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黨,我的英語成績還可以,每次英語考試聽力部分很多次都是接近滿分,雖然有時試卷難一點聽力成績就會差一點,可是為什麼一到要說英語,用英語交流的時候,我就磕磕絆絆說不出來呢?」
其實我很想告訴你實話,那就是事實上你的聽力也並不好。當你碰到試卷難一點,也就是說英語錄音的口音與你平常聽的口音不一樣,或者語速加快了的時候,你就不能聽懂很多了,甚至你幾乎都聽不懂。這個情況下,你要承認現實,其實你不止口語不好,你的聽力、閱讀、寫作都有問題,也就是你英語並不咋地。
簡單來說,英語由三部分組成:語調、語法、詞彙。與中午的平平仄仄不同,英語是抑揚頓挫聽起來很明顯的,不僅僅有簡單的升調、降調,而且還有連讀,連讀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聽起來會出現一個新的詞。很多時候你聽不懂並不是這個單詞你不認識,而是因為有連讀。
英語的語法跟中文的思維也不同,比如我們說「綠樹」,中午就是形容詞在前+名詞在後,英語裡可以是相反的,用一個介詞連接,說成trees of green了。語法的差異性會讓你在對英語語法沒有很熟悉的情況下,多花費你的時間去反應,所以你這句沒聽明白,下一句已經過了就不足為奇了。
中文裡表達一個事物一個中文詞彙就可以搞定,英語裡可能需要很多個單詞,相反的例子也存在,中文要多個詞彙,英語一個單詞就解決了。但不要拘泥於這些,如何把詞彙活用起來才是要關注的。
今天先講這些認知上的誤區,以後再來講講其他誤區以及各個部分要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