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對蒙古進行軍事援助 雙方有共同國際利益

2020-12-14 中國網

《加拿大軍事雜誌》最新一期發表文章稱,儘管地理位置相距較遠,但加拿大和蒙古之間存在共同的戰略利益和政策目標,特別是在國際維持和平行動方面有著較多共同點。近年來,加拿大通過軍事訓練援助計劃,向蒙古提供軍事人員培訓等幫助。未來,兩國間在軍事合作層面還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

文章指出,加拿大和蒙古在地理位置、極端氣候、稀少人口等方面存在一定相似性,同時在維護地區安全和穩定方面擁有共同的戰略利益。過去的幾十年,蒙古一直是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戰略緩衝器。蒙古的軍隊依照蘇聯軍事學說和戰略構建。上世紀80年代後期,蒙古開始了民主改革和市場化經濟變革,在國防建設方面也有新的變化,如建立一支職業化軍隊等。自1996年以來,蒙古軍隊不斷增加參與聯合國和其他聯盟的和平行動,並將原來的訓練地變成了地區維和訓練中心,以提高自身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並建立地區軍隊之間的信任。蒙古在致力於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的同時也遇到一些難題,這其中就包括語言不通、戰術和作戰行動方面存在差別等等。美國和比利時是最初幫助蒙古克服這些難題的兩個國家。

在加拿大之後,蒙古政府承諾增加對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支持,這進一步提升了蒙古在國際舞臺上的政治形象。2002年,蒙古派出了首批兩名軍事觀察員赴剛果民主共和國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次年,蒙古軍隊一個加強連加入駐伊拉克聯軍作戰行動,同時部署一支移動培訓隊支持美國和北約在阿富汗的聯合軍事行動。迄今為止,蒙古已派出軍事觀察員參加聯合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維和部隊,聯合國駐西撒哈拉維和部隊,聯合國駐蘇丹維和部隊,聯合國駐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維和部隊,聯合國駐喬治亞觀察團、聯合國駐賴比瑞亞維和部隊,並向伊拉克自由行動派遣作戰部隊,參與阿富汗國民軍訓練任務等等。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蒙古參加維和行動人員的數量增加了兩倍。經過在伊拉克成功部署軍事行動人員後,蒙古正在考慮向阿富汗派遣特遣隊。因此,蒙古軍隊可看做是聯合國或聯盟維和行動一個堅定可靠的合作夥伴。和加拿大目前的軍事政策類似,蒙古軍方高層計劃逐步輪換所有參與維和行動部署的人員,為的是使更多的軍事人員積累作戰經驗。

加拿大在蒙古的利益

儘管加拿大國內蒙古移民較少、兩國地理距離遙遠阻礙了政治經濟關係的發展,蒙古在加拿大較少受到注意,但加拿大在蒙古的利益卻在不斷增長。1973年11月兩國正式建立雙邊關係,上世紀90年代後期,加拿大是支持蒙古向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過渡的最重要西方國家之一。由於蒙古不斷尋求加入亞太地區一體化進程,同時積極支持加拿大關於多邊合作和全球穩定的倡議,兩國的外交政策利益存在不少共同點和類似目標。加拿大政府支持將蒙古納入亞太地區多個地區性組織,而蒙古政府支持加拿大的一些國際努力。例如,蒙古已採取分階段方式加入《禁止殺傷性地雷公約》。

蒙古鄰近中國這一能源消費大市場和其自身豐富的礦產吸引了加拿大眾多的礦業公司。經濟利益對加拿大政府的政治考慮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並終將促使雙方更多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等領域合作。儘管蒙古與加拿大的年度雙邊貿易額少於1.8億美元,但加拿大已成為蒙古第二大投資國,來自加國的投資佔蒙古接受外國投資總額的12.4%。自1996年以來,加拿大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採礦業(2.5億美元),60家礦業公司已開始在蒙古開展投資和採礦行動。這也進一步增強了兩國擴大合作的前景。和經濟合作相比,加拿大和蒙古在安全和防務領域的雙邊關係起步不久,而且考慮到蒙古所處的地緣戰略位置比較敏感,雙方在處理這一問題上比較謹慎。因而,加拿大加大對提升蒙古軍隊維和能力的援助可以被用作擴大雙邊防務關係的主要理由。

