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月29日報導,每年夏天的啤酒節,是山東青島最富盛名的旅遊項目之一。今年的啤酒節已於7月20日開幕,將持續一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內,青島將迎來接待遊客的高峰期。但是近日,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在機場、酒店以及一些旅遊景點打車,會被司機拉到推薦的飯店吃飯,知情人士透露,這些計程車司機與多家飯店達成合作,以啤酒來自青島啤酒一廠、食材新鮮、口味好等各種推薦理由,拉客進店,提成高達30%。
司機載客到推薦飯店:這裡有真的原漿啤酒
雲霄路、啤酒街、劈柴院,是青島比較火爆的三條美食街。啤酒街因為青島啤酒廠坐落在此而得名。
這條710米長的街道上,左右分布著超過50家飯店。顧客以外地遊客為主。一位本地的計程車司機說,賺錢就靠夏季三個月:
司機:「哎呀,你怎麼跑那地方吃飯,啤酒街沒個不宰,離它遠點,別上裡面。啤酒街他就開三個月,你要那個氣氛,一個人平均掉不下二、三百塊錢來。司機推薦就有提成拉過去。」
記者:「怎麼給提成啊?他怎麼知道這個人是他帶過去的呢?」
司機:「你下車眼神什麼的多了。」
在啤酒街,記者隨機找了幾位顧客,一桌剛從「王姐燒烤」出來的遊客說,是在酒店被計程車司機拉過來的。
顧客表示,是計程車推薦來的,在四方酒店,直接就帶他們來這兒了,第一次過來,以為也就六七百左右,結果要一千多,挺貴的。
在青島流亭機場的計程車等候區,記者以外地遊客身份隨機上了一輛計程車:
計程車司機:「我覺得你是應該是第一次來,啤酒燒烤海鮮,「王姐燒烤」挺不錯的。它是開了好幾家連鎖店。我們這個青島啤酒它是分好幾個檔次的,有的店雖然靠著啤酒廠,但是沒有內部的關係的,原漿、純生這個季節是進不到貨的。我只能給你推薦王姐,她關係硬一點,能拿到真的原漿啤酒,別的地方我就不敢肯定。」
飯店有專人接待,司機:每拉一單回扣高達30%
車開至啤酒街「王姐燒烤」之後,立刻有身著黑色T恤的服務員走到計程車前,計程車也不急著離開,看顧客走進店內才慢慢開走。記者粗略統計,當晚8:50到9點10分,短短20分鐘內,王姐燒烤店門口陸續停靠了9輛計程車,平均2分鐘來一輛。一位了解內情的計程車司機說:
司機:「他們有專門的人負責在門口接待。比如說我拉你們去了,就記住我車牌號,然後坐沒坐下,坐在哪兒,都給你記下來。」
記者:「那他要是不承認的話,他說人家進來看一圈走了,那你們怎麼辦?」
司機:「不可能,就是像這種很少。」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雲霄路美食街。一家名為「老西鎮燒烤海鮮大排檔」的餐廳前,也陸續有計程車送客前往。剛從這家餐廳出來的顧客說:
顧客表示,這個地方是剛剛那司機說的,但是他覺得很一般,還挺貴。反正他們三個人只要了一點,就三百多。
一位計程車司機說,這家餐廳給拉客司機的回扣高達30%。
飯店價格虛高,38的酒賣88,曾被消費者投訴
租車司機表示,就是老西鎮海鮮大排檔,就是司機介紹,然後往那兒送,去吃飯。拉過去的話店裡給30%的提成,全單的嘛,除了這些就是餐具啊,餐具這些不包括在內,發那個消費帳單。他們菜的價位高啊,酒是38,在他的店裡就變成68、88,他們是從給我們提成這一部分錢,在菜裡邊給加出來。
有消費者在7月初,就在青島本地論壇發帖投訴過這家名為「老西鎮燒烤海鮮大排檔」的飯店,其中提到「海蠣子肉裝在生蠔殼裡賣28一隻,散啤充原漿68元一紮」,同時截圖中還有多位顧客的評論,表示是被計程車帶去的。
司機與飯店通過微信群溝通,有的群已達500上線
在今年六月末召開的青島全市消費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調度會議上,青島市工商局曾要求,對各類影響城市形象、擾亂消費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發現一起、懲處一起、曝光一起。那麼,記者發現的計程車可能把外地遊客拉到定點飯店,這些飯店還與司機有利益關係,虛高的飯菜價格實際上都由消費者買單,這是偶發行為嗎?對於監管部門來說,查處的難度有多大?
