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論:既非錯誤也非詭辯 而是誠實嚴肅的理智探討

2020-12-12 騰訊網

[摘要]《思維魔方》一書是國內第一本全面系統地介紹悖論問題的著作,作者將從古至今五花八門的悖論分成十二類,詳細介紹每一類悖論的歷史原型、各種變體、邏輯學家的解決方案、與日常生活的關係等等。

《思維魔方:讓哲學家和數學家糾結的悖論》,陳波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文摘自《思維魔方:讓哲學家和數學家糾結的悖論》,陳波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5月。

第一章

形形色色的悖論

(悖論有的似是而非,有的似非而是,有的從前提推出自相矛盾,有的從前提推出前提的反面。但悖論既不是腦子不清楚所犯的錯誤,也不是存心的詭辯,真正的悖論是誠實而嚴肅的理智探討,其目的是為了探求真理、追求智慧,如果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解決它,那恰恰說明我們自身思維中的深層裂縫,那或許是人類的局限。)

悖論是什麼?不是什麼?(從字面上說,悖論是指與公認的信念或看法相反的命題,或自相矛盾的命題,或荒謬的理論等。)

「悖論」是英語詞「paradox」的中譯,後者源自於希臘詞「παράδοξα」以及拉丁詞「paradoxa」,其中前綴「para-」表示「超過,超越,與……相反等」,後綴「-doxa」表示「信念、意見、看法等」。從字面上說,悖論是指與公認的信念或看法相反的命題,或自相矛盾的命題,或荒謬的理論等。常與「paradox」在近似意義上使用的英文詞還有:「antinomy」(二律背反,如康德的時空二律背反)、「riddle」(謎題,如古德曼的新歸納之謎)、「dilemma」(二難,如關於結婚的二難推理)、「predicament」(困境,如囚徒困境),「puzzle」(謎題,如弗雷格之謎、信念之謎),等等。所提到的這些概念和內容在本書後面都將予以介紹和討論。

最早的悖論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克裡特島人埃匹門尼德(Epimenides),他提出了說謊者悖論:「所有的克裡特島人都說謊」。若他的話為真,由於他也是克裡特島人之一,則他也說謊,故他的話為假。若他的話為假,則有的克裡特島人不說謊,他可能是這些不說謊的克裡特島人之一,故他說的可能是真話。這被載入《聖經·新約》的《提多書》中,因而在西方世俗社會和學術界都很有影響。此後,對悖論的研究一直綿延不絕,至少經歷了兩個高峰期,一是歐洲中世紀經院哲學家對悖論的研究,二是從19世紀末葉延續到今天的悖論研究。

在中國先秦時期,莊子提出的「弔詭」一說,仍被某些中國學者用作「悖論」的代名詞……

人生無常,如夢如幻。……做夢時不知是在做夢。夢中又做了一個夢,還研究那個夢中夢是兇還是吉。……就是所謂的「弔詭」。……先秦墨家也用到過「悖」這一概念,……斷言「所有言論都是假的」將導致矛盾:如若這句話是真的,則至少有的言論(如這句話本身)是真的,故「所有言論都是假的」就是假的。所以,說「言盡悖」者自己陷入了「悖謬」的境地。

在長達幾千年的歷程中,「悖論」或「弔詭」已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冠以「悖論」之名的各種語句或推論差異極大。我們有必要先釐清「悖論」的精確含義,在此基礎上展開對悖論的討論。

1 悖論是什麼:對悖論的四種刻畫

按目前的用法,「悖論」一詞至少有以下四種含義:

(1)違反常識,有悖直觀,似非而是,但卻是真的命題。

在數學史上曾喧囂一時的所謂「無窮小悖論」就是如此:微積分中的無窮小似零(作為加項可以略去),但又非零(可以作為分母),(表面上)自相矛盾。於是,當時的英國大主教、著名哲學家貝克萊(G. Berkeley, 1685—1753)說它像一個飄動不居的鬼魂。所謂的「伽利略悖論」也與此類似:對於任一自然數,都有且只有一個該數的平方數與之對應,由此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即作為整體的自然數竟與作為其一部分的平方數一樣多!這與當時已知的數學知識相悖,因為當時還不能從數學上很好地理解和刻畫「無窮」這個概念。……