兩國防務關係

加拿大和蒙古的官方雙邊防務關係建立於1996年。傳統意義上,加拿大關注的主要地區有拉丁美洲、非洲、巴爾幹地區等,但自1996年以來,加拿大軍方開始爭取將蒙古納入本國對外軍事培訓援助計劃。2004年3月20日,蒙古總統訪問加拿大時,兩國籤署了蒙古國防部與加拿大國防部就蒙古軍事人員在加接受軍事訓練的備忘錄,首批蒙古軍官按照此備忘錄的規定前往加拿大參加了培訓課程。

兩國軍方領導人之間的雙邊對話不多,但值得一提的是兩國軍方人士在區域活動期間的會面,如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發起的亞太區國防部長會議,以及年度新加坡香格裡拉對話。在軍隊交流層面,雙方的首次接觸是在阿富汗。當時蒙古炮兵培訓人員駐紮在阿富汗喀布爾附近的加拿大軍營。正是在這裡,蒙古軍隊開始了解加拿大軍隊的組織結構,武器裝備以及其他方面。據蒙古派遣小組成員稱,「兩國的軍官和非現役人員分享各自的軍事文化,蒙古軍隊了解加拿大在阿富汗基地的交戰規則,最重要的是,他們首次在戰術層面進行協作。」

2001年3月,兩名蒙古軍官和蒙古外交部官員首次與加拿大國防部以及外交部官員進行首次圓桌對話,他們一道出席在渥太華舉辦的蒙古—加拿大安全與維和研討會。他們還參觀了在金斯敦的皮爾遜維持和平中心和支持和平訓練中心。對於蒙古決策層來說,此次的事件使其放開眼界,得以更好地了解國際維和行動。訪問使蒙方了解到這類中心在戰略和戰術兩個層面上的重要性,這些收穫後來都體現在蒙古維和培訓中心的初步草案中。6年後的2007年10月22日至29日,第二次雙邊研討會在烏蘭巴託舉行。加拿大的專家同蒙古軍事人員分享了他們對支持和平行動政策、支持和平培訓計劃、行動培訓中心等問題的想法。

2006年,加拿大專家接受蒙古邀請出席「可汗探索」多國支持和平行動演習,加拿大遠徵司令部派出兩名人員參加指揮所演習。此外,加拿大支持和平培訓中心派出兩名觀察員參加8月5日至25日實施的「可汗探索」野戰實兵演習。這次的演習使加拿大軍方有機會了解開發未來雙邊或多邊培訓的可能性。由於加拿大軍隊在阿富汗遇到一定壓力,在隨後一年的「可汗探索」演習中,加拿大僅派出觀察員,但很明顯,東亞地區的培訓活動將逐步吸引加拿大部隊的參與。

雙方感興趣的另一個領域是國防教育機構的學術合作,如加拿大國防學院和皇家軍事學院。顯然,蒙古軍隊需要全面提升支持和平行動的教育和培訓,需要以更有效的方式宣傳過去幾年時間中積累下來的知識和經驗。考慮到這一點,加拿大國防學院可以幫助蒙古軍隊高等學術機構(防衛研究所和國防大學)改革其研究活動以及研究方法。2007年加拿大國防學院博士吉姆¬—巴萊特和皇家軍事學院博士喬爾—索克爾斯基訪問烏蘭巴託,促使雙方加強軍事學術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作為這次訪問的結果,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政治科學系教授大衛—拉斯特在蒙古國防大學維持和平部進行工作,並與蒙古同行交流意見。所有這些訪問都是由軍事援助計劃資助的。

雙邊關係的亮點之一是加拿大國防部軍事援助計劃負責人安德魯—拉斯烏裡斯2007年3月25至29日對蒙古進行的首次正式訪問。訪問期間,他分別會見了蒙古國防部領導人以及軍事援助計劃培訓人員,並且還提出了蒙古軍隊的需要,「軍事援助計劃能夠促進加拿大全球防務和外交政策」。軍事訓練援助計劃已經成為蒙古和加拿大之間重要的防務政策工具。

