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按摩是一個不錯的休閒方式,既可以放鬆身體,又可以達到理療的目的。按摩時,顧客一定要跟商家充分的溝通,尤其女性,更要說清楚自己的要求,如果很介意異性按摩,要提前說明。
一女子去按摩調理身體,本來約好了女性技師給她做服務,可後來按摩店卻失約了。女子找了記者維權,店裡的工作人員說,都是正當營業,拒絕記者的採訪,那麼這件事最後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女子不願意接受異性按摩,要求女性技師服務
金女士的消化系統比較薄弱,在朋友的介紹下,她去了一家健康管理中心做按摩。體驗的時候,是劉主任給她做的,劉主任是位女士,金女士對劉主任的服務是認可的,在劉主任的推薦下又辦了一張卡,花了6000塊錢,包括36次按摩。辦卡的時候劉女士說得很清楚,只希望接受這位劉主任的服務,店裡的負責人當時也答應了。
負責人承諾,只要金女士每次來之前預約就可以,但是後來說劉主任的時間緊,預約不上,只能安排男性為金女士服務。對此,金女士是不認可的,她很介意這件事。負責人跟她說,很多剛生了孩子的女性都來這裡做按摩,也是男性技師服務。
雙方未能協商一致,需通過其他的方式解決問題
金女士表示,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不管怎樣,自己都不會接受男性技師。後來店裡就安排金女士每周三來做按摩,因為只有周三劉主任才有時間,可後來又說周三也不行,讓金女士周六來,態度不好。
金女士無法接受,就提出了退款的要求。記者和金女士一起來到按摩店協商此事,金女士說,自己還剩下2500元沒有消費,希望全都能退回來,接待人員表示,店裡是正規經營,負責人不在店裡,也不願意提供負責人的電話號。
記者把此事反映給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說,之前幫商家和顧客之間調解過,但沒能協商成功,接下來建議金女士把此事再反映給商務局,看看能不能處理。
作為商家,自然希望顧客辦卡,長時間的為顧客服務,但一定得說清楚服務內容,不要有意欺瞞,尤其是對於顧客比較介意的問題,更得提前溝通清楚,以免後續雙方發生糾紛。而作為消費者,我們去買東西或接受服務前,也要仔細了解相關的情況。
在理髮店、美容院或者理療中心辦卡的確很划算,比單次消費更實惠,不過辦卡之前也要了解一下商家的情況,例如經營的時間、口碑、效果如何等。畢竟辦卡不便宜,少則幾百多則上萬,誰也不願意自己的錢打水漂。如果沒把情況了解清楚,就匆匆交了錢,是很有可能吃虧的,退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認為,遇到金女士一樣的情況,如何處理才好呢?歡迎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