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市豐臺區群英幼兒園 範建華 王冬梅 錢曉鳳 陳天琪
京劇藝術是我國的國粹,蘊含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豐厚文化底蘊,京劇的傳承與發展對于振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激發中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有這樣一所幼兒園,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先生曾為幼兒園親筆題詞:「體驗京劇藝術, 薰陶傳統美德」,該園的「娃娃京劇藝術團」曾三次與梅先生同臺演出,並多次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節目錄製、新年戲曲晚會以及北京市、區級演出,她就是北京市豐臺區群英幼兒園。
群英幼兒園以傳統文化為特色,以京劇藝術教育為切入點,倡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達成共識」的文化引領,形成「溫暖祥和、自然開放」的辦園理念,成為一所既有傳統文化教育特色,又有國際文化視野的市級示範幼兒園,在傳承與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園本特色文化之路。
群英「娃娃京劇藝術團」的小演員與梅葆玖先生同臺演出
我園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價值,在環境中努力滲透京劇元素,提供具有傳統藝術美感並與幼兒積極互動的欣賞環境,讓幼兒能夠看到、摸到、感受到,並支持、引導幼兒參與環境創設,自然受到文化的浸潤和感染。
樓道環境中的京劇元素
自從孩子們在央視第一屆幼兒春晚上表演猴戲之後,幼兒園興起了一股表演熱潮,老師追隨孩子的興趣,在樓道設計了巨幅「大聖」牆飾,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傳統經典故事《西遊記》的探究興趣。
瞧,貴妃頭冠與光學玩具相結合,互動的環境,引發了孩子們更多的探索。
道具功能室裡琳琅滿目的道具
(內容提供 / 趙漫漫 張晴)
「娃娃京劇藝術團」的孩子們經常參加各種大型表演活動。為使每一個孩子都獲得發展,給每一個孩子創建表達、表現的機會和平臺,我們將大型活動與表演區、圖書區、美工區相結合,大型活動表演完之後,各班還會根據幼兒的興趣自主開展各類延伸活動。
製作小小緊箍咒
虎皮裙是什麼樣?看我的!
孩子們自己設計的劇本:《真假美猴王》
《三借芭蕉扇》
《真假美猴王》
幕後花絮
演出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在美工區用各種材料製作了孫悟空,大家提議辦個齊天大聖展覽,並邀請家長來參觀,孩子們還用收穫的一筆義賣款,給園裡的寵物兔換了個更寬敞的新家呢!
(內容提供 / 張雪 胡曉晨)
通過京劇名家口傳身教、專業家長充分參與,孩子們能與藝術家近距離接觸,感受京劇的魅力,體驗京劇的樂趣,幼小的心田中漸漸播種下京劇藝術的種子,讓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
京劇名家走進幼兒園
京劇名家胡文閣、張馨月兩位老師分別來到幼兒園,手把手地為孩子們講解貴妃表演的動作精髓。孩子們在專家的指導下動作更加靈動、眼神更有韻味。
猴戲表演的真諦是什麼?「大聖爸爸」告訴您
大一班王瑞聖的爸爸是北京京劇院演員,也是國家一級演員,他帶著孩子們反覆模仿和創編,還傳授給大家演猴戲的真諦,就是要動起來、眼睛瞪起來。
2019 年 幼 兒 園 大 型 「六一」文藝活動中,「大聖爸爸」和孩子們一起表演《真假美猴王》。孩子們跟著「大聖爸爸」一會兒瞪大眼睛,一會兒撓撓頭,一會兒踢踢腿,好不傳神!
演員爺爺真給力,退而不休常指導
看出來了嗎?這位「大聖爺爺」可真是位「老爺爺」哦,他是鄭雲菲小朋友的姥爺,是北京京劇院退休的專業演員,得知幼兒園開展京劇教育,便主動承擔起幼兒園京劇特色活動的指導工作。這是爺爺在帶著孩子們學猴戲。
群英幼兒園致力於將京劇藝術元素融入幼兒園課程之中,以開放的心態融合各方資源,創造性地開展京劇教育,使幼兒玩在其中、樂在其中、發展在其中。「梨園綻蕾,群英薈萃」,正如幼兒園的名稱一樣,群英幼兒園要成為靜水流深的百花園,讓幼兒在傳統文化的浸潤和滋養中,健康快樂成長;要成為群星薈萃的大舞臺,讓教師們在不斷學習和探索中,展現風採,走向成功!
本文發表在《學前教育》2019年第12期
策 劃| 學前教育編輯部
文字編輯| 張亞利
版權聲明:本文為《學前教育》原創稿件,版權歸本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者,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