軍事訓練援助計劃提供新機遇

如前所述,直到2004年10月,加拿大才將蒙古列為軍事訓練援助計劃一類國家。在被接納之前,蒙古應邀派遣兩名軍官前往加拿大接受英語語言培訓課程作為測試案例。結果,這兩名軍官成為最早通過加拿大英語語言培訓的蒙古軍官,兩人在經過訓練後,作為聯合國觀察員前往剛果,此後分別指揮蒙古軍隊在伊拉克和獅子山的輪換工作。對於蒙古軍事人員來說,軍事訓練援助計劃既提供了了解當代支持和平行動複雜性的良好環境,又是前往加拿大了解該國的軍民文化關係的好機會。與早期參加維和行動的軍人相比,目前蒙古有一批軍事人員已經擁有了在伊拉克、阿富汗、獅子山、科索沃等地的工作經驗,他們已經開始在行動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軍事訓練援助計劃中成長起來的蒙古軍人能夠滿足國內外軍事行動的需要,他們在規劃和制定和平支持行動方面都能發揮重要作用。

從2006年開始,加拿大邀請蒙古軍事人員參加「國家安全研究討論會」,整體和平行動高級管理課程,國防資源管理研討會,以及軍民關係研討會等。這些課程使蒙古官員和專家探討軍民關係,並關注加拿大安全和防務研究資源管理。考慮到規模和軍民關係的性質,加拿大的模式和經驗比美國模式更適用於蒙古等發展中國家,原因是美國模式是基於一個巨大的結構支撐。

發展前景

鑑於蒙古和加拿大存在共同國際利益,兩國在國防和安全方面的關係有著巨大的合作空間。軍事訓練援助計劃將促進加拿大外交和國防政策利益,促進加拿大的雙邊防務關係,提高加拿大在國際舞臺上的獨立國家形象,增強加拿大維和行動合作夥伴國支持和平行動的能力,促進蒙古國內民主、法治、人權和國際穩定的保護。

加拿大和蒙古在以下領域有可能進行合作:

為蒙古軍隊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內容涉及軍事訓練援助計劃的所有內容(語言,維和軍事,軍民關係高級課程,國防資源管理,安全研究)。目的是幫助蒙古發展起自有訓練計劃。

就雙方共同關心的課題展開聯合研究,例如發展中國家支持和平行動能力開發模式、地區安全問題、當代軍民關係對比等等。

開發利用培訓機會,組織具體的雙邊訓練和東北亞國家多邊培訓活動,蒙古可以為地區國家提供一個中立的平臺。

發展支持和平行動的能力,目的是提高蒙古軍隊的協作能力和行動效率,蒙古是美國全球反恐戰爭的堅定夥伴,向伊拉克和阿富汗均有派兵。

協助蒙古軍隊發展整體戰略,包括支持和平行動部署、能力建設、加強教育和訓練計劃,支持蒙古更多地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

增加軍事和研究人員交流、雙邊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磋商,特別是防務合作問題。最初,需要協商的是軍事訓練援助計劃,用於國內培訓和和平支持活動。

