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講了思考的基礎之三【表徵】,閱讀了皮亞傑、布魯納、艾利克森,【表徵】只有二字,但確實難於講清晰,雖盡了【全力】,但感覺還是有一段【差距】。不過,也因此喜歡上了【表徵】二字。
何謂表象,表象是一種表徵,可以脫離事物,但事物的形象在大腦裡【形成圖像和表象】,通過【表象】去表徵世界。
中國詩詞之美,有一部分,在於【表象】表徵,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詩即圖景,雖不能直接目睹長河、落日、圓,但長何、落日、圓,在大腦裡有相應的表象,操作表象重構出一幅美麗的圖景,用文字表徵圖景。又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荷、尖尖角、蜻蜓、立上頭,在大腦裡有相應的表象,操作表象重構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圖景,用極其普通的文字表徵出一幅躍然紙上的圖景。
形式表徵,也即結構表徵,形式之美,結構之美。五言詩,用一種形式來表徵【詩】。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
更上一層樓。
好看的文章、美的文章,用的是初級表徵,用於表徵之物都是跟現實有比較緊密的關聯,欣賞一下,如夢幻泡影,用【夢】【泡】表徵【易破滅的夢想】;如露亦如電,用【露】【電】表徵【短暫】,早晨的露珠,閃電,都是短暫的。用於表徵之物【夢】【泡】【露】【電】,都是緊貼現實,美的文章,儘量用初級表徵,就是用於表徵之物,要緊貼現實。這樣讀者讀起來,就基本不費腦力。
但一些思想性的文章,雖然深刻,但卻極其難讀,用於表徵之物之詞彙,大都是脫離現實的次級表徵,極其抽象。比如:
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
讀這樣的句子,一下子就感覺不一樣了
簡化一下:心理表徵是一種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的表象,或抽象的符號。
所用之詞彙都不能激活大腦產生一個圖景去認知【表徵】這個概念
跟大漠孤煙直完全不同
閱讀【大漠孤煙直】,大腦會【構建出一個表象】
非常形象
初級表徵,很容易就會導致【行為】。
次級表徵不行,你要思考、計算。
有些文字本身就比較抽象,當用這樣的抽象的文字【物、心理結構】去表徵【心理表徵】這樣的一個概念時,人是很難把握住的。就需要人慢下來,思考與計算。
但關於表現【美】的文章,會用初級表徵。
當關於表現【思想、思維】的文章,會用次級表徵。
用初級表徵的文章,你可以快速的閱讀,行雲流水,一天可以看一本書。
用次級表徵的文章,你只能慢讀了,一天看一章就不錯了。
如果剛開始讀一些思想、思維性的書時,就猶其困難。但讀得多了,即使大量的使用次級表徵,也可以快速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