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蜜蜂,如何判斷蜜蜂沒有蜂王了?

2020-12-20 養蜂人小鄭

蜂王是蜂群的核心,一群蜜蜂裡只有一隻蜂王。上萬隻蜜蜂的蜂群裡只有一隻蜂王在產卵繁殖,沒有蜂王產卵,蜂群就會越來越弱,直到工蜂都老死,蜂群就會滅亡,所以蜂王特別重要。但是蜂王偶爾會出現意外情況,蜂王莫名其妙就不見了,那麼該如何看蜜蜂還有沒有蜂王?沒有蜂王之後又該怎麼樣處理?

首先要判斷蜜蜂是不是有蜂王,可以從蜂箱外看,看蜜蜂是否慌亂不安。蜜蜂沒有蜂王久了,工蜂不採花粉,工蜂個頭變得又黑又小,可以根據這些來看,再打開蜂箱檢查。失王久的蜂群,巢脾很輕,沒有子脾,有時候能看到壞了的急造王臺,失王久的蜜蜂,工蜂產卵了,能在巢房中看到多枚卵,並且工蜂特別兇,愛蟄人。如果是蜂王剛剛不見的,可以在巢脾上看到很多急造王臺。

那沒有蜂王的蜜蜂,該怎麼處理?處理的辦法有幾種,但是小編覺得可以視情況而定。如果是剛剛失王的,蜂群內有急造王臺的,可以保留一個急造王臺,先看情況,看急造蜂王是不是能交尾成功。如果有現成的王臺的介入,或者蜂王介入就更好了。如果是失王已久的蜜蜂,蜂群已經變得很小群了,或者工蜂都老了,工蜂產卵了,這種情況小編覺得最好還是合併了,合併到其它的蜂群去。如果是很弱小的蜂群,蜜蜂群勢已經達不到一脾蜜蜂了,這樣的蜂群小編覺得還是放棄了。

