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偏食」海外保健品

2020-12-24 第一財經

伴隨著消費升級的推進,中國企業正加快收購海外保健品企業的步伐。

據外媒報導,包括復星集團在內的中資企業有意收購美國保健食品公司General Nutrition Centers(下稱GNC,「健安喜」)。這家企業成立於1935年,是全球最大的健康營養產品的專業零售商,生產品包括維生素、礦物質、運動飲料和其他專業營養補充劑等產品。

「現在這個消息還只是市場傳聞,我們並不方便發表評論,如果有進一步消息我們亦會告知。」復星集團總部人士在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求證時如此回答。

千億規模

這不是GNC第一次被傳與中資企業的緋聞。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早在幾個月前就有市場傳聞,中國投資者希望與GNC合作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不過彼時合資並不涉及GNC私有化收購事宜。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是,這家總部位於美國匹茲堡的零售商近幾周與多家中國買家會面,衡量其收購意向;包括債務在內,潛在收購交易可能價值為40億美元。

作為全球保健品企業巨頭,GNC於2011年「二度」在紐交所登陸上市,目前市值13.77億美元。這家以零售為主的保健品企業在全球55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超過9000家實體店。

財報顯示,GNC 2015年營業收入26.39億美元,同比增1%,淨利2.1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約15%,儘管本土市場增長疲軟,但今年上半年GNC中國業務收入卻增長了350萬美元,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許是GNC有意「出海」的主因。

「中國保健品市場還處於成長初期,需求並沒有被完全滿足,而隨著數位化傳播的發展,海外的保健品企業在中國會有更多發展機會。」普華永道思略特醫療行業合伙人孫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普華永道思略特報告稱,伴隨著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口老齡化、城市化及環境問題的發展,他們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保健食品市場將新增1000億元的發展規模,其中功能食品規模將突破萬億。

而這一迅速成長的市場給海外保健品企業帶來了發展良機。

以Blackmores(澳佳寶)、GNC(健安喜)、Herbalife(康寶萊)、NBTY 、Nu Skin(如新)、the Vitamin Shoppe、USANA(優莎娜) 這七家境外保健品公司為例,2015年,其中4家企業的淨利潤實現增長,NBTY 2015財年扭虧為盈,淨利潤增長達到269%,排在第二位的是澳大利亞保健品企業Blackmores,全年淨利潤增長67%,已在中國開展業務的USANA淨利增長24%排在第三位。

其中,作為海淘「網紅」的Blackmores澳佳寶在去年下半年澳大利亞本土市場的銷售增長為73%,達到2.376億澳元,該公司分析,面向零售商的銷售受到了中國遊客和商人的支持。為此,該公司去年甚至聘請了體育明星李娜為代言人。

中國資本推動

「中國的消費者也在轉型過程中,他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正在提高、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且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也正深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孫超說。

普華永道2015年全零售數據的調查顯示,在中國的消費者中有接近五分之一的人每天都網絡購物,而全球樣本中這一比例僅為7%。與此同時受到消費升級的驅動,購物戰場延伸到海外市場,跨境電商購物即「海淘」成為眾多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

比達(Big Data-Research)的調研顯示,預計2015年中國海淘市場規模達2400億元,增長60%;海淘族人數可增長到2400萬人。其中,境外保健品的海淘是重要組成部分。

也正因此包括GNC、Blackmores、Swiss在內的海外保健品企業紛紛與中國市場建立合作關係,希望進一步加深中國本土市場的耕耘。

與此同時,對中國市場增長潛力投來目光的不僅僅是海外保健品企業,中國資本亦躍躍欲動。包括復星集團、上海醫藥、合生元、西王食品等中資企業均已在近兩年啟動了相關併購活動。

「國內除了少數知名企業獲得國內消費者信賴外,反而國外保健品企業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最近兩年中資企業收購海外保健品企業的併購案例多達十餘起。其中不乏上市行業巨擘,比如規模上千億級別的上海醫藥以及年收十多億的金達威等。」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中國資本加國外品牌的併購模式在近兩年層出不窮:2015年1月和2015年6月,金達威 (002626.SZ) 分別以3500萬美元和5.95億元人民幣完成了對兩家美國知名保健品公司Doctor’s Best Holdings, Inc和Vitatech的收購;同年5月,南京中生聯合(03332.HK)與復星國際(00656.HK)以1800萬美元完成了對紐西蘭飲食及保健補充劑製造商Good Health公司的收購;四個月後,香港BIOSTIME合生元 (01112.HK) 以近13.86億澳元總對價成功收購澳大利亞著名保健品公司Swiss控股權。2016年8月,上海醫藥(601607.SH)公告將以約9.38億元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保健品公司Vitaco(ASX:VIT) 60%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僅是上市公司巨擘在海外保健品牌的收購上有所動作,不少民營企業也競相布局。以江蘇艾蘭得為例,這家營養保健品企業自2010年收購北美第二大保健品企業IVC在美國市場立足後,就在國際市場收購動作不斷: 2014年6月收購美國加州的營養品公司Adam Nutrition,2016年3月收購荷蘭營養品行業的「百年老店」Bloem Health Products B.V.;3個月後,2016年6月再次宣布收購仿製藥巨頭Perrigo的美國營養品業務。

