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護士懟起來了!到底誰該無條件服從

2020-12-17 健康界

今日,據微博大V@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爆料,一家三甲醫院婦產科要求護士無條件地服從醫生。有護士覺得委屈,認為:這樣一來,護士就成醫生手底下的兵,任憑醫生支使。護士為什麼天生該低醫生一頭?

該微博引發醫生和護士在網上「互懟」,健康界縱覽評論發現,網友觀點集中分為以下三類:

護士懟醫生:讀書不比醫生少

護士憑什麼不能拿高工資

@FANNY23FANNY:我是護理學大學本科在讀,我的老師中護理學碩士一堆,博士,碩導,博導都有,她們都在臨床兢兢業業工作。我們讀的書也不比別人少!憑什麼不能拿高工資。

@深秋不熬夜T亂世出佳人:中專,衛校出來的護士現在至少也工作20年了,比一個念了十幾年的剛畢業博士賺的多,很奇怪嗎?現在大專本科或研究生出來工作的護士10年內哪有博士畢業的大夫拿的多或是獎金長得快?所以你們嫌護士拿的多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因為博士畢業一入院就給你全獎?

護士不應比醫生低一頭

@圈圈圈圈baby:沒有服從,只是配合,沒有高一等,崗位不同,分工不同罷了,就比如夜班,憑什麼大夫就能關上門睡,有什麼事去喊,還不高興,你也是值班啊,想睡回家啊!

@愛你到死絕不劈腿-我最靈:護士不也有本科的,也有研究生啊 ,憑什麼護士就比醫生低一級啊,醫生要覺得自己那麼厲害,自己上啊,我們護士也很忙的,就你們醫生忙是嗎?

@愛吃愛喝愛生命的大大大臉:有的病人不舒服只會朝護士發火,明明是醫生的錯誤也要護士來承擔。說護士學歷低所以只能服從的,你們確定你們讀了正經的大學,你老師沒讓你學尊重人嗎?

醫生懟護士:執行醫囑 護士服從醫生沒毛病

護士只起到協同作用 就應該服從醫生

@錢海藍:醫生要為病人的診斷、治療負責,護士起到協同作用。所以工作上護士肯定要聽醫生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病人屬於「幾級護理」也是醫生開的醫囑吧?

@苦逼的小馮:醫生要為治療效果和治療後果負責,你護士負不負責,你把醫囑執行好,適當給予提醒加建議就好了,醫生壓力比護士大的多。請多諒解,醫生讀書出來都不容易,你護士不聽醫生的,那聽誰的呢?難道自己搞。

@sdume:實話實說,就醫囑來講,只要醫生沒出現錯誤,護士就應該無條件執行。

就事實而言,大的醫院醫生至少都是碩士學歷,而護士碩士學歷比例確實還是少,而且醫生學的時間長,學的也更多。

醫生承擔風險多 工資不能比護士低

@啊-有喵即晴天:想要待遇沒差別?我笑了,市級醫院,護士大專3年就可以,醫生要碩士,再加上高考分數的差距,還有臉問這個問題?

@盤大王叫我來巡山:呵,我倒是遇到很多護士,不執行年輕醫生的醫囑,還兇年輕醫生,某某某醫生可不是這樣子開的!以前的病人是怎麼怎麼治療的!你行你來啊!說實話,很多科室的護士獎金比醫生高,但是治療風險是醫生承擔,可不是護士。

@哦_我佛慈悲:在人格上,護士和醫生是平等的;在工作上,醫生需要護士配合,佔主導地位。從診斷到治療,關鍵性的責任都由醫生承擔,護士承擔的風險小的多,就從這一條上來說,醫生應該比護士收入高。

@工資降了的吃土少年:個人感覺要是護士比醫生賺得多才是不合理吧,而且單純工作問題護士服從醫生也沒毛病啊,除了個別案例我想一個醫院不可能護士比醫生更有水平。又沒涉及人格尊嚴的侵犯,有啥好抱怨的。