相關焦點

  • 養殖蜜蜂,蜜蜂沒有蜂王了,如何安全的介入蜂王?
    養殖蜜蜂常常會遇到各種情況,養殖蜜蜂,蜜蜂蜂王莫名其妙就不見了,這是很常見的。蜜蜂如果失去蜂王,蜂群就會慢慢衰敗,最後滅亡。造成蜜蜂的蜂王不見,原因很多,有的是人為造成的,大多數是蜜蜂造成的。例如胡蜂危害,衝群,合併蜂群割蜂蜜等,都有可能會引起蜜蜂圍王,蜜蜂為了保護蜂王而圍死蜂王。蜂王不見,就要介入蜂王,介入蜂王不是直接放進去那麼簡單,做的不對,蜜蜂還是會圍王。現在小編分享一個介蜂王的辦法。如果是蜂王不見沒有多久,工蜂還沒有產卵的,我會將蜂王用囚王籠關住,囚王籠需要調到工蜂不能進去的形狀。然後再把囚王籠連同蜂王摁到蜜蜂的巢脾,儲存蜂蜜的地方。
  • 養殖蜜蜂,如何判斷蜂王的質量?有經驗的養蜂人告訴你
    養殖蜜蜂,如何判斷蜂王的質量?有經驗的養蜂人告訴你蜂王的好壞關乎著蜂群的發展,一隻好的蜂王它的價值相當於千斤的蜂蜜,一些有經驗的老蜂農是這麼說的,那麼蜂王的質量該如何判斷呢?第一點:一隻好的蜂王,要十分的健壯,也就是說它的整體沒有殘缺。如果把蜂王的翅膀剪掉的話,它的身體會出現殘缺,就無法散發出蜂王信息素,整個蜂群也不能接受它。這就會出現交替王臺的現象,影響整個蜂群的正常發展,蜂王的體型和外表看著都非常不錯,那麼它就是一隻質量好的蜂王。第二點:好的蜂王它的產卵能力很強。
  • 新誘捕的蜜蜂如何判斷有沒有蜂王?老蜂農:不用判斷
    導讀:關於誘捕的蜜蜂如何判斷有沒有蜂王的問題,其實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採粉和採蜜,而最直觀的辦法就是看蜂群中是不是產生了新的蜂王卵。有可能誘捕到無王群嗎?我們在山上放置誘蜂箱,根據蜜蜂的習性來說,只要我們已經誘捕到蜜蜂,蜜蜂已經入住,那麼這個蜂群是不可能是無王群的,只是說這個時候比較特殊,我們不一定可以看到蜂王,同時也有一些特殊情況需要處理,我們大致來看一下有哪些情況。為什麼誘捕的蜂群看不到蜂王?
  • 養殖蜜蜂,蜂王養多久,蜜蜂開始採粉採蜜
    導語: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 朝朝競氣財,關於蜜蜂在蜂王產卵後什麼時候開始授粉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在蜜蜂產卵之前已經開始授粉。我們許多朋友可能都不了解蜜蜂,蜜蜂的蜂蜜採集過程和收集過程太過明確。雖然蜜蜂似乎沒有在這個過程中授粉,但蜜蜂在收集蜂蜜時會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事實上,蜜蜂們已經攜帶了一些花粉,蜜蜂收集花蜜有一些的特異性,它們只收集一種蜂蜜來源的植物,而蜜蜂在通過植物花朵的搖晃,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完成了授粉,只不過這樣授粉的過程不如蜜蜂採蜜時候那麼好。
  • 養殖蜜蜂,怎樣防止蜂王逃跑?
    蜂王離開蜂箱的情況雖然蜂王是不輕易離開蜂箱的,但是實際上蜂王還是有很多時候會離開蜂箱的,在實際養殖中主要有下面幾種情況下蜂王會離開蜂箱。第一:認巢試飛當一個蜂群中產生蜂王以後,蜂王在出房後很快就會進行認巢試飛,這個過程可能是要進行幾次,有時候只進行一次,但是這是必須進行的,而且是蜂蜜生存的一種正常現象,飛走的蜂王只要沒有出現意外,都會飛回來,所以這種蜂王離開蜂箱我麼是可以不用去管理的。
  • 養殖蜜蜂,蜂王是關鍵,養殖技術要知道
    養殖蜜蜂,蜂王是關鍵,蜂王是通過蜂群進行遺傳的,然後由於遺傳的因素,交配了之後把它傳到了子孫上,蜂群的眼力還有其他性能也就跟著遺傳了。養蜂的朋友們,有沒有對蜜蜂的知識進行探討呢?想要蜂王養殖,我們來學習相關的技術吧。
  • 養殖蜜蜂,蜂王最怕什麼?了解蜂王生活習性是關鍵
    蜂王最怕什麼?蜂王怕的東西很多,說到最怕的應該是人。蜂王是蜂群的繁殖者,主要工作就是產卵,和分泌蜂王信息素維穩蜂群,蜂王雖說是一群之主,卻沒有獨立生存能力,蜂王一生只食蜂王漿,由青壯工蜂分泌蜂王漿飼喂,蜂王的壽命在3至5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蜂王的產卵量也跟因此逐漸減少。
  • 養殖蜜蜂,蜂王產卵後,工蜂什麼時候開始授粉?
    對於蜂王產卵以後什麼時候可以授粉的問題,小編覺得其實在蜜蜂產卵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授粉,其實有不少的朋友對蜜蜂不了解,故而把蜜蜂採蜜還有採粉的過程分的太過清晰。在蜜蜂養殖的方面來看的確是應該區分的,畢竟這是兩個過程,但是對於授粉來看,不管是蜜蜂採蜜還是採粉,授粉的過程都是完成了的。
  • 蜜蜂養殖技術 培育最佳蜂王的方法
    一、蜂王的特點 蜂王是蜂群內唯一雌性生殖器官發育完全的蜜蜂, 其專職任務就是產卵。一般蜂王體重是工蜂體重的2~3倍,意蜂的蜂王體長約20~25mm,體重約300mg;中蜂的蜂王體長約18~2mm體重約250mg,蜂王腹部發達,翅膀短而窄,只能蓋住其腹部的1/2-2/3,在產卵期間, 工蜂給蜂王飼餵的都是蜂王漿,使蜂王保持快速的代謝能力。
  • 蜜蜂養殖技術|蜂王狀態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及分析
