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志琳
大概是05年吧,單位下崗裁員,200多號人砍去了三分之二。當時,整個單位人員的心情是兩極分化,留下來的,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運的人,下崗的,流著淚離開,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
只是,若干年之後,再見到這些當年不幸的人,發現他們中很多人過得很好,比我們這些當年能有幸留下來的人過得要好。有開店的、有跑銷售的、有學了新技術成為工程師的,看看他們身上衣、手中飯、住的房、開的車,有的都是富豪大款級別,比我們這些當年的幸運兒不止要好多少。他們很感謝那次下崗,認為不是那次下崗,他們也不會有現在的生活。此外,他們不僅物質上比我們豐富,精神上也要比我們豐厚,因為數十年固守在同一個單位,整體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我們的眼界很窄,外界風起雲湧,我只能感知到庭前花開花落,因為除了自己所在的單位,我就根本沒看過外面的世界,不知不覺地,就落伍了。而他們呢,走過很多的路,看過很多的人,經歷過很多的事,眼界就比我們開闊得多。他們的生存能力也比我們強太多。我們常常憂心把老闆打發得不開心,沒有升遷提拔的機會。而他們呢,是這樣說的:「經歷過那次下崗,我現在再也不怕下崗,因為我相信我從這裡走了,還能從另一個地方站起來。」看,多麼自信!多麼從容!他們已經有了把控生活的能力,而我們,只能被生活操縱。
所以,如果我懶一點,文章至此可以結束,我可以說,對當年那些下崗的人來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或者來一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草草收束。但是,如果這篇文章就這樣結束了,是不是太平庸了?是不是很對不起那些關注我的粉絲,雖然我的粉絲很少,但我也不想讓他們從我這裡接收到的只是一些很平庸的、很無聊的觀點、想法。當然,這樣結束文章,也不符合我一貫愛比別人稍稍深入思考一下的性格。
因為,看到這些化不幸為幸運的前同事,我當時就開始了進一步的思考:
下崗真的是幸運的嗎?如果是,我們當初沒下崗的,為什麼要歡欣鼓舞,下崗的為什麼要淚流滿面。所以,下崗肯定是不幸的,因為它直接帶來的後果是:你下崗了,沒了單位,在社會上沒了立足之地,也沒有了雖然暫時不發但單位欠著你的工資(事實上,那次裁員過後,留下的人很快就發了工資,而且也都普遍漲了),事業上、物質上,你都是一無所有了,就是精神上,也是一貧如洗了,當時上下崗採取的是競爭制的,你沒有競爭上,多多少少會覺得自己笨、沒用。另外,下崗了,就意味著你由一個有正當工作的人變成了一個無業游民,周圍人看你的眼光,對待你的方式,多多少少也會有些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由仰視而化為憐憫、由尊敬化為鄙視等等,總之都是些負面的、往下走的東西,給你帶來的除了沮喪、羞愧,再不會包含讓你自信、幸福的情緒。
所以,這下崗就是一種不幸,而且是一種在當時是滅頂之災的不幸,就像你本來在路上奔波著已經夠累了,上天又「啪——」,砸到你頭上一坨屎,把你最後一點對生活的期盼和想法、最後一點做人的尊嚴和自信也砸沒了。
但是,當上天給我們一坨屎,我們能怎麼辦?頂著這坨屎死去,肯定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當時,就有一個很年輕的人,因為不堪下崗的打擊,先是抑鬱,再是不思飲食,最後直接得了癌症,年紀輕輕就去世了,留下了白髮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孩子。所以,當上天給我們一坨屎,我們會痛苦、會傷心、會悲憤、會流淚,但是,哭過、絕望過之後,我們只有擦乾眼淚,把這坨屎變成花肥,變成滋養我們的養料,讓我們的生命之花開得大而豔麗,耀人眼目,照亮我們,還有家人灰暗的生活。
事實上,當年那些不幸下崗,後來又有幸發達的人,我問了他們,沒有一個不是在下崗之後,吃了很多苦,費了很多勁兒,受了很多累,才把不幸化為幸運的。試想一下,如果那個早逝的年輕人,如果也像這些人一樣有勇氣,就有極大可能不會早逝,還有很大可能把日子過出別樣美好。
所以,如果你曾經不幸,或者正深陷絕境,不要放棄,要有毅力把上天給你的那坨屎,用汗水、淚水甚至血水腐熟,化成滋養你的營養,在生命的廢墟上開出美麗的花!當你穿越人生苦難,迎來生命的春天,你才有資格和心情說,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本文為「生活囈語」百家號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