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叫普良特的國王。有一天他做了個夢,夢見吃玉米能長生不老。他把夢告訴了自己的大臣們。但由於大臣們礙於國王的權威,且不能快速論證國王是錯的。普良特國王便覺得自己發現了真相,於是便昭告天下,吃玉米有神奇的功效,可以長生不老。很顯然,國王是錯的,把無知當成了智慧。
對此,馬克吐溫說: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並不是無知,而是真相併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
一
咱們先來做一道事業單位的筆試題:話說有一天,道家的莊周跟名家的惠施相遇在了濠梁之畔。莊周看著水裡的鰷魚說:「鰷魚在水裡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施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請聽題:莊周、惠施兩人的爭辯中存在哪種邏輯謬誤?
A、訴諸權威,B、訴諸恐懼,
C、訴諸無知,D、訴諸虛偽。
答案是:C,這則「子非魚」的詭辯,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訴諸無知:不知道並不能作為證明事物的理由。不能因為沒有證據證明某命題是假的,所以想當然地認為它是真的。
上例中的莊周與惠施的詭辯中就用了這一招:你不能證明我不知道魚快不快樂,所以魚是快樂的。
二
說一段親身經歷,差不多是三年前一個晚上,跟幾個朋友吃飯。在座的有老師、商人和大學生,席間突然聊到了一個驚悚的話題「大家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鬼怪」嗎?
老師說:我相信有,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事情是用科學無法解釋的。
商人說:我也相信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學生見那麼多大人都信了,於是也投了贊成票。於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大家不約而同地認定了:這個世界上是有鬼怪的。
因為不能證明沒有鬼怪,所以鬼怪就是存在的?聽起來很有道理,那也僅限於「聽起來」。
眾人說鬼怪是存在的,是因為沒有人能夠證明鬼是不存在的。但是當我們沒有充分證據顯示某事為真,同時也沒有充分證據顯示某事為假時,就應該對這件事的真假性存疑,因此也不能武斷的認為它就是真的或假的。
實際上,很多謠言用的就是「訴諸無知」。謠言的特點是,總能捕風捉影找到一些所謂的證據,並加以延伸。反而很多論據無法被證偽或證明,但是當事人便鐵口直斷,他的論點是真的,詳見各類戰狼文。他們主張由於一件事未被證明是假的,因此它是真的;或者,主張由於一件事未被證明是真的,因此它是假的。所以結果會如何呢?我們自以為知道了真相,其實只是想像。
三
聽道理總是乏味的,不如切入現實吧。假如我現在跟你說:請把借我500塊錢,還給我。
你在震驚之餘,一定會解釋:我又不欠你錢。
可是你如何證明不欠我錢呢?你會發現確實沒那麼容易。那麼,由於你不能證明不欠我錢,所以你就欠我錢?很顯然是不成立的。你看,一提到錢就清醒了,但是在生活中卻總會被人用「訴諸無知」忽悠。
比如,有人會告訴你,至今沒有任何科學證據可以證明中國傳統的風水學是可信的,所以風水學是不可信的。這句話聽起來無比正確,其實對方是在用「訴諸無知」的套路,風水如此,中醫也是如此,飽受這種詭辯的困擾。
四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人用「訴諸無知」的方式捕風捉影、混淆是非,於是就出現了「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的現象。正應如此,所以才需要遵循「誰主張,誰舉證」原則。
所謂「誰主張,誰舉證」簡單的說就是,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提供證據並加以證明。同樣,空口無憑,說話的人也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任,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提供證據並加以證明,一切以翔實嚴謹的證據說話。
對此,鬼谷子也是認可的,比如他說「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於人」,意思是說:別用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去說教,因為:
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為是;無知不是錯,但訴諸無知便是錯!
本文由鬼谷道、鬼谷子智囊團創始人鬼谷信原創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