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作曲家室內樂作品音樂會眾星閃耀
10月11日,在建行總行舉行的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第8場演出——中國現代作曲家室內樂作品音樂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國當代作曲家「黃金一代」的「頂尖」 聚首成為最大亮點。近年來,我國一批年輕的優秀作曲家陸續湧現出來,非但數量眾多,而且其中很多人都曾榮獲過音樂界的最高獎項,成為享譽世界的名家。在當前世界文化趨於多元化發展的重大變革的環境下,中國的作曲家們在時代的呼喚中,將古老的中國文明與現代的西方文明相互交融在一起,創作出了各種新體裁、新風格、新品種的現代音樂作品,弘揚了中華民族文化。
-
北京交響樂團現代音樂周主推中國作曲家作品
多年來,北京交響樂團一直堅持委約中國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樂團音樂總監譚利華認為中國的樂團要面向世界,必須要有自己國家特色的交響樂作品。因此,在近十年的歷程裡,北京交響樂團不斷委約中國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緊跟時代步伐,宏揚民族文化,融合交響藝術特色是北交委約作品的幾大特點。
-
《老家河南•樂享平頂山》新作品專場音樂會作曲家了解一下
劉青,博士,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復調教研室主任,華人女作曲家協會副主席。主要作品及獲獎:《煞尾》榮獲2015年「新繹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十二首經典民族室內樂作品獎;《敕勒歌》榮獲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華音樂作品創作獎」;《鳳·凰》榮獲2012美國普林斯頓國際作曲比賽一等獎;《偶·戲》榮獲2016民族管弦樂作品(青少年題材)比賽金獎;2017年獨立完成國樂劇《春江花月夜》(北京藝術基金委約作品);2018年獨立完成跨界融合多媒體民樂劇《九歌》(國家藝術基金委約作品
-
紅梅花開——於紅梅與民族室內樂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2號晚19:30,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裡座無虛席,不時響起陣陣掌聲,「紅梅花開」於紅梅與民族室內樂音樂會在這裡精彩上演。中國當代傑出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於紅梅教授攜手指揮家林濤教授,中央音樂學院聖風室內樂團、中央音樂學院藝境室內樂團,為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中國民族音樂盛宴。
-
「永遠記住他們——中國近現代著名作詞作曲家作品音樂會」
中廣網3月8日消息 2012年1月9日「永遠記住他們——中國近現代著名作詞作曲家作品音樂會」如期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印?李嵐清篆刻書法藝術展」組委會、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中國開發區協會主辦,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等承辦。
-
蘆花裡蕩出歡樂的歌――記南太湖蘆花音樂節鄧小染室內樂作品音樂會
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舉行了第二屆南太湖蘆花音樂節的首場活動,由南太湖蘆花音樂節組委會主辦,韓國江原作曲家論壇、湖州市音樂家協會協辦,湖州大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德清德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湖州師範學院藝術學院、韓國江源大學藝術大音樂學院、四川綿陽師範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擔任學術支持的「鄧小染室內樂作品音樂會」在浙江省湖州師範學院藝術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行。
-
中國人民大學領軍挑起室內樂教育創新大旗
在經歷了全國巡演的成功之後,中國人民大學室內樂團將在北京舉行三場高水準的室內樂音樂會。中國人民大學室內樂團以此作為他們雄心勃勃的音樂教育改革與創新計劃的前奏曲,以領軍者的姿態挑起了我國室內樂教育改革的大旗。
-
張維良力邀中外多位作曲家 為民樂譜寫新作品
「如果中國民族音樂只有《春江花月夜》《步步高》這一種表現形式,那拿到國際上去,我們只能介紹說地球上還有這樣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著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張維良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他並非否認傳統民樂表現手法的意義,而是希望給中國民樂加上點兒「國際聽覺」,推動民樂的發展。
-
「萬裡共嬋娟·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音樂會」在巴西舉行
