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作曲家室內樂作品音樂會眾星閃耀

2020-12-15 搜狐網

  「洋樂團」齊奏「中國曲」 三個「頂尖」備受矚目

  繼2005年加入北京國際音樂節支持者和贊助商的行列,中國建設銀行今年又以首席贊助商的身份繼續支持這項國際文化交流活動。10月11日,在建行總行舉行的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第8場演出——中國現代作曲家室內樂作品音樂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國當代作曲家「黃金一代」的「頂尖」 聚首成為最大亮點。

  據介紹,本場音樂會節選了我國當代作曲家郭文景、葉小綱、譚盾、張麗達、陳怡、周龍和瞿小松等人最經典、最優秀的作品,大都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著新的嘗試,音樂語彙不斷更新,不斷打破舊有常規,從更寬泛、更多元的角度去審視音樂的表現,集中展現了我國當代作曲家的最高水平與藝術風採,可謂是我國當代作曲家「黃金一代」30年來的首次大聚會。

  記者注意到,郭文景、譚盾、瞿小松和葉小綱四人更被譽為中央音樂學院78級的「四大才子」。這些「文革」後第一批走進中央音樂學院的莘莘學子,如今都已成為國際知名的作曲家,同時也是中國當代音樂的中堅力量。

  「如果把中國所有在海外會踢球的人召回來組一支球隊的話,未必踢得過巴西隊,但如果把所有中國在海外做音樂的人召回來組一個樂團的話,那一定是世界一流的。」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曾這樣評價。近年來,我國一批年輕的優秀作曲家陸續湧現出來,非但數量眾多,而且其中很多人都曾榮獲過音樂界的最高獎項,成為享譽世界的名家。在當前世界文化趨於多元化發展的重大變革的環境下,中國的作曲家們在時代的呼喚中,將古老的中國文明與現代的西方文明相互交融在一起,創作出了各種新體裁、新風格、新品種的現代音樂作品,弘揚了中華民族文化。在世界當代音樂文化中,中國當代音樂保持著它的獨特體系、獨特思維和獨特風格,因而對世界音樂是具有獨特貢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

  中國建設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音樂是跨越民族界限的語言,是傳遞和平與友誼的橋梁。北京國際音樂節以音樂融合東西方文化,為國內觀眾帶來世界級的音樂享受,也讓國內優秀的音樂作品走向世界。其傳承經典、鼓勵創新、服務觀眾、引領潮流的特質正與建設銀行「創新、服務、穩健、超越」的品牌形象相吻合,而國際化的發展前景也是北京國際音樂節與建設銀行共同的品牌追求。作為市值已躋身全球十大商業銀行的中國建設銀行,在積極推進業務發展戰略轉型,努力為客戶提供最佳服務的同時,也在加大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的力度。贊助北京國際音樂節,是希望通過連續五年的合作與融合,使北京國際音樂節得到持續的支持而越辦越好,同時,也借北京國際音樂節這一藝術品牌,宣傳、提升建設銀行的社會服務形象,使建設銀行國際化的品牌內涵也能像古典音樂一樣雋永恆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擔任演奏的是著名的德國現代室內樂團,被譽為是當代文化中的「燈塔」,並因推廣中國當代音樂作品榮膺本年度「北京國際音樂節榮譽藝術家」!樂團中的每一位成員有著高超的技術水準,豐富的現代作品演奏經驗。在當晚音樂會的作品中,其中著名作曲家周龍的《鍾鼓樓》就是應德國現代室內樂團和柏林世界文化館的委託創作的,該作品的首演也是由該團於2006年3月30日在德國埃森愛樂廳進行的。

  國際頂尖現代樂團,演繹中國頂尖現代作曲家的頂尖作品!12日的北京音樂廳,因為「中國概念」而倍顯流光溢彩。因此無論是對於喜愛中國音樂作品的普通音樂愛好者,還是專業音樂工作者來說,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欣賞與觀摩的機會!

  本場音樂會得到了中國建設銀行的支持,他們為推廣中國現代作曲家作品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彰顯了其獨特的企業文化。

  ★ 若需要查詢有關開幕式演出音樂會的所有資料與圖片的電子文件,請登錄 www.126.com 進入第九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公共郵箱:bmf_9th@126.com,用戶名:bmf_9th 密碼:123456 即可進入,並在收件箱中可以找到相關資料。

  背景資料

  北京國際音樂節創建於1998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舉辦的大型音樂活動。音樂節舉辦8年以來,已成為國際著名的音樂節之一,不僅為推動中外音樂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而且已成為中國的標誌性專業音樂節。

  第九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暨第四屆北京國際交響樂演出季將於今年10月2日至10月29日在北京舉行,屆時將推出24套26場演出。

  

(責任編輯:劉海)

