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華為人,都不是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2020-10-20 老夏分析師

華為的薪水高是非常出名的,華為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司,5G的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一,可以以自己一己之力對抗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公司,說沒有人才,顯然說不過去。

任正非對人才極其重視,俄羅斯有個年輕數學家,任正非出重金請他來華為工作,可他不願意,理由就是要來中國工作,離家太遠了。

任正非認定這個數學家是個人才,實在不捨得將其放棄。就讓研發中心安排,花費上千萬美金在莫斯科建立研發中心,再配上居住環境,從根本上徹底解決這位數學家提出的問題。

這小夥子來了華為以後,並沒有體現出他應有的價值,每天就一直盯著電腦敲打,很長時間也不見任何成果。甚至華為總部大區域經理去那邊視察,小夥子也只是打了個招呼,就接著坐回去敲打電腦。大家都認為,花這麼高的工資是請到的員工不值得。

沒想到,有一天這小夥忽然跟任正非說他突破了2g到3g的算法了。

任正非馬上讓上海測試中心檢測,結果發現運行速度比當時的通信霸主愛立信要快一倍以上。然後華為憑藉這個優勢,迅速地佔領了歐洲的市場,目前的5G也是應用了該俄羅斯小夥子的基礎算法。

所以任正非的意思應該是:公司裡的人員,要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才是真正的人才,他願意用更多的錢激勵員工體現出人才真正的價值。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任正非是軍人出身,說這句話顯然不是為了打擊員工的士氣,應該是站在公司的角度上想強調一下錢對員工有很強的激勵作用,也想著用這個表態來吸引更多的人才來他的公司。

1.強調了錢對人才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處在一個非常現實的社會,大部分的事情都需要用錢來解決,對人才來說也不例外,錢對他們來說也很重要,當然是越多越好,哪個公司給的錢多,就願意去哪個公司裡工作,任正非在這裡就就強調了錢對人的重要性,並顯示出足夠的誠意。

2.強調了人才需要激勵。

在當下社會,企業特別注重效率的前提下,一般企業都是想既想讓馬兒跑得快,又不想給馬吃草的短期利益最大化策略。這種策略在一時的短時間內可以給企業省很多錢,但長期執行,就無法保證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人才更是如此,沒有工作積極性,工作效率就會低下,工作成果也會減少,損失最大的還是公司。

因此,給人才發讓人才覺得滿意的工資,再加上績效的激勵,人才就會積極發揮人才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完成更多的工作果,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

3.強調了自己的態度。

職場上就是能力和薪水的交換,勞動方出售自己的勞動力,公司方花錢買對應的勞動成果。勞動方自然是想把自己的成果賣得越高越好,公司方當然是想花越少的錢越好。

任正非說這句話顯然是為了顯示自己為了最好的商品願意出最好的價格,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上較高的工作薪水和工作福利,還有性價比更高的激勵制度,這些都可以讓這些人才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事實也證明了這一套方法的有效性,華為是加班最長的公司之一,卻沒有聽到抱怨之聲。

4.廣告效應。

任正非的這話裡,表達有了成績,可以重賞的意思很濃鬱。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商鞅變法剛開始的時候,在東門外立了根杆子,說誰能移到北門,就可以得到十金。有人搬到北門後,果然給了十金,通過這個辦法,取得了大家的信任,讓變法可以順利實施。任正非也起了這樣的作用,公司員工看到公司前輩的收益,自然也會激勵自己的工作動力,讓公司的加班文化更加盛行。

華為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華為是世界500強企業,公司有這樣的成績,當然和員工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任正非也是非常的大方,把公司大部分的利潤都分給了員工們,這使公司的發展速度和員工福利好得讓其他企業羨慕得不要不要的。

1.華為定薪的原則。

華為對薪水的定位採用級別制,有十六字訣:以崗定級,以級定薪,人崗匹配,易崗易薪。意思是薪水是根據崗位來定的,然後再分級別,正常情況下一年升一級,表現優秀,成績突出的,可以跳級,只要工作能力強,業績表現突出,級別就升得越快,工資漲得就很快。

2.華為薪水的構成。

華為的薪水分為五部分,分別是:基本工資,獎金,年終獎,分紅,崗位補貼。崗位補貼和工作的區域,工作分紅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去非洲等特別偏遠的區域,或有動亂的國家,給的補貼都是比較高的。

3.加班---華為工資高的另一個原因。

過去人們說企業加班多,和華為比起來就是小兒科了,華為堅持全員工持股,公司還不上市,誰給公司帶來的效益多,將來發的工資就多,有很多員工到了年底,分紅就超過百萬,在這種激勵制度下,華為的辦公室裡每個員工都會準備一個床墊子,用於加完班的時候,方便睡覺,號稱「床墊文化」。據說,華為部分員工每年工作時間超過2800個小時。

我認為:任正非說:「華為人,都不是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的意思更側重於表達,公司裡的人員,要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才是真正的人才,他願意用更多的錢激勵員工體現出人才真正的價值。