正在巴西進行「萬裡共嬋娟」巡演的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為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中國民族音樂盛宴。該團是一支具有國際引領水準的職業民族室內樂團,本次活動是該團首次訪演巴西。音樂會在民族室內樂《歡慶序曲》中拉開序幕。
-
旅德作曲家陳曉勇:從裡蓋蒂的關門弟子,到世界矚目的中國作曲家
(陳瑞玲/攝) 文 |盧暘 9月22日,旅德作曲家陳曉勇作品專場音樂會在德國科隆上演。音樂會演出了他創作的《遷、衍》《水印》《對、化》(世界首演)及《喑、晰、逸》(為中西混合室內樂團而作)等五部作品。22位音樂家經過近30小時的排練,呈現了一場高水準演奏音樂會。
-
「上交室內樂」回來了!聽該聽而未聽的作品,聽演奏家的真性情
上海交響樂團檔案室裡珍藏著一本頗有年代感的筆記本,黑色硬殼封面上寫著「上海交響樂團業務匯報記錄 一九七八年起」,裡面用藍色鋼筆手寫記錄了自1978年起,上海交響樂樂團手們舉辦的多場室內樂音樂會演出的時間
-
中國五大最高水準交響樂團 齊聚北京國際音樂節
,邀請了世界著名指揮家執棒,並邀集國內藝術水準最高的五個交響樂團為主力陣容,三個星期內共同完成這場紀念馬勒的音樂盛宴,這在北京舞臺過去是沒有過的。中國樂團集體登上這世界最重要的古典音樂節,演奏的作品是交響樂團演奏的試金石——馬勒的作品,這對於中國交響樂的實力是一次極好的檢閱。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對記者說:「北京國際音樂節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邀集中國五大交響樂團共同參與紀念馬勒的交響樂演出,這說明中國樂團的演奏已經達到了與國際樂團同步的藝術水準。
-
公告|首屆「臺灣風格」優秀琵琶新作品徵集活動入圍作曲家名單
在創作方面,陳宇晟曾榮獲由中國音協舉辦首屆民族器樂作品比賽(二胡與樂隊)徵集評獎活動優秀獎、第二屆國際華樂室內樂音樂節新作品獎、2016「金胡琴獎」胡琴小型作品展演銅獎與銀獎、美國FNMC國際長笛協會新作品作曲比賽榮譽提名獎、第三屆中國民族音樂節「學院獎」民族室 內樂作曲比賽銀獎、第六屆TMSK「劉天華獎」中國民族室內樂作曲大賽三等獎、首屆「FUSION」中西混合室內樂作曲比賽優秀獎
-
中央音樂學院第五屆室內樂音樂節將開幕
在相對小規模的空間裡,室內樂用各個精妙的枝幹支撐起音樂豐富的內涵,每一位樂手的表現纖毫畢現,只有兼具嫻熟的技巧與默契的配合,才能呈現完美的重奏。室內樂是歐洲古典音樂最主要的演奏與創作形式之一,是西歐經典音樂的精髓。它在古典音樂中的地位如同數學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而中央音樂學院室內樂音樂節則是將這顆明珠展現給學院及中國的聽眾們最有實力和最近距離的平臺。
-
泛響之樂WSLive 2019伍號(喜迎)年度盛典音樂會即將上演
作曲家老鑼從1993年開始創作中國民樂,並於2003年組建了「五行」樂隊——「龔鑼樂隊」最早的雛形。當時樂隊的構成很簡單,就是古箏、揚琴、巴伐利亞箏、鍵盤、打擊樂與龔琳娜的演唱。二十多年來,老鑼為中國民樂創作了許多優秀的室內樂作品,而樂隊也發展為今天的龔鑼樂隊。
-
音素二重奏室內樂專場音樂會在築上演(高清組圖)
音素二重奏室內樂專場音樂會在築上演(高清組圖)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16年06月14日08:43 圖為音素二重奏室內樂專場音樂會演出現場。 而此次室內樂團演奏作品屬於現代派作品,第一次選用全場現代作品,為了使觀眾能慢慢了解現代音樂,選擇樂曲上注重旋律性。古典奏鳴曲曲式的現代派作品、爵士元素的表現、即興的薩克斯、有紋理的切分音鋼琴、節奏感突出的探戈、巴西音樂風格的森巴舞曲等多元化的音樂元素,以及精湛演奏贏得了「碰頭彩」。
-
愛樂新音樂季將上演23場音樂會 各國名家助陣並延續室內樂系列
昨天,中國愛樂樂團正式對外公布了2018-2019音樂季的安排。從2018年9月14日至2019年6月30日,23場音樂會將在新音樂季中上演,其中包括20場交響音樂會、3場室內樂音樂會和1場交響樂配樂電影音樂會。
-
M.E室內樂團萬聖節化妝音樂會-大小朋友來搗鬼
是目前國內最高水準的室內樂樂團之一,由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六位演奏家組成,編制為第一小提琴聶暢墨、第二小提琴劉洋、中提琴曲家璐、大提琴劉巖、長笛任博和雙簧管包胡日查六位演奏家。本場音樂會邀請了他們的好朋友美女鋼琴演奏家冀婉吟合作,在多首作品中體現配樂的豐富和恰到好處。 M.E室內樂團演奏曲風時尚、親民、藝術感染力強,得到業界和媒體的關注,前後多場吸引幾十家媒體的追蹤報導。 M.E室內樂團最大的創新之處是編制獨特。樂團由四個弦樂和兩個管樂組成。此編制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屬首創。
-
12場「上交室內樂」 帶你認識上交樂手真性情
從最初的「打遊擊」到之後「轉戰」錦江飯店、靜安賓館,再到駐紮湖南路演奏廳,最終上交室內樂在餛飩皮定居,這些輾轉變遷不僅僅是演出地點的變化,也是「上交室內樂」的成長記錄。黃蒙拉、孫穎迪、宋思衡、唐韻、王之炅等一批青年演奏家都曾年少時常登「上交室內樂」的舞臺,剛上大學的黃蒙拉更是在這裡一口氣拉完了代表小提琴家最高技術難度的「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
-
「上交室內樂」回來了!12場音樂會續寫40年音樂傳奇
筆記本的黑色硬殼封面上寫著「上海交響樂團業務匯報記錄 一九七八年起」,裡面用藍色鋼筆手寫記錄了自1978年起,上交樂手們舉辦的多場室內樂音樂會的時間、地點、曲目,一份份簡樸的「節目單」下,均有一個字跡飛揚的籤名:黃貽鈞。為訓練樂手合奏能力,當時的上交團長黃貽鈞創辦了這種「業務匯報」式的室內樂演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