相關焦點

  • 中國現代作曲家室內樂作品音樂會檢閱最高水準
    作為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第八場演出——中國現代作曲家室內樂作品音樂會,將是對中國當代頂尖作曲家水平的一個檢閱。  郭文景、譚盾、瞿小松和葉小綱四人當年被譽為是中央音樂學院一九七八級的「四大才子」;這些文革後第一批走進中央音樂學院的莘莘學子,如今都已成為國際知名的作曲家,同時也是中國當代音樂的中堅力量。  「事實上,因為中央音樂學院一九七八級的這一批學生,當代中國的音樂史被改寫、刷新。」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的葉小剛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評價。
  • 北京交響樂團現代音樂周主推中國作曲家作品
    多年來,北京交響樂團一直堅持委約中國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樂團音樂總監譚利華認為中國的樂團要面向世界,必須要有自己國家特色的交響樂作品。因此,在近十年的歷程裡,北京交響樂團不斷委約中國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緊跟時代步伐,宏揚民族文化,融合交響藝術特色是北交委約作品的幾大特點。
  • 《老家河南•樂享平頂山》新作品專場音樂會作曲家了解一下
    劉青,博士,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復調教研室主任,華人女作曲家協會副主席。主要作品及獲獎:《煞尾》榮獲2015年「新繹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十二首經典民族室內樂作品獎;《敕勒歌》榮獲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華音樂作品創作獎」;《鳳·凰》榮獲2012美國普林斯頓國際作曲比賽一等獎;《偶·戲》榮獲2016民族管弦樂作品(青少年題材)比賽金獎;2017年獨立完成國樂劇《春江花月夜》(北京藝術基金委約作品);2018年獨立完成跨界融合多媒體民樂劇《九歌》(國家藝術基金委約作品
  • 「永遠記住他們——中國近現代著名作詞作曲家作品音樂會」
    中廣網3月8日消息  2012年1月9日「永遠記住他們——中國近現代著名作詞作曲家作品音樂會」如期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印?李嵐清篆刻書法藝術展」組委會、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中國開發區協會主辦,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等承辦。
  • 蘆花裡蕩出歡樂的歌――記南太湖蘆花音樂節鄧小染室內樂作品音樂會
    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舉行了第二屆南太湖蘆花音樂節的首場活動,由南太湖蘆花音樂節組委會主辦,韓國江原作曲家論壇、湖州市音樂家協會協辦,湖州大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德清德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湖州師範學院藝術學院、韓國江源大學藝術大音樂學院、四川綿陽師範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擔任學術支持的「鄧小染室內樂作品音樂會」在浙江省湖州師範學院藝術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行。
  • 張維良力邀中外多位作曲家 為民樂譜寫新作品
    「如果中國民族音樂只有《春江花月夜》《步步高》這一種表現形式,那拿到國際上去,我們只能介紹說地球上還有這樣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張維良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他並非否認傳統民樂表現手法的意義,而是希望給中國民樂加上點兒「國際聽覺」,推動民樂的發展。
  • 紅梅花開——於紅梅與民族室內樂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2號晚19:30,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裡座無虛席,不時響起陣陣掌聲,「紅梅花開」於紅梅與民族室內樂音樂會在這裡精彩上演。中國當代傑出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於紅梅教授攜手指揮家林濤教授,中央音樂學院聖風室內樂團、中央音樂學院藝境室內樂團,為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中國民族音樂盛宴。
  • 旅德作曲家陳曉勇:從裡蓋蒂的關門弟子,到世界矚目的中國作曲家
    (陳瑞玲/攝) 文 |盧暘 9月22日,旅德作曲家陳曉勇作品專場音樂會在德國科隆上演。音樂會演出了他創作的《遷、衍》《水印》《對、化》(世界首演)及《喑、晰、逸》(為中西混合室內樂團而作)等五部作品。22位音樂家經過近30小時的排練,呈現了一場高水準演奏音樂會。
  • 公告|首屆「臺灣風格」優秀琵琶新作品徵集活動入圍作曲家名單
    在創作方面,陳宇晟曾榮獲由中國音協舉辦首屆民族器樂作品比賽(二胡與樂隊)徵集評獎活動優秀獎、第二屆國際華樂室內樂音樂節新作品獎、2016「金胡琴獎」胡琴小型作品展演銅獎與銀獎、美國FNMC國際長笛協會新作品作曲比賽榮譽提名獎、第三屆中國民族音樂節「學院獎」民族室 內樂作曲比賽銀獎、第六屆TMSK「劉天華獎」中國民族室內樂作曲大賽三等獎、首屆「FUSION」中西混合室內樂作曲比賽優秀獎
