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說話方式,決定孩子的性格?別不信,心理學依據讓人信服

2020-10-12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孩子是社交型學習者,所以他們的成長都是在與周圍人的不斷交流中獲得,尤其是父母的交流,更是對他們的人生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因為,父母是他們最親近的人,也是他們每天接觸最多的人。

那麼,為什麼說父母的說話方式,決定孩子的性格呢?

父母的「禁止」,反而對孩子是一種「鼓勵」

有很多父母說,孩子的性格特別叛逆,你越不讓他做什麼,他越要去做什麼試試。其實,孩子的這種性格,就是與父母的說話方式有關。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讓參與實驗的人,儘量不要去想像一隻白熊,結果人們卻開始思維迅速反彈,反而很快在腦海中想像出了白熊的形象。這就是——「白熊效應」,也稱「反彈效應」。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心理暗示,就是我們越跟對方說「不要」去做什麼,對方反而去「做」什麼。就像父母管教孩子時,總用一些「禁止」性的語言,比如「不要吵鬧」、「不要亂拿東西」、「不要不禮貌」等,孩子反而就照著這種禁止的事情去做。所以,父母的「禁止」,反而對孩子形成了一種「鼓勵」。因此,父母的說話方式,確實可以決定孩子的性格,心理學依據讓人信服。

不想因為錯誤的說話方式,讓孩子形成不好的性格,父母應該怎麼做?

①少說「不要」、「別」,多進行正面引導

我們看了心理學上的「白熊效應」,就應該儘量避免用「禁止」的語氣給孩子說話。因此,平時與孩子相處時,要少說「不要」、「別」,而是要多進行正面的引導。比如,你不想讓孩子亂拿東西,可以說「那些東西要維持原狀」;不想讓孩子亂跑,可以說「慢點走」;不想孩子不禮貌,可以直接說「對人禮貌一些」,等等。相比「禁止」的語氣,孩子更喜歡正面建議的語氣。

②少用否定的語氣,多說肯定的話語

有些父母,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會直接用「否定」的語氣指責孩子,比如,「你就不是學習的料」、「你做的作業很爛」、「你很不懂事」等。其實,同樣是指出孩子的錯誤,與其用否定語氣去放大孩子的錯誤,給孩子貼標籤,倒不如用肯定的語氣,先找出孩子的優點,拉近彼此距離之後再幫助孩子認識錯誤,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否則,負面評價太多,孩子會變得自卑,性格也會更內向或者叛逆。

③少用質疑的語氣,而轉換成商量和引導的語氣

有些孩子,見了熟人沒有打招呼,回家父母第一句話可能就是用質疑的語氣問:「你今天為什麼不跟人打招呼?你為什麼這麼沒禮貌?」這樣的語氣,質疑裡帶著責備,會讓孩子不敢表露內心真實的想法。但是,如果父母換成商量和引導的語氣說:「下次見了熟人一定要學會打招呼,要帶著笑,好不好?」這種語氣,孩子就容易接受,也容易聽到心裡。

所以說,父母不要總責怪孩子性格叛逆、內向、木訥,而是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看看自己的說話方式是不是不合適。

