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月22日下午2點,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患者情況。
11月22日上午,上海浦東新區衛健委在對此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排查中發現2例新冠肺炎可疑病例。
11月20日凌晨,天津報告新增4例本土確診,均來自東疆港區瞰海軒小區。至此,該小區已經發現5例確診病例和3例無症狀感染者。
10月25日,新疆疫情反撲,喀什新增138例無症狀感染者,一夜之間,喀什封城。機場關閉,航班大面積取消。
一時間,新冠疫情會不會二次爆發,人們紛紛擔心,天氣變冷,疫情會捲土重來,秋冬疫情反撲,又一波病毒躍躍欲試。
2
我們老百姓最認可的專家張文宏今天下午發文表示:我們沒有理由控制不住這輪冬季的疫情。
他在微博表示:冬季來臨,全國多地發生散發疫情,引發全國對於冬季爆發疫情的恐懼,並且對各地抗疫策略的差異性也多有熱議。
其實,中國各地對於疫情的防控都非常到位。從防控效果來看目前的疫情都在可控範圍,並未有連續性的社區二代病例發生。
部分省市宣布進入戰時狀態並進行較大範圍的全員檢測,也並非這些區域的疾控追蹤能力不夠和精準防控能力不足。
比如天津,就是以疾控善於追蹤病例源頭聞名全國,疾控的張穎更有以病例溯源能力強,工作精細,被譽為疾控福爾摩斯。
當前全球疫情防控進入深水區,疫情失控風險與疫苗協助疫情控制的希望並存。特別在疫苗呼之欲出之時,我們對於常態化下的抗疫有了更多的理解。未來防疫挑戰的艱巨性和長期性可能會超出大多數人的想像。
凜冬將至,摘下來的口罩,該戴上了,大家注意保暖,務必做好防護!
3
為什麼會出現第二波疫情?對於這種現象,科學界有很多研究,其中一個公認的原因是,因為夏季溫度較高,所以呼吸道傳染病症狀相對輕微,容易被忽視,但是在這個時間段,疫情已經開始擴散,積累了巨大的患者基數。
到了冬季,新型冠狀病毒在寒冷、乾燥條件下,更有活力,傳播力更強,死亡率和傳染性都大幅度上升,造成了嚴重的疫情。
而現在的疫情,似乎正想著這個方向快速前進。不需要什麼科學知識,我們都能想到這絕不是一件好事情。
好在,人類對於疫情的認識終究是比一百年前有所進步的,我們知道了病毒是個什麼東西,也知道了一些治療與預防的辦法,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年冬季的第二波疫情,是有可能避免的。
4
對於眼下國內備受關注的無症狀感染者,,張文宏也進行了解讀。
大家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定義非常模糊,很多人都認為,沒有症狀就是無症狀感染者,這只是表面現象。
事實上,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中一定混雜了有病變的人群,只不過感染者本人和醫生第一眼都很難看得到。
如果進一步對這些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情發展進行追蹤,那麼有些人會出現症狀,有些人甚至會變成重症,這是疾病的自然進程。
隨著對所有病人的病情進行追蹤,最後一定會出現有症狀的人。
那麼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帶來潛在的大規模傳播風險?
張文宏說,這個傳播風險是可以控制住的。如果這麼多無症狀感染者不在早期被發現,隨著時間推移,一定會出現有症狀感染者。只不過這個時候會失去最佳控制時機,但這不代表我們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