結論

加拿大在蒙古的經濟利益日益增長,加之兩國在外交政策、支持和平行動等方面的一致性,將為兩國未來發展雙邊防務關係提供一個有利的氛圍。軍事訓練援助計劃為提供蒙古支持和平行動的能力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同時還有助於增進雙邊軍事層面的互相了解,為未來兩國在國際安全等方面的合作打下基礎。(作者:雅龍)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加拿大總理稱"絕不後悔"逮捕孟晚舟 外交部回應
    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之前我已經就有關問題做出過回應。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反對在反恐問題上搞「雙重標準」,呼籲國際社會特別是地區國家開展反恐合作,維護共同安全。中方讚賞巴方為國際反恐事業做出的積極貢獻,堅定支持巴方打擊恐怖主義勢力,維護本國以及地區和平與安全。
  • 駐蒙古大使王小龍在蒙古國立大學的演講
    對此,國際有各種說法。有人認為中國經濟出了大問題,要走下坡路。當然也有很多有識之士能夠看趨勢、看長遠、看全局,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依然很有信心。特別是不少蒙古朋友對我表示,對蒙方來說,只要中國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蒙古就會持續不斷地獲得發展機遇。我贊同這種看法。我想,現在的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已經超過50萬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超過了8萬億美元。我們不能再以10年前的目光來看待現在的中國。
  • 存在共同的利益,面臨共同的對手
    但是國家之間的關係是靠利益來維繫的,兩國的友好關係其實就是看相互的利益是否穩固和長久。巴基斯坦的位置極為重要,世界上最重要的幾條航線都經過巴基斯坦,我國能源等關鍵戰略資源都主要依靠海外進口,巴基斯坦對我國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巴基斯坦一直和印度存在嚴重衝突,由於印度國力遠超過巴基斯坦,巴基斯坦需要強大的第三國牽制印度。因此,我國和巴基斯坦共同利益的基礎就是和印度之間的衝突。
  • 前後91年,兩個政權威逼利誘,看看俄國怎麼一步步把蒙古分裂出去
    當時,由於「有的人主張反對全部新政,而其他的人則主張有選擇地抵制」,因此,會議陷於僵持,未能達成協議。後來有十八名蒙古王公在庫倫附近的博克多烏拉山中舉行密秘會議,具體策劃外蒙古「獨立」。7月30日,杭達多爾濟率領一個代表團帶著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向俄國「要求武裝援助」的信件去俄國首都彼得堡。
  • 日本目的很明確:為拉攏蒙古,日本提供250億經濟援助
    原計劃繼續訪問韓國和蒙古的蓬佩奧因白宮疫情不得不縮短了此次亞洲之行的行程,不過很快日本接替了美國務卿未走完的路。10月9日,日本外長茂木敏充訪問蒙古,兩國外長在蒙古首都舉行了會談,為援助受新冠疫情影響而面臨困難的蒙古,日本向蒙古提供了一筆250億日元(折15.84億元)的貸款。
  • 英美特殊關係的實質:共同利益的融合
    此後,雙方雖然握手言和,並就美國與加拿大的邊界達成初步協議,但是雙方的關係依舊是非常緊張。英美關係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是1823年的《門羅宣言》。由於英國擔心歐洲強國以鎮壓西班牙殖民地起義為名幹涉到拉美事務中來。英國外交大臣坎寧向美國發出照會,建議美國和英國達成協議,共同反對第三國幹涉拉美事務或者將拉美原西班牙的殖民地轉交給第三國。這個建議是符合美國利益的。
  • 二戰時期的蘇聯,實則並不正義偉大,信仰利益至上原則
    史達林為了保護蘇聯的安全及利益,決定放棄與英、法共同對抗納粹德國,反而與之保持表面上的友好關係,一方面保護自己在東歐的利益,另一方面爭取時間及空間應對納粹德國在日後可能進行的軍事行動。從德國的角度來說,希特勒為了執行1939年4月3日制定的閃擊波蘭的「白色方案」,避免過早地與蘇聯發生衝突,陷入兩線作戰的困難境地,所以也願意與蘇聯籤訂非戰條約。
  • 加拿大國家概況
    加拿大通訊社成立於1917年,是加最大的通訊社。總部設在多倫多,在加13個城市和美國華盛頓設有分社,向加國內約100家日報、逾500家電臺和電視臺供稿。美聯社和路透社與該社有合作關係,是其國際新聞主要來源。日報共有112家,日發行量566餘萬份。
  • 北大經濟學院與蒙古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公共管理學院籤署合作協議
    ,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教授率團於6月15日至18日赴蒙古國烏蘭巴託市進行訪問,並同蒙古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公共管理學院籤署合作協議。6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蒙古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公共管理學院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蒙古國立大學行政樓報告廳舉行。蒙方出席人員包括蒙古國立大學第一副校長雅·圖穆勒巴特教授、副校長策·烏德勒瑪教授、國際關係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巴特圖拉嘎教授、蒙古國立大學外事合作處及外交學院各系所負責人等。
