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第一個記載大麻治療屬性的醫學家,神農氏一定沒有想到,被他視為藥物的大麻在4700年後的今天已變成美國的頭號毒品和世界上最為廣泛的毒品。
據估計,美國每3個人中就有1人曾試過大麻,就連柯林頓和歐巴馬都不得不承認自己年輕時抽過這玩意兒。他們之所以這麼做,不是因為誠實,而是為了競選需要。如果他們否認自己年輕時抽過大麻,反而會被認為是不合時宜的偽君子。可見,大麻雖沒有一個好名聲,卻廣泛影響著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們。
不知是憑藉廣泛的群眾支持,抑或是依靠資本的強勢驅動,總之,「工業大麻」已成為市場最火的概念之一,而大麻產業也躋身北美乃至全球最熱門的投資領域。
根據大麻行業諮詢公司Viridian Capital Advisors發布的數據:2018年,全球大麻類公司已經融資近138億美元。全球各大股市的工業大麻板塊全線飄紅,大麻指數持續漲停的場面已經屢見不鮮。在美上市的大麻公司Tilray的股價一度飆升到300美元,兩個月漲逾16倍。
大麻可以分為工業大麻、毒品大麻和中間型大麻,主要區別在於精神活性成分四氫大麻酚(THC)含量的高低。獲準合法種植的工業大麻,THC值均低於0.3%。醫用大麻屬工業大麻分支。
動脈網從工業大麻的誕生地北美地區出發,重點對其頭部市場美國進行掃描,試圖釐清醫用大麻產業如何造就千億級市場風口,未來考驗與機會何在。
我們將從以下幾個維度對醫用大麻產業進行觀察:
醫療臨床應用情況與進展
產業投融資趨勢
關鍵政策與影響
產業鏈與頭部企業案例
FDA與CBD那些事兒
醫用大麻含有的大麻二酚(CBD),具有抗痙攣、抗焦慮、抗炎等藥理作用。在大部分國家,大麻的合法化進程都是從醫用大麻合法化開始的。
科研人員和生物技術公司對大麻的醫用價值一直在進行持續性研究。去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NASEM)通過調查約10000個樣本,發布了一份長達395頁的調查報告並總結了大麻治療各種疾病的效果,包括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衰弱性癲癇症、多發性硬化症(MS)、癌症、愛滋病和厭食症等。
在臨床進展方面,針對多發性硬化症,GW Pharmaceuticals成功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來自大麻植物的處方藥Sativex,用於緩解神經性疼痛、痙攣狀態、膀胱過度活動症和其他多發性硬化症狀。
針對癲癇症,FDA已經批准了2款CBD藥品,分屬美國Insys公司和GW公司產品。
在厭食症的治療方面,美國Insys公司開發的CBD口服溶液,在2017年12月獲得FDA快速通道認定。FDA還批准了該公司研發的Marinol和Syndros,用於緩解與愛滋病患者體重減輕相關的厭食症。
此外,Zynerba Pharmaceuticals、Corbus Pharmaceuticals、Nemus Bioscience等生物製藥公司通過在大麻植物中分離特定的大麻素,開發針對多種疾病的大麻藥物,許多大麻類藥品均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此外,醫用大麻藥品可用於抑制疼痛,未來或可取代阿片類藥物。
千億級藍海?資本從來不缺席
在全球範圍內,大麻產業正在大規模擴張。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dison Research 在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全球的醫用大麻是一個潛在價值1400億美元的市場。
資料來源:MEDICAL MARIJUANA,INC官網
根據 Medical Marijuana公司的預測,美國醫用大麻銷售額預計將在2025年突破120億美元。CBD作為一種非麻醉的營養補充劑,也將在美國保健品市場中取得20億美元以上的銷售額。
從投融資情況來看,據匯眾醫療的統計,近十年,全球工業大麻產業股權融資事件有552起,獲投企業達390家,其中美國就有293家企業。參與的投資機構超270家,平均單筆交易規模近1000萬美元。數據顯示,早期項目(種子輪、天使輪、A輪)佔主導地位,但近兩年中期項目(B輪、C輪)不斷增加。
據動脈網不完全統計,醫用大麻行業在2019年至今,共發生4起投融資事件和5起併購交易,重要事件包括:
Verdemed Holdings完成1270萬美元融資,建立大麻種植基地;
大麻公司NorCal Cannabis完成2700萬美元A輪融資;
