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課題研究必須增強「三個意識」

2020-09-07 陝教傳媒

作者:張建國 來源:教師報

多年來,我幾乎每年都能夠有幸成為縣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結題驗收組成員,也就有很多機會接觸到中小學教師報送的課題結題材料。我經常發現,一些課題結題材料非常「新鮮」,不僅每一張紙面光滑平整、一塵不染,而且似乎仍保留著從印表機裡帶出來的溫度,仿佛新鮮出爐的麵包;有些課題的所謂結題報告,東拼西湊的痕跡比較明顯,各部分內容之間邏輯性不強,也沒有比較規範的格式;有些課題的研究成果與課題名稱相距甚遠,根本就不是相關課題的研究成果……

不難看出,一些申報課題結題的中小學教師雖然已經做了課題,但是仍然在科研大門之外徘徊,仍然缺乏一定的科研常識,科研能力亟須嚴格訓練、努力提高。為此,仍然沒有進入科研大門的中小學教師,必須自覺、切實、真正地增強「三個意識」。

增強真實意識

課題研究是一門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容不得半點虛假、水分和雜質。否則,就談不上進行課題研究,即便是所謂的研究也是偽研究,就等於弄虛作假,就等於在製造假冒偽劣產品,而這無疑是課題研究的大忌和大敵。所以,真實是課題研究的生命。中小學教師進行課題研究,首先必須在求真務實、實事求是方面狠下一番苦功夫,需要老老實實的態度、實實在在的過程、扎紮實實的舉措。

以搜集、積累課題研究資料為例。要確保資料的真實、準確、可靠,就應該緊緊扣住「隨」字展開,做到隨時隨地:隨時發現問題、隨地有所反思,隨時隨地記錄、撰寫,不等、不拖、不靠。至於書寫是否工整、字數是否較多、意思是否清楚、結構是否完整等,都不必忙著計較或糾纏不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到什麼,只要是與課題有關的,覺得可能有用的,都應該在第一時間內予以記錄、保存。而這些,才是最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增強規範意識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小學教師進行課題研究不可隨意,不能任性,更不能想當然,要儘可能按照常規、套路「出牌」。這就如同走路能力暫時還不怎麼強的人學習走路,要儘可能根據路標提示正常走路、走正常的路。如若不然,就容易迷失方向走歪路、走錯路,或者會原地踏步。學習書法、繪畫、唱歌、舞蹈等無不如此,初學者首先要虛心、潛心臨摹或模仿,亦即「入格」,進行課題研究更是如此。

比如,撰寫一份比較規範的結題報告,就應該基本按照這樣的步驟展開:1.課題的提出;2.概念的界定;3.理論的依據;4.研究的方法;5.研究的過程;6.獲得的結論;7.相關的問題;8.參考的文獻。其中獲得的結論部分是重點內容,需要多用文字具體表述。久而久之,待基礎夯實了、基本功紮實了、基本素質厚實了,才可以逐漸嘗試「出格」,追求創新,逐漸形成個人的風格和獨有的格局。即便如此,也不能違背課題研究常規與共識,劍走偏鋒。

增強成果意識

常常有人說,但問耕耘,莫問收穫。這種說法是希望大家要多注重耕耘的過程,不要太看重收穫的結果,強調的是耕耘比收穫重要、過程比結果重要。的確,很多時候很多情況下,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放在收穫和結果上,往往容易怠慢、輕忽了耕耘與過程。中小學教師進行課題研究需要注重耕耘與過程,同樣需要關注、在乎收穫和結果。

從功利的角度來看,中小學教師進行課題研究必須增強成果意識。沒有成果,猶如農民播下種子卻收不到糧食一樣,沒有奔頭、沒有盼頭、沒有甜頭,也就容易沒有勁頭,忙到最後結不了題,就拿不到結題證書,豈不是自我折騰?

