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正價課用戶超過 100 萬,「斑馬AI課」認為教育行業的核心是...

2020-12-27 騰訊網

採寫 | 苑伶 靜婷

2020年之前,「2-8歲教育」還是一條很多大公司不關注的賽道。

當大家還在K12的戰場激戰正酣,2020年初,猿輔導旗下品牌「斑馬 AI 課」實現了單月營收過億。

此後的半年時間裡,幾乎所有風口浪尖的教育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都嘗試在K12年齡段外進行下探,瞄準了2-8歲教育這塊蛋糕——字節跳動推出「瓜瓜龍英語」、騰訊「ABCmouse」從to B轉型成to C的「開心鼠英語」、作業幫推出「鴨鴨英語」、跟誰學孵化了「小早啟蒙」。

儘管競爭對手林立,但斑馬AI課的業務仍在高速增長:2020 年 6 月剛結束,斑馬AI課正價課在讀用戶達到了100萬;3 個多月前猿輔導宣布其10億美金的F輪融資時,這個數字還是50萬。

事實上,面向2-8歲少兒的教育服務並非今年才熱起來,在此之前也不乏耕耘其中的創業公司,但賽道中多數公司都沒有找到突破數千萬營收天花板的方法。

早期,斑馬AI課的模式也同樣充滿爭議:其產品形態在 2017 年的2-8歲兒童教育市場上幾乎沒有;從模式來看,從上線起就加入輔導老師也是個冒險的舉動——這意味著成本更高、人效降低,而且老師管理難度更大。

但猿輔導聯合創始人、斑馬AI課負責人郭常圳在一開始,就認為必須有輔導老師的角色存在。這一做法也在後續的規模化過程中,被驗證為是切實有效的,且在他看來,這是斑馬AI課跑通的核心原因之一。

為什麼斑馬選擇了「AI課」這樣的產品模式?輔導老師的加入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2-8歲教育可以成為一條大賽道?

值此用戶過百萬的時間節點,郭常圳和36氪分享了斑馬AI課從零到一百萬用戶的幾個核心邏輯,以及他對上述問題的解答。以下是採訪實錄,經36氪整理。

「誰來背猴子」

36氪:斑馬AI課的英語產品上線之初,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都比較特別,如斑馬的輔導老師為什麼要做很重的點對點的反饋?

郭常圳:這是一個典型的「背猴子」的問題。什麼是背猴子?猴子就是那個責任,背猴子就是「誰來為這件事負責」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來和我探討,斑馬AI課為什麼要加輔導老師?如果不要輔導老師定價可以怎樣怎樣,ROI 能怎樣怎樣……但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在線教育行業發展這麼多年,從零幾年開始就做錄播課模式,但直到2017 年,隨著大班雙師課程模式的出現,行業才正式進入成熟期,核心差異在哪裡?

在輔導老師。

家長購課後,是把孩子學習效果提升的責任交到了輔導老師身上的,這個邏輯非常關鍵。

很多線下教育機構曾經嘗試過各種線上大班教學的模式。但 2017 年之前,他們一直沒有意識到背猴子這個問題。

因為在線下教育機構裡,這隻「猴子」天然是培訓班的老師負責的。家長把小孩送到培訓班,孩子的成績、學習狀態都是和老師直接溝通:「孩子最近考試分數不佳,老師您幫忙分析分析?」但教培機構由於沒有理解「背猴子」這件事的重要性,誤以為老師只負責教,沒有意識到老師同時承擔了為學習效果負責的這隻「猴子」。

所以無論是最開始大家嘗試的錄播課也好、還是線上大班課也好,當沒有輔導老師的時候,一個授課老師背著3000人成績提升的責任,這是很難實現的。家長潛意識裡也知道這一點,那就是老師無法為我家孩子的學習效果負責。

而當「雙師」模式出現之後,教育的責任歸屬問題就得到了解決:輔導老師會和家長保持密切的溝通,比如孩子今天學習怎麼樣?作業情況如何?家長清晰的知道輔導老師是為孩子的學習負責的,這很關鍵。

所以「斑馬AI課」一開始就加入了輔導老師,對於這一點,我非常堅持。

36氪:很多公司會做重一點的社群運營,能解決背猴子的問題嗎,還是說必須點對點?