  • 蘇曉暉:中俄增軍事合作 共同應對域外挑戰
    核心提要:蘇曉暉分析從目前來看中俄的軍事交往過程正向著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包括在一些雙方需要更多信息交流的領域有更多的合作意願
  • 加拿大精準開拓國際教育市場
    為吸引來自更廣泛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學生,《新戰略》將實施有針對性的國際教育市場拓展戰略,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5年內共投入2410萬美元用以吸引來自不同國家優秀學生到加拿大留學,主要目標國包括巴西、哥倫比亞、法國、印度尼西亞、墨西哥、摩洛哥、菲律賓、泰國、土耳其、烏克蘭和越南,目標國家的範圍將根據加拿大各省、地區、教育協會、教育機構的發展戰略需求和有關國際學生統計數據分析結果進行動態調整
  • 日本作出重要決定,正計劃向澳大利亞「提供軍事援助」
    然而近幾年,日本的軍事實力有明顯的提升。而美國對日本的限制也逐漸鬆弛。所以現在的日本國防力量更是不容小覷。不僅日本自己大力發展軍事實力,還大張旗鼓的要給「盟友」提供協助。近日,媒一則消息引起了很多國家的警惕:日本正在計劃對澳大利亞軍方提供"武器等保護",且雙方的會談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
  • 進博會後,中加舉行首輪經濟財金對話,協調雙方國際合作
    該對話由中國國務委員王勇和加拿大財政部長比爾∙莫諾(Bill Morneau)、加拿大國際貿易多元化部長吉姆∙卡爾(Jim Carr)共同主持。兩國同意共同努力,在2025年以前將雙邊農業貿易增加一倍,重點關注領域是農業和能源,並致力於加強經濟和商務合作以及就潛在的全面貿易協定繼續進行探討。
  • 日本學者發現記錄「731部隊」當年在華進行細菌研究及生產等內容的...
    根據兩國外長6月17日通話達成的共識,雙方同意公正處理加勒萬河谷衝突引發的嚴重事態,共同遵守雙方軍長級會談達成的共識,儘快使現地局勢降溫,並根據兩國迄今達成的協議,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6月22日至23日,雙方舉行了第二輪軍長級會談,同意採取必要措施推動事態降溫,共同致力於促進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 加一些媒體借新冠疫情對中國進行抹黑攻擊 駐加拿大使館:強烈不滿...
    1月6日,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就加一些媒體借新冠疫情對中國進行抹黑攻擊發表談話。最近,加拿大一些媒體借新冠疫情時間節點對中國的政治制度、外交風格和抗疫鬥爭等進行抹黑和攻擊,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線索和研究報導都指向新冠肺炎疫情前年下半年在世界多地多點暴發,而且時間線還在不斷提前。
  • 王俊生:中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利益:爭論、共識及超越
    由此可見,中國的國家利益可用下表所示。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由於主權安全、領土安全在"主權"利益中已經潤蓋,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生態安全在"發展"利益中滴蓋,因此安全利益主要由國民安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和核安全組成。其中在國際關係上主要指軍事安全、政治安全、國民安全。
  • 解放軍報評選出2018年十大國際軍事新聞
    2018年歲末,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報社國際新聞編輯室連同中國軍網發布「2018十大國際軍事新聞2018十大國際軍事新聞NO.1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海上閱兵舉行
  • 抗戰初期,蔣介石的軍事援助,竟然出自一個邪惡軸心國
    於是不久之後,蔣介石派財政部長孔祥熙去了歐洲尋求援助,還有陳公博蔣百裡等人去了德國和義大利尋求軍事援助,要知道後兩個國家是和日本組成軸心國同盟的。不久之後,蔣百裡等人從德國帶回來消息,德國願意資助蔣介石政府,於是在1937年後,德國專門派了軍事顧問對蔣介石的中央軍進行訓練,當年最初的那幾年蔣介石中央軍所有的裝備都來自於德國的兵工廠,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的清一色的德國造武器,後來連作戰計劃都是德國的軍事顧問作為參謀進行策劃的,德國人真是又當爹又當媽的。
  • 蔡英文:基於亞洲穩定跟中國一起找尋共同利益
    蔡英文稱,「民進黨認知到臺灣做為『亞洲一份子』,臺美都有責任共同維持亞洲地區穩定」。蔡英文在會面中還稱,「我們認知到跟中國有很多地方不同」,但我們不需隱藏這些不同的地方,基於維持亞洲地區穩定發展,「我們會跟中國一起找尋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