因此,中小學教師在填寫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評審書的時候,就應該預見到可能收穫到的成果,收穫哪些,收穫多少。在平時的研究過程中,就應該有意識地尋找、發現、培植、呵護可能結果的「花朵」,將它們一一登記在冊,積累、整理資料,以便去偽存真、去粗取精,讓它們長成「果實」。

相關焦點

  • 南通如皋市安定小學張建國:開展課題研究必須增強三個意識丨暑修班
    為此,筆者建議,中小學教師進行課題研究必須自覺、切實、真正地增強「三個意識」。首先,必須增強「真實意識」課題研究是一門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容不得半點虛假、水分和雜質。否則,就談不上進行課題研究,即便是所謂的研究也是偽研究,就等於弄虛作假,就等於在製造假冒偽劣產品,而這無疑是課題研究的大忌和大敵。所以,「真實」是課題研究的生命。中小學教師進行課題研究,首先必須在「求真務實」「實事求是」方面狠下一番苦功夫,需要老老實實的態度、實實在在的過程、扎紮實實的舉措。以搜集、積累課題研究資料為例。
  • 教你做課題系列57:課題研究過程中問題意識的培養
    課題研究其實就是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可見在此過程中研究者是否具有敏銳的「問題意識」對研究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問題意識是指研 究者自覺地對問題從發現、分析到解決整個過程中所抱有的積極態度。它不僅是研究工作內在的驅動力, 而且更需要在研究過程中培育。
  • 關於開展安全生產工作課題研究的通知
    、總工會 8、探索研究提升企業員工「三安」 (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安全行為)路徑 研究單位:高新區、平潮鎮、應急管理局 (五)創新舉措 9、探索研究雙重預防機制在重點行業領域的應用 研究單位:興東街道、發改委、交通運輸局 10、探索研究建立安全生產有效的舉報機制
  • 榮幼菱湖分園開展「聚焦課題研究,促進 教師專業發展」專題教研活動
    課題研究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為了強化課題意識,提高教師對課題研究的認知水平,立足幼兒園教育教學實際,9月11日,榮幼教育集團菱湖分園全體教師在教育教學負責姚洪玲教研組長李子璇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聚焦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專題教研活動。
  • 教師如何進行課題研究?
    01 如何選擇課題 課題的選擇,是教育科研的起點,它關係到科學研究的方向、成效、價值與意義。為此,一線教師要開展課題研究,必須選準課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選擇。
  • 十堰市:有效開展課題研究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為穩步推進課題研究有效開展,為課題探究把脈,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讓課題研究真正服務於教育教學,12月9日上午,十堰市文錦學校召開小學部課題中期推進會,對承研的8個省、市、區級課題的研究情況進行了研討,會議由教科室主任王滿坤主持,小學部分管教學副校長李愛莉同志出席會議並作指導,該校的課題負責人及研究成員參會。
  • 教你做課題系列64:區域開展教師小課題研究的有效途徑
    制度是課題研究工作順利紮實開展的基石。(三)開展專題培訓,提升全員研究水平小課題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論和技術支撐。將教師所需採用「面訓+轉訓」的方式送到基層,通過科研部人員下校專題講座、開展專欄活動等形式為基層服務。
  • 一線黨校老師如何開展課題研究?
    一線黨校老師如何開展課題研究?——王國勤教授為遂昌縣委黨校(電大)教師教科研能力提升指點迷津 2020年01月03日 11: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葉錦雄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一線黨校老師;教書匠;課題研究
  • 課題申報:如何撰寫研究假設
    二、研究假設有哪些特點呢周曦老師在《關於課題研究中「研究假設」之探索與思考》一文中,詳細闡述了研究假設的幾個突出特點。筆者認為,有三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研究假設可以保證研究方向一致性因為課題研究的過程是圍繞研究假設開展的,所以研究假設寫的清晰明確,可以保證研究過程不跑偏。比如:《實踐性作業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研究》這個課題。課題研究假設的核心是「實踐性作業可以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
  • 教你做課題系列73:基於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小課題研究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包括基本理念、基本內容及實施建議三部分。其中, 「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這四大基本理念是中小學教師在專業實踐和專業發展中應當堅守的價值導向。在基本內容中提出了包含「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三個維度14個領域 (小學13個) 。