郭常圳:單有社群還是不夠的,重點是要解決家長的問題。

斑馬AI課內部是這麼要求的:一個家長給你打電話過來說「我是包子小朋友的媽媽」,輔導老師能不能立刻反應出來包子小朋友最近的學習情況?能反應出來,這沒問題;不能反應出來,比如輔導老師跟家長說「稍等我查一下她的學習狀況」,這是不行的,家長憑什麼放心把孩子的學習交給你?

36氪:當時怎麼發現「背猴子」這個問題的?

郭常圳:這一點是從網校業務上驗證的。一開始猿輔導網校也沒有輔導老師,後來加上輔導老師之後,關鍵的指標有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增長,驗證了我們的思路是對的。

從「少兒英語」到「少兒網校」

36氪:你們開始做「斑馬英語」的時候是怎麼看這個市場的?

郭常圳:我們在2016年覺得有兩個市場的需求特別強勁,一個是K12,一個是少兒英語,這兩個市場的需求是巨大的。後來這個想法被修正了。

36氪:被修正的版本是?

郭常圳:前者不變,後者不應該是少兒英語,應該是「少兒網校」,包括英語、思維、語文。

36氪:這個邏輯是怎麼被修正的?

郭常圳:斑馬英語做到了 2018 年中的時候,同事問我「你覺得斑馬能做數學思維嗎?」

線下有很多K12全學科品牌,但2-8歲這個階段基本就是英語,我就在想「為什麼K12是全科,少兒就只有英語」?

後來我們總結是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線下的需求密度不夠,需求密度不夠導致供給很難做。如果招不夠學生,線下機構就沒法養活自己,供給就會稀缺;而供給稀缺就會導致需求不會被激發。

二是大學在 2000 年前後開始擴招,到 2020 年前後,這一批大學生的小孩會大規模進入到學齡前階段;因為這部分家長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所以他們天然會更重視小孩的教育。

對於第二點,我們當時沒留意到它的影響會這麼大,但第一點我們想清楚之後就不再擔心了,因為線下是因為需求密度不夠導致無法做供給,但是線上不存在需求密度的問題。

所以我們2018年下半年開始做思維,後面又做了語文。如果從現在回過頭去看的話,其實我們當時應該三科同時就做了,當然這是後話了。

36氪:之前做周邊採訪的時候,發現你們比較排斥把斑馬歸到「啟蒙教育」品類裡,更強調說「斑馬是提供 2-8 歲的教育」,兩者是有很大的差別嗎?

郭常圳: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啟蒙是一個比較短的過渡階段,但我們是面向2 - 8歲孩子的學科素質教育產品,嚴格講可以上到8、9歲,孩子到了一、二年級還是可以學的,所以我們不希望被定義成啟蒙教育。

創新的受益者

36氪:產品、模式、市場、渠道各個維度上,斑馬AI課有哪些創新?

郭常圳:最大的創新,是2017年市場上還沒有人做產品化供給的時候,我們做了,所以我們是創新的受益者。那個時候我們就提煉了三個原則:堅持面向孩子,而不是面向家長;堅持做「內容+AI」而不僅僅是優質內容;堅持做服務而不是做銷售

「堅持面向孩子而不是面向家長」這點在當時很格格不入,因為 2018 年前後,很多親子共學教育產品出現,融資很猛、市場呼聲也很大。所以我們當時其實承受了很大的壓力,萬一這個決策錯了怎麼辦呢?但我堅定認為:一款優質的2-8歲少兒教育產品,面向孩子、教育孩子、服務孩子才是正確的事情。

36氪:為什麼壓力這麼大還篤定要「面向孩子」?

郭常圳:因為孩子的學習能力遠超家長。家長背300個單詞很吃力吧?但孩子幾天就背會了。2-8歲是孩子二語習得的黃金時期,孩子們不用死記硬背這個中文對應的英文單詞是什麼,他們看到大象就能反應出「Elephant」;同時小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你給他聽純正的美音,他就能發出純正的美音來。現在的家長太忙了,沒有時間和精力先自己學會再教孩子。中國本科率目前是4%,其中英語好的家長就更少了;家長在高強度的學生時期都沒把英語學好,要求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下了班背單詞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斑馬AI課堅持「面向孩子」,因此我們的產品交互形式一定要簡單,兩三歲的小孩肌肉控制很弱,學會點擊、學會拖拽這些動作很不容易。App裡的按鈕設計都非常簡單易操作、沒有中文字,也是考慮到六歲以前的小孩認字很少,而且我們有英語課程,全英文的的學習環境也對孩子至關重要。

同時,我們堅持產品設計不能遊戲化。因為遊戲化往往會帶來更複雜的交互,需要孩子花更長的時間理解;其次遊戲化會使得訓練密度降低,對學習效果沒有幫助。

36氪:你們在做和市場背道而馳的事情,你怎麼先說服你自己再說服團隊?

