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因為學生們都在家上網課接觸使用手機和電腦的頻率大大增加。而這也為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尤其是針對學生及家長群體的電信詐騙案件屢有發生,甚至有人受利益誘惑,淪為幫兇、共犯。
日前,曲周縣公安局反詐中心發出《致全縣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提醒廣大學生,警惕電信網絡詐騙!
親愛的同學們、學生家長們: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花樣不斷,犯罪分子利用電話、簡訊和網絡等手段實施電信詐騙犯罪,尤其是針對學生及家長群體實施電信詐騙的案件屢有發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少數同學受利益誘惑,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微信、QQ、支付寶等帳號,甚至參與電信網絡違法犯罪,淪為詐騙分子的幫兇共犯。
請認真閱讀此信,增強防範意識和辨別能力,增強法制觀念,遠離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守住咱家錢袋子:未知連結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帳匯款多核實。
一、學生易被騙案件類型
1、網絡刷單詐騙:網絡兼職刷單、刷信譽、做任務的就是詐騙。
2、冒充客服詐騙:網購聲稱商品有問題辦理多倍賠款的,或者聲稱誤開會員幫你取消的,或者聲稱包裹遺失辦理賠付的,或者要求私加個人微信、QQ處理訂單的就是詐騙。
3、網絡貸款詐騙:先交保證金、驗流水的貸款就是詐騙;網貸聲稱銀行卡號填錯需要激活的就是詐騙。
4、網路遊戲產品虛假交易詐騙:遊戲充值、帳號裝備脫離正規平臺私下交易的一般是詐騙。
5、充值返利詐騙:一切QQ、微信群中以明星回饋粉絲充值返利等為由要求轉帳的就是詐騙!
6、冒充公檢法詐騙:說到安全帳戶、身份洩露涉嫌違法、通緝令、公檢法之間轉接電話、找個封閉地方(旅館)接受審查、要求提供銀行密碼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7、冒充老師詐騙家長類詐騙:一切在網絡上自稱學校老師收取培訓費用或者要求轉帳匯款的,請先通過電話、視頻核實對方身份!
二、不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
電話卡、銀行卡是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的必備工具,「兩卡」泛濫是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的重要根源,危害十分嚴重。大量群眾因騙致貧、因騙返貧,社會反響強烈。全國正在開展「斷卡」行動,嚴厲打擊懲戒違規出租、出借、出售、購買手機卡、銀行帳戶行為。涉及手機卡的,每家基礎運營商5年內只保留1張電話卡;涉及銀行帳戶的,5年內不能開立新帳戶、不能使用網上支付和手機支付等非櫃面業務,同時,納入金融信用基礎資料庫管理,將違法違規行為記錄至個人徵信!
三、增強識騙防騙能力
曲周縣公安局微信公眾號會及時發布相關反詐知識,歡迎學生和家長關注該公眾號,了解高發詐騙手法、學習識騙防騙技巧,成為反詐宣傳的參與者。
最後,再次提醒同學們,遇到涉及轉錢等不確定情況,及時跟老師、家人、朋友確認信息,避免上當受騙!祝同學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曲周縣公安局反詐中心
2021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