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增強問題意識提高工作科學水平
要增強問題意識,使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組織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的過程。這是新形勢下開展組織工作的新理念,也是提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新要求。
堅持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問題。強化問題意識和導向,前提是把握問題本質屬性,樹立科學的問題觀。其一,問題具有時代性。馬克思說:「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更迭往復成為歷史,問題不斷出現構成現實。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組織工作只有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勇於回答時代提出的問題,才能做到與時俱進。其二,問題具有客觀性。毛澤東同志在《反對黨八股》中指出「問題是事物的矛盾。」矛盾是一種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如果碰到問題蓋起來、繞著走,問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難,最終可能積重難返,反之再大的難題也會迎刃而解。但同時,如果誇大問題,走極端,搞絕對化,唯以問題識天下,只讓問題遮望眼,「問題意識」本身就也成了問題。其三,問題具有相對性。工作中成績與問題辯證統一、相對依存,有問題不應否定成績,但有成績也不應掩蓋問題;成績不說不會少,但問題不說則會放大。因此,不極端、不絕對、不迴避、不誇張不僅是面對問題的科學態度,更是樹立問題意識的核心內涵。問題意識,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執政理念,也是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在組織工作中的反映。問題意識的弱化,丟掉的不僅是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更是對事業敢於擔當的責任。組工幹部應在工作中自覺樹立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腦子裡常裝事,心中常琢磨事,做想問題、解難題的實幹者。
堅持以務實的作風發現問題。發現不了問題是更大的問題,找準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前提。組織工作涉及面廣、內容多、任務重,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能不能把問題找準,是一個作風問題,也是一個方法問題。一方面要堅持務實的工作作風。矛盾無處不在,問題無處不有。任何單位、任何領域、任何工作都難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顯性的,容易發現;有的則是隱性的,不易察覺。不管是顯性問題還是隱性問題,都須通過深入實際調研才能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存在於實踐之中。當前,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主動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主動徵求幹部群眾意見,全面了解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發現問題癥結所在,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另一方面,要堅持科學的思維方式。問題不是抽象而簡單的存在,而是滲透在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具體事物中,需要通過對現象的歸納、分析、概括、提煉找準反映事物本質的問題。要堅持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問題,按照「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原則,找準真問題、本質問題、重大問題和急需解決的問題。比如,解決黨員領導幹部作風方面存在的「四風」問題,應當抓住各級幹部理想信念和敢於擔當這兩個關鍵點去突破。又如,解決幹部工作中「唯票、唯分、唯年齡、唯GDP」等問題,關鍵應當堅持在幹部工作中走群眾路線,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運用好民主集中制政策,不斷提高幹部選任的科學化水平。要堅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問題,對歷史的問題要現實地看,對現實的問題要歷史地分析。只有真正找準事關黨的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社會各方面關注的幹部工作熱點難點問題和影響制約組織工作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並切實解決好這些重點問題,組織工作才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堅持以創新的精神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是過程,解決問題才是目的。對組工幹部來說,推動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組織工作實踐加以認識和改造,切實解決組織工作中的各種突出矛盾。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老辦法不靈、硬辦法不行的情況下,要敢於探索實踐,用新觀念認識問題,用新方法解決問題。一方面要創新工作方法。問題難解決既有思想問題,也有工作方法問題。關於組織工作方法論,有許多問題需要探索實驗,有很大的創造空間。要緊緊圍繞中心,融入大局,藉助事業發展機遇,乘勢推進組織工作,破解組織工作難題。要整合組織部門力量,上下聯動,集體攻關,創新方式破解組織工作難題。要拓寬和豐富工作手段,加大網絡、微博、微信等現代技術手段運用,引導民意輿情,破解工作難題。另一方面要完善責任制度。有時工作中一些問題解決得不夠理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責任不明確不具體,抓落實的機制不完善,結果只有「前文」沒有「後語」。因此要健全和落實責任制,對需要解決的問題要定目標、定責任、定進度,加強對落實情況的考核、評估和督查,對落實不力的,該批評的批評,該通報的通報,形成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抓落實的工作機制。要堅持把能否有效解決問題作為檢驗組織工作成效的標準,引導組工幹部帶頭查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組織系統營造強化問題意識和導向的濃厚氛圍,推動組織工作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