在雲霄路老西鎮燒烤海鮮大排檔的門口,記者上了一輛剛剛送客至該酒店的計程車,雖然這位計程車司機十分警覺,將原本放置在儀錶盤右側的手機,拿到左邊,但記者依然發現,他的手機微信剛剛領取了標註為「雲霄路20號老西鎮燒烤海鮮大排檔」的好友發來的紅包。記者表示,要打車前往啤酒街吃飯,在行駛過程中,該計程車司機表示,那個啤酒廠對面有一家挺不錯的,是青島啤酒直供,在啤酒廠一廠的對面,跟別家一樣是吃飯的地方,只不過他啤酒比較好,他賣的是啤酒廠一廠的啤酒,青島最好喝的啤酒就是青島一廠。
在到達目的地之後,同樣有酒店服務員走到車前,這位司機又打開了名字標註為「青島啤酒直供酒店」的微信。
一位青島本地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一些參與拉客的司機如前所述都與飯店單獨聯繫,還有一些通過群聊溝通,有些群的人數甚至達到了五百人上限,甚至有一些計程車司機會打電話給飯店,要求主動合作。
司機:「分錢就是單獨聯繫的,(之前就是跟你們聯繫好了嗎要不然)建立一個交流群嘛,各種商家有各種商家的群體。」
記者:「你們就等於加入這個群就可以拉客人,在群裡說?」
司機:「對。」
記者:「不在你們群裡的話?」
司機:「沒有加也可以,比如說你負責這個店,那個人單獨加你的話也可以單獨發給你。」
就在記者採訪期間,老西鎮燒烤海鮮大排檔還在給司機發送消息:「為了工作方便,以後報單、發米早班晚班只用一個微信號,麻煩沒有微信的哥哥姐姐們必需添加一下,以免發錯,備註車號!」司機說,之前也有相關部門查過,但似乎這些檢查作用不大。
司機表示,老西鎮這個店,「特殊情況,暫停營業」的說明,頂多過了兩三個小時,群裡就有人發了「恢復正常」的信息。
青島市運管局:個別計程車司機受利益驅動
這些拉客行為,有關部門不是不知情。早在2013年,就有遊客就類似遭遇投訴至青島政務網,最終的答覆是「駕駛員已經寫出事情經過,並稱自己只是將乘客拉到沙子口東姜吃海鮮的位置,該地有多處漁家宴,自己未與酒店合作。」
記者也撥打了青島市旅遊局公布的投訴電話12345,希望對計程車與飯店的行為進行全面整治與規範,幾名工作人員均表示,提供具體車號才能處理,會將問題反映給運管部門。第二天,有自稱青島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回復稱,計程車司機也不是說都不好,個別計程車司機受利益驅動,就推薦你到那些消費比較高的,或者說比較大的。這些都要提醒。回扣他不知道,不過車號也沒有時間也沒有,計程車都是有錄音,他這個只能是提醒一下。
2015年10月的大蝦事件,將青島的旅遊行業置於風口浪尖,當時,青島市表示以零容忍的態度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有出租司機和飯店暗地聯繫,拉客吃飯就有提成,網上此類聲音不在少數。就算不是普遍現象,恐怕也會對整個城市的旅遊形象產生影響,究竟該怎麼規範?我們將持續關注。
(原標題:青島「天價蝦」後宰客新套路:計程車與飯店勾結拉客,提成可達30%)
【延伸閱讀】
青島通報天價蝦 計程車司機有沒有扮演「飯託兒」的角色?
2017年8月1日訊,7月31日晚,山東青島嶗山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間發布《關於遊客與漁港水產海鮮餐廳龍蝦消費糾紛的調查情況說明》。情況說明指出,針對遊客反映的漁港水產海鮮餐廳龍蝦消費情況,經查,該餐廳採用標價籤與價目表方式標價,符合明碼標價規定。(8月1日中國新聞網)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歷經過「天價蝦」事件煎熬的青島旅遊餐飲市場,估計更該深諳這個道理。某種意義上說,地方部門的這份調查說明,估計也是八九不離十的事實。共計968元的餐費,最終退還了950元,飯店也停業整頓了,但,即便地方監管嚴苛執法、涉事商家冤似竇娥,輿情與民意仍傾向於偏信消費者的投訴——這固然是強弱博弈的心理邏輯,更是公信崩塌的必然結果。
一斤龍蝦究竟該賣多少錢?眼下來看,大家的糾結恰在於此,偏偏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有人嫌貴,說市場上一百塊錢左右就能買到一斤;有人嫌便宜,說小龍蝦在飯店都要賣到七八十一斤了。但問題的關鍵是,即便是當年的「青島大蝦」事件,價格真是癥結所在嗎?市場經濟,周瑜打黃蓋;龍蝦賣多少錢,是願打願挨的事情。路邊攤的龍蝦燒烤,和星級酒店的龍蝦N吃,同樣成本,價格恐怕要有雲泥之別了。終端銷售價,當然不好拿物料成本價來傻瓜式比對——這就像計算蘋果手機的零配件價格而忽略軟體與開發成本談「暴利」一樣滑稽。從這個意義上說,「龍蝦標價368元/斤」其實很難說是便宜還是貴。真正的問題是,消費過程有無侵權嫌疑。
這份官方聲明當然「沒毛病」,卻疏漏了一個核心事實:計程車司機有沒有扮演「飯託兒」的角色?
如果店家明碼標價而消費者疏於知情,那麼,就算3980元一斤,吃完抹嘴嫌貴,顯然也不佔理;但如果消費者確實是被計程車司機忽悠來的,那麼,套路深深的飯局就成了宰客遊戲,據此,就算98元一斤,也經不起公平正義的拷問。遺憾的是,這個關鍵的「司機」尚處於深喉階段,「交通部門正在進一步深入排查」。有沒有這個「司機」、以及「司機」究竟有沒有扮演掮客,這是新一期「龍蝦事件」真相的要害所在。如果這個證據鏈被坐實,那麼,地方部門禁而不絕、打而不死的旅遊灰黑產業鏈,就再度浮現在公眾面前;而「天價蝦」事件後重塑市場公信、重建城市美譽的努力,都可能功虧一簣在一隻蒼蠅身上。
順便提一句,計程車司機跟海鮮店「一家親」,既隱喻著網約車的必要性,亦警示著盤根錯節的反法治化的市場語境。當然,消費者也該吃一塹長一智,不能在哪兒跌倒繼續在哪兒跌下去:一方面提高警惕長點兒心,另一方面也別蹭人家的傷疤「吃完再嫌貴」。(鄧海建)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