  • 音素二重奏室內樂專場音樂會在築上演(高清組圖)
    音素二重奏室內樂專場音樂會在築上演(高清組圖)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16年06月14日08:43 圖為音素二重奏室內樂專場音樂會演出現場。 而此次室內樂團演奏作品屬於現代派作品,第一次選用全場現代作品,為了使觀眾能慢慢了解現代音樂,選擇樂曲上注重旋律性。古典奏鳴曲曲式的現代派作品、爵士元素的表現、即興的薩克斯、有紋理的切分音鋼琴、節奏感突出的探戈、巴西音樂風格的森巴舞曲等多元化的音樂元素,以及精湛演奏贏得了「碰頭彩」。
  • 中央音樂學院第五屆室內樂音樂節將開幕
    在相對小規模的空間裡,室內樂用各個精妙的枝幹支撐起音樂豐富的內涵,每一位樂手的表現纖毫畢現,只有兼具嫻熟的技巧與默契的配合,才能呈現完美的重奏。室內樂是歐洲古典音樂最主要的演奏與創作形式之一,是西歐經典音樂的精髓。它在古典音樂中的地位如同數學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而中央音樂學院室內樂音樂節則是將這顆明珠展現給學院及中國的聽眾們最有實力和最近距離的平臺。
  • 愛樂新音樂季將上演23場音樂會 各國名家助陣並延續室內樂系列
    昨天,中國愛樂樂團正式對外公布了2018-2019音樂季的安排。從2018年9月14日至2019年6月30日,23場音樂會將在新音樂季中上演,其中包括20場交響音樂會、3場室內樂音樂會和1場交響樂配樂電影音樂會。
  • 「上交室內樂」回來了!聽該聽而未聽的作品,聽演奏家的真性情
    上海交響樂團檔案室裡珍藏著一本頗有年代感的筆記本,黑色硬殼封面上寫著「上海交響樂團業務匯報記錄 一九七八年起」,裡面用藍色鋼筆手寫記錄了自1978年起,上海交響樂樂團手們舉辦的多場室內樂音樂會演出的時間
  • 「萬裡共嬋娟·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音樂會」在巴西舉行
    正在巴西進行「萬裡共嬋娟」巡演的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為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中國民族音樂盛宴。該團是一支具有國際引領水準的職業民族室內樂團,本次活動是該團首次訪演巴西。音樂會在民族室內樂《歡慶序曲》中拉開序幕。
  • 中國人民大學領軍挑起室內樂教育創新大旗
    在經歷了全國巡演的成功之後,中國人民大學室內樂團將在北京舉行三場高水準的室內樂音樂會。中國人民大學室內樂團以此作為他們雄心勃勃的音樂教育改革與創新計劃的前奏曲,以領軍者的姿態挑起了我國室內樂教育改革的大旗。
  • 「上交室內樂」回來了!12場音樂會續寫40年音樂傳奇
    筆記本的黑色硬殼封面上寫著「上海交響樂團業務匯報記錄 一九七八年起」,裡面用藍色鋼筆手寫記錄了自1978年起,上交樂手們舉辦的多場室內樂音樂會的時間、地點、曲目,一份份簡樸的「節目單」下,均有一個字跡飛揚的籤名:黃貽鈞。為訓練樂手合奏能力,當時的上交團長黃貽鈞創辦了這種「業務匯報」式的室內樂演出形式。
  • 中國音樂學院國樂專場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11月18日晚,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國樂系、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承辦的「中國音樂學院國樂專場音樂會——中國樂派作品系列展演」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接著,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博士研究生劉宇演奏了王丹紅創作的二胡協奏曲《阿曼尼莎》。此曲以描繪傳奇女子阿曼尼莎為依據,融民族音樂與現代技法於一體,極具西域音樂特點。二胡通過模仿維吾爾族拉弦樂器薩塔爾的音色,展現大漠的滄桑。二胡與樂隊之間色彩的融合與對比,充滿異域風情,使聽眾沉浸其中。
  • 「之江新韻」浙音獨奏家室內樂團成立專場音樂會精彩上演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琳 通訊員 周佳麗11月21日晚,浙音標準音樂廳座無虛席、掌聲雷動,「之江新韻」浙音獨奏家室內樂團成立專場音樂會精彩上演。此次音樂會既是浙音獨奏家室內樂團正式成立的首秀,也為第三屆國際室內樂音樂節劃上完美的句號。音樂會曲目匠心獨運、中西合璧,其中包括首演的兩首室內樂作品——委約青年作曲家文子洋的《之江新韻》和劉豫徽的《思南·緱城迴響》。
  • 什麼樣的協奏曲最適合中國作曲家?
    [摘要]也許鋼琴、小提琴協奏曲在中國水土不服,民族樂器類協奏曲和音樂會序曲的捷報頻傳又讓人雀躍,中國作曲家還是應從自身條件出發,尋找最貼切合身的音樂體裁。周湘林為中阮而作的《跳樂》,是四首作品裡最具大眾審美的諧趣之作古典音樂發展的漫漫長路,就和社會工種更迭一樣,總有一些體裁不再為現代作曲家青睞。
  • 每個音符都奏響著中國故事 葉小綱作品專場音樂會舉辦
    每個音符都奏響著中國故事 葉小綱作品專場音樂會舉辦 原標題: 音樂會由德國著名指揮Stefan Malzew執棒中國交響樂團,攜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小提琴家陸威、打擊樂演奏家胡勝男、鋼琴家譚小棠、大提琴家秦立巍、圓號演奏家顧聰等國內外頂尖藝術家同臺獻藝。  本場音樂會是葉小綱2019年首場個人作品音樂會,上演了葉小綱不同時期創作的音樂作品,同時也是他作曲生涯的一次整體性的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