郭常圳:其實還好,關鍵是你有沒有說服自己?我家有適齡的孩子,她是一手用戶,我知道她學習的狀態是什麼,也知道她用不同產品的行為反饋是怎樣的。

36氪:怎麼理解「內容+AI而不是內容」?

郭常圳:內容太容易被複製了,但數據和算法才是護城河。當然更主要的還是 AI 能夠真正去幫助孩子學習、提升學習效果。

小孩子記憶力好,但是瞬時記憶居多,一周不複習就很容易遺忘,所以斑馬使用AI算法來幫助孩子複習鞏固,我們現在單詞和複習課的課程環節都深度應用了AI技術。

36氪:教育公司講AI其實也講了蠻久了,斑馬AI課產品裡顯性的交互很多,但交互只是AI的數據基礎,並不能算AI。千人千面的產品能實現嗎?為什麼斑馬在這麼大數據體量的基礎上似乎也沒有做千人千面,難點是什麼?

郭常圳:首先,在教育領域,AI已經做了很多事:比如說英語課程裡,孩子完成一句跟讀,看似是有個幾顆星的反饋,但其實AI在這背後完成了一整套運算分析:AI會深度分析孩子的發音,比如分析孩子的發音是元音不行、還是輔音不行;同時AI還有一套推薦系統在跟進,孩子學的不好的內容就多推送多練。這個練習環節不是靜態的,而是有針對性的,AI為孩子的學習效果保駕護航。

其次,徹底的個性化學習進度未必是個好事情。如果孩子們互相之間學習的內容、學習的進度完全不一樣,他會失去「同伴感」,沒有同伴感是很孤獨的。有個詞叫「陪太子讀書」,為什麼皇帝要把這麼好的教育資源分給別人、找一些孩子陪太子一起讀呢?其實就是這麼個道理。再設想一下:你學「Apple」,他學「Elephant」,你們怎麼聊到一起呢?所以為了解決孩子們學習上的「孤獨感」,斑馬AI課的課程環節靜態內容佔 50%,動態內容佔 50%。課程編排是一樣的,但複習內容會根據孩子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行自適應學習。

36氪:在這麼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你們的競爭策略是什麼?

郭常圳:我們現在擁有超過100萬的在讀正價課用戶,這是一個領導市場的位置。在這種競爭中,領導位置的人打仗是好打的,核心就是持續改進產品質量和運營效率。

36氪:到了大家開始拼運營效率的階段,你們會把重心放在哪裡?

郭常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比拼的是「背猴子」的能力,就是輔導老師團隊服務用戶的能力。對我們來說就是重心是規模化、專業化的招聘、培訓和管理輔導老師。

2018 年中管理會議上,我們就提出重點是把規模化招聘和管理輔導老師這件事做好、做紮實。產品和內容可以快速輸出,但是組織能力建設的時間往往是更長的,至少有半年的窗口期。