【話題討論:家長們,你平時在跟孩子說話方面注意這些了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父母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性格!丨父母必讀
    孩子有沒有出息,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響。家庭是孩子形成自我概念最主要的來源。如果父母的教養方式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孩子就會獲得積極的自我價值感,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也為以後取得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若是教養方式不當,孩子就會獲得消極的自我價值感,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以後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 心理學研究:孩子的性格跟父母說話語氣有關!
    如果父母的教養方式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孩子就會獲得積極的自我價值感,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也為以後取得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若是教養方式不當,孩子就會獲得消極的自我價值感,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以後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 從作業本上的「字跡」,便能看出孩子的性格,別不信,有科學依據
    都說「字如其人」,從一個人的字跡上就能分辨出一個人的性格。寫字不僅是一個人表達自我情感的途徑,也是不同性格的展現,性格不同的人,在寫字的時候關注點也是不同的,比如說重視細節的人,那麼在寫字時會十分重視起筆、運筆、字體的架構等等。
  • 孩子性格和父母說話方式有關?心理學研究結果在這,別不相信
    父母作為孩子最先接觸的人,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未來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甚至能夠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那麼孩子就很容易從父母這裡獲得自我的一種價值感,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影響,對孩子以後形成活潑開朗、知性等性格會很有幫助。
  • 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性格,暴躁家長要深思
    父母說話的語氣,對孩子真的很重要,別讓你一時的衝動毀娃一生!「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話也可以讓人重新擁有力量。」這是在《小王子》中的一句話,深刻揭示出語言功能的強大。
  • 心理學:女人的「說話方式」,往往決定了一個家庭的興衰
    抱怨,源於自己被人誤解,與人和解的方式有很多種。 抱怨是行為人排遣心中積鬱的方式之一。 但是危害卻是巨大的。 心理學研究發現,抱怨的話語會損傷被聽者的大腦。
  • 心理學:往往容易成功的人,大多都具備這3種性格的,別不信
    心理學:往往容易成功的人,大多都是具備這3種性格的,別不信原創丨小晞情感說終於等到你,差點要錯過你。大家好,歡迎光臨小晞情感說。成功人士的性格大多都是比較相似的,其實他們都會具有很多的相同點。成功人士其實和普通人也是一樣的,只是他們能夠把一件事情研究透,並且能夠堅持下去,在加上有好的機遇,那麼成功對他們來說就不算是什麼難事了。心理學:往往容易成功的人,大多都具備這3種性格的,別不信!第一種:性格樂觀向上的人。
  • 李玫瑾教授: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而不是智商,別只看重學習成績
    李玫瑾教授曾說: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一個犯罪的人,他之所以會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
  • 父母的教養方式,真的就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嗎?
    這是一本關於家庭教育的顛覆性的書籍,即它否定了原生家庭決定論,否定了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眾所周知」的論調。它從各種角度說明了,同一家庭的孩子,甚至同卵雙胎,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性格。這是因為決定孩子成長的兩個要素是先天稟賦和後天教養,而教養是父母與孩子互動的結果。
  • 一個人的說話方式,暴露了他的為人處世,很準,別不信!
    一個人的說話的方式,暴露了他的為人處世,很準,別不信!每個人的行為方式不同,他說話的方式也就非常的不一樣。心理學家經過長期對人性的鑽研和實驗之後,發現出了一個特點。那就是一個人的說話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傳達了他這個人的形象特點。我們能夠通過一個人的說話方式,推測出他的為人處世的方式。一個人會說出什麼樣的話語,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說話,都在不經意間,暴露出他的層次和他的性格。有些人經常會覺得知人知面不知心,知道對方的樣貌和做事風格,卻依舊不知道這個人究竟值不值得深交。
  • 心理學:女人這些說話方式,洩露了內心的「秘密」,別不懂
    心理學:說話方式暴露性格1、女人說話速度比較緩,或者木訥,多半對某人心懷不滿如果女人在和人交談中,她們對某些人不滿的時候,其實說話的時候,速度會比較緩心理學:說話方式暴露性格2、女人說話音調高,想要引人注意女人如果說話突然音調調高,其實這是女人想要吸引人注意的方式,女人往往希望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 「字跡」暗示孩子的性格?並非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家長要重視
    文/天意媽媽談育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育孩子時候,父母都是通常都是根據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而脫離孩子性格,父母的教育就是偽命題,不同的孩子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更健全的成長。
  • 這3種性格的媽媽,教出的男孩「不硬氣」,別不信
    導讀:這3種性格的媽媽,教出的男孩「不硬氣」,別不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3種性格的媽媽,教出的男孩「不硬氣」,別不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育兒路:「性格決定命運」!什麼決定孩子的性格?
    人們常說「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而孩子的性格與父母的教育有密切關係,良好情緒控制的養成離不開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引導。 如果覺得孩子的性格不好,那麼父母就要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 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長大以後的性格,建議家長看看
    可有時一開口就讓孩子不開心。結果還怪是孩子不懂事,太脆弱了。人與人之間溝通時,除了語言交流外,還有眼神、肢體交流,還有說話時的語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信號。敏感如孩子,他們對父母的語氣好壞,更加能一下子分辨出來。而且,不可否認的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
  • 這幾種性格的媽媽多半能帶出優秀孩子,別不信,有教育學依據
    文|好孕姐我們常說,孩子剛出生的就是一張白紙,而媽媽就是第一個往上塗寫的人。媽媽不僅給了孩子生命,也教會孩子什麼是責任、擔當,可是說孩子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絕大多數取決於媽媽,因為是媽媽奠定他們人生的基調。
  • 家長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養成,父母要注意!
    可往往自己的孩子總會出現叛逆、不聽話、脾氣差的情況,很多家長也嘗試著想讓孩子做出改變,但結果都是枉然,讓很多家長感到束手無策,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質呢?孩子的性格養成與處在的環境和周圍的人有著很大的關聯。
  • 話癆的孩子性格活潑,不愛說話的孩子就內向?別一錘定音
    導讀:話癆的孩子性格活潑,不愛說話的孩子就內向?別一錘定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話癆的孩子性格活潑,不愛說話的孩子就內向?別一錘定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因孩子性格內向而苦惱?父母需要這麼做
    孩子這麼內向的性格,以後怎麼與這些機靈的孩子競爭?面對機會,怎麼去爭取?想到這些問題,心態再平和的父母也不得不為孩子以後的發展憂心不已,希望能徹底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結果孩子覺得自己不受父母喜歡,性格也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那麼,內向的性格可改嗎?如何改變呢?其實,心理學對人的性格已經做了不少研究。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概念,心理學家對人格特點做了性格與氣質這兩種劃分。
  • 教育心理學:孩子性格內向?父母一定要注意這6點,非常重要!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的性格能夠活潑開朗、性格外向、討人喜愛。可往往有一些孩子不愛說話,或者不善於交際,大家稱這類孩子為內向型孩子。可是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越來越複雜的社會競爭,內向型的孩子似乎不那麼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