很多成功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失敗的教訓,更值得我們去規避;心路歷程,值得我輩仔細揣摩。

成功經驗或許我們無法複製,但是我們倘若能從中悟出一些門道,哪怕是一點點的皮毛,這才是我們終身受用不盡的智慧之源!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華為能留住那麼多高端人才?來看看任正非的成功秘笈
    為什麼華為能留住那麼多高端人才?來看看任正非的成功秘笈!直至今日,華為成為了中國企業的驕傲。在中美貿易戰中,面對美國的封殺,華為掌握核心技術,給美國回以一記響亮的耳光。任正非的利他模式實在令人欽佩!正是由於這種勇氣,華為的利潤不僅不下降了,而且保持了快速增長,大量的人才不斷湧入華為。任正非的無私奉獻利他精神贏得了員工的忠誠。去年華為又上頭條了,因為不斷革新的他們,取消了企業的年終獎,變成季度獎,13級員工能拿23級總裁級別的工資,一躍成為百萬富翁,所以才有17萬人肯跟著任正非幹啊!
  • 砸錢才能出人才?任正非早就給出答案,李蘭娟:把高薪留給人才!
    物以稀為貴,任何一個產業,越是稀有資源越搶手,人才也正是如此。放眼現在的華為,也算是國家之驕傲、民族的力量。自從996工作制度被提出之後遭到了很多人非議。其實說到底,996不被大家認可是因為價錢沒談攏,對於絕大部分群體來講,如果價格遠遠高於加班所付出的綜合成本,在此基礎上自由選擇996,相信每個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
  • 華為擁有9萬名左右高技術人才,任正非是如何吸引和管理他們呢?
    華為有10萬名科學家、高端人才嗎?任正非是因為讓渡出99%左右的股權才吸引那麼多的科學家、高端人才嗎?華為有9萬名左右科學家、高端人才任正非在訪談時回應過,華為有20萬員工,去年春節前後就有2萬多名科學家、高端人才在研究攻關一些關鍵技術和黑科技產品;華為只有2萬多名科學家、高端人才嗎?當然不是!
  • 任正非女兒清華演講回顧:把華為的人才之道全講明白了!
    《任正非女兒清華演講回顧:把華為的人才之道全講明白了!》之前,任正非女兒孟晚舟在清華與800名學子,進行了一場思想的對話的視頻。畢業季曾曝出,華為應屆生的年薪從14萬到17萬起薪,最高到35萬人民幣每年,碾壓百度騰訊。孟晚舟也在演講中提到,華為不按學歷,按價值和潛在貢獻定薪,牛人年薪不封頂。
  • 人才管理:建立長效機制,「複製」優秀人才
    任正非的回答則出人意料:「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管理的能力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在《華為基本法》中有一句話「認真負責、管理有效的員工是華為最大的財富」。而不是像很多企業那樣泛泛地講「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華為基本法》明確規定:「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增值的目標。」
  • 任正非女兒孟晚舟清華演講:華為的人才之道!
    在日本地震、尼泊爾地震時、華為人都沒有撒腿就跑。你不拋棄客戶,不放棄客戶,不盯著客戶口袋裡的錢,才能把錢賺進自已的口袋!第二,長期堅持艱苦奮鬥的精神。馬克斯•韋伯說:「任何一項事業背後,必須存在著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2011年,日本9.0級地震,引發福島核洩露。
  • 盒馬員工確診,深圳緊急抗疫;任正非:人才不是競爭力,對人才的管理...
    任正非:人才不是競爭力,對人才的管理才是 華為是如何學習管理的?任正非說:「IBM教會了我們爬樹,我們爬到樹上摘到了蘋果,我們的老師就是IBM。」它的內涵非常大,但兩端非常簡單,一端來自客戶需求,一端來自客戶滿意,中間就是管理體系。華為把複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客戶。華為在管理中總結了自己的一些管理方法和哲學。
  • 做困難事必有所得 華為的人才機制
    但是人要去改變自己的性格是很難的。 但這個性格它是這樣的,當你地位卑微的時候,性格是你的缺點;當你地位高的時候,你的缺點反倒變成優點了,就是「勝者為王」。 我們看華為的任正非脾氣一直都很暴躁,年輕的時候因為脾氣暴躁幹不成事,很長時間黨都沒法入。後來1978年參加全國科學大會,黨員小組支部討論,任正非不能參加。為什麼?不是黨員。
  • 任正非:能在華為得到好的待遇,感謝的應該是你自己,而不是華為
    但小編個人認為,既然公司能夠為你開出這樣的待遇,是對你個人能力的認可,因此你應該感謝自己能夠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而不是一昧的去抱怨,正如任正非所說過的這一句話。對於任正非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作為華為「大當家」的他也同樣有著為其它公司打工的經歷,然而那時的任正非的工作生涯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種種「磨難」,甚至還因為自己的疏忽,從而導致欠下了一筆巨額債務。