    選擇三組蜂群各10群,第一組,對照群,維持蜂群原有狀態;第二組,新王群,在臨近流蜜期時,藉助囚王籠,給蜂群換入產卵新王(開產時間不超過1個月的蜂王),並淘汰原蜂王;第三組,處女王群,淘汰原蜂王,誘入剛羽化未交尾的處女蜂王。觀察蜂群每天的飛行及採蜜量。結果。在流蜜期,新王群及處女王群相比對照群,在蜜蜂的外出飛行及採集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蜂王飛走,往往會將蜂王的翅膀剪掉來預防蜂王逃跑,依據是剪掉翅膀後的蜂王,如果不發生自然分蜂,中蜂是不會離開巢房的,對於蜂群的穩定有巨大作用。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究竟剪掉蜂王的翅膀後對蜂群有哪些影響,到底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有哪些,壞處又有哪些,蜂王的翅膀該不該剪掉很多朋友都搞不清除。
  • 蜜蜂養殖技術|蜜蜂春繁期飼養管理(上)
    對蜜蜂來說,早春剛開繁就獎飼是個誤區,外界沒有蜜粉源,獎飼蜜蜂會刺激工蜂白天出巢空飛,縮短壽命,削弱蜂勢,還容易引起盜蜂。春季蜜蜂應分階段做好管理。一、越冬蜂更替階段越冬蜂更替大約需要在30~40d期間,主要技術要點是飼料優足,每日換水,適度保溫,適時加脾,又好又快又多地培育出第一批替換越冬蜂的健壯新蜂。
  • 1群蜜蜂不容2隻蜂王,原來蜜蜂是這樣認識蜂王的,難怪介王常失敗
    其實在小小的昆蟲世界裡,有這樣一種昆蟲,也可以用一山不容二虎來形容,這就是蜜蜂社會裡的蜂王。自然界中的蜜蜂,每一群只能有一隻蜂王的存在,新蜂王出現後,老蜂王就會被無情地殺滅或者被逼分家。蜜蜂的這一特性,給養蜂人帶來了許多不便之處,如:蜜蜂繁殖期間,想要使雙蜂王繁殖蜂群,就不得不採用特殊的處理,才能雙王養殖。
  • 剛剛分離的蜜蜂,剪掉蜂王翅膀真的好嗎?看看養蜂人怎麼說
    其實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預防蜂群飛走,所以蜂王剪翅膀常見於我們新收捕的蜂群和新分的蜂群中,原因是這些蜂群還不穩定,養蜂人無法判斷這個蜂群是否會飛走,所以把蜂王的翅膀剪掉,這樣蜂王無法飛行,蜂群就無法飛走了。
  • 蜜蜂脾氣太暴躁,更換蜂王為什麼沒有用?告訴你正確的處理方法
    在實際的蜜蜂養殖中,為了讓蜜蜂給我們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時又讓我們養殖蜜蜂的過程中危險性更小,所以養蜂人通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養殖情況對蜜蜂的習性進行優化,比如在長期的養殖中把採蜜能力強的蜂群保存下來,淘汰採蜜能力差的蜂群,把脾氣好的留下來,淘汰脾氣暴躁的。
  • 養殖的蜜蜂為什麼要逃跑?了解蜜蜂逃跑的原因,才能解決問題
    小編曾經聽到很多土養蜜蜂的人說,蜜蜂逃跑是因為沒有運氣養殖蜜蜂,蜜蜂才會逃跑。小編覺得不是的,蜜蜂逃跑一定是有原因的,只有了解蜜蜂逃跑的原因,才能真正的去解決蜜蜂逃跑的問題。1.缺花粉蜂蜜了,蜜蜂的食物就是花粉和蜂蜜,如果外界的花粉蜜源不夠了,蜂群長期缺花粉蜜源,那麼蜜蜂為了活下去,就一定會逃跑。還有長期的陰雨天也是會造成蜜蜂逃跑。所以當蜜蜂缺花粉蜂蜜時,養蜂人就需要給蜜蜂補充,補充的同時要注意不要引起盜蜂。2.環境的原因,蜜蜂喜歡安靜陰暗的環境,因此養殖蜜蜂要選擇安靜的地方養殖。
  • 人工養殖蜜蜂,培育蜂王有區分,這些知識你學過嗎?
    人工養殖蜜蜂,培育蜂王有分:人工培育和自然培育這兩種。一般養蜂場都是採用人工培育蜂王來更換全場的蜂王,而少量蜂群和一些業餘養蜂新手,大多採用自然培育蜂王。人工培育蜂王,需要育王工具和育王技術,才能培育出優質的蜂王,自然培育蜂王相對簡單許多,只需要等待季節的到來,蜂群會自然培育出蜂王來。
  • 蜜蜂養殖:蜜蜂不採蜜怎麼辦?蜜蜂不出勤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養蜂人養殖蜜蜂就是為了讓其採蜜釀蜜,人類才好收穫蜂蜜,如果蜜蜂出勤較少那採到的花蜜自然也就少了,如果不能讓蜜蜂恢復出勤哪會極大的影響蜂蜜產量,特別是在流蜜期,如果蜜蜂不出勤那可就沒法彌補了,導致蜜蜂採蜜不勤快的原因主要有群勢弱、失王等,那麼如何才能儘快讓蜜蜂恢復採蜜呢?
  • 養殖蜜蜂,割蜜後蜜蜂越來越少是為啥?原因跑不出這3個
    割蜜和搖蜜的區別對於我們沒有養殖過蜜蜂的朋友來說,可能很多朋友並不知道割蜜和搖蜜的區別,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取蜜的方式,那麼為什麼有割蜜和搖蜜之說呢?其實在過去並不存在搖蜜的說法,搖蜜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現代化的詞,而割蜜則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詞。
  • 蜜蜂分家,蜂王帶走4個日齡段的蜜蜂,巧妙的解了一道數學題
    對於其他興趣比較廣泛的朋友來說,甚至是小孩子都對蜜蜂分家的整個過程非常好奇,比如蜂團裡面究竟有什麼?蜜蜂分家的機制是什麼?一個蜂群分家的時候,分家前是否經過了充分的「商量」?在蜜蜂養殖中養蜂人把蜜蜂分家前表現出來的現象叫做分蜂熱,在蜜蜂開始分家的時候出現了「鬍子蜂」現象叫做蜂群內部正在「開會」,商討「家當」的分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