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軍隊開展國際軍事交流與合作回顧

2020-12-19 中國軍網

這一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人民軍隊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忠實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履行大國軍隊國際責任,全面推進新時代國際軍事合作,努力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貢獻。請關注《解放軍報》的報導——

走向世界的和平足跡

——2019年中國軍隊開展國際軍事交流與合作回顧

■解放軍報記者 徐 琳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年終歲末,忽焉已至。

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我們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與新中國同齡的人民海軍和人民空軍也迎來了自己的70歲生日。這一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人民軍隊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忠實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履行大國軍隊國際責任,全面推進新時代國際軍事合作,努力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貢獻。

聽,響亮的聲音

「中國不覬覦他國利益,不嫉妒他國發展,但堅決不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今年6月,在第18屆香格裡拉對話會上,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就「中國與國際安全合作」議題作大會發言時,就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臺灣、南海、朝核和中美關係等敏感問題闡明中方立場,並對美方的錯誤言論進行了批駁。

這是中國國防部長時隔8年再度出席香格裡拉對話會,擲地有聲的發言,讓世界聽到了響亮的中國聲音。

從仲夏到季秋,從新加坡到中國,從香格裡拉飯店到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第九屆北京香山論壇如期而至,與會代表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面對來自70餘個官方代表團的防務部門高級官員、軍隊領導人和專家學者,中方再次發出響亮的中國聲音——中國始終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始終支持和踐行多邊主義,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在北京香山論壇會議大廳外,擺放著中英文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這部今年7月24日發表的國防白皮書,闡釋了新時代中國防禦性國防政策,在一些涉及中國軍隊的熱點敏感問題上,白皮書主動增信釋疑。這部國防白皮書的發表,有助於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國防的理解,讓更多人了解到,中國軍隊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

一年來,從雙多邊場合主動發聲、國防白皮書系統闡釋,到「為了和平 走向世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集中展示,以及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媒體關切,這聲音越來越響亮,展示了中國軍隊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

看,大國的擔當

「感謝中國讓世界更美好!」

今年春節後不久,「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國軍隊」主題展覽,先後在聯合國總部和非盟總部舉辦,許多國家的外交官在觀展後紛紛讚嘆:中國在世界和平與安全事務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中國軍隊是一支偉大的和平力量。

今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活動中,維和部隊方隊首次亮相受閱。從硝煙瀰漫的維和戰場走來的官兵,頭戴藍色貝雷帽,身著戰鬥迷彩,成為本次閱兵的一大亮點,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軍隊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與擔當。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最大的出兵國,同時也是主要出資國,中國維和待命部隊的部署能力進一步提升。今年,我5支維和待命分隊順利晉升為三級待命部隊。在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所有出兵國中,中國不僅是組建維和待命部隊數量最多的,而且分隊種類最齊全。

有人說,維和像一面鏡子,映射出一個鮮活的事實:中國是和平的力量,中國越發展,世界越安全。

今年,是中國海軍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第11個年頭。一年來,從中國援建寮國人民軍103醫院綜合醫療樓移交開診,到我駐吉布地保障基地與吉衛生部合作,開展「光明行動」醫療服務,一面又一面「鏡子」的映射,讓世界看到了一支大國軍隊的責任擔當。走向世界的中國軍隊,主動扛起國際責任和義務,給世界帶來了和平與發展。

聞,實戰的氣息

8月19日,寮國琅勃拉邦市。

一輛載有中國遊客的大客車在距離琅勃拉邦市約40公裡處發生嚴重交通事故。正在參加中國-寮國「和平列車-2019」人道主義醫學救援聯合演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療隊,迅即從訓練轉入實戰,抽調精幹醫療力量並派出救援直升機趕赴現場,有力有序展開救援工作,為救治傷員生命發揮了重要作用。

11月20日,中國廣西桂林。

東協防長擴大會反恐專家組聯合實兵演習綜合演練正式開始。來自東協10個成員國和8個對話夥伴國以及東協軍事醫學中心的800餘名參演官兵,以陸空聯合方式對「恐怖分子」實施打擊。

今年,作為國際軍事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外聯演聯訓聯賽的實戰化水平越來越高,對部隊戰鬥力生成的「磨刀石」作用愈發凸顯。

軍人生來為打贏。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只有讓訓練無限接近實戰,讓部隊在最複雜、最困難、最嚴峻的實戰化環境中摔打磨礪,才能提高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確保無論戰爭形式如何變化都能打贏。

一年來,從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海上聯演-2019」到中俄轟炸機首次聯合戰略巡航,從「國際軍事比賽-2019」到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合作-2019」聯合反恐演練,回顧一場場聯演聯訓聯賽,實戰化訓練導向日益凸顯,演兵練兵「實戰味」越來越濃。

