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增強問題意識

2020-12-16 人民網

習近平同志2010年在《求是》發表的《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文章指出,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相統一的方法論,是指導我們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者從馬克思的理論中,無疑地只是借用了寶貴的方法。」毛澤東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就是政治上軍事上的望遠鏡和顯微鏡」,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鄧小平強調,學習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江澤民同志指出,學習和運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多掌握一點唯物辯證法,是對各級領導幹部的一條重要要求。胡錦濤同志對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方法作出了許多深刻闡述,強調「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理論特徵」。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有機統一的。學習和掌握正確的世界觀和正確的方法論,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建設的重大任務。增強問題意識,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具體體現。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問題。只有解決了時代問題,才能把社會向前推進。對於一個引領方向、把握大局的執政黨來說,能否準確發現和正確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特別是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是檢驗其理論思維水平和治國理政能力的重要標準。毛澤東說過,「什麼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裡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裡就有問題。」矛盾,無時無刻不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所處的世界就是一個問題世界。所謂工作,就是不停地解決問題,心中、眼裡如果沒有問題,意味著也就沒有工作,沒有成績。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正視,不解決。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向全會作說明時指出,中央政治局認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是要進一步形成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進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圍繞這些重大課題,我們強調,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習近平總書記說,35年來,我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同時,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制度總是需要不斷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根據以上原則,全會決定起草,突出了5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戰略任務。二是以改革為主線,突出全面深化改革新舉措,一般性舉措不寫,重複性舉措不寫,純屬發展性舉措不寫。三是抓住重點,圍繞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回應人民群眾呼聲和期待,突出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四是堅持積極穩妥,設計改革措施膽子要大、步子要穩。五是時間設計到2020年,按這個時間段提出改革任務,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問題意識是和憂患意識聯繫在一起的。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強烈的憂患意識。十八大報告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如何做好這一新的偉大鬥爭的思想準備?習近平同志強調,「既要堅定必勝信心,又要增強憂患意識」。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我們已經遇到並且戰勝了諸多困難和風險,我們還將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新的甚至更大的困難和風險。對付困難和風險,能不能增強憂患意識,有沒有預先準備,大不一樣。中華民族是一個常懷「憂患意識」、秉持「勵精圖治」、勇於「逆境奮進」的偉大民族。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講過這樣的一個道理:「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憂患意識是一種危機感、責任感、使命感。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是我們黨成功應對國際國內各種風險考驗的重要保證。樹立憂患意識的實質,是對形勢發展中於我不利一面進行透徹的分析和清醒的預見。憂患意識的產生與其說是建立在一種主觀的自覺的預見上,不如說是建立在世界複雜性對自身影響的深刻認識上。樹立憂患意識,有時寧可把困難想得多一些,不是對當前形勢的否定,而是為了更好地保持這種形勢,發展這種形勢。這正是黨有信心的標誌。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一個有8000多萬黨員、56個民族、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進行建設和改革,必然還會遇到大量的矛盾和挑戰。面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來自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各種風險,要始終保持清醒,而且要做到,形勢越好越要保持清醒。早在建國之初毛澤東反覆告誡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而在其後的黨的幾代領導人都不忘「憂患意識」,做到「警鐘長鳴」。黨中央反覆強調,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這「四個考驗」和「四個危險」是各級領導幹部必須牢牢記住、時時注意的重大問題。2013年7月11日至12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自己聯繫的河北省調研指導。「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革命聖地西柏坡,在同縣鄉村幹部和群眾座談時鄭重作出這個表示。新中國從這裡走來——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地處太行山東麓的平山縣西柏坡辦公,指揮了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召開了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向全黨發出了「兩個務必」的號召,要求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西柏坡成為黨中央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習近平總書記30多年前在石家莊市正定縣工作時就到過西柏坡,其後又多次來。這次是他到中央工作後第二次來。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首先來到西柏坡紀念館。廣場上,五大書記銅像前,「新中國從這裡走來」——鮮花鋪就的幾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西柏坡紀念館內,一塊展板讓習近平久久駐足,上面寫著「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全會作出六條規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這是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前定下的規矩。佇立展板前,習近平總書記一一對照著說:「不做壽,這條做到了;不送禮,這個還有問題,所以反『四風』要解決這個問題;少敬酒,現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關鍵是要堅持下去;少拍掌,我們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這一條堅持下來了;第六條,我們黨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增強憂患意識,有利於提高執政的能力,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增強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繫,保持對形勢的科學估計,做到勵精圖治,永遠處於主動地位,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相關焦點