(2)似是而非的假命題,雖與公認的看法或觀點相矛盾,但其中潛藏著深刻的思想或哲理。

最典型的是古希臘哲學家芝諾(Zeno of Elea,約公元前490—425)提出的四個「芝諾悖論」,即「二分法」、「阿基裡斯追不上龜」、「飛矢不動」、「一倍的時間等於一半」。這裡僅以他的「二分法」為例:假定某個物體向一個目的地運動,在它達到該目的地之前必須先走完這路程的一半,而要走完這路程的一半,又要走完這一半的一半;要走完這一半的一半,則要先走完這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如此遞推,以至無窮。因此,第一次運動所要達到的目標是沒有的。沒有第一次運動的目標就不可能開始運動,因此就沒有運動,運動是不可能的。……

(3)從一組看似合理的前提出發,通過有效的邏輯推導,得出了一對自相矛盾的命題,它們與當時普遍接受的常識、直觀、理論相衝突,但又不容易弄清楚問題出在哪裡,我們亦稱之為「悖論」。例如,……意外考試悖論是這樣的:某位教授對學生們說,下周我將給你們安排一次意外考試,你們在考前不能預先知道考試在哪一天。學生們如此思考:既然下周有考試,該考試必定在周一至周五的某一天。問題:該考試能夠安排在周五嗎?如果它被安排在周五,則周一至周四都未考試,我們就可推算出考試在周五,該考試不再令人意外。故該考試不能安排在周五。同樣,該考試也不能安排在周四。因為,如果它被安排在周四,則周一至周三都未考試,我們就可預先推算出在周四或周五;已知考試不能在周五,故只能在周四,該考試也不再令人意外。以此類推,可以論證周一到周三都不可能安排考試。學生們由此得出結論:這樣的意外考試不可能存在。但事實是,該教授在下周隨便某一天突然宣布:現在考試,也確實大大出乎學生們的意料。由此得到一個矛盾:意外的考試既可以進行,又無法實施。

……

(4)從一組看似合理的前提出發,通過看似正確有效的邏輯推導,得出了一個由互相矛盾的命題構成的等價式:p??p。

這種悖論最典型的是「強化的說謊者悖論」和「羅素悖論」。前者是指這樣一種情形:一個人說了唯一一句話:「我正在說的這句話是假的。」如果這句話是真的,則它說的是真實的情形,而它說它本身是假的,因此它是假的;如果這句話是假的,它說它本身是假的,因此它說了真實的情形,故它說了一句真話。於是,這句話是真的若且唯若它是假的。悖論!