「並不僅僅是醫藥行業的企業資本在進行海外保健品企業的收購,很多傳統領域由於產能過剩也都在尋找轉型,大健康是一個熱門的方向,而在其中保健品行業的進入門檻又會比較低。」孫超表示,「除此以外,用人民幣購買海外資產也可以起到匯率避險的作用,而保健品企業的現金流也都不錯。」

轉型、拓展新業務、海外資產避險成為了中國資本青睞海外保健品企業的三個主要原因。

「上海醫藥此前並沒有涉及保健品業務,此次也是希望通過併購來獲得一個新的領域的進軍機會。目前針對Vitaco的併購尚未完成,我們預計年內可以完成交割。」上海醫藥方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不過在孫超看來,海外品牌能否藉由中國資本獲得更大市場、成功引入中國並非易事,「很多企業只是認為這是稀有資產,先收購了再說,對於收購之後如何進一步發展並沒有規劃清楚。」他說,相比較而言,對於已經有銷售渠道的中國資本方,比如藥房、電子商務平臺,收購完成海外品牌後在後期銷售渠道的拓展上或許會更有優勢。

相關焦點

  • 聯姻內地資本爭獲「中國身份」 保健品洋大牌繞不開價格亂局
    跨境電商興起捧紅了全球的保健品。在這種態勢之下,昨日,美國知名保健品公司GNC(健安喜)也傳出藉助中國資本全面入華的消息。有消息稱,GNC正與多家公司接觸,潛在收購方則包括復星集團和中植資本國際有限公司等。
  • 國內保健品口碑不佳 中資前往海外欲收購GNC
    國內保健品口碑不佳 中資前往海外欲收購GNC  2016-10-27 09:35:18  GNC,潛在購買方為復星集團和中植資本。
  • A股上市公司收購美國抗衰老企業引爆資本市場,中國NMN保健品行業...
    中國已經成為NMN保健品最重要市場,中國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曲線布局,眾多海外NMN廠商背後都有中國企業背景;前言:2020年7月9日,A股上市公司金達威(002626.SZ)公布其在美國工廠生產的Doctor’s Best NMN抗衰老逆齡保健產品已經上市銷售。消息瞬間引發資本市場的熱捧,金達威股價一飛沖天,10天內出現8個漲停。
  • 世界最大保健品企業破產,中國保健品市場暗流湧動
    數年前,在全球健康營養品市場,中國買家對「洋」保健品的跨國收購,成為一時風潮。Swisse、自然之寶等全球知名營養補充劑品牌爭相「嫁」入中國,這些併購的交易額,甚至遠超當時哈股份注資GNC的19億。但僅僅數年,中國保健品市場已經歷翻雲覆雨的巨變。
  • 中國海外資本集團戰略入股聖商集團
    會議現場,舉行了中國海外資本集團戰略入股聖商集團2000萬美元的籤約儀式。中國海外資本集團合伙人、董事總經理張俊文與聖商大家族聯合創始人、匯銀智慧社區(股票代碼:HK01280)執行董事徐新穎在戰略合作協議書上簽字,併合影留念。
  • 海外保健品魚龍混雜 部分「網紅」「爆款」專供中國
    包括經銷保健品在內的海淘一族走完了從出國順路幫忙、專職規模化運作再到價差減少退出市場的過程。對於國內不斷提升的健康消費需求和混亂的國內保健品市場,購買國外保健品已經從個人帶貨、熟人買賣逐漸轉變為公司運營。然而,在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涉足保健品銷售領域的同時,一些打著「高科技」、「原產地」旗號,在國外註冊專供中國的保健品公司開始冒頭。不法商家逐漸從「專賣」向「研發」延伸,保健品的源頭監管愈發關鍵。
  • 保健品巨頭GNC申請破產背後:中資競購保健品執念
    中資競購保健品執念可能對於中國老百姓喜歡保健品的信心,不止哈藥,中國企業對於保健品的執念頗深。在跨境併購火熱的前幾年,中資企業頻頻出手收購外資保健品公司,如合生元、新希望等收購澳洲企業。Vitaco是上海醫藥繼2015年競購澳洲保健品公司Swisse失敗後,又一次出擊海外市場。「保健品是上海醫藥努力打造的業務板塊之一。」
  • GNC――中國資本也救不活的全美第一保健品品牌
    在中國,GNC近幾年也成為不少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是最早開設天貓旗艦店的國外保健品牌之一。除此之外,這家企業的破產還牽涉到另一家企業: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事實上,哈藥集團是GNC背後的最大股東。  全美第一保健品品牌的輾轉史  2018年2月,哈藥集團與GNC籤訂收購協議。
  • 為何兒童長期偏食會導致白癜風?
    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有很多孩子比較挑食,實際上偏食是對兒童身體不利的,首當其衝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可能導致白癜風,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兒童飲食,為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否則長期偏食可能會導致白癜風。那為何兒童長期偏食會導致白癜風?
  • 進口品牌接連入華 國產保健品路在何方?
    實際上,中國消費者對GNC並不陌生,由於業績持續低迷,這家保健品巨頭近年來頻頻與中國買方接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5年以來,國內保健品格局正向「中國資本+海外品牌」的模式轉變,Swisse、自然之寶等國際知名保健品背後皆出現了中國企業身影。
