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博士擠破頭皮進街道辦:我們想培養的究竟是怎樣的人才

2020-08-30 海聚留學海聚海外

最近浙江杭州餘杭區一則公務員招錄公示,引起坊間熱議。這份長長的名單裡,清一色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畢業生。


不少崗位還是街道辦的,譬如倉前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南苑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等等。

看到這樣的名單與情形,你的感受是怎樣的?表面上看,名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當然無可厚非,國家的建設需要多元的人才。可是仔細研究一下,卻會覺得哪裡不太對勁——這似乎是資源的雙重浪費。

殺雞用很多把牛刀

一來,街道辦真的需要這種專業學科的碩士特別是博士嗎?這是否是一種人才浪費?殺雞用牛刀,而且用好多把牛刀。

當年清華老校長梅貽琦先生談到不少清華海歸回國後的去處時說:


「多半用非所學,甚至學而不用的,這是多麼浪費人才的一件事。」


試問今天擠著進街道辦的這些清北高材生們,是否也是同樣的一副情形?



二來,基層崗位青睞清北名校高材生並且開出38萬年薪及其他一系列福利,是否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2019年6月,餘杭區政府在「清北招聘」、「海外招聘」新聞發布會上稱,2018年該區先後推出100個崗位面向清華、北大碩研以上畢業生和20個崗位面向海外世界百強高校碩研以上畢業生招聘,福利與待遇優厚,其中一條是這樣的:

清北招聘錄用人選,博研參照事業副處級薪酬水平,碩研參照事業正科級薪酬水平,政府中級僱員年薪博研約38萬,碩研約35萬;此外提供生活安家補貼、人才公寓使用、租房購房補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有記者採訪了幾位上述表格中的清北高材生,其中一位的主要工作是寫材料,據稱綜合能力強,一年後就升到了街道的團工委書記,他在受訪中這樣說:


「我現在的工作穩定、充實,收入符合預期,晉升渠道暢通。」



想起《無問西東》

昨天餘杭區組織部相關人士針對上述名單回應說,這是2018年該區面向應往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啟事:


「他們看中了我們這裡的發展潛力與活力,還有我們招聘時的誠意。」


其實不僅杭州餘杭區,最近一些年,非常多基層公務員甚至縣城及農村的公務員招聘,都毫不掩飾對清華北大畢業生的情有獨鍾以及福利多多。

說到2018,想起當時熱映的一部電影《無問西東》。電影講述的是四位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清華的年輕人,對青春滿懷期待,在時代巨變與人生掙扎中一路前行,最終找尋到真我的故事。

很喜歡裡面的這句臺詞:


他們的愛與風華,只問自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只問初心,只問勇敢,無問西東。


(身處戰亂,依然發奮讀書的清華學子們)


今日這些擠破頭皮進街道辦的清北學子們,他們當中有多少是出自初心,又有多少是出於對高薪對快速晉升甚至對權力的迷戀?


我們無權苛責每一個人的選擇,當然也能看到如今就業環境之嚴峻,但是清華北大作為這個國家高等教育的風向標,甚至也可稱之為「國之重器」,每個人還是應當有點精神和理想的。


提到名牌大學生與基層工作,不得不提另一對讓人糾結的數據。第一個數據是,清華2019年在中國內地招生3400人,其中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數量佔比僅為19.3%,北大的這一數據比清華更低。


第二個數據是,清華八成以上的本科生畢業後選擇在國內外深造(即繼續在國內讀研或出國留學),北大的這一比例則佔到七成。


看完這兩組數據你的感受是怎樣的?你可能會感慨「寒門再難出貴子」,而在我看來,比這一趨勢更值得關注的是,很難想像一口氣念到碩士甚至博士的大中城市的清華北大學生,現在去街道辦甚至農村任職是出於「初心」。


他們真的熱愛基層工作嗎?他們真的認識五穀雜糧嗎?如果只是把這一工作當成人生跳板,他們其實是第二次來碾壓農村孩子——碾壓那些真正對基層及農村有著深厚感情,但畢業於非清華北大的其他重點或普通本科院校,有著一腔熱情兼一身才華希望能改變甚至推進一些東西的孩子。