……

(本文為騰訊文化籤約的合作方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詭辯真的沒有意義嗎?芝諾悖論到底想表達什麼——哲學起航
    這類論述,一般便被稱為『 詭辯 』。 如何反駁詭辯呢?對於克拉底魯,多數人冥思苦想後會想到這樣的答案:『 只強調運動的絕對性,否認靜止的相對性 』——很有國人特色的回答。
  • 經典悖論漫遊(及續篇)
    它挑戰了許多公認的觀念,如公理集合論作為數學理論的適當框架,對說謊者悖論也作了進一步的探討。它是否將引起一場邏輯和數學基礎的革命?我們還將拭目以待。    (三)由一因多果片面推理引致的悖論這種形式的悖論類似於詭辯。詭辯在現實中是令人厭惡的,但是在邏輯學的探討中有相當的位置。孔多塞說:「希臘人濫用日常語言的各種弊端,玩弄字詞的意義、以便在可悲的模稜兩可之中困攪人類的精神。
  • 芝諾的「神奇烏龜」,一個你明知道錯誤,卻無法反駁的悖論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越深入,產生的疑問和困惑也就越多,比如古希臘的哲學家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悖論——「芝諾的烏龜」也被稱為「芝諾悖論」。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一位善於跑步的神明,他在神明之中也以速度出名,但是在芝諾的問題中,他卻永遠追不上一隻正常爬行的烏龜。
  • 無限與極限:淺談芝諾悖論
    我們不應該單純地從數學極限來看待這個問題,而是應該考慮為什麼這個悖論不成立。        芝諾悖論基於這樣一個基礎,他認為:一個事物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無限的事物。這個說法聽起來是沒有問題的。那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看歷史上的大佬們都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 面對強詞奪理的詭辯怎麼辦?如何有效反駁!
    其實,這種情況,對方使用的話術就是詭辯。舉幾個著名的例子。比如,芝諾悖論。這是古希臘學者芝諾提出的。說的是,阿基裡斯永遠也追不上烏龜。其中,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的勇士,是當時公認的跑得最快的人。其實,且不管阿基裡斯是誰,一個人怎麼可能追不上烏龜呢?芝諾是這麼解釋的:假如你想追上烏龜,得先到達烏龜目前所在的地方。這沒錯吧?
  • 不要點開,這裡是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
    不要點開,這裡是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在我們的印象裡,知識一般都是清晰明了,越證明越正確的,但是這裡就是存在6個至今都無法證明,越想越困惑的悖論!飛矢不動概述:一根箭是不可能移動的飛矢不動是指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也是芝諾悖論的通稱,指飛著的箭在任何瞬間都是既非靜止又非運動的,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ofElea)提出的,其實是偷換概念,混淆了時間與時刻的概念。戰國時期的詭辯學代表人物惠施也曾說:「飛鳥之影,未嘗動也。」
  • 芝諾悖論——爭議不斷!是天才留給世界的財富,還是一種詭辯?
    芝諾悖論,是一種關於運動和時間的分割性的一個著名悖論。當年至少有四十多個,現在僅存八個,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四個,我們今天主要討論兩個。首先,當然是神獸——芝諾的烏龜!當然,這隻王八不是一般的王八,而是一隻喜歡挑釁人的王八。即使在外人看來——他螳臂當車,不自量力,甚至意識不到自己是一隻腿有多長的王八。他,終於,終於,開始了他作為神獸的奠基之挑釁。他傲慢地說:「阿基琉斯,你這個飛毛腿如果在我身後開始跑,即使是你,也永遠跑不過我」。我一開始還以為這烏龜收了什麼刺激。後來,才知道他是一隻頭腦正常的,有實力的烏龜。預知後事如何,請看後文分解。
  • 「悖論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邊緣性課題,從嚴格的邏輯悖論到寬泛理解的類悖論現象,悖論幾乎存在於人類理智所及的任何領域,其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已成為學界共識。本書提出並論證了對推進當前悖論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一些觀點,深刻闡明了悖論作為嚴肅的學術主題的理論機制。基於這些認識,本書就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悖論進行了梳理,其中既涉及古希臘時期即已出現的芝諾悖論,又包括居於當今前沿領域的關於合理行動與合理置信等主題的悖論。考慮到其獨特價值,本版還新增了探討道德悖論的專題。
