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暉:中俄增軍事合作 共同應對域外挑戰

2020-12-16 鳳凰衛視

核心提要蘇曉暉分析從目前來看中俄的軍事交往過程正向著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包括在一些雙方需要更多信息交流的領域有更多的合作意願。恐怕未來可能中俄在這種反導反恐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上都會有更多的交往,而這種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看到有這種共同應對外來,尤其是域外國家挑戰的意味。

鳳凰衛視5月31日《鳳凰全球連線》,以下為文字實錄: 

任韌:北京現場蘇所長您覺得中俄之間在反導領域的合作最後會不會形成類似於美國和加拿大的這種北美防空系統一樣的體系?

中俄空天軍事合作應對「共同的煩惱」

蘇曉暉:我覺得中俄之間的反導合作應該說是不針對地三方,但是卻是針對共同的挑戰,我們確實看到近些年不管是中國還是俄羅斯都面臨著美國的戰略壓力,而在這種飛彈防禦領域兩國應該說是有共同的煩惱。大家都知道美國已經啟動了在東歐的飛彈部署,這是俄羅斯覺得非常敏感而且也是覺得反應需要強烈的一點,而對中國來說我們也看到從今年年初到現在,中方一直在提出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飛彈系統,應該說中俄也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一些共識,我們看到在最近的上合的外長會上,在聯合聲明中很清楚的寫入了中俄包括上合其他成員國都反對這種單方面過度的使用反導系統,應該說反導系統已經成為大家需要合作共同應對一個問題,而目前中俄之間的反導合作我覺得一個非常好的趨勢,就是雙方之間的了解和互信在增加,我們都知道聯合演習它不是一種,這種演戲一樣這種形式,而實際上是雙方可以更好的了解彼此的實力,同時要進行信息的分享,這就意味著兩國之間必須有信任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從目前來看應該說中俄的軍事交往過程中,正在向著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包括在一些雙方需要更多的進行這種信息交流的領域,有更多的合作意願。恐怕未來可能中俄在這種反導反恐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上都會有更多的交往,而這種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看到有這種共同應對外來,尤其是域外國家挑戰的意味。

《鳳凰全球連線》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首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2230-2300