  • 談增強問題意識公僕意識責任意識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首要的問題是提高思想認識。思想自覺決定行動自覺。提高思想認識,應切實增強問題意識、公僕意識、責任意識。   一、切實增強問題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
  • 增強問題意識 推動改革發展
    原標題:增強問題意識推動改革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改革領域不斷拓展、改革層次不斷加深、改革難度不斷加大的新的改革形勢,針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不同領域的核心問題和頑瘴痼疾,推動重大改革方案不斷出臺,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全方位的改革成就
  • 劉雲山:增強問題意識 堅持問題導向
    原標題:增強問題意識 堅持問題導向 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領導幹部必須有發現問題的敏銳、正視問題的清醒、解決問題的自覺。 一、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是新的時代條件下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毛澤東同志指出,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裡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裡就有問題。
  • @年輕幹部 增強問題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總書記出席開班式,並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題,為全體學員講授了第一課。他說:「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複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幹部成長的必然要求。」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
  • 湯濤:增強問題意識提高工作科學水平
    原標題:增強問題意識提高工作科學水平 要增強問題意識,使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組織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的過程。這是新形勢下開展組織工作的新理念,也是提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新要求。 堅持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問題。強化問題意識和導向,前提是把握問題本質屬性,樹立科學的問題觀。
  • 【學習】自覺增強程序意識
    領導幹部自覺增強程序意識,按照程序辦事,才能不斷推動各項工作落細落小落實  習近平同志告誡全黨,必須遵循組織程序,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匯報的匯報,不允許超越權限辦事。對於強化程序意識的重要性,大部分領導幹部都比較清楚,但仍有人不願按程序辦事,總愛繞過程序拍肩膀定調、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許諾,一旦遇到矛盾就拿權力壓人。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迷信人情關係。
  • 增強安全意識 共建平安社區
    為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宣傳力度,切實增強社區居民的安全意識,保障居民的安居樂業,近日,雙塔街道聯青社區團支部開展了「增強安全意識 共建平安社區」主題活動,增強居民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
  • 切實增強核心意識
    (原標題:切實增強核心意識)
  • 自覺增強程序意識(思想縱橫)
    領導幹部自覺增強程序意識,按照程序辦事,才能不斷推動各項工作落細落小落實。  習近平同志告誡全黨,必須遵循組織程序,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匯報的匯報,不允許超越權限辦事。對於強化程序意識的重要性,大部分領導幹部都比較清楚,但仍有人不願按程序辦事,總愛繞過程序拍肩膀定調、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許諾,一旦遇到矛盾就拿權力壓人。
  • 樂山七中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增強學生愛國意識
    中國網12月11日訊(董文)繼承和發揚「一二·九」運動的優良傳統,激發中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同時,搭建中學生展示藝術才華的舞臺。12月9日,樂山市第七中學舉行了「銘記一二·九,傳承愛國情」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文藝展演活動。全校28個班級參加文藝展演,「開心」心理劇社團特別出演。
  • 朱成虎將軍解析南海問題,20萬學生為增強國家的國防意識、危機意識做一點貢獻!
    百所學校,20萬名學生,一個又一個問題,像一聲聲「安可」,只希望留住將軍的腳步,讓時間再長一點!本次見面課於10月13日在復旦大學舉行,由朱成虎將軍主講,預備役大校、復旦大學武裝部副部長黃榮國擔任主持,為全國20萬名學子帶來了非常熱點的話題——南海問題研究!
  • 【評論】堅持底線思維 增強憂患意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大會議上專門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被擺在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首位;在去年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闡述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等重大問題。
  • 淺談如何培養和增強中學生的法律意識
    □王仁傑    眾所周知,公民的法律意識是一個國家法治建設的根本所在,這不僅需要全面培養成年人的法律意識,而且需要培養和增強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因為中學生的法律意識直接關係到國家法治建設的落實效果。
  • 深刻領會增強「四個意識」的內涵和意義
    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要求全體黨員一定要確立正確的大局觀,把握黨的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站在黨和國家大局上思考和處理問題,自覺地認識、服從和維護大局,毫不動搖地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對於黨的紀律問題,黨章明確規定,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完成黨的任務的保證,各級黨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這就是說,全黨必須確立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同時必須要增強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
  • 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今年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再次強調:「要深入挖掘雲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不斷增強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牢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政治基礎、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中學女童班的學生在展示刺繡作品。
  • 增強四個意識 做合格黨員
    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的關鍵詞,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既是共產黨人在新形勢、新時代面前的政治自覺和歷史擔當,也是黨員應該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成為一名合格黨員,必須要努力樹立四種「意識」,時刻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一致,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
  • (原創)企業要增強憂患意識
    我們建築施工企業更需要增強憂患意識,因為,我們的憂患不只一個,起碼有以下五個方面:一、建築市場僧多粥少。儘管近幾年來我國正處在基本建設的高峰期,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給建築施工企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終因工程項目有限,施工隊伍太多太濫,建築市場依然競爭激烈。這一點,我們施工企業的職工都有深切的感受。
  • 大班科學教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設計思路: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它關係到整個人類的生存
  • 開展課題研究必須增強「三個意識」
    為此,仍然沒有進入科研大門的中小學教師,必須自覺、切實、真正地增強「三個意識」。增強真實意識課題研究是一門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容不得半點虛假、水分和雜質。增強規範意識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小學教師進行課題研究不可隨意,不能任性,更不能想當然,要儘可能按照常規、套路「出牌」。這就如同走路能力暫時還不怎麼強的人學習走路,要儘可能根據路標提示正常走路、走正常的路。
  • 開展法制宣傳 增強法制意識
    三是執法普法,增強守法意識。堅持執法與普法相結合,在執法和服務的過程中同步普法、精準普法。在執法辦案過程中,以生動直觀的方式把法理、情理講清楚,引導管理對象、服務對象依法依規辦事,增強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滿足管理對象的法治需求,增強守法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