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建行行長曾說過一句話「銀行是弱勢群體」,可能大家聽完這句話就認為是在「裝可憐」,其實不然,雖然銀行作為金融行業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但是現在確實已經給自己挖了不少坑了,尤其是在最近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組數據之後,這句話更是應景。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今年一季度,國內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還的總金額已經將近800億元,自然而然,銀行成為最大的「受害者」,其實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信用卡進入國內之後,市場上就對此反應強烈,他所帶來的不只是生活上的方便,更是一種全新的消費模式,讓人感到非常的新穎。
所以在信用卡很快就在國內普及開來,而銀行作為關鍵角色,自然也就對審核方面比較寬鬆,目的就是為了快速推廣信用卡,但是現在真正實現了普及,卻要面對的是另外一個問題——逾期。這筆糊塗帳也讓銀行花了不少心思。
當初在搶佔信用卡市場的時候,風控審查就變得寬鬆,隨之而來的就是壞帳的飆升,但是信用卡業務作為留住客戶資本的一個重要工具,前期快速的擴張自然會帶來逾期增肌愛,不採取措施去制止,銀行可能會因此被拖垮。
為了改變這一情況,降低銀行自身的風險,所以這一業務也很快被進行一系列的調整,銀行為了減少逾期,除了提高審核要求以外,還加強了信用卡的風控,爭取降低逾期總金額,其實大家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自然會有一些不爽,但是小編認為這對於那些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消費觀念的年輕人來說,卻是一種福音。
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有一組數據顯示,我們國家90後年輕人,人均負債已經達到了12萬元,他們的儲蓄意識非常低,每月只有1300多元的水平,這又該如何償還那麼多的債務呢?並且這些人群的逾期率已經將近48%,超前消費的能力遠遠超過還款能力,所以銀行降額其實是一種好事。
那麼加強風控的同時,也就意味著有一批人會面臨著降額封卡,那麼誰又會成為銀行們的「待宰羔羊」?總之,銀行會特別關注你的這幾種行為:
大額刷卡
按照常理來看,持卡人正常使用信用卡的話,消費金額可能會有零有整,有大有小,但是如果你經常性的刷取整額,並且數量還非常大,每個月的消費頻率也不高,信用卡的額度就已經被刷光,這樣的人,銀行肯定會盯住你的,因為明顯存在套現的嫌疑。
異地刷卡
還有一類人就是,在使用信用卡的時候,前腳在北京刷卡,後腳又跑到上海,這都會在銀行的系統記錄之中,有一些持卡人經常性的這樣使用,自然會引起銀行的注意,他們也將會被認為是不穩定目標,而進入銀行的視野,這個時候就要小心你的額度了。
定點刷卡
有很多使用信用卡的人,在套現的時候或者所謂消費的時候,就會盯著一個pos機,這樣長時間在一家店裡「消費」,對於銀行來說,是不存在的,所以在銀行看來,有這樣行為的人,除了套現,實在想不出來他是用來消費的,而銀行對於套現的態度,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要想不被銀行「宰」,還是老實點比較好。
非正常點刷卡
現在雖然有很多24小時營業的超市,但是經常性的在半夜一兩點刷出十萬二十萬的人,肯定是不正常的,就算有,次數也不能過於頻繁,一般正常的消費者在超市裡消費不會超過1萬元,並且任何大型的超市,一般都會在晚上十點左右關門,對於這種常識性的東西,大家還是要規避著點比較好。
其實,上面小編介紹的這幾種,大家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銀行對其處理也會比較輕,或者就是簡單提個醒,但是如果說你經常逾期,那麼銀行可就沒有那麼好說話了,並且從今年開始,銀行還取消了臨時額度的最低還款,將其固定的最低還款利率和分期還款利率變成由銀行自己決定。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銀行賦予了一定的權利,所以面對這些新的規定,我們一定不要心存僥倖,有投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