  • 讓你燒腦讓你暈的阿基裡斯與烏龜的悖論
    這就是著名芝諾悖論。所謂悖論,一般是指同一個命題中有兩個對立相反的結論。 有的人嗤之以鼻,這是謬論!悖論本來指的就是推理的結論與常識相矛盾,卻不能發現邏輯上的漏洞。同樣似是而非的東西,如果一眼就能看得穿,不需要什麼腦筋,叫「胡攪蠻纏」。如果讓人反覆思考仍不得其解,那就上了檔次,叫「悖論」。悖論的價值在於促進人們思考。
  • 邏輯思維與詭辯:3個方法破斥詭辯,讓我們識破騙局變得更加精明
    比如,有個悖論說的是,你永遠也不可能走過一座橋。因為當你走過這座橋時,一定會先經過這座橋的一半。當你走完一半,剩下的一半又可以再分成兩段。這麼不斷的分下去,等待你的是無窮個一半。你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走過無限的一半。再比如,你永遠堆不出一堆穀子。因為一粒穀子不是一堆,再加上一粒也不是一堆。所以,你永遠堆不出一堆穀子。
  • 孝道的悖論:五四知識分子的理智與情感衝突
    這個時期的「非孝」思潮不僅遍及文學、哲學、史學等不同領域,而且左、中、右各個陣營皆有學者投身其中,他們對孝道的批評之激烈可謂前所未聞。在這個「非孝」思潮中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當時的一些知識分子一方面猛烈地抨擊孝道,一方面又虔誠地踐行孝道,並被人們奉為孝親典範,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為五四時期的「孝道悖論」。孝道悖論以一種耐人尋味的方式呈現了當時知識分子在孝道問題上認識與實踐的矛盾以及情感與理智的衝突。
  •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的悖論:你永遠追不上烏龜?
    悖論長期以來就很受哲學家青睞,將年代久遠和影響深遠綜合起來評定的話,芝諾大約可算是悖論第一人。悖論由於要「有悖於正統」或「出乎定見之外」,故免不了包含觀點之辨——包括詭辯。這跟單純闡述學說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使芝諾被很多人視為辯證法的鼻祖。
  • 最適合的糧食,既非南方大米,也非北方小麥,而是這個營養黃金
    最適合的糧食,既非南方大米,也非北方小麥,而是這個營養黃金!它就是藜麥,營養師大喬根據研究發現,它含有的蛋白質含量比很多糧食作物高,胺基酸組成與人體需求很接近,被人們稱為液體黃金。大家現在知道最適合的糧食是什麼了吧,趕快來學一下它的做法吧!
  • 【哲道行者•原創】思辯與詭辯
    「思、品」雙批二、詭辯狡人1.識破詭辯2.詭辯要訣:一個中心,兩個套路3.封閉的言思心4.自以為師,缺智少德5.廢批盲評三、 思辯與詭辯1.目的2.方式3.作用思辯與詭辯謬誤,是思維方式的錯誤。以服從真理為榮,以為錯辯護為恥。以知錯改錯為榮,以死不認錯為恥。對錯誤或弱點,最好能知錯改錯,知弱變強。如果為弱點辯護,則弱上加弱;如果為錯誤辯護,則錯上加錯。如果我們能建立「服理認錯」的價值觀,就會減少很多無意義的爭執。
  • honest誠實的,mistake錯誤,那honest mistake是誠實的錯誤嗎?
    honest誠實的,mistake錯誤,那honest mistake是誠實的錯誤嗎?誠實的錯誤?這也太實誠了吧?這個Honest mistake到底是啥?Honest mistake是個啥?無意(unintentionally)中或在不知道的(unknowingly)情況下犯的錯誤,並沒有要造成任何傷害的意圖。其實說白了,honest mistake就是所謂的「無心之失」,不小心犯的錯誤。
  • 悖論與冰山理論
    有些只是簡單的邏輯矛盾,沒有深入探討的價值;有些則像是冰山的尖頂,底下是整座冰山的科學知識。許多悖論可以透過謹慎思考,找出基本假設當中一個或多個漏洞來攻破,這種嚴格來說算不上是悖論,因為癥結點一旦突破,它就不再是悖論了。「真悖論」指的是自相矛盾或循環論證的陳述,或者某種邏輯上不可能發生的情況。然而「悖論」一詞的運用範圍比字面的意義來得廣,還包括被我稱為「認知悖論」的範疇。
  • 著名的芝諾悖論
    悖論是指邏輯學上可以同時推導或證明兩個互相矛盾的命題或理論體系。
  • 百家講壇/「白馬非馬」是詭辯嗎?
    (《戰國策·趙策二》)名家大師公孫龍對這一辯題尤其擅長,甚至達到「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莊子·秋水》)、「人不能屈」(《新論·離事》)的境界。但是對於公孫龍甚至整個名家如此重要的一個辯題,歷來卻酷評如潮。正如譚戒甫所說:「周秦而下,凡評議之涉乎此學者,大率目為淫辭詭辯,將惑俗而害治;及其至也,幾欲取其書而火之。」
  • 小故事大道理——詭辯與事實
    芝諾是古希臘一個極善於詭辯的哲學家。他的一個眾人皆知的「阿基裡斯永遠追不上烏龜」的詭辯是這樣的: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假設烏龜先爬一段路然後阿基裡斯去追它。芝諾認為阿基裡斯永遠追不上烏龜。因為前者在追上後者之前必須首先達到後者的出發點,可是,這時後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