  • 課題促發展 研究伴成長——東營市海河幼兒園開展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會主題活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2日訊11月11日上午,東營市海河幼兒園及樂慧分園的市級課題報告會在海河幼兒園大活動室召開。會議由海河幼兒園陳麗萍園長主持,參加會議的有東營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知曉和教研室蔣建敏主任,海河幼兒園宋麗萍園長、陳麗萍園長,樂慧幼兒園武淑霞園長及課題組成員。
  • 課題研究方案怎麼設計?如何撰寫?
    ③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方法研究:一是案例、故事分析法;二是遊戲模擬法;三是對比法;四是反語激將法;五是家庭作業法。上面對「課題研究的內容」的設計,可以看出課題設計者從「內容安排」、「培養途徑」、「培養方法」三個方面來闡述,條理清晰,層次感強。
  • 課題申報:如何撰寫研究內容
    從這個例子可見,研究內容與研究目標是一一對應的。當然,以上表述還沒有將研究內容具體化。至於如何具體化,在下文我們給出一些方法和樣例。三、研究內容在課題研究中的價值何在研究內容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 江蘇局組織開展行業發展重大課題研究
    為著力培養思考型幹部,提高全系統領導幹部的履職能力,7月6日,江蘇省郵政管理局組織召開座談會,就前期部署的行業發展重大課題研究成果進行研討和交流,以達到相互借鑑、相互促進的目的。此前,江蘇局下發通知,在全省郵政管理系統開展重大課題研究,要求省局機關各處室和各市局主要負責人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和參考選題,完成至少一個重大課題研究,提出具體對策和措施,形成課題研究報告。會上,大家分別圍繞行業提質增效、安全監管、「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行業黨建及人才隊伍建設等內容,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進行了思想碰撞,交流了心得體會。
  • 優化隔代教育的課題研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優化隔代教育的課題研究   一.本課題研究現狀及趨勢,研究本課題的實際意義和理論意義:   強調個性發展,注重個性教育是當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
  • 教你做課題系列55:教育科學研究中問題意識的特徵
    教育科學研究中的問題意識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三、教育科學研究中問題意識的批判性教育科學研究中問題意識的批判性, 是指研究者要保持自己的問題意識, 不要盲目地相信權威, 要有普遍的懷疑的精神。在建構過程中需要對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做一個歸納整理, 有人把它叫做學術史的研究, 這是建構問題意識的一個必要環節。問題出來了, 還需要來驗證它, 目的是為了求得「真」問題。驗證問題就是要去證實或者證偽。問題的意識需要不斷在課題研究、對話和討論中培植, 不斷地貫穿其中。二要有批判的精神。批判是對舊事物的否定, 也是對新事物的深化和完善。
  • 華安小學數學課題研究:三個省級一等獎
    7月21-24日,2014福建省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育分會暨發展性教學課題視頻課評選活動在福清教師進修學校舉行。華安縣組織了近20名縣級各課題組骨幹成員,參加此次省級小學數學教育年會活動。  此次視頻課評選活動中,華安共摘得三個一等獎。
  • 開展法制宣傳 增強法制意識
    為進一步弘揚法治精神,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橋南市場監管所認真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法治宣傳教育系列活動。一是強化學習,提升履職能力。利用每天晨會,圍繞市場監管的職能,制定培訓計劃,將「商事制度改革」、「食品藥品監管」、「特種設備安全」等作為重點培訓內容,開展全員業務培訓。
  • 重課題研究  聚焦真問題——惠濟區實驗幼兒園課題培訓
    為促進教師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鄭州市教科所王海燕老師應邀來到惠實幼教育集團,以一場主題為「漫談做科學,深入,實用的課題研究」的專題培訓,為全體教師送上一份特殊的教師節禮物。
  • 東湖高新區開展體育教師課題研究培訓活動
    東湖高新區教發院科研辦主任劉穩定(學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許文秀 通訊員謝聖賢)9月21日,記者從武漢市光谷豹澥第一小學獲悉,該校體育組上周四赴光谷二十一小參加東湖高新區體育教師課題研究培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