Green Peak Innovatios完成3000萬美元夾層融資,擴大醫用大麻產能;
Curaleaf以12.7億加元收購Cura Partners,鞏固大麻領域主導地位;
通過對這些事件的大致梳理,我們發現,近期醫用大麻行業的投融資交易仍舊以早期項目為主,融資金額均在千萬美元以上。同時,隨著併購事件的增多,該行業已經出現了企業重組、資源整合的跡象。
關於驅動醫用大麻市場強勢增長的因素,可以基於以下四個方面思考:
一,相比某些治療方案,大麻或更安全,副作用更少;
二,老齡化人口穩步增長,慢性病增多,大麻作為治療藥物的需求也隨之增多;
三,臨床試驗、研發和大麻適應症的商業化將促進市場的增長;
四,大麻提取物CBD或使飽和的保健品市場發生一些變化。
美國州政府VS聯邦政府,全面封殺到逐漸合法化
眾所周知,醫療本是一個強監管行業。大麻作為一種管制品,更是從方方面面受到法律的限制。因此,醫用大麻產業最終的發展前景如何,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策的影響。
如Edison Research醫療保健部主管Max Jacobs指出:「醫用大麻產業的井噴式增長,不是一個能否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一個何時發生的問題,這取決於政府何時全面鼓勵該行業走向合法化。」
迄今為止,使大麻醫療用途合法化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智利、哥倫比亞、德國、希臘、以色列、義大利、荷蘭、秘魯、波蘭和英國。部分國家和地區將醫用大麻除罪化,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仍然不允許任何目的的大麻合法化。
各國對醫用大麻的法規限制
在過去的近100年裡,醫用大麻在美國經歷了從全面封殺到逐漸合法化的過程。動脈網梳理了其中的標誌性事件:
從合法化進程可以看出,美國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對醫用大麻的態度存在一定差異。在州一級,越來越多的政策體現出社會對大麻日漸開放的接受程度和對其醫療用途的認可。目前,美國32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將大麻的醫療用途合法化。但在聯邦一級,法律暫未跟上不斷變化的公眾態度和醫學研究成果,大麻仍被禁止用於任何醫療目的。
聯邦政府的兩個重要法案,對醫用大麻合法化進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Rohrabacher-Blumenauer修正案於2014年通過,旨在禁止美國司法部使用聯邦資金阻止各州實施自己的醫用大麻法。這意味著擁有醫用大麻法律的州能夠在不擔心聯邦幹預的情況下正常運作。
農業法案同樣於2014年通過,該法案將工業大麻的種植和培育合法化,將工業大麻用於研究和試點項目。2018年新農業法案進一步規定,美國聯邦政府正式將工業大麻與大麻劃清界限:工業大麻是一種農產品(000061),而大麻仍舊是一種受控物質。這項農業法案將使工業大麻從聯邦管制物質清單上消失,農民能夠申請種植許可證,各州也能自行監管本州的工業大麻行業。
這兩個法案均在歐巴馬任職期間通過,可見他本人對大麻的寬鬆態度。他在接受《紐約客》採訪時也曾表示:「我小時候抽過大麻,現在來看這是一個壞習慣,屬於惡習,和抽香菸差不多,但我不認為大麻比酒精更危險。」
通過觀察州政府到聯邦政府的政策趨勢,我們不難發現,醫用大麻行業方興未艾,合法化趨勢已經逐漸明朗。據投資銀行Ackrell Capital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到2020年,合法大麻將擴展到美國50個州。
關於醫用大麻的政策逐漸向合法化趨勢傾斜的原因,經動脈網分析,至少包括以下四點:
第一,政府希望通過法律更好地管理大麻,打擊已經泛濫的黑市交易;
第二,隨著大麻及其治療益處的醫學研究不斷取得新進展,生物技術公司開發出更多的大麻素產品,大麻的醫用價值日益顯現;
第三,公眾對大麻藥品態度的軟化促使了政策的軟化,從而推動了醫用大麻的合法化;
第四,基於經濟層面的考量,大麻合法化可能為大麻產業帶來指數級增長的經濟效益。一方面,大麻種植的解封,將為美國農業提供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美國的醫用大麻產業預計將提供多達34萬個全職工作崗位,並產生數百億美元的經濟影響。
「麻」藥產業鏈