這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但如果弱者補貼強者的事情持續發生,它比「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更值得警醒。



切勿從小給孩子灌輸「街道辦思維」


無論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導致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還是中國進一步發展號召更多的畢業生到基層(政府)去,公務員報考(被稱為「國考」)大概率會持續擴招,更多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們都有機會畢業後從政。


在這樣的一種趨勢下,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官本位」思想的捲土重來——尤其是一些家長,其孩子現在在讀初中甚至小學,就已經給孩子樹立(guan shu)兩大理想:一是考清華北大,二是畢業後從政。

「畢業後就算去街道辦也好啊,福利待遇那麼好」。



上一個名牌大學,或一份名利雙收的好工作當然是好的,但這不應當是孩子的人生理想。就像歐巴馬那場著名的開學演講《告訴孩子為什麼要上學》一樣,我們應當告訴孩子,我們上學、升學和工作的意義,而不是它能讓我們得到多少顯性的東西。

我非常推崇我的搭檔、少年商學院聯合創始人Evan老師的一句話,他說: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其實沒有錯,因為後面還有半句話:如果方向對了的話。


誠哉斯言。我們為人父母的職責,一定不應當是以分數和名校作為鞭策孩子衝擊的終點,而應當以「塑造能陪伴孩子一生的能力、品格和價值觀」為己任,讓孩子成為完整的人(whole man),而不是成為工具。



我高中的時候就在一個類似衡水中學的省重點高中的「清北班」,一進入就要宣下「向清華北大進軍」的誓言,甚至被寫下「非清華北大不考」的保證書。但36個人裡總有幾個人嚴重掉鏈子,我就是其中之一。


那種「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死要面子使得我也沒有眾望所歸回去復讀,我最後進了一個普通本科院校的財經專業。我也曾應父母期待考過公務員,但也未被錄取。


可是我今天覺得自己莫大的幸運,因為我自畢業後,自始至終都在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無論是進入以「在這裡,讀懂中國」為價值觀的最有影響力媒體之一做記者,還是後來轉型做全人教育,創辦以「讓世界成為孩子的課堂」為使命的少年商學院,都是從小到大內心種子的生根發芽——內心充實,精神自由,即使時有挑戰。


這樣說可能會招致「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指責。沒有關係,如果你做了父母,隨著時間軸的拉長,你終會無論從自己還是孩子經歷悟到,成長應當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場世俗的競賽。


胡適曾引用呂祖謙「善未易明,理未易察」的名言,告誡北大學子要獨立思考。需要獨立思考的,豈止只有學子,更應當包括今天在潛移默化中聯手建構了「街道辦思維」的眾多角色。

