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疫情期間的生活和感受,可能收到蔣勳、方文山、幾米等人回信

2020-12-15 北晚新視覺網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的你會不會感到孤獨和焦慮?寫一封信吧,蔣勳、方文山、姚謙、程璧、周雲蓬、幾米等文藝界人士會專門回覆你,和你分享疫情期間的生活和感受。

近日,文藝公眾號「藝文力研究所」推出了「2020我想和你談談——長夜來信,在日出之前」的公益計劃(下文簡稱「長夜來信」),讀者可以在線上來信中聊聊生活,聊聊愛好,文藝界人士負責回信。這一計劃在網友中贏得強烈反響。依靠文字的力量,天南海北的人們相互助力,彼此守望。

橋梁:傳遞人與人的守望

「長夜來信」計劃的發起者是藝文力研究所的創辦人汪莎,她是一位在京工作的武漢人,疫情期間就在京居家隔離。「疫情開始後,大家更多關注的是新聞信息和醫務人員,但還有很多普通人都處在各自的焦慮中。」她覺得,此時的藝術文化界人士可以給普通人帶來力量,像燈塔一樣陪伴他們度過這段時光。

她想到寫信用這種古老樸素的形式,在普通人和文化界人士之間架起橋梁。來信人可以指定某位回信人,也可以不指定人選,暢所欲言地寫信,「特別像小時候的我們在交筆友,有寄信和等待的過程,這是人和人之間最樸素的守望。」

聽說這個計劃後,大量文藝界人士加入了回信人的行列,蔣勳、楊照、高豔津子、伊能靜、幾米、劉孜等20位知名人士成為第一批回信人。音樂人在其中也佔有大量比重,創作《我願意》的著名作詞人、製作人姚謙,作詞人方文山,民謠音樂人周雲蓬、旅日音樂人程璧紛紛響應。

首批回信人中還有一位有著特殊的身份,他是身在武漢一線的醫生,不幸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經歷了艱難的病癒過程,他成功治癒並重返一線。汪莎聽說他的故事,就託朋友找到他,也請他擔任回信人。

燈塔:給普通人希望與力量

「長夜來信」計劃並沒有限定主題,但由於目前全國處於疫情中,大多數來信都與此有關。截止3月4日下午發稿前,該計劃已收到百餘封來信,其中60%來自武漢。

就目前收到的來信而言,大多數來信者講述著疫情期間的心路歷程,細碎的生活氣息讓人感到很真實。一位在武昌疫區的媽媽覺得自己是一個「裝著兒和女的大口袋」,還有一位來信人直白地發問:「身體要怎樣直面災難?」舞蹈家高豔津子第一時間回復「去細膩地經歷所有」,「經歷完這次痛苦後,讓我們懂得更深刻的愛和所有生命的不易。」

音樂人程璧收到一封專門寄給她的信,寄信人是武漢的一位十七八歲的青年女學生。「她說自己參加學校的調研小組,到前線醫院考察,緊張的前線情況對她衝擊很大,在信中問我『春天還會來嗎?」程璧說,「我會結合我自己的成長經歷給她回信,我們都是女性,都是普通人,我們有共鳴點。」她感慨說:「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在做身體上的戰鬥,我希望我們能發揮對文字的感受力,讓受到疫情衝擊的人積極地面對未來。」

思考:焦慮讓人更懂得安靜

並非所有寄信人都在通過文字「求助」,作為回信人的姚謙說:我要謝謝寫信的人,我從信中獲得了能量。

姚謙人在臺北,日常忙碌的生活也被疫情打斷,「開始很焦慮,替風暴中心的醫護人員著急,也思考自己的生活狀態。」相信每個人都有相似的感受,「一開始就有人跟我邀歌,我是拒絕的,因為當時我還沒有思考清楚,我不想寫一些心靈雞湯,我希望能安靜下來。」

而一封來自武漢的信讓他深受觸動。寄信人是一位武漢人,「焦慮」和「不安」是他來信前半段的關鍵詞。慢慢的,這位寄信人成為志願者,習慣了每天睡覺起床、做飯、吃飯、督促女兒上課寫作業的生活,生活反而平靜下來。

「我重複讀了好幾次,讓我想了很多,我很想對他說聲謝謝。」姚謙說,焦慮每個人都有,都會從開始的緊張、悲傷、猜測,到最後把自己抽離,重回冷靜,「他在比我更嚴峻的地方生活,他卻比我有更安靜、更篤定的力量。這些身在一線的人們就像一道光,讓我們思考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