相關焦點

  • 在讀正價課用戶超過100萬,「斑馬AI課」認為教育行業的核心是解決...
    儘管競爭對手林立,但斑馬AI課的業務仍在高速增長:2020年6月剛結束,斑馬AI課正價課在讀用戶達到了100萬;3個多月前猿輔導宣布其10億美金的F輪融資時,這個數字還是50萬。事實上,面向2-8歲少兒的教育服務並非今年才熱起來,在此之前也不乏耕耘其中的創業公司,但賽道中多數公司都沒有找到突破數千萬營收天花板的方法。
  • 在讀正價課用戶超過100萬,「斑馬AI課」認為教育行業的核心是解決「背猴子問題」| 36氪專訪
    儘管競爭對手林立,但斑馬AI課的業務仍在高速增長:2020年6月剛結束,斑馬AI課正價課在讀用戶達到了100萬;3個多月前猿輔導宣布其10億美金的F輪融資時,這個數字還是50萬。事實上,面向2-8歲少兒的教育服務並非今年才熱起來,在此之前也不乏耕耘其中的創業公司,但賽道中多數公司都沒有找到突破數千萬營收天花板的方法。
  • ...100 萬,「斑馬AI課」認為教育行業的核心是解決「背猴子問題」
    儘管競爭對手林立,但斑馬AI課的業務仍在高速增長:2020 年 6 月剛結束,斑馬AI課正價課在讀用戶達到了100萬;3 個多月前猿輔導宣布其10億美金的F輪融資時,這個數字還是50萬。
  • 揭秘在線教育私域用戶增長:100萬斑馬AI課如何玩轉低成本獲客之轉...
    編輯導讀:今年的在線教育行業,在經歷了暑期的獲客大戰之後,不少企業都意識到了公域流量的競爭激烈,轉而在私域領域謀求出路。本文以斑馬AI課為例,探討在線教育私域獲客之轉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 拆解斑馬AI課:如何做到月營收5億元,正價課用戶超150萬?
    11月21日,斑馬AI課三周年舉行直播促銷,直播當日,超過185萬用戶觀看直播,成交16萬單,總銷售額3.8億元。 緊接著,昨日,斑馬AI課首次舉辦媒體開放日,並正式宣布斑馬AI系統課用戶超過150萬,輔導老師10000人,教研團隊超過2000人。
  • 斑馬AI課三周年首次發聲 與媒體共話少兒AI課教育行業發展
    媒體開放日上,斑馬AI課分享品牌最新數據的同時,也和媒體們就2-8歲少兒AI課教育行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介紹,目前斑馬AI課擁有英語、數學思維和語文三個學科,系統課用戶超過150萬,覆蓋全國400+城市。同時,三年來積累了超過30億條少兒語言行為大數據,已有75項獨家專利,分別應用在口語評測、AI互動課、自適應出題、點評環節、TV直播課等環節。
  • 系統課用戶超150萬,回首斑馬AI課的這三年
    三年之後,斑馬英語從單科拓展到英語、思維和語文三大學科,並整合成「斑馬AI課」,正價課用戶累計超過了150萬人。 正值在線教育風口,對於以AI互動課起家的斑馬AI課而言,這個三周年是意義非凡的。即將開啟第四個年頭,斑馬AI課也或將迎來更多市場機遇和考驗。
  • 斑馬AI課成立三周年,系統課用戶超150萬
    2020年11月,2-8歲在線教育領導者斑馬AI課成立三周年,系統課用戶超過150萬。既是AI課首創者,也是行業領導者。》,對標美國共同核心州立標準CCSS的科學系統課程體系。2020年3月,斑馬AI課將英語、數學思維和語文三大學科進行整合,成為行業首個AI課全學科教育品牌。  堅持「教育+AI」的斑馬AI課專注教育和科技的深度融合,面向未來,重點培養2-8歲孩子的習得能力。
  • 中國女排代言作業幫直播課,侯建彬:春季正價課總量超120萬
    」   作為大班課的重要選手,「作業幫直播課累計服務學員超4900萬,付費學員超1200萬,今年春季正價課總量超過120萬,同比增長4倍,營收同比增長550%。如在疫情期間,作業幫免費直播課,累計報名用戶突破3100萬;今年春季正價課總量超過120萬,同比增長4倍,營收同比增長550%。
  • 案例分析:『斑馬AI課』app的增長之路
    適合教育類app增長相關崗位閱讀,如:市場及ASO優化人員、增長產品及運營等。一、用戶獲取新用戶的獲取是產品增長的起點,衡量的指標一般有:下載量、註冊數或線索數,不用業務形態可能關注的指標有一定差異。下圖為斑馬ai課在appstore的下載趨勢圖。