Edison的研究報告指出,儘管加拿大是首個將醫用大麻推向市場的國家,但美國很可能是最重要的醫用大麻市場。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美國的醫用大麻行業進一步細分,目前已形成醫用大麻種植、大麻藥物開發、服務提供商三個主要垂直領域。動脈網從三大板塊中各選取了1到2家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頭部企業進行簡要分析,並結合其他公司的大致掠影,以了解美國醫用大麻行業的發展現狀。
醫用大麻產業鏈分類
醫用大麻種植者
Canopy Growth
2014年4月,Canopy Growth成為北美第一家上市的大麻公司,擁有39項涉及大麻和大麻素醫療用途的美國臨時專利。該公司業務範圍廣泛,包括大麻種植、用超臨界流體CO2萃取技術生產大麻提取物,以及生產不同比例的THC和CBD的大麻油產品、軟膠囊等。
Canopy Growth旗下子公司Apollo一直在進行慢性疼痛的臨床研究;另一家子公司Entourage Phytolab旨在為巴西和國際市場研發基於大麻的藥品;Canopy Growth還持有Scientus Pharma9.8%的股權。這家公司是一家垂直整合的生物製藥許可經銷商,專注於開發和商業化醫藥級大麻素衍生物產品。
據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報導,華爾街分析師預測Canopy Growth本季度的銷售額將達到7198萬美元。而去年同期銷售額為1805萬美元,同比增長率將達到298.8%。
除Canopy Growth,Cronos Group、Tilray和Aurora等公司也在醫用大麻種植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Cronos Group在加拿大擁有2處126英畝種植基地,以種植、生產和銷售醫用大麻為主,產品已經出口到歐洲和亞洲的35個國家。
Tilray是一家獲得GMP認證的醫用大麻生產商,培養了多種菌株以滿足患者的需求,包括秈稻、苜蓿、雜交種和富含CBD的品種,已在12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產品。
Aurora在全球有8間投入生產的工廠,業務覆蓋大麻全產業鏈,年產能超過50噸,在五大洲的23個國家銷售和運營。
大麻藥物開發商
GW Pharmaceutical
GW Pharmaceuticals成立於1998年,專注於大麻素產品在疾病領域的應用。該公司註冊了大麻素治療癲癇、精神病、癌症、炎症、糖尿病以及多發性硬化症的專利,還註冊了用超臨界流體萃取大麻提取物的工藝專利。
GW成功開發出世界上第一種來自大麻植物的處方藥Sativex,該藥目前已在美國以外的25個國家獲得批准用於治療由多發性硬化引起的痙攣狀態。
2018年6月26日,CW開發的一種純化大麻二酚(CBD)口服製劑Epidiolex也成功上市銷售,以治療Dravet症候群和Lennox-Gastaut症候群這兩種罕見癲癇症。這也是FDA批准的第一個CBD藥物。
在美國,約有35000人患有這兩類癲癇,但傳統抗癲癇藥物對大多數患者效果甚微。在臨床試驗中,Epidiolex將這些適應症的癲癇發作頻率從基線減少了40%至50%。目前,無論聯邦或州大麻法律如何規定,患者均可以在全美50個州服用此藥。
如今,GW正在繼續研究和開發Sativex。結節性硬化症複合體的第3階段試驗和膠質母細胞瘤第2階段試驗正在進行,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NHIE)靜脈注射CBD計劃已完成第1階段試驗。GW還在評估其他適應症中的大麻和大麻素,包括精神分裂症和自閉症。如果大麻能夠安全地解決這些病症,它將可能為公司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
有機構預測,GW Pharmaceuticals 的預期銷售額在2024年將達17億美元。
Insys Therapeutics
Insys Therapeutics是一家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生物製藥公司,目前已開發出三個重磅藥物:Subsys、大麻二酚(CBD)口服溶液和Syndros(芬太尼舌下噴霧)。
2012年,該公司的Subsys獲批上市,其含有的止痛成分含量比嗎啡強烈80倍。該藥用於治療18歲及以上已接受過且能耐受阿片類藥物治療持續性疼痛的癌症患者,以及服用大麻類藥品的癌症患者所出現的爆發性癌症疼痛。
2014年,FDA批准大麻二酚(CBD)口服溶液治療小胖威利症候群的孤兒藥資格。蘭諾克斯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兒科發作性癲癇,常常會導致兒童肥胖和2型糖尿病。2017年末,這款創新藥獲得了FDA的快速通道資格認定。