姚謙不僅把這些感受整理成回信,還專門為寄信人錄製了一段視頻。在整理思緒的過程中,他終於答應了一首歌曲的寫作,他感到自己找到了冷靜思考的狀態。「這也許是老天讓我們重新安靜思考生命的時期,所有的焦慮都在激發你懂得安靜,安靜中才有能量吸收新的資訊和進行思考,這是這次災難告訴我的」,姚謙感慨。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韓軒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煙臺小學生收到鍾南山院士親筆回信→
    這是鍾南山院士寫給煙臺市小學生王澤明的回信。8月28日,在開學前三天,王澤明收到了這份珍貴的「開學禮物」,捧著鍾南山院士的回信,王澤明十分激動,表示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負期待,長大後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者。
  • 煙臺小學生收到鍾南山院士親筆回信
    這是鍾南山院士寫給煙臺市小學生王澤明的回信。8月28日,在開學前三天,王澤明收到了這份珍貴的「開學禮物」,捧著鍾南山院士的回信,王澤明十分激動,表示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負期待,長大後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者。
  • 收到南山爺爺回信的石龍小女孩升5年級了
    大家還記得那個在疫情期間給鍾南山爺爺寫信,並幸運地收到回信的小女孩凌幸殷嗎?新學期開始,小幸殷和同學們都順利回到校園升讀五年級了!新學年伊始,小幸殷還準時收看了南山爺爺主講的《開學第一課》,她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 煙臺小學生收到鍾南山院士親筆回信
    」這是鍾南山院士寫給煙臺市小學生王澤明的回信。8月28日,在開學前三天,王澤明收到了這份珍貴的「開學禮物」,捧著鍾南山院士的回信,王澤明十分激動,表示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負期待,長大後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者。
  • 「我收到鍾南山爺爺的回信啦」
    10月14日下午,記者聯繫到了給鍾南山寫信的小學生——香江路第一小學四年級五班的張軒瑜,她向記者分享了自己收到回信時激動的心情。 「這封信是3月份寄出去的,9月27日,我在學校收到了這封信,太驚喜了,沒想到鍾爺爺真的給我回信了!
  • 妙語如珠,蔣勳讓你感受文字的極致
    離開真實生活,知識可能只是假象,只是枯燥無趣的一堆詭辯吧。天地有大美,《法華經》上說天上落雨,不分善惡。雨水澆灑稻麥,也滋長罌粟。衰老不只是生理現象,更是精神上故步自封。可以懂得不打擾人,也可以懂得不被人打擾。
  • 幾米:但願有一天你會懂
    如今幾米已出版超過60種繪本作品,還被改編成音樂劇、電視劇、電影、動畫,也有VR互動。從幾米作品中我們讀出童趣、人情、詩意和哲理,也能讀出人人感受過但又說不清道不明的人生滋味。  如今,幾米依然創作不止。  2020年新年伊始,他的繪本新書《但願有一天你會懂》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在這個繪本故事中,有一個叫小光的男孩,他活潑好動、古靈精怪,每件事在他心中都充滿新鮮感,想要一探究竟。
  • 「鍾南山爺爺為什麼哭了」深圳小學生收到鍾南山回信激動難眠
    今年初,因為疫情的緣故,田心小學全體學生居家開展項目式學習,三(3)班的唐珩越同學每天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新聞,關注疫情最新動態,當她看到鍾南山爺爺哭泣落淚的時候,便決定開展以《鍾南山爺爺為什麼哭了?》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
  • 高中女生給檢察長寫了一封信 很快收到了回信 裡面寫了啥?
    「曉彤同學,你好,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針對你關心的疫情期間一些法律上的問題,我想和你交流以下幾點看法……」近日,台州一中高一學生施曉彤收到了來自台州市檢察院檢察長孔璋的回信,檢察長的另一個身份,是該校的法治副校長。
  • 幾米「忽然長大」系列即將上市
    身為父親的幾米頭痛而無奈,身為創作者的幾米卻看到了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靈。於是,和孩子同樣敏感的幾米,用一張張圖和幾句話,便明白地道出了孩子們的心聲——孩子的擔憂、恐懼、疑惑、快樂和願望。當然還有抗議,抗議大人對他們想法的漠視,抗議這個世界對小孩的種種誤解。
  • 成都9歲小學生收到鍾南山爺爺回信
    希望鍾爺爺保重身體 9歲男孩提筆寫信同學今年疫情期間,9歲的鐘梓橦在家上網課。年初,一張1月中旬「84歲鍾南山院士乘高鐵趕往武漢」的照片火遍網絡,照片中,84歲的鐘南山滿臉疲憊地坐在前往武漢的高鐵上閉目養神,結合當時緊張的疫情形勢,讓不少人心酸又敬重。