  • 月營收3億的體驗課是怎樣的?深度拆解猿輔導的王牌產品斑馬ai課(上)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大家都在思考明年教育將會如何發展?我們再次發下『斑馬ai課』的系列拆解文章。第1篇文章,主要講『體驗課運營打法』,全文約5500字,閱讀預計10-15分鐘,主要包含:簡介:斑馬ai課是誰?主服務模型是什麼?還原:5天體驗課到底做了些什麼?思考:運營上有什麼可借鑑的打法/啟示?
  • 斑馬ai課英語體驗課怎麼樣,一文介紹優缺點
    當時也就是用過斑馬英語的,看很多家長都想了解斑馬ai課英語體驗課怎麼樣,效果好不好?那我作為過來人給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吧。斑馬ai課英語體驗課以前是叫斑馬英語的,他是猿輔導旗下的一款兒童英語教育類APP,教學形式為ai互動錄播課程,專為非英語母語的中國幼兒設計定製。
  • 斑馬AI課案例拆解
    案例關鍵詞:用戶轉化 在線教育 AI課程產品介紹:斑馬AI課是猿輔導公司旗下兒童啟蒙學習產品,創立於2017年9月,11月正式上線課程。斑馬英語僅僅兩年時間,從創立到2019年下半年,已經實現單月營收額突破3億元,續費率高達56%,正價課學員達到50萬,突圍成為啟蒙英語領域的一匹黑馬。
  • 月入3億的斑馬AI課,他們從哪兒撈的客?
    前段時間,羅永浩的賣貨直播裡首次出現了一家教育品牌,並且他在16分鐘內就賣出了超過1萬份的體驗課。這家教育品牌也就是今天案例的主角——斑馬AI課。斑馬AI課作為猿輔導旗下的少兒英語產品,在目前獲客成本日益增高的環境下依然能夠飛速發展(3月單月營收超3億元),可以說非常出色了。
  • 網易有道公布暑期營銷成績:K12正價課付費人次同比增長超500%
    據透露,自2020年7月1日至8月31日兩個月中,有道精品課的K12正價課付費人次超46萬,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超500%。眾所周知,暑期檔是教培行業一年中招生獲客的關鍵期。對此網易有道表示,看到國內在線教育爆發式增長的窗口契機,公司加強了教學和教研的核心能力,並抓住機會顯著增加了銷售和營銷的獲客投入。
  • 斑馬AI課三周年直播當日售課3.8億 成行業案例
    月20日,少兒AI課教育領導者斑馬AI課舉辦三周年直播活動,回饋家長和孩子三年的信賴與支持,活動吸引超過185萬家長參與,共計16萬次下單,售課額達3.8億元,這是目前教育類品牌在自有直播渠道單日活動中創下的首個行業案例。
  • 斑馬AI課:堅持「教育+AI」,培養孩子全方位素質能力
    活動中,斑馬AI課市場運營負責人接受了在線採訪,以下是本次採訪的精彩內容。  Q1:請您介紹一下斑馬AI課的基本情況。  斑馬AI課市場運營負責人:斑馬AI課成立於2017年,面向的用戶是2到8歲的孩子,現斑馬AI課擁有英語、數學思維、語文三個學科的AI課程產品。
  • 猿輔導榮登「2020新經濟之王」TOP榜單 網課用戶規模全國第一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在線」成為最熱的行業詞彙,在線醫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領域的發展和競爭再次加速。猿輔導作為中國目前在線教育領域網課用戶規模最大的公司,擁有4萬名員工。旗下兩款付費產品「猿輔導」與「斑馬AI課」的正價課學生規模目前累計也超過370萬,是目前國內網課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其中猿輔導App正價課學生已有220萬,斑馬AI課正價課學生150萬。
  • 斑馬AI課攜全學科AI互動課程亮相CCBF上海國際童書展
    2020年CCBF於11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一層的1號展廳舉辦,吸引了超過450家國內外童書出版商與兒童教育、文創等行業企業參與。2019年,斑馬AI課首次在CCBF上海國際童書展驚豔亮相,除了展示原創故事繪本、精美課程隨材、橋梁書等等製作精美的書籍外,明星外教Michael和Jenna也來到了現場,和寶貝們一起讀繪本、玩遊戲。
  • 斑馬AI課獲評2020年度「最受用戶歡迎教育產品」
    12月16日,由鯨媒體發起的2020年中國教育行業年度榜單評選活動落下帷幕。斑馬AI課憑藉其專業的教研與AI科技實力,以及多年的品牌及產品口碑積累,從上千家企業中脫穎而出,獲評2020年教育行業年度榜單「最受用戶歡迎教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