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孩子在6個月大的時候,父母就可以開始著手孩子的斷奶事了,但你知道孩子為什麼需要斷奶嗎?
因為孩子隨著身體不斷的生長,他們需要的營養會越來越多,然而奶粉所含的營養是不能滿足孩子日益成長的身體需求的,所以這個時候,從生理方面來講是需要斷奶的。
同時,孩子的心理也要顧及,如果孩子到了一歲還在吃奶粉,那麼他們對於媽媽的依賴性就會很大,這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長大以後容易變成媽寶或者巨嬰,所以,當孩子身體成長到一定的時期,就要讓孩子漸漸斷奶!
但是有的孩子,斷奶的時候,明顯會感覺很難,如果不了解孩子斷奶難的原因,這樣孩子在斷奶路上,將會讓父母與他們自己都會遭受很多罪!
為什麼寶寶會出現斷奶難的情況?
給寶寶斷奶的時間太早不滿一歲的孩子,他們胃部的消化系統明顯是非常不完善,如果這個時候媽媽給孩子定的斷奶時間太早,孩子的胃部就會被其他的食物代替,有極大的可能會引起他們腸胃的不適,還有消化不良等情況。
如果出現以上的情況,孩子的身體會變差,營養不良,如是孩子的斷奶計劃會迅速被取消,如果第一次沒有成功,以後再想斷奶就不會很容易,也就是斷奶難。
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孩子在一歲的時候,正是對媽媽過分依賴的時候,他們對於媽媽最本能的愛,就是在這個時候建立起來的。
正所謂兒不嫌母醜是有原因的,如果孩子與媽媽在這個時候能夠建立深深的感情,孩子就會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對孩子身心的發育有好處。
媽媽給孩子斷奶的決心不夠媽媽愛孩子是本能,看見孩子因為斷奶而產生一系列的悲傷,讓媽媽的心無比的痛,孩子還這麼小,一看見心都要化,不忍心他們吃一點點的苦。
這樣的媽媽會在孩子的斷奶路上起到一個嚴重的阻礙,總是不忍心給孩子斷奶,於是孩子只要一哭就給孩子吃了,這樣真的會有一個反作用的。
面對孩子斷奶難的問題,新手爸媽應該怎樣做?
給孩子一個漸進的斷奶過程給孩子斷奶的時候,不要總是想著一下子就給孩子把所有的奶都斷完,孩子會非常的不適應,這是人之常情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採取一種循環漸進的辦法,比如讓孩子喝奶的次數開始變少,在孩子6個月以後,就可以為孩子增加一些細軟的輔助食物,比如水果泥以及肉泥之類的。
當孩子在這些輔助食物的幫助,胃部的消化能力就會變強,餓的時間也會拉長,孩子吃奶的時間就會變少。
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同時對於任何事情都是適用的,父母可以舉一反三。
給孩子買接近奶水的奶粉有的奶粉的作用就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戒奶的過程而產生的,所以寶媽們可以到正規的母嬰店去購買孩子的戒奶時期需要的奶粉。
這種奶粉孩子一般不會輕易察覺,有利於孩子斷奶,但是也是奶粉的一種,以後還是要斷的,只能作為斷母乳的作用。
媽媽要堅定自己的決心如果自己的孩子,總是在斷奶的時候,表現的非常的傷心,這個時候一般的媽媽都是不忍心的,於是給孩子斷奶時,有時候會時不時給孩子再餵很多的奶,無疑不是斷奶路上的絆腳石。
媽媽如果想讓孩子快點斷奶,就要知道什麼叫做常痛不如短痛的道理,堅定斷奶的初心。
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孩子在吃奶的時候,一般都是媽媽小心翼翼的抱在懷裡,所以在吃奶的時候,孩對於安全感的理解就是全身被媽媽抱著,溫暖著。
所以在孩子斷奶的時候,如果讓孩子吃其他食物,父母也要把孩子抱在懷裡,這樣的做就是告訴孩子他很安全。
媽媽一直在他們的身邊,孩子一開始可能會哭鬧,可是比較容易接受,畢竟心理的防線沒有壘的很高。
增加和孩子說話的時間,當自己的孩子斷奶的時候,也就在喝奶粉或者在吃其他食物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很輕易會被這陌生的口感所吸引,然後身體迅速判斷出,這和自己平時吃的不一樣,會加大斷奶的難度。
因此,孩子在斷奶時,父母要不停的給孩子互動,讓孩子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嘴上的動作卻沒有停,當孩子的味蕾已經習慣這種異與母乳的味道時,他們就會容易接受斷奶了。
斷奶難,也可能是替代的奶粉沒有選好,那麼如何給寶寶選擇斷奶奶粉呢?
寶媽在選擇斷奶的奶粉的時候,應該做好充足的功課,不然買回來孩子不吃,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所以做好功課,萬事無憂。
首先,要到身邊最正規的母嬰店去,那裡的服務員都是最專業的,他們會向你推薦最好的母嬰奶粉,讓孩子的味蕾輕易被接受,從而給斷奶的「大工程」添磚加瓦。
有的時候不是給孩子斷奶難,而是沒有抓住最重要的兩個點,那就是孩子的心理與味蕾,如果抓住了這兩個點,孩子斷奶會容易很多。
味蕾就是模仿母乳的口感,而心理方面前面已經說過,讓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讓孩子仍然享受吃奶奶帶來的美好感受。
羊駝媽媽結語:
孩子在吃奶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盡情享受,但是當孩子必須要戒奶的時候,我們就要讓孩子一定要成功的戒掉。
寶媽不能有一點點的僥倖的心理,認為偷偷給孩子餵一次兩次,問題不大,這都是比較錯誤的想法,家長要杜絕,讓孩子有一個完美的斷奶計劃,然後嚴格實施,對他們來講才是最大的善意。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有哪些戒奶小妙招呢?歡迎留言分享一下。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父母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