@浮生適意:醫療上嚴格執行醫囑吧,收入確實應該比醫生低很多,大醫院醫生誰不是碩士博士的,護士中專大專為主,本科少部分,碩士鳳毛麟角吧。護士十幾歲就開始工作拿工資了,醫生都是二三十,周期太長,報酬應該高一些。而且最主要的,醫療責任醫生佔主要。責任和權益應該對等。

醫護應相親相愛「一家人」型

@老李飛刀叨叨刀:我是醫生,談談我跟護士的理解。首先必須一個戰壕,榮辱與共。其次,下醫囑必須執行,這是工作。醫生所要的尊嚴不是對別人喝來呼去,而是讓別人心理對你的認可和佩服。學歷,這純粹是扯淡!一家人,你會對自己親人因為學歷高低分別對待嗎?

@護士君:從學歷來說,護士不如醫生。但是,從救死扶傷,一切以病人為中心這一角度來說,醫生開的醫囑,護士的精心護理這兩樣是平等的。我認為,醫生護士本應相互扶持,共同進退,而不是在利益面前慌了陣腳,互相埋怨。

@愛跳舞的小大夫:我是護士的孩子,我尊重每一位護士。學歷上她們並不低,現在都是本科以上。護士姐姐們的工作能力很強、幹活利落,醫囑的錯誤都靠她們發現,夜班醫生可以休息,但是她們還要看著病人,很辛苦,掙的每分錢合情合理。醫生地位的確高一些,但也並無理由看低誰,團隊合作缺一不可。

總而言之,工作沒有高低貴賤,分工不同而已,醫療無論是離開護理還是醫生都會寸步難行。以上現象或許與醫護績效分開核算制度有相關性。

健康界眾說欄目作者秦永方老師就曾提出,醫護績效分開核算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利於實行護理單元制,便於護理部統一大盤二次考核,有利於護理人員全面發展,便於調整護理科室差異,有利於醫院整體護理的管理,同時也緩解了醫護之間分配的矛盾。醫護分開核算的不足主要體現在,醫護收入的劃分和確認相對較難,醫護分開核算處理不好,影響醫護工作協調。然而,沒有完美的制度,只有更好的制度,醫護績效分開已是大勢所趨。在新的制度下,醫護需要相互理解,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工作上相互協同,才能更好地服務患者。

