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Angew. Chem. Int. Ed.:具有梯度熱塑性的金屬配位超分子形狀記憶聚合物

2021-02-15 材料人

【引言】

形狀記憶聚合物(SMP)是形變後在一定的外界條件下可恢復其初始形狀的高分子材料,其被廣泛應用於醫用器械,可展開航天結構和先進的製造業。聚合物材料的固態塑性可通過在形狀記憶聚合物網絡中動態共價鍵交換,賦予聚合物永久性形變恢復的能力(有關工作已發表:Xie T., Zhao Q., et al., Sci. Adv. 2016, 2, e1501297;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1421; Adv. Mater. 2017, 29, 1606100)。由於在常規的聚合物網絡中不具有時空控制,因此限制了材料的進一步應用的能力。金屬離子與配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既具有類似共價鍵的高鍵強,又保持了超分子作用動態可逆變化的特性。本文設計合成了基於金屬配位交聯的超分子形狀記憶聚合物網絡,並實現了聚合物材料的固態塑性。

【成果簡介】

日前,浙江大學謝濤教授和趙騫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以題為 「A Metallosupramolecular Shape-Memory Polymer with Gradient Thermal Plasticity」 發表了近期課題組有關的研究成果和進展。碩士生楊立鵬與博士生張國高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本文研究了金屬配位超分子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的製備和調控,其中在聚合物網絡結構中的金屬配位鍵能夠調控聚合物材料的塑性行為,並使其在寬溫度範圍內保持塑性行為。進一步研究表明,通過調整聚合物膜內部金屬離子的擴散能夠實現材料在空間梯度範圍內的塑性行為,進一步拓展了形狀記憶材料的應用範圍。

【圖文導讀】

圖1 金屬配位超分子聚合物的設計和合成示意圖

(a) 金屬配位超分子網絡結構的合成;

(b) 梯度網絡結構的空間分布。

圖2 不同網絡結構樣品的熱機械性能表徵

(a) 摻雜Ni離子的樣品在100℃條件下的應力鬆弛;

(b) 摻雜不同金屬離子(Ni,Fe和Zn)的樣品在90℃下的應力鬆弛;

c-f CP2-Ni樣品的測試曲線,包括:

(c) 不同溫度下的應力鬆弛;

(d) 測試得到的Arrhenius曲線;

(e) 形狀記憶循環曲線;

(f) 塑性和彈性相結合的循環曲線。

圖3 金屬配位超分子聚合物網絡材料的梯度塑性

(a) 梯度形狀記憶聚合物的形成過程;

(b) 金屬離子的梯度分布和其在100℃下的應力鬆弛行為;

(c) 由彈性和梯度塑性引起的多功能形狀變化行為的可視圖片。

【小結】

本文利用金屬離子與配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了動態轉變超分子鍵並且使其在形狀記憶聚合物具有熱塑性。該方法拓展了除動態共價鍵之外的網絡聚合物塑性結構的設計,另外本文通過控制兩種不同金屬離子在聚合膜製備過程中的擴散程度,成功製備得到了具有空間梯度的塑性行為,結合有彈性的形狀記憶行為,進一步為形狀記憶材料提供了多功能的應用,為將來形狀漸變裝置的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訊作者簡介:

謝濤教授,從事多功能智能高分子材料基礎及應用研究,在形狀記憶高分子、質子交換膜、仿生智能高分子等方向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近年來作為通訊作者在包括Nature,Sci. Adv.,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擁有超過70項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及世界專利。研究成果多次被國際權威科學媒體廣泛報導。

趙騫副教授,浙江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功能性水凝膠材料的製備與應用,複雜形變高分子材料和基於刺激-響應高分子材料的傳感器與執行器。

文獻連結: A Metallosupramolecular Shape-Memory Polymer with Gradient Thermal Plasticity (Angew. Chem. Int. Ed., 2017, DOI: 10.1002/ange.201706949)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高分子組點點編譯。謝濤教授團隊審核整理。

材料牛網專注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裡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參與高分子話題討論或了解高分子組招募詳情,請加高分子交流群(298064863)。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xiaofire-18,吳玫,我們會拉各邀請老師加入專家群。


測試谷合作入駐聯繫方式

電話:010-5742 9831,QQ: 3234370334,郵箱:kefu@ceshigu.com

 