  • 煙臺小學生收到鍾南山院士親筆回信: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
    這是鍾南山院士寫給煙臺市小學生王澤明的回信。8月28日,在開學前三天,王澤明收到了這份珍貴的「開學禮物」,捧著鍾南山院士的回信,王澤明十分激動,表示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負期待,長大後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者。記者了解到,王澤明今年10周歲,是煙臺市芝罘區建昌街小學5年級2班的學生。在疫情期間通過新聞認識了鍾南山院士,看著84歲的老人坐上「逆行」武漢的高鐵,王澤明深受感動。
  • 青羊娃收到鍾南山爺爺回信
    青羊娃收到鍾南山爺爺回信「媽媽,鍾爺爺給我回信了!」今年疫情期間,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鍾梓橦經常關注一些與疫情相關的新聞,那天剛好看到「84歲鍾南山院士乘高鐵趕往武漢」的照片,這讓他非常感動。「我很崇拜鍾爺爺,看到他那麼累,那麼辛苦,也很心疼他。」於是,鍾梓橦萌生了給鍾南山爺爺寫信的想法,希望他注意身體。
  • 有的收到鍾南山回信,有的連續5年收到新學年大紅包
    田心小學校長劉漢文走上講臺,熱情地歡迎全體少年隊員的健康返校,並將學生收到鍾南山爺爺的來信這一喜訊再次告知全體同學。今年初,因為疫情的緣故,田心小學全體學生居家開展項目式學習,三(3)班的唐珩越同學每天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新聞,關注疫情最新動態,當她看到鍾南山爺爺哭泣落淚的時候,便決定開展以《鍾南山爺爺為什麼哭了?》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
  • 成都9歲小學生收到鍾南山爺爺回信
    成都9歲小學生收到鍾南山爺爺回信。真誠 希望鍾爺爺保重身體9歲男孩提筆寫信今年疫情期間,9歲的鐘梓橦在家上網課,由於家裡很關注疫情,他也經常關注一些相關新聞。在信的最後,他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想要一張鍾南山爺爺的籤名照和回信。梓橦媽媽說,兒子把信寄出後,就天天盼著回信,每隔兩三天就要去樓下信箱看一遍。驚喜 開學後收到鍾爺爺回信立志考大學當一名醫生9月6日,回信終於收到了。鍾梓橦說:「那天我無意之間打開信箱,看見有一封從廣州寄來的信,而且是我的名字。
  • 9歲小學生收到鍾南山回信:恰同學少年 期投身杏林
    希望鍾爺爺保重身體9歲男孩提筆寫信今年疫情期間,9歲的鐘梓橦在家上網課。年初,一張1月中旬「84歲鍾南山院士乘高鐵趕往武漢」的照片火遍網絡,照片中,84歲的鐘南山滿臉疲憊地坐在前往武漢的高鐵上閉目養神,結合當時緊張的疫情形勢,讓不少人心酸又敬重。
  • 9歲小學生收到鍾南山回信:恰同學少年,期投身杏林
    希望鍾爺爺保重身體9歲男孩提筆寫信今年疫情期間,9歲的鐘梓橦在家上網課。年初,一張1月中旬「84歲鍾南山院士乘高鐵趕往武漢」的照片火遍網絡,照片中,84歲的鐘南山滿臉疲憊地坐在前往武漢的高鐵上閉目養神,結合當時緊張的疫情形勢,讓不少人心酸又敬重。
  • 總書記,您給我們的回信收到了
    同學們暢談中國夢,共話燕園情,回想起一年前習近平同志參觀我們學院並與學生座談時的勉勵話語,遂決定向總書記寫信匯報學習生活情況和學習中國夢的感悟。   短短幾天後,我們收到了總書記的回信。同學們欣喜萬分,激動地傳閱信件。通過學習回信,我們更加明確肩上的擔當與責任,堅定了實現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
  • 新書上架丨跟著蔣勳用色彩和聽覺感受「二十四節氣」
    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成為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2020年歲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一個深具藝術敏感度的作家,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蔣勳首先做的是顏色的功課。
  • 成都9歲小學生收到鍾南山爺爺回信:恰同學少年,期投身杏林
    9月6日,四川師範大學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四年級一班的鐘梓橦收到了鍾南山爺爺的回信。那是他等待了數月的回信,拿到信的那一刻,他激動得語無倫次,他告訴家人,自己以後要像鍾爺爺一樣,成為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而前提是,考上理想的大學,當一名醫生。真誠!希望鍾爺爺保重身體9歲男孩提筆寫信今年疫情期間,9歲的鐘梓橦在家上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