鑑,合作的真誠

4月的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作為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主場,青島迎來了61個國家的海軍代表團,13國的18艘軍艦。各國軍艦上的旗幟,伴隨著《友誼地久天長》的樂曲迎風招展。這場「朋友圈」聚會不只增進了各國的理解和互信,也讓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10月的武漢,金菊吐絲、丹桂飄香。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這裡成功舉行。這是我國首次承辦綜合性國際軍事體育賽事,也是繼北京奧運會後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體育盛會。來自109個國家的9300餘名軍體健兒在武漢同場競技,譜寫了軍運會「創軍人榮耀 築世界和平」的歷史新篇章。

回顧今年的國際軍事合作,大國軍事關係穩中有進。

中俄兩軍關係全面推向新高。中俄轟炸機開展首次戰略巡航,提升了兩軍的戰略協作水平和聯合行動能力;中國軍隊1600餘名官兵赴俄參加「中部-2019」演習,體現了兩軍在聯合戰役行動上的深度協作;中俄「海上聯合-2019」軍事演習首次實現水下互救潛艇艇員,首次實現艦機聯合反潛,首次實現實射飛彈。

中美兩軍在高層交往、機制性磋商、聯演聯訓、院校交流等領域開展交流合作,保持了兩軍關係總體穩定。當前,兩軍關係也面臨著不少挑戰與困難。我們希望美方與中方共同努力,認真落實兩國元首共識,不斷增進戰略互信,加強危機管控,努力推動兩軍關係向前發展。

今年,德國慕尼黑見證了中歐軍事合作的新作為。7月9日至12日,中德「聯合救援-2019」衛勤實兵聯合演習在德國費爾德基興衛勤訓練基地舉行。這是繼2016年中德首次聯合演習後第二次進行此類演習。德國聯邦國防軍發布新聞稿稱,今年的演習「在兩國軍事合作方面是獨一無二的」。

一年來,首屆中非和平安全論壇成功舉辦,首批非洲百名青年軍官代表團訪華,首屆中國-東協中青年軍官友好交流、首屆中國-東協防務智庫交流等活動舉行……鞏固了中國與周邊以及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軍事關係。

