣的人才
    其實不僅杭州餘杭區,最近一些年,非常多基層公務員甚至縣城及農村的公務員招聘,都毫不掩飾對清華北大畢業生的情有獨鍾以及福利多多。 說到2018,想起當時熱映的一部電影《無問西東》。電影講述的是四位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清華的年輕人,對青春滿懷期待,在時代巨變與人生掙扎中一路前行,最終找尋到真我的故事。
  • 擔心孩子考不上清華北大怎麼辦?那就到美國讀常春藤名校吧
    前言最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把孩子送到美國留學,為了讓提升孩子們考上美國名校的可能性,更多的家庭都願意選擇在高中甚至初中階段就將孩子送到國外讀書,留學生的年齡低齡化已經成為了主流,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國有世界上一流的高等教育環境和條件,經濟和政策的原因,保證了老師和生源的質量。
  • 人大附中清華北大人數超一省,各省高中名校霸榜清華北大錄取名單
    但和往年不同的是,由於疫情的影響,往年你來我往的各自報導自己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的場景仍然沒有結束,今年還有非常多的名校高中仍未公布自身的清華北大錄取人數,但是根據已有的數據,我們今天來看看,高中名校戰績如何。下圖是截止8月31日,已經公布清華北大人數的高中。從圖中可以看出,佔據前十的仍然是那些往年已經非常有名的高中。
  • 世界頂級名校,排名超清華北大,卻極其「開放」!
    說到名校,大家可能會想到清華和北大,畢竟這兩所學校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名校,這是很多家長和學生的夢想,學習的動力,而這兩所學校之間也是相互競爭,比拼的是誰的師資力量更強,學術知識更深,教學是否更嚴謹,你可能會覺得,在這樣的名校學習一定很壓抑,畢竟學術的東西,還是要嚴謹一些,更實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