護士應該無條件地服從醫生嗎?都是績效分開核算惹的禍?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護士無條件服從大夫,是違規!
    點擊查看 話題日前,@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在微博爆料,一家三甲醫院婦產科要求護士無條件地服從醫生!有護士質疑:我們護士遵照《護士條例》,依法履行職責,必要時不僅要質疑醫囑,還有責任向上級管理部門反映醫生存在的問題。
  • 醫生身體不佳堅持加班需打針,他提出一個要求被護士懟得滿臉委屈
    馬上就要過年了,很多人都在暢想著該怎麼過好這個年,可是有一些人卻不能夠回家過年,因為他們還要為別人的生命安全堅守在崗位上面,比如說醫生,比如說交通警察,比如說那些邊防的戰士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醫生堅持加班的小故事,相信大家就能理解這樣的奉獻。
  • 醫院裡醫生和護士是什麼關係?護士是歸醫生管嗎?
    也有的時候一晚上會起來無數次,因為護士會一直去敲門喊你起來看病人,還有的護士會咚咚咚一直敲門,嚇死個寶寶了 不過可能是我是女生,跟好多護士關係都會特別好,排班時候都會看看是不是一起搭班,然後一起訂外賣吃,嘻嘻網友:感覺關係有點複雜,有時候醫生可以管著護士,有時候護士完全不睬醫生比如我媽上次做手術,出院後去醫院換藥,主任看藥水沒了,讓旁邊一個沒事做的護士去外面幫忙拿一下
  • 許可馨讓醫生護士臨陣脫逃,是為了保護他們?天大的悖論!
    ,不幸這一理由竟然在現實發生;今天看到武漢首批被確診的護士發文:只有醫生可以申請補助,那麼護士不算一線? 醫護人員o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為在抗疫一線中感染的醫務人員子女,提供5000元的補助,該院醫務處主任對該「草莓糖糖」的網名的護士,居然說護士不屬於一線,不予蓋章發放該補助
  • 護士,不該再被歧視,應和醫生一樣受到尊重
    沒想到的是,阿姨一下子就嚷起來了,「小護士,你有什麼好牛氣的哇,地都不掃,我們是來住院的,你這態度不好,我是要投訴你院長的。」她突然很委屈,憤而摘掉自己的胸牌,「阿姨,您看好名字,記住投訴誰!」阿姨便開始推攘起來,「你們這些中專畢業生,沒學歷,做了護士,還不好好服務。」她想起自己的高考分數,523,省重點大學的護理本科。
  • 須無條件服從管理 違者罰 有家便利店經營者喊「經不起罰」
    我們合作商只能完全服從它的管理,基本沒有經營管理權,如果觸犯了管理規定或者不服從管理,就罰款,規定也是想改就改,合作商只能無條件服從,這樣我們很難做下去......」遊氏兄妹的苦衷,有些有家便利店的經營者感同身受——「經營得很辛苦,經不起罰」,但卻只能堅持忍受下去,若主動解約就意味著違約,交的幾十萬費用則因違約竹籃打水。
  • 護士打錯藥,護士就該死?醫院和醫生不也應該好好反省?
    一家人本該歡天喜地的迎接一條新生命的到來,現在卻要忍痛放棄胎兒,這對於一個家庭而言,是多麼傷心欲絕的一件事。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一件事的「發酵」,讓醫療行業暴露出了隱藏起來的「人間地獄」。肥東安貞醫院院長表示承認,護士沒有嚴格遵守相關規範,已經沒收了其護士資格證。並且當地衛健委表示會在系統內進行通報,此外醫院還賠付了程先生一家9萬5的賠償費,此事才得已解決。9萬5,一個本該可以避免的失誤,卻終結了一個四月孩子的性命。
  • 醫生和護士逼成業務員拉不到病人扣工資,誰是利益背後的綁匪
    近日河南省中醫院西區分院強制要求醫生和護士去拉病人的情況被曝光,醫院職員承認此事是真的,要求醫生和護士每個人找5人住院,不夠人數就扣工資,多收的話還可以獎勵,記者前往了解情況被惡意阻撓,破壞錄像設備甚至還要阻撓記者離開,究竟誰是利益背後的綁匪,可以如此明目張胆的違規操作,為何治病救人的醫院成為了一個以盈利為目標的營業場所
  • 南昌某中學現奇葩班規:無條件服從老師父母,鼓勵同學相互揭發
    0號班規要求學生必須無條件接受父母、老師的引導和教育,違反者停課一周。第2條稱「欣賞帶病堅持上課的孩子」,要求學生「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請假不上課」。並且嚴禁使用網絡進行QQ、微信聊天,班級所有男生不得在操場進行球類運動」,鼓勵檢舉揭發,班裡流通班幣。
  • 南昌某中學現奇葩班規:無條件服從老師父母,鼓勵同學相互揭發
