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變壞有時候很難,有時候又很簡單,當一個必須做出決定的選擇出現的時候,不管選什麼,都會有非議,你會怎麼做?
一念之差都會掉入萬丈深淵,《獵狐》中就涉及到這樣一個命題,在親情和正義(法律)之間,就要做出一個選擇。很多人看不起選擇親情一方,認為都是那個所謂的親人自己「作的」,一開始就應該當斷則斷。
在這部劇中,並不是所有的壞人開局就變壞,有這樣一個角色,他在前期就是一個非常正派的角色,對得起身上的警服。可是,再正義的人,也會有軟肋,在親情面前,大概都是浮雲吧,終究還是「黑化」了。
他是楊建群,一個刑警隊長,副市長的女婿,後來成為了副局長,只有觀眾知道,他是怎麼一步步忘掉初心,一點點地理所應當的包庇自己的妹妹,最後連自己也無法回頭,更是做成了一個更大、更恐怖的反派。
一開始反派角色非常明朗,就是王柏林,至於郝小強,頂多就是一個前期小boss,真正搞風弄雨的人物是王柏林,兼有一個反派角色應有的狠辣和智慧,每到關鍵時候都能先一步下手,讓主角夏遠等人猝不及防,更是動用自己的手段逃到了國外。
在逃跑過程中,給予最大的幫助還是楊建群。在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人物,生生毀了楊建群的人物,他的妹妹楊建秋。最先被腐蝕的人就是她,接二連三的被人帶到溝裡,還學會了沾沾自喜。
剛開始楊建群還能約束楊建秋的行為,後來就不行了,在看到自己妹妹因為害怕自殺的時候,本就對妹妹有愧疚的他選擇對現實妥協,走上了一條提心弔膽的路。楊建群選擇了親人,放棄了自己引以為榮的正義感。
有人覺得他可憐,有人覺得他可悲,有人覺得他活該。到底該不該把第一時間把楊建秋讓給法律來審判,這要看在站在什麼角度。他已經做出了選擇,也走到了黑,比王柏林更加的可怕。
在孫銘被勸返回國的時候,為了保全自己,這個人選擇了最有效的手段,拿孫銘的孩子威脅暗示孫銘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當時他那假惺惺的樣子,面目可憎。比起王柏林的狠辣,他也差不了多少了。
這個一直隱藏在主角身邊的最大的boss,從好人到壞人,終究是一念之差,看到自殺的妹妹,那一絲愧疚無限放大,選擇了沉淪。王柏林不可怕,他在明面上,可怕的是楊建群,不知道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會暗地裡做出什麼瘋狂的事,硬生生活成了自己曾經最痛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