重播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 0440-0505  0940-1000 

想看更多金牌時評、熱點解讀、主播風採、幕後猛料?噓!悄悄加入鳳凰私享會(IDphtvifeng),讓小鳳君帶您走一走鳳凰衛視的小後門。

相關焦點

  • 美印兩國軍事合作為何不斷強化?蘇曉暉:美國在印太地區地位下降
    10月26日至2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國防部長埃斯珀,會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與印度外長蘇傑生、防長辛格共同出席美印「2+2」會談,並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會晤。這也是美印兩國連續第三年舉行「2+2」會談。美印兩國的軍事合作為什麼會在最近幾年不斷得到強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表示:隨著中國不斷地崛起以及美國在印太地區相對地位的下降,美國產生了焦慮感。在2016年的時候,印美通過雙方之間的溝通籤署了後勤保障協議。
  • 蘇曉暉:日本突破戰後憲法或走上軍事強國路
    核心內容:從近幾年來看,不管現在日本下水的是準航母還是真正的航母,還是不是航母,我們看到的比較明顯的是日本一直在試圖突破在軍事方面對它的一些限制,其實從我們外交角度來講,我們可能更加關注他的海外的用兵權等等這一系列的行為,我們覺得這個可能是日本突破戰後安排的一種更明確的或者是更具長遠打算的一種動機
  • 應對全球挑戰 唯有團結合作
    來自12個國家的32位專家學者圍繞「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這一議題,進行深入探討。與會代表認為,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呈現疊加交織新態勢,國際關係和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複雜的新變化,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
  • 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紀事: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
    12月1日至2日,以「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為主題的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舉行,來自12個國家的32位知名專家,共同分析世界大勢,預判安全風險,探究應對之策,尋求合作之道。
  • 應對全球挑戰 唯有團結合作(環球熱點)
    來自12個國家的32位專家學者圍繞「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這一議題,進行深入探討。與會代表認為,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呈現疊加交織新態勢,國際關係和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複雜的新變化,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
  • 中俄挑戰美國軍事霸權?中國軍力日趨全球化 4年服役一個法國海軍
    中國航母戰鬥群挺進全球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和俄羅斯對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優勢地位發起挑戰,中、美、俄都在對本國核力量進行更新和升級,克制防空武器的能力是中國和俄羅斯發展投送武器的主要方向 即將下水的003航母將讓中國的影響力更遠 儘管西方國家不情願也很無奈,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中俄的聯手努力下,美國及其盟友不再擁有全球制空權,儘管30年來他們都掌握著這一重要優勢
  • 提升司法合作水平 共同應對風險挑戰
    周強表示,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時刻,金磚五國大法官們克服疫情影響,通過視頻方式舉行論壇,共敘友誼、共商合作、共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司法合作是金磚國家合作框架下的重要內容,金磚各國最高法院始終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不斷開創司法交流合作新局面,為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周強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
  • 中俄海上聯合軍演的含義
    中方強調,此次演習旨在深化中俄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高共同應對新挑戰、新威脅的能力,維護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俄國防部新聞局長格納申科則進一步明確指出,此次演習不針對第三國。此次中俄海上聯合軍演消息公布後,立即引起各方的關注和評論。
  • 中俄會建立軍事聯盟?專家話音未落,俄外長:挑撥離間毫無意義
    據近日俄媒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日前刊登了一篇署名評論文章,撰寫這篇文章的美國國際政治軍事分析評論專家艾倫.富勒頓指出,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國家關係正處在高速發展時期,並且兩國之間在軍事交流和經濟合作領域都有著很深的發展和建樹。
  • 中俄軍事合作突然炸鍋,美自身難保還惹事,這次根本不留插手機會
    中俄相互「切磋」,更加穩固兩國友好關係據中國國防部消息稱,中方將會派出4架轟-6K飛機,與俄方2架圖-95飛機聯合編隊,為的是兩國可以進行實地操練,從而更好的提升兩國的軍事能力。飛行期間,兩國將會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不進入他國航空,進而避免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 中俄青少年軍事體驗營開營
    15日,孫吳縣舉辦的中俄青少年「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攜手未來」軍事體驗營活動開營。來自中俄70餘名青少年相聚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勝山要塞,共同緬懷先烈、傳遞友誼、共話未來。位於孫吳境內的勝山要塞是二戰時著名的「勝山之戰」發生地。軍事體驗營活動就是以再現當年戰爭實景的形式來警示後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攜手未來」,到今年,這項活動已舉辦了6屆。
  • 2019年中國軍隊開展國際軍事交流與合作回顧
    只有讓訓練無限接近實戰,讓部隊在最複雜、最困難、最嚴峻的實戰化環境中摔打磨礪,才能提高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確保無論戰爭形式如何變化都能打贏。一年來,從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海上聯演-2019」到中俄轟炸機首次聯合戰略巡航,從「國際軍事比賽-2019」到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合作-2019」聯合反恐演練,回顧一場場聯演聯訓聯賽,實戰化訓練導向日益凸顯,演兵練兵「實戰味」越來越濃。鑑,合作的真誠4月的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 「軍事最終用戶清單」!美國又玩什麼花樣?
    對於美方首次祭出「軍事最終用戶」來打壓中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指出,儘管美方在名稱上玩了個新花樣,實質還是在打擊中國「軍民融合」戰略方面繼續發力而已。軍民融合,曾是美國軍事發展歷史上的一大成功經驗。
  • 「中俄結盟」為何缺乏現實可行性
    按照持中俄結盟主張學者的判斷,中俄結盟存在著現實可能。中俄兩國都無法加入西方陣營,美國不可能接受兩國中的任何一國為盟友。這堵死了中國和俄羅斯進入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聯盟的道路。同時,隨著美國全球戰略的調整,中俄都面臨著戰略合作關係弱化和國際壓力國內化的威脅,這增加了中俄以結盟應對美國新戰略的需求。從中俄雙邊關係來看,兩國的共同戰略利益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
  • 中俄關於當前世界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全文)
    ,本著維護和平、推動合作、共創未來的精神,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協作,凝聚共識,以人類團結和共同利益為基礎構建國際關係,合力應對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中的威脅和挑戰。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解決重大問題,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通過完善全球治理應對各類威脅與挑戰,推動互利合作,構建以全人類團結和共同利益為基礎的國際關係,是國際社會的必然選擇。  二、雙方指出,聯合國作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應繼續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核心作用,履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國際合作的職責。這一作用只能強化,不能削弱。
  • 社評:美國越霸道,中俄戰略協作越要加強
    但他們常有「州官」心理,覺得他們怎麼做都行,中俄軍事上走近就有可能構成「挑戰」,這種心態本身很不健康。中俄之間是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雙方的戰略協作通俗概括起來就是「結伴不結盟」,這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已成為全球戰略平衡的重要資產。毋庸諱言,美國愈發囂張的單邊主義和對中俄同時實施的狂妄打壓不斷提升了中俄合作的戰略價值,增加了它的道義緊迫性。
  • 中俄「東北—遠東」合作展現活力
    日前,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指出,共同推動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公路大橋儘快通車,實施跨黑龍江(阿穆爾河)索道建設項目。跨黑龍江(阿穆爾河)索道建成後,兩地民眾單程只需6分鐘即可到達對岸。這些項目正是中俄跨境交通設施建設不斷提速的縮影。
  • 誰都別想壓垮中俄!中俄重大動作,日韓神經緊繃,給美國提了個醒
    國防部指出,中俄開展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旨在進一步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升兩軍戰略協作水平和聯合行動能力,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飛行期間,兩國空軍飛機未進入他國領空。
  • 中俄這次合作,意義堪比航母!美國挑撥離間,俄專家說了一句話
    據環球時報8月27日報導,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局發言人近日公開表示,中國與俄羅斯正在聯合研製最新型常規動力的潛艇。俄媒分析稱,在全球局勢複雜化的背景下,中俄深化防務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在面對美國為首的西方霸權主義威脅下,中俄間互利共贏、優勢互補的合作可以為全球樹立典範。
  • 無法獨自對抗中俄,美國有意拉上法國?熱議:沒有能力反擊中國!
    圖為報導截圖文章指出隨著美國新一月政府的成立以及英國脫歐的舉動,法國可能成為美國在歐洲大陸的新的「橋梁搭檔」,以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高端軍事挑戰並應對重振的恐怖主義威脅。據悉法國武裝部國際關係和戰略總幹事愛麗絲·吉頓說:「我們與美國的合作無處不在。」 她在大西洋理事會在線論壇上發表講話稱,這種合作在聯盟歷史上可謂「史無前例」,其歷史可追溯至美國獨立戰爭。實際上,在對抗中國這件事上,法國的態度一直飄忽不定。此前在面對美國施壓時,法國仍然不願意將中國看作是北約的「對手」或「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