  • 疫情下全球保健品行業冰火兩重天 中國市場回暖成洋品牌救命稻草?
    但放眼海外市場,持續地新冠疫情讓部分洋保健品的日子變得艱難。美國最大的保健品品牌GNC(健安喜)此前宣布,公司計劃關閉7300家門店中的1200家,並向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澳洲品牌Blackmores(澳佳寶)則在今年2月致股東的公開信中下調了全年利潤預期。中國市場會成為洋保健品的救命稻草嗎?
  • 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二О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證券代碼:600056證券簡稱:中國醫藥編號:臨2012-020號  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2012年度日常關聯交易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和完整,對公告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負連帶責任。
  • 2021中國嬰幼兒保健品行業現狀分析
    這種細緻要求也體現在了父母們的購買過程中,產品包裝上的成分原材料信息對消費者購買嬰幼兒保健品時的影響比例,在營養品的購買決策樹的重要度僅次於品牌。進口化則更好理解,即海外嬰幼兒保健品品牌增長迅速。海淘或海外購入嬰幼兒產品的渠道滲透率從2017年的13%提升為14%。
  • 飛鶴稱有意向收購美國保健品零售商Vitamin World
    中國消費者健康與保健意識提升,帶動了中國企業對海外保健品牌的收購熱潮。根據路透社最近的消息,中國飛鶴乳業將以2800萬美元收購破產的美國保健品零售商VitaminWorld Inc。飛鶴乳業向界面新聞證實了這個消息,表示公司的確有這個意向,但是尚未最終落實,正在溝通中。
  • 日本藥妝FANCL準備在中國賣保健品
    日本藥妝FANCL準備在中國賣保健品來源:聯商網2017-05-18 09:08不少中國遊客赴日喜歡購買日本藥妝店裡的保健品,現在至少 FANCL 的保健食品能夠在中國直接買到了。5 月 16 日, FANCL 宣布與中國國際醫藥衛生公司(下文略稱「國藥國際」)籤署了健康食品代理協議,預計 6月中旬國藥國際將獲得中國地區獨家銷售權,國藥國際隸屬於中國最大藥企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諮詢公司羅蘭貝格日前發布的《「十三五」時期中國保健品行業致勝策略》顯示, 2015-2020 年中國保健品市場年增速約為 8%,到 2020年市場規模約為 1800 億元。
  • 中金看海外:從DHL看中國物流的資本回報
    而在中國市場,直接走直營模式的順豐控股正在成長為綜合物流商,在龐大資產的基礎上盡力釋放價值,從而實現資本回報的提升;而加盟模式下「通達系」開始出現資本開支高峰。我們認為,加盟制快遞在中國亦可提供高時效服務,高度加盟模式可長期存續。
  • 全球最大保健品公司破產禍及這家A股 背後或是局?
    中資競購保健品執念可能對於中國老百姓喜歡保健品的信心,不止哈藥,中國企業對於保健品的執念頗深。在跨境併購火熱的前幾年,中資企業頻頻出手收購外資保健品公司,如合生元、新希望等收購澳洲企業。Vitaco是上海醫藥繼2015年競購澳洲保健品公司Swisse失敗後,又一次出擊海外市場。「保健品是上海醫藥努力打造的業務板塊之一。」
  • 權健認罪,天獅打假,無限極整改……整改一年後,保健品行業信任度降...
    海外保健品收購潮興起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保健食品產量與市場規模分別達50.64萬噸與2613.3億元;2017年增長至53.9萬噸與2938.9億元;2019年或將突破63.4萬噸和3500億元。「監管部門對保健品實施備案制,讓保健品整個市場在迎來春天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加劇該行業的競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朋友圈」海外代購保健品靠譜嗎?
    在某購物網站搜索「代購保健品」,相關結果高達7000多個,足見其火爆程度。  打開微信朋友圈,魚油、維生素片、礦物質片、蛋白粉、牛初乳粉、營養配方粉乃至芹菜籽精華、蔓越莓精華……宣稱具有各類功效的保健品應有盡有,其產地大多來自歐洲、美國、澳洲。許多保健品都標註海外直郵或朋友在海外定居,幫忙代購。
  • 中國保健品市場步入2.0時代 疫情催生龐大免疫力需求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暨2020亞洲天然及營養保健品展開幕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11月27日電 (記者 李佳佳)「疫情前,很多中國消費者會關注美容類保健品。疫情後,對於提升免疫力以及健康的需求明顯增加」,GNC健安喜中國區總裁黃翔祺對中新網記者說,現在中國保健品市場已經進入2.0時代,市場特徵從1.0時代的「補不足」變為尋求增強不同類型的保健功能。眼下,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暨2020亞洲天然及營養保健品展(以下簡稱HNC健康營養展)正在上海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