相關焦點

  • 清華北大碩士博士擠破頭皮進街道辦:這個世界會好嗎?
    不少崗位還是街道辦的,譬如倉前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南苑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等等。試問今天擠著進街道辦的這些清北高材生們,是否也是同樣的一副情形?今日這些擠破頭皮進街道辦的清北學子們,他們當中有多少是出自初心,又有多少是出於對高薪對快速晉升甚至對權力的迷戀?
  • 清華北大碩士博士擠破頭進街道辦:是初心嗎?
    不少崗位還是街道辦的,譬如倉前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南苑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等等。表面上看,名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當然無可厚非,國家的建設需要多元的人才。可是仔細研究一下,卻會覺得哪裡不太對勁——這似乎是資源的雙重浪費。殺雞用很多把牛刀一來,街道辦真的需要這種專業學科的碩士特別是博士嗎?這是否是一種人才浪費?殺雞用牛刀,而且用好多把牛刀。
  • 清華北大碩士博士擠破頭進街道辦:這個世界會好嗎?
    不少崗位還是街道辦的,譬如倉前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南苑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等等。表面上看,名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當然無可厚非,國家的建設需要多元的人才。可是仔細研究一下,卻會覺得哪裡不太對勁——這似乎是資源的雙重浪費。殺雞用很多把牛刀一來,街道辦真的需要這種專業學科的碩士特別是博士嗎?
  • 哈佛博士、清華北大高材生入職街道辦,真的是人才浪費嗎?
    杭州餘杭區街道辦招聘8人,清一色的清華北大碩士、博士畢業生。 作為頂尖學府的畢業生,他們選擇去街道辦工作,真的是人才浪費嗎? 考不上清華北大,連去街道辦都「不夠資格」?8個人,全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
  • 北大清華的博士都迫切想進街道辦,編制面前學歷真的一文不值?
    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之所以吸引眼球,是因為名單上無一例外的,全是來自北大清華的畢業生。不少網友質疑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去街道工作,會不會大材小用了?這麼一幫學歷上的大神,為什麼都會想著鑽進街道辦事處!名校畢業、博士和碩士高學歷、品學兼優的高材生,就不應該出現在街道辦事處這樣的基層組織。但實際情況是,廣東、浙江等一些發達地區的街道辦,更加需要高層次人才。同時,良禽擇木而棲,一個社會不應唯學歷論,不以學歷論英雄,而應尊重人們的職業選擇。
  • 街道辦名單「火」了,大批清華北大碩博士在此扎堆,人才的悲哀
    在中國,能夠做到家喻戶曉的大學非清華北大莫屬,這兩所高校不僅是國內的頂尖大學,也是世界的一流大學。能夠考上這兩所大學的學生,那基本上都是每年高考各省狀元,所以說這兩所高校是國內人才培養重要基地,每年為國家輸送大量的社會精英。在前段時間,清華北大是受爭議最大的兩所大學,因為它們每年拿到國家的經費是最高的,但人才流失卻是最嚴重的,留學國外就不回國發展了。
  • 擠進街道辦之前,每一個清華北大博士碩士都在勇闖權力場
    8人,全是清華北大博士碩士,仍然讓我感覺五味雜陳。餘杭街道辦招8人,全是清華北大博士碩士!我可以理解,但絕不激賞。說實話,今天的中國,包括一些所謂的清華北大的名校生,正在成為把創新埋葬在編制的年輕人,他們有的只知道選擇追逐體制的紅利,沉醉在權力自肥和既得利益的幻覺中,而沒有真正「釋放自己」的動力和勇氣。
  • 每一個清華北大博士碩士都在勇闖權力場——街道辦
    材料寫得好還真牛逼,他成功闖關,調進機關。這些年一路高升,逢年過節,偶爾也會給我帶兩瓶牛二,感謝我教他寫作之恩。比如,2018年來到餘杭區東湖街道工作的柳雲南,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碩士,材料也寫得好,他就這樣回應為何到街道辦:自己的工作穩定,晉升渠道暢通。真不繞了。這些清華北大碩士博士到就業街道辦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其中的事業編制,看重其中的權力身份。
  • 清華北大畢業生進街道辦,你的孩子怎麼辦?
    近幾天聽人們一直在議論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進了街道辦,有的說有的人可能覺得大材小用,清北理工科的博士生去基層任職是國家的損失,殺雞何用牛刀,而且還用幾把牛刀。有人問:街道辦真的需要這種專業學科的碩士特別是博士嗎?這是否是一種人才浪費?
  • 清華、北大碩博高材生進街道辦大材小用?學者認為並不是壞事
    截圖上公示名單裡,清一色都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其中多數來自材料工程、計算機技術、生物學、化學、通信等專業。這些高材生除了進入餘杭區各委辦局工作外,還有的人入職崗位是在基層的街道辦事處。還有人對此表示擔憂,認為國家急需願意踏踏實實搞科學研究工作的人才,如果連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畢業生都去街道辦工作,還有誰願意做科學研究。