回首是為了更好前行。放眼未來,中國軍隊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戰勝一切威脅挑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戰略支撐,為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國防大學 廣泛開展國際軍事交流合作
    與此同時,韓國國防大學代表團來到該校訪問,與該校教研人員就「國防安全政策」等議題進行座談交流。記者獲悉,僅今年上半年,該校就有6個批次戰略班、指揮員班學員出國考察見學,42批次外國軍事代表團來校訪問和開展學術交流。
  • 習近平集體會見各國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及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下午在武漢集體會見出席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開幕式的各國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及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主要官員,代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和中國軍隊向出席活動的各國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官員、各國運動員表示熱烈歡迎。
  • 《世界軍事》《中國軍隊》招募令
    如果您願意來,我們還強調:您得是《世界軍事》的老讀者,熟悉我們的風格,認同我們的辦刊理念。    我們還強調:您得有開闊的眼界和視野,有深厚的人文素養,長於寫作。    我們還強調:您得喜愛軍事,有紮實的國際政治、軍事,以及武器裝備知識基礎。    我們還強調:您得有激情,有熱情,有較好的團隊合作能力。
  • 中國軍隊承辦和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7」回眸
    中國軍隊承辦和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7」回眸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呂德勝 李開強 邵敏 許必成責任編輯:張宏洲2017-08-17 05賽場內外「得」與「思」——中國軍隊承辦和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7」回眸■解放軍報記者 呂德勝 李開強  特約記者 邵 敏 許必成日前結束的「國際軍事比賽-2017」,中國軍隊首次成功承辦了「蘇沃洛夫突擊」「晴空」「
  • 「軍隊-2019」論壇即將開幕 - 中國國防報 - 中國軍網
    6月25日至30日,第五屆俄羅斯軍隊裝備與技術軍需物資展覽會暨俄「軍隊-2019」國際軍事技術論壇將在莫斯科州庫賓卡市舉行。本次論壇由俄國防部主辦,聯邦航天局和技術國家集團等地方機構協辦。 作為俄國防部年度大項活動,早在今年1月,俄防長紹伊古即表示,辦好「軍隊-2019」論壇及系列活動是俄軍年內五大建設任務之一,希望以此來促進與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和盟友間的軍事合作。 據俄媒體報導,「軍隊-2019」論壇將分為產品展館和軍事技術論壇兩個主要環節。
  • 國防大學專家談2019年國際軍事形勢
    強國必強軍,所有偉大的戰略目標都必須以強大的軍事實力作支撐。2019年,大國戰略競爭加劇,呈現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科技較量等全域拓展之勢,相互之間的利益協調更加困難,國家之間的警惕、防範不斷上升,對未來的準備、部署持續增強。在此背景下,軍事力量的地位作用快速上升,成為大國戰略博弈的關鍵籌碼。
  • 中國外文局2019年國際合作交流重要事件
    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覆信寄語中外文化交流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向中國外文局工作對象——《我不見外》作者潘維廉、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師生、 「 熊貓杯 」 徵文大賽獲獎日本青年中島大地覆信,向 「 讀懂中國 」 廣州國際會議致賀信,勉勵他們積極做國際交流的文化使者。
  • 致俄國際教育集團訪問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開展國際教育交流合作
    2020年1月20日,致俄國際教育集團總經理姜傑鑫先生、對外交流負責人榮康先生訪問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赫爾岑師範大學)校長外事顧問兼理副校長 阿列克桑德勒·偉達利耶維奇·蘇哈列夫先生此次負責接待工作。
  • 廓清中國軍隊形象的國際傳播誤區
    關鍵詞:軍隊形象;國際傳播;《我是中國軍人》《我是中國軍人》是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網絡輿論局製作的「八一」獻禮宣傳片,在2018年8月1日建軍節當日國內全網推送,以有溫度的敘述、有情懷的價值內涵、有藝術感的表達打動網友走紅網絡。
  • 國防大學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國際軍事職業教育品牌
    作為中國對外軍事培訓的最高學府,該校緊緊圍繞服務「一帶一路」戰略推進,配合國家全方位外交大局,著力打造與「大國、強軍、名校」地位相適應的世界一流軍事職業教育品牌。迄今,已為五大洲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培訓近萬名友好使者。 外籍高級軍官在這裡讀懂《孫子兵法》,迷戀上中華傳統文化,領悟世界和平的價值。
  • 國際資源,本土創新 ——學校國際交流合作工作回顧
    作為學校三大名片之一,「國際化」工作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著力構建以促進師生國際交流、提升學校國際化水平、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的師生出國(境)培訓交流平臺、「精細化」雙向合作交流平臺、寧波市首批「一帶一路」國際交流與合作開放平臺。持續推進暑期交流生項目、專業教師出國進修培訓項目,推進以英國繁榮基金項目為代表的實質化國際合作項目群的落實。
  • 《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雙語全文)
    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改革開放後,中國逐步參與聯合國維和事務。1990年4月,中國軍隊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派遣5名軍事觀察員,開啟了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歷程。
  • 加拿大對蒙古進行軍事援助 雙方有共同國際利益
    《加拿大軍事雜誌》最新一期發表文章稱,儘管地理位置相距較遠,但加拿大和蒙古之間存在共同的戰略利益和政策目標,特別是在國際維持和平行動方面有著較多共同點。近年來,加拿大通過軍事訓練援助計劃,向蒙古提供軍事人員培訓等幫助。未來,兩國間在軍事合作層面還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
  • 「國際軍事比賽-2019」中國陸軍裝備火力全開
    今天,有「軍事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軍事比賽-2019」庫爾勒賽區拉開大幕。在未來12天裡,12國24支參賽隊將在新疆庫爾勒展開14場比賽。國際軍事比賽是由俄羅斯國防部發起的一項國際性軍事賽事,中國軍隊自2014年起連續應邀參加,2017年開始承辦部分比賽。開幕式演示環節,88A式主戰坦克發射穿甲彈。
  • 俄羅斯「軍隊-2019」論壇即將開幕
    來源:環球軍事雜誌微信公眾號 作者:劉磊娜6月25日~30日,第五屆俄羅斯軍隊裝備與技術軍需物資展覽會暨俄「軍隊-2019」國際軍事技術論壇將在莫斯科州庫賓卡市舉行。本次論壇由俄國防部主辦,聯邦航天局和技術國家集團等地方機構協辦。
  • 德州學院首次遠程視頻與國外友好院校開展科研合作交流
    4月30日下午,德州學院利用遠程視頻會議系統與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國家研究型大學舉行科研合作遠程視頻研討會。這是德州學院首次採用遠程視頻會議的形式與國外友好院校開展科研合作交流,是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響應國際化發展戰略的重要探索。
  • 軍事科學院:進一步加強高端軍事智庫建設
    軍事科學院:進一步加強高端軍事智庫建設【「十四五」 開新局】 軍事科學院是全軍軍事科學研究的拳頭力量,自2015年年底被確定為國家高端智庫建設首批試點單位以來,著眼建設世界一流軍事智庫目標,以服務強軍勝戰為主線
  • 2020年國際軍事鬥爭與安全形勢回望
    2020年,是大國競相布局之年。面對不確定性激增的戰略環境,美俄等大國為贏得主動,積極謀局布勢。美國川普政府視中俄為戰略競爭對手,在「美國優先」「美國第一」政策引導下,推行「全政府對華戰略」,按照既定的《國防戰略》《印太戰略》等一系列戰略計劃,加速布局,極力阻撓和打壓中國。一是強化非法的美臺合作關係,拉緊中國家門口的鎖鏈。
  • 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慶成立60周年 回顧中日交流
    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黒井千次,副會長兼理事長池邊晉一郎,副會長篠田正浩、慄原小巻,以及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河野洋平等百餘名中日各界人士出席。駐日使館公使郭燕、友好交流處參贊汪婉、政治處參贊張社平等出席本次活動。
  • 中國軍隊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傳遞友誼 捍衛和平
    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軍隊正以越來越開放、自信和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貢獻中國力量,發揮中國作用。善行義舉彰顯中國愛心2017年10月19日,安哥拉首都羅安達的碧空下,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跟隨安方海軍艦艇引導緩緩進港,潔白艦身上的紅色十字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