  • 華為為何不斷與高校合作,共育人才?任正非: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
    近日,一份關於華為的圖表在網絡平臺火了!在2020年我國企業科研投入排行當中,華為以1316億元排名全國第一,是第二名阿里的3倍之多。就拿今年來說,從和西北工業大學合作開設鴻蒙菁英班,培養國產手機系統的後繼人才,到近日和清華大學籤署人才培養合作框架協議,構建長效機制,共同推動科研和學生能力的提升,把世界級的難題、業界的挑戰、產業的需求與學生的培養結合起來,為我國的科技創新作出貢獻。華為已經和我國絕大部分重點高校達成人才培養協議。
  • 谷歌5倍價格搶人才!任正非:我們要比他們更高,大二就去給我搶
    這就是為什麼任正非那麼重視新西伯利亞大學和俄羅斯人才的原因。任正非:只要是我們看中的人才,價錢不是問題華為對人才的福利是出了名的好,可以說,今天的華為能夠成為世界性企業,能夠讓自己的5G技術領先於世界,都離不開人才。為什麼任正非就能夠留住這些人才呢?
  • 華為人才分99%和1%兩類,誰是1%?任正非:歪瓜裂棗才真甜
    摘要:華為將人才分為99%和1%兩類,99%大家都懂,但誰是那1%呢?任正非眼中,「歪瓜裂棗」就是。 聲明:風起堂原創文章,嚴禁抄襲搬運,侵權必究
  • 華為對人才的渴望有多強烈?從華為開出的薪資就能一目了然
    人才!」比爾蓋茨也曾說過:「如果再給我一個微軟的研發團隊,我可以再創造一個微軟。」 可見人才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對於企業來說,最大資產就應該是人才,企業的競爭力也決定於是否擁有最優秀的人才。 從華為創立之初,任正非就一直很注重人才,任正非嘗到了注重人才帶來的好處,如今華為的成功離不開人才。
  • 靠情懷吸引留學人才,還是只要給錢就行?人才憑什麼來中國?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陳平在最近一期的視頻中提到:中國的未來不在外資而在人才!中國要準備好和美國在全世界競爭!這和任正非所說「中國和美國競爭的唯一籌碼,就是教育」不謀而合。任正非曾說過兩個故事:二戰時的德國和日本,大量的工業基礎被摧毀了。
  • 任正非|人才很關鍵,面試最重要
    任正非提出要選拔具有洞察與識人能力的面試官,對面試官有考核也要有激勵:「面試官的面試成績作為他績效考核的一部分,也作為晉升或專委會任職的一個資歷支撐」。說白了,要讓具備相應能力的人願意來做面試官,願意來承擔為公司識別人才的責任。
  • 清華每年16%人才「奔」向美國,科學無國界?任正非:難受
    清華,作為我國當下教育水平最高級別的主要象徵之一,幾乎籠絡了大多數國內頂尖人才。這些人才來到這裡繼續深造,清華幫助他們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清華之後走上留學深造的道路,但這些人深造後歸國了嗎?70%以上的留學生不回國,超16%的清華人才前往矽谷,科學真沒國界?
  • 清華每年16%人才「奔」向美國,科學無國界?任正非:難過
    清華,當作我國當下教誨水準最高檔別的首要標誌之一,簡直拉攏了大多數國內頂尖人才。這些人才到達這裡繼續深造,清華援助他們接續挖掘本人的潛能,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清華之後走上留學深造的道路,但這些人深造後歸國了嗎?70%以上的留學生不回國,超16%的清華人才趕赴矽谷,科學真沒國界?
  • 任正非預言或將成真?尖端人才回國,自己的雞終於下在自己的窩了
    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生畢業之後多半是留在國內,為科研做出貢獻,華為每年都從這樣的大學&34;,以此來擴充自己的科研團隊,任正非看中的就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吃苦耐勞,願意奉獻的精神。你要知道全球晶片材料專家,排名前6都都是中國人,在美華為550萬人中有54%來自中國名校畢業,這是什麼概念?而且現在老美4大院每年還新納入6-15名華人院士!如果這些人在中國工作,那麼我們的科研進步簡直會飛起!
  • 華為圍獵半導體人才?IC人才跳槽呈現哪些風向標
    薪酬和發展通道,半導體人才跳槽最看重 華為海思對半導體人才有雙重吸引力 對於華為近期在上海半導體設備廠商挖人,北京大學上海微電子研究所顏重光教授認為,半導體行業內相互挖人非常正常,只有人員流動才能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在半導體領域,要大幅度提高成品率和產品性能,圍繞優秀技術人員的爭奪戰一向非常激烈。
  • 人才爭奪戰升級,華為201萬年薪再招「天才少年」,阿里騰訊百度不甘...
    其中,張霽獲得華為「天才少年」年薪最高檔offer,達到182-201萬人民幣/年;而姚婷的年薪則是第二檔,達140.5-156.5萬人民幣/年。除華為以外,越來越多的超級獨角獸,也加大了他們在人才爭奪及培養方面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