2016年,該公司藥物Syndros(dronabinol)獲得了FDA的批准用於治療體重減輕、噁心嘔吐的愛滋病患者,以及用常規藥物無法緩解症狀的化療期癌症患者。
其他生物製藥公司也在積極開展臨床試驗,包括Zynerba、Corbus、Memus、InMed等,這預示著未來將有更多的大麻治療方案進入商業化階段。
Zynerba的候選藥物ZYN002是合成的CBD透皮凝膠製劑,目前正在開展5種適應症的臨床試驗評估。
Corbus的候選藥物Anabasum是第一個合成口服內源性大麻素類似物,可治療慢性炎症並阻止纖維化過程。目前該藥物正在進行4項2期臨床試驗,適應症包括系統性硬化症、囊性纖維化、皮肌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
Memus擁有獨特的大麻素(CBD)眼科藥物開發平臺,研究乾眼症候群、青光眼、黃斑變性等眼部疾病的新藥。
加拿大InMed製藥公司從事臨床前階段的大麻素藥物研發。公司目前正在開發兩種藥物:用於治療表皮鬆解症的INM-750和用於治療青光眼的INM-085。
輔助產品和服務提供者
MedMen
MedMen是美國最著名的大麻垂直零售商,在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紐約州和佛羅裡達州開展業務。MedMen在種植、製造和零售方面擁有19個珍貴的經營許可證。去年在加拿大證券交易所上市時,憑藉10億美元的估值,MedMen成為該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MedMen在美國最大的醫用大麻市場加利福尼亞州的 9家門店收入佔其業績的90%以上。該公司已經證實,在加州的商店每平方英尺的銷售額與Apple Store的銷售額相當。本季度結束時,MedMen將擁有82個零售許可證和32個開放式商店(包括待定收購)。
本季度,MedMen的全系統收入為3660萬美元,其中包括所有零售業務,與第二季度相比增長了22%,第三季度的預計銷售額增長了11%,達到5490萬美元。
KushCo Holdings
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美國大麻產業包裝解決方案的頂級供應商,現已向北美、南美和歐洲的種植者、加工商和生產商銷售超過10億件產品。該公司的產品包括專為大麻產品設計的包裝解決方案,包括流行瓶、蒸發器和其他容器。KushCo還生產用於從大麻植物中提取大麻素的碳氫化合物氣體和溶劑,以製造CBD油和其他產品。
近日,KushCo報告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公司收入增長了39%,達到3500萬美元,這表明KushCo已成功擴大其客戶群並擴充其產品範圍。但KushCo毛利率僅為18%,與上一季度持平,這表明該公司還需要探索更為科學的盈利模式。
此外,醫藥級大麻經銷商WeedMD推出了首個基於區塊鏈的大麻驗證和跟蹤服務。
大麻快遞物流公司Eaze,致力於為診所、患者、藥房提供一個高效平臺,讓符合資格的患者以最簡單、最快捷的方式獲取大麻藥物。該公司的EazeMD是醫用大麻行業中第一個登陸蘋果和谷歌應用程式商店的App。
信用合作社 Partner Colorado,專門為大麻行業提供支票帳戶。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裡,它已成為大麻行業最大的服務銀行。
經過以上分析,動脈網認為醫用大麻產業在美國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目前已經擁有一定的科研進展、廣泛的市場基礎、大量的資金加持和初步的政策傾斜。但這並不意味著該行業是無風險的。
從產業發展來看,雖然醫用大麻市場比娛樂大麻市場更為成熟,但大多數醫用大麻公司都只有短暫的經營歷史,其增長前景仍舊取決於政策的穩定性。
從科研進展來看,未來醫用大麻的相關試驗並不能保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能能達到預期。迄今為止,FDA尚未批准用於治療任何疾病或病症的大麻營銷申請,也尚未確認大麻對任何特定疾病或病症是安全有效的。此外,FDA還收到了使用大麻或大麻衍生產品治療疾病的患者的不良事件報告,大麻和大麻衍生產品的醫療屬性還有待進一步證明。
*封面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文 | 王悅
微信 | catchzy4ever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動脈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