合作聯繫

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材料測試qq:3234370334

測試谷服務qq:3419043216

廣告投放:馬先生,Tel:15120014412

相關焦點

  • 【綜述】超分子形狀記憶水凝膠新進展
    近年來,隨著超分子科學的發展,具有高度動態可逆特徵的非共價作用(例如金屬配位作用、主-客體作用和動態共價鍵等)在製備結構規整、性質可控的功能材料方面表現出顯著的優勢。研究人員首先將動態硼酸酯鍵和金屬配位作用引入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構建了具有自修復性能的室溫形狀記憶水凝膠體系(Chem. Commun., 2014, 50, 12277)。他們還通過對可逆作用的選擇,獲得了具有生物分子響應的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並顯著提高了材料的形狀恢復速度(Macromol.
  • 杭州師範大學JACS具有可調發光性能的自愈超分子聚合物
    >且通過改變金屬大環中吡啶配體的官能團,可實現對超分子聚合物發光性能的調控。超分子聚合物是以非共價鍵力作為連接橋梁,將超分子的動態可逆性能引入到聚合物體系當中,賦予了聚合物材料優異的環境刺激響應性,構建了功能繁多的新型智能材料。
  • 【Angew. Chem. Int. Ed】7月24日材料類文獻匯總
    ;合成和表徵;廈門大學    簡介:通過複合物與炔烴或炔烴的環擴展反應構建了具有三個5MR的新的金屬環骨架。    簡介:使用由填充有四水楊酸的液體電解質的聚合物基質構成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GPE)來製造具有碳納米管的氣體電極的可再充電Li-CO 2電池。
  • 【超分子】巨型「雪花」狀超分子的分步法自組裝及動態交換
    數十年來,合成超分子化學以生物自組裝為導向,致力於通過人工合成構建具有特定結構及功能的超分子材料。基於配位作用驅動的金屬超分子化學作為其中一類重要的反應近年來發展迅猛,實現了一系列新穎的超分子,如螺旋結構、網格框架、多邊形、多面體、輪烴、索烴、分子節等。得益於精確可控的形貌及尺寸,目前這些金屬超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傳感、藥物轉運和釋放、氣體存儲等諸多方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性質與功能。
  • 科學網—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慶福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基於超分子協同作用,提出了稀土—稀土、稀土—過渡金屬、稀土—鹼土金屬的單步高效分離的新策略。 深耕配位超分子化學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孫慶福的課題組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個「年輕、能戰鬥」的團隊。
  • 配位聚合物化學(上、下冊)
    多年來筆者團隊也一直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配位聚合物的設計合成、結構與性能等。在國內多個從事配位聚合物研究的課題組的大力支持下,在系統文獻調研工作的基礎上,筆者團隊嘗試編寫了這本《配位聚合物化學》。近年來,我國在配位聚合物化學領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研究進展,在國際上也具有很大影響。本書由我國當前活躍在配位聚合物領域科研一線的學者和專家撰寫,旨在反映近年來我國配位聚合物化學的研究進展。
  • 【文獻推送】 Angew. Chem. Int. Ed. | 利用NMR解析四鏈體自組裝過程中的G-四分體中間態
    超分子的自組裝過程是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從天然超分子到人工超分子物質,其自組裝過程都有相應的機理,證明超分子組裝機理在超分子的形成和設計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對於天然的超分子體系:G-四鏈體(G4)而言,研究其超分子組裝過程,除了進一步解釋其在端粒形成中的自然作用外,對於將G4自組裝更好地應用用於生物和材料科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中國科學報】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慶福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基於超分子協同作用,提出了稀土—稀土、稀土—過渡金屬、稀土—鹼土金屬的單步高效分離的新策略。  深耕配位超分子化學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孫慶福的課題組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個「年輕、能戰鬥」的團隊。
  • 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慶福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基於超分子協同作用,提出了稀土—稀土、稀土—過渡金屬、稀土—鹼土金屬的單步高效分離的新策略。 深耕配位超分子化學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孫慶福的課題組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個「年輕、能戰鬥」的團隊。