  • 北大博士應聘街道辦,清華畢業當老師,讀書還有用嗎
    ,畢竟北大博士,應該是現行教育體制下培養的頂層人才了,而街道辦,只是一個事業編,屬於基層職位。讀書無用論的人,當然認為北大畢業的博士,去街道辦無疑是大才小用。上一次,深圳和南京的中學老師招聘,清一水的北大和清華畢業的學生,讓人們體會到了競爭的激烈。我不由得提北師大的同學們捏了一把汗,未來你們要去幹啥?教幼兒園嗎?難道你們教書還比不上北大清華的本科生?
  • 杭州街道辦、深圳中學招收大量清華、北大博士,為何議論紛紛?
    另外,深圳中學也大量招生清華、北大的博士,也引起熱議。觀點主要成為兩派:一派認為,街道辦事處人員用博士,尤其是清華、北大的博士是一種對人才的極大浪費;街道辦並不需要學歷這麼高的人才;清華北大的博士不做科研,是中國科研人才的巨大浪費。
  • 清華北大博士生,正排隊擠進街道辦…
    這些清華北大碩士博士到就業街道辦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其中的事業編制,看重其中的權力身份。8人,全是清華北大博士碩士,仍然讓我感覺五味雜陳。但是,在事業單位改革發展到今天,在市場化被幾代人念茲在茲追求到今天,清華北大碩士博士扎堆往街道辦擠,我還是嗅出一種權力的腐臭味。
  • 清華北大博士生,正排隊擠進街道辦……
    比如,2018年來到餘杭區東湖街道工作的柳雲南,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碩士,材料也寫得好,他就這樣回應為何到街道辦:自己的工作穩定,晉升渠道暢通。真不繞了。這些清華北大碩士博士到就業街道辦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其中的事業編制,看重其中的權力身份。
  • 清華北大學生高薪進街道辦,真的好嗎?應鼓勵高端人才進科技領域
    導讀:清華北大學生高薪進「街道辦」,真的好嗎?眾所周知,上大學不僅可以學到知識技能,更能建立屬於自己的人脈。而且不同的大學,有著不相同的人脈資源。對於清華和北大而言,相信不少家長除了看重清華和北大的教育資源外,更看重清華和北大所構建起來的
  • 街道辦招8人清華北大碩博士!網友討論激烈,你怎麼看?
    茫茫人海,相識是一種緣分,請你隨手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中學教師將隨時更新精彩教育類文章,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教育、暢聊教育吧!最近杭州街道辦招了8人清華北大的碩博士,在網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網友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不知道你怎麼看呢?
  • 街道辦大量錄用清華北大碩博士,造成的後果很嚴重,很快會顯現
    街道辦大量錄用清華北大碩博士,造成的後果很嚴重,很快會顯現清華北大每年這麼多優秀畢業生都到哪裡去了?人們常常追問這個問題。有人說一大部分優秀畢業生出國了,然後不回來了;還有一部分畢業生散落在各大企業中;相當一部分畢業生進了各級政府機關;只有極少數一部分畢業生從事科學研究。
  • 街道辦招人全是清華北大畢業生,不努力,你的學歷能找啥工作?
    北大軟體工程碩士,北大法律碩士,北大生物學博士,地球物理學博士,還有,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這些聽起來很牛的畢業生,不是去央企國企研究院,而是去報考一個街道辦。清華北大的學生前往街道辦應聘,一方面是當地部門不僅面向清華北大招賢納士,每年也面向國內外其他高校招聘優秀人才,反映了對人才求賢若渴的急迫性
  • 北大地球物理專業博士應聘杭州街道辦,人精的選擇一般不會錯!
    中國街道辦哪家強,浙江杭州找餘杭!最近,一張2018年杭州市餘杭區的招聘公示把人驚掉了下巴。這份長長的名單裡,清一色是清華、北大畢業生,學歷均為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其中,一位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被招錄到南苑街道辦事處,一位北大生物學博士被招錄到五常街道辦事處。真可憐現在的孩子們,如果不好好學習,日後連進街道辦為人民服務的機會都沒有。也有人感嘆,這是人才的巨大浪費。
  • 街道辦招的清華北大畢業生去哪兒了?媒體披露
    日前,一份「餘杭區街道辦事處的錄用人員名單」公示截圖在網上流傳,名單中清一色都是北大、清華的碩博,甚至還有生物學、地球物理等專業博士。但關於清華、北大碩博扎堆街道辦是否合理的話題,在社會各界引起熱議。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事實上,2018年,餘杭區委組織部和餘杭區人社局共公布兩批名單,均為面向清華、北大畢業生招聘黨政機關儲備人才。其中第一批38人、第二批49人,分配至街道辦工作的共10人。時隔兩年,這些進入街道辦的清華、北大畢業生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