    0號班規要求學生必須無條件接受父母、老師的引導和教育,違反者停課一周。第2條稱「欣賞帶病堅持上課的孩子」,要求學生「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請假不上課」。並且嚴禁使用網絡進行QQ、微信聊天,班級所有男生不得在操場進行球類運動」,鼓勵檢舉揭發,班裡流通班幣。
  • 要求醫生護士拉人住院何其尷尬
    據澎湃新聞日前報導,河南省中醫院西區醫院要求醫生護士每人拉5個人來住院,否則將扣罰200元工資。此說法得到該院醫護人員證實,但河南電視臺記者採訪過程中卻遭到該院工作人員的暴力阻撓。這是怎樣一個大寫的尷尬。
  • 醫生不在護士開方打針 黑血順針眼湧出男童死亡
    ……」家人事後回憶說,門診惟一的醫生不在,護士薛立紅在沒有為小萌量體溫、沒有聽診、沒有做試敏、沒開處方的情況下,讓孩子的父母在兩種阿奇黴素中選擇,孩子的媽媽要了40元的粉針劑阿奇黴素。  孩子,沒了!  淳樸的崔亞娟兩口兒,在護士薛立紅面前也沒有過多擔心。  8點多,小萌開始打點滴。
  • 主任要掛6個小時的吊水護士十分鐘搞定,醫生:不是誰聽誰的問題
    主任要掛6個小時的吊水護士十分鐘搞定,醫生:不是誰聽誰的問題文章為筆者原創,資料均來自網際網路。隨後龐女士帶著丈夫來到了注射室進行注射,護士拿到藥之後掛上了點滴,僅僅10分鐘過後,藥水直接見底了,龐女士看藥水滴的太快有點慌,這時候丈夫去上廁所,被值班的醫生發現,醫生詢問硝酸甘油為什麼不用微量注射泵,龐女士的丈夫解釋後醫生直接掐掉了點滴。
  • 交接班時來的病人,到底該誰來處理?
    案例:下午剛上班,在護士站上主藥班的我接到了在門診坐診的醫生打來的電話,說一會兒有個病人從縣醫院轉過來,讓備好床位,做好迎接工作。掛了電話,通知責任班護士,接下來責任班護士一陣忙碌,把吸痰、吸氧裝置都安在了病房吸引板上,心電監護也放在了病人的床頭桌,備用床鋪好,各種常規用物暖瓶、垃圾簍、床位凳也都歸位。一切準備就緒,就等病人到來入住了。
  • 分娩時太痛叫了幾聲,被護士懟哭了!聽網友說完,我都不敢上產房
    有一個快要分娩的寶媽來問我:我好怕生孩子不配合,護士會兇我。我也不知道她怎麼會有這種想法,我問她的時候,她說,她有個一個朋友,生孩子時都在後半夜生的,當時太痛了,忍著不敢叫,最後沒忍住叫了幾聲,被護士懟了一句:叫啥叫,叫了你就不疼了?
  • 黃多多被批太成熟後,又被怒懟英文介紹,她到底招誰惹誰了?
    黃多多被批太成熟後,又被怒懟英文介紹,她到底招誰惹誰了?小編最近又刷了一遍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看到那些可愛的小朋友簡直太喜歡了,不過看到黃多多的時候,小編覺得十分的心疼她,因為最近她又陷入了爭議裡面。
  • 服從調劑是什麼意思,到底該不該勾選,選了還會被退檔嗎?
    在平行志願院校的旁邊,到底該不該勾選那個小小的「專業服從調劑」。不勾吧,擔心會被退檔,浪費了十年寒窗苦讀學習才得到的高考分數。勾選的話,如果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痛苦的是未來4年的大學時光。那麼,服從調劑這四個字, 到底代表了什麼意思呢?學生們該不該勾選,如果勾選了,就一定不會被退檔了嗎?新高考下,服從調劑有什麼變化?
  • 醫生護士薪酬的差距,控制什麼比例才合適?
    其次,調動誰的積極性,調動他們去做什麼,過去是讓他們增收,但是現在增收了錢也沒有多,調動誰呢。單病種付費以後,怎麼調動才能利用有限的費用使得醫院利益最大化?在現有的收入當中我們要改變結構。根據分析,醫院絕大多數的收入當中有 50% 是幫別人打工,這些都不加成。收入結構的改變應該是提高剩下 50% 的收入。
  • 產婦有些話不能跟醫生說,也不該對外人講,不然對誰都沒好處
    進產房之前,她哭著拜託醫生,一定要幫忙留意一下她老公的表現,寶媽想要看看這個男人到底值不值得她遭這麼大的罪。哪知,寶媽一聽這些話,情緒一激動,生氣大哭起來,突發產後大出血。經過好久的搶救,寶媽才算是撿回來了一條命。事後,這位寶媽說,進產房前有些話不能跟醫生說,也不該對外人講,爛肚子裡就好,不然對誰都沒好處。
  • 武漢確診護士質疑「僅補助醫生」:同在一線不同待遇,別讓人寒心
    近日,一位名叫"草莓糖糖"的網友,通過社交平臺發文,說自己所在科室的醫務人員,均在同一時間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可在申請補助時,卻只有醫生可以領取,護士不行。因此,她發出疑問,究竟在疫情期間因收治病人被感染,到底算不算在抗疫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