  • 一種可重構、自愈及近紅外光響應的熱固性形狀記憶聚合物
    形狀記憶聚合物
  • CCS Chemistry | 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齊上陣,烯烴聚合調控策略取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昶樂課題組在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調控烯烴聚合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超分子策略構建多核烯烴聚合催化劑,將脲和偶氮苯基團引入到α-二亞胺鈀催化劑中,以實現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對烯烴聚合的調控,最終成功得到了具有雙峰GPC分布的聚合物。
  • 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 配位聚合物中雙烯配體的區位選擇性光化學環加成反應
    目前,利用超分子作用力控制固態光化學[2+2]環加成反應已成為構建環丁烷衍生物的最有效策略。例如,氫鍵、π–π堆積、滷素-滷素相互作用和金屬-有機配位鍵等分子間相互作用能夠將烯烴分子以適當的幾何構型排列,進而通過光輻射來構建區位專一或立體專一的環丁烷衍生物。起初,人們對基於晶態物質的[2+2]光環加成反應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單烯烴。
  • 超分子科學研究進展
    曾任吉林大學化學系系主任,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副校長。《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副主編,國家教育部科技司化學學部組長。現任吉林大學教授,浙江大學教授。從事聚合反應與共聚反應概率統計理論研究,近年來開展超分子組裝體系的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合著專著4部。
  • .》:4D列印形狀記憶聚合物心臟...
    但目前大多數商用封堵裝置均由不可降解的鎳鈦合金製成,易導致金屬離子過敏、腐蝕、糜爛等併發症。因此研發出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且展開可控的心臟封堵器是目前亟需解決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課題組將可編程的形狀記憶聚合物與3D列印技術相結合,設計並製備了可個性化定製、可生物降解及遠程驅動控制的形狀記憶聚合物封堵器,有望成為金屬封堵器的潛在替代裝置。
  • Angew: 上海大學在基於多孔有機聚合物在水相中汙染物吸附研究獲重要進展
    近期,上海大學理學院化學系超分子化學與催化研究中心王洪宇副教授等在基於大環的多孔有機聚合物在水相中汙染物吸附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形狀記憶聚合物萬能抓手
    圖1 形狀記憶聚合物萬能抓手抓取和釋放物體的示意圖智能塑料形狀記憶聚合物,在外部光/熱刺激下會變軟,可自由變形,此時可以輕鬆地將物體嵌入其中。之後撤去外部刺激,形狀記憶聚合物就會變回剛硬狀態,一直保持住該變形的臨時形狀,將物體鎖住,這樣我們就可以把物體抓取起來移動到目的地。當我們再次對形狀記憶聚合物施加外部刺激,形狀記憶聚合物就會恢復它最初的形狀,從而將物體釋放出來。
  • 【超分子】中南大學團隊JACS封面:「卯榫節點」自組裝巨型美學中空納米超分子
    隨著金屬超分子化學的成熟,組裝高度複雜且同時具有數學和藝術美學的功能性超分子結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不僅是由於化學藝術的審美需要,同時對於發展超分子體系的組成,進一步發展精確自組裝超大結構的超分子方法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管是對於二維還是三維的金屬超分子結構,通過組裝得到巨型剛性且有序的單一結構都極具挑戰性,一方面合成難度極大,另一方面合成得到的結構表徵困難。
  • 浙大潘鵬舉教授 ACS Macro Letters:自發成核結晶增強的半結晶聚合物網絡的無應力雙向記憶效應
    形狀記憶聚合物(SMP)能夠在外界刺激下發生形狀的改變,為典型的智能材料。傳統的單向SMP僅允許發生由一個或多個臨時形狀至永久形狀的改變,需要為每個形狀記憶周期單獨編程。而相對的,雙向形狀記憶聚合物(2W-SMP)能夠通過控制外部刺激,實現在不同形狀間的可逆形狀切換。而在此基礎上,無應力2W-SMP設計不受外力限制,因而適用面更廣。
  • 《軟物質》最新綜述:導電/聚合物/肽水凝膠前沿進展
    另一方面,「第二網絡」通常是柔軟的,並且通過超分子相互作用(例如氫鍵,離子相互作用,配位相互作用等)鬆散地交聯。圖4.(a)聚合物鏈G嵌段交聯Ca2+。(b)常規MBAAm交聯。(c)海藻酸-PAAm相互纏繞。(d和e)加熱冷卻過程,TPG網絡結構示意圖。(f)流變測量TPG模量。
  • 具有磁性形狀記憶的新材料
    Paul Scherrer研究所PSI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材料,當它被放入磁場時保持一定的形狀。它是由兩種組分組成的複合材料。與以前的形狀記憶材料不同,它由聚合物和所謂的磁流變液的嵌入液滴組成。這種新型複合材料的應用領域包括醫藥,航空航天,電子和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