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墨表達情感,「手寫家書寄送活動」走進武漢大學

2021-01-11 騰訊網

楚天都市報12月2日訊(記者詹鈃)「手寫寄送,還有這麼多櫻花明信片,太有範了。」2日上午,在武漢大學,武漢郵政在櫻花郵局開展了一場手寫家書的活動。郵政工作人員免費為武大學子提供寄送創意特色明信片,受不少大學生熱捧。

武漢大學櫻花郵局的前身,是經營30年之久的水院郵政所。為了轉型面對年輕的大學生朋友,今年11月,水院郵政所變身櫻花郵局。郵局內,櫻花主題裝修風格清新淡雅,內置多個櫻花主題的帆布包、馬克杯、熱水袋等系列文創產品,基本的寄遞功能也一樣沒落下。

今天中午12點,在櫻花郵局門口,「愛郵心生,一封家書」手寫家書寄送活動現場,不少學生自選明信片、特色信封信紙,用筆寫下給家人說的話,然後投進郵筒,期待給家人驚喜。

「馬上回家,別擔心。」寥寥數語,道出了武漢大學研一學生蘇森琪對父母的安慰。蘇森琪是浙江台州人,本科在東北上學,如今又來到湖北讀研,離家一直很遠。如今馬上期末考試,回家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他用這張明信片將自己的心情跟家人分享。

來自武大工學部電氣工程專業的張文豪,也給遠在雲南上大學的雙胞胎姐姐寫了一封簡訊。在一張鋪滿粉色櫻花的明信片上,張文豪寫下文字,希望姐姐能夠順利通過本學期的期末考試。「加油學習哦,我在武漢等你一起回家!」張文豪會在學校等姐姐來武漢,然後一同回家鄉棗陽。

不少大學生認為,用親筆信的方式寄出自己的情感,既傳統復古,又非常有儀式感,收信人都會得到驚喜,值得嘗試。

活動現場,武漢郵政還舉行了一場小型郵展,通過各種郵票的展示,普及郵票的產生、種類、歷史、形式,以及計量等知識,吸引了不少大學生駐足觀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楚天都市報:筆墨傳遞情感 郵政遙寄相思 「手寫家書寄送活動」走進...
    「手寫寄送,還有這麼多櫻花明信片,太有範了。」2日上午,在武漢大學,武漢郵政在櫻花郵局開展了一場手寫家書的活動。郵政工作人員免費為武大學子提供和寄送創意特色明信片,受到不少大學生熱捧(如圖)。  武漢大學櫻花郵局的前身,是經營30年之久的水院郵政所,今年11月12日,水院郵政所轉型變身為櫻花郵局,一下子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網紅郵局。  昨日中午,「愛郵心生,一封家書」手寫家書寄送活動在這裡舉行,學生們自選明信片、特色信封信紙,用筆寫下給家人說的話,然後投進郵筒,期待給家人驚喜。  「馬上回家,別擔心。」
  • 手寫家書 記北部灣航空父親節機上特色活動
    在父親節當天,北部灣航空於南寧飛往蘭州的GX8807次航班上舉辦主題為「手寫家書送父親」的機上活動-由子女為父親手寫一封封溫馨家書。  為了迎接父親節的到來,乘務員們親手設計製作具有父親節特色的明信片。在飛機正常的餐飲服務結束後。乘務長通過廣播向每位父親表達了父親節的問候,隨後機上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 全國青少年家書寫作暨家書徵集活動在京啟動大小學生分享家書記憶
    4月16日,由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青年文摘》雜誌社、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全國青少年家書寫作暨家書徵集活動」在北京啟動。「記得初中的時候,有一次我和我媽吵架,後來我出門前給媽媽留了一封信,大致表達了我知道她很愛我,我希望家人之間的相處是和睦的,不要用吵架的方式解決,等我回來我和我媽就都好了 」,張麗華說,「(書信的交流方式)感情會更真摯,而且可以永久保存,很有紀念意義」。
  • 南京一高校學生中秋留校寫篆體家書:用傳統方式表達思念
    > 來源:澎湃新聞 「久未歸家,不知父母尚安好否……中秋佳節將至,兒思至親甚矣……」中秋節前夕,就讀於南京林業大學家具設計專業大二的王穎丹用篆書寫了封家書用以表達念家之情
  • 大歷史的小細節 大時代的「微」 情感——民間家書的文化價值
    民間家書作為家庭檔案的一個門類,既是一種社會記憶檔案,又是社會記憶的重要載體,集中體現了普通民眾的社會記憶。搶救性徵集民間家書就是一項家庭檔案徵集活動,其成果為建構普通民眾的社會記憶增添了豐富的資源,同時通過展覽、出版、數位化等手段,使社會記憶得到有效傳承。在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閩粵僑批。
  • 《家書——溫暖的力量》大型聲音採集活動在北京新機場啟動
    新華網北京7月6日電 7月5日,《家書——溫暖的力量》大型聲音採集活動,在北京新機場建設工地啟動。  該活動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鄉村之聲、國資委新聞中心和全國總工會中國職工文化體育協會主辦,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協辦。  家書,曾經是身在異鄉的遊子與家人溝通的主要方式,也是內心情感最真實的流露和最細膩的表達。隨著科技的進步,家書不再只「限於紙面」,其形式也漸漸由書信變成了電話、語音和視頻。
  • 這所大學設「感恩信箱」 學生用筆墨表達謝意
    日前,為使學生們表達對同學、老師及父母的感恩之情,瀋陽工業大學「感恩信箱」暖心上線。或寥寥數筆,或情愫滿溢,同學們紛紛將平時羞澀的感恩透過筆墨訴說,讓細膩的筆尖流淌出最原始的純真。&nbsp&nbsp&nbsp&nbsp值得一提的是,一封大四學子寫給宿管阿姨的「情書」在校園內流傳開,獲得了眾人點讚。
  • 大學生中秋留校寫篆體家書 傳統方式表達思念
    中秋節前夕,就讀於南京林業大學家具設計專業大二的王穎丹用篆書寫了封家書用以表達念家之情。王穎丹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用篆書寫家書是學校家居與工業設計學院的一項校文化活動,從9月17日開始,「輔導員在群裡通知學院有這個活動,想參加的人就一塊兒買了信紙寫」。
  • 大學生給父母的一封家書:對你的掛念,見字如晤
    中國青年網綿陽1月8日電(通訊員 喬振經 彭林偉 張水香)從2017年9月至今,隨著西南科技大學文藝學院「一封家書」活動的持續開展,在西南科技大學校園內的郵政信箱裡,幾百封由來自不同民族不同省市地區的文藝新生為家人親手寫下一張張信箋,越山淌水飛向大江南北。
  • 寫一封家書,表一份真情——媽媽,節日快樂!
    母親節前夕,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圍繞母親節舉辦了「筆墨·心聲」活動,邀請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母親節這個充滿感恩和祝福的日子裡,親筆為父母寫下一封家書,把對父母的感恩與愛寄托在字裡行間。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為本次活動定製了專屬信紙、信封和檔案袋,鼓勵學生用真心、寫真情,將心底最真的愛寄託於一紙家書上。
  • 大學生寫家書出洋相讓人遺憾,我們該如何感恩?
    導語:近日,寧波大學陽明學院組織了一次寫家書活動,2907名大一新生給自己的父母家人寫了一封家書。然而濃情的家書寄出去不到一個星期,學校已經陸續收到50多封退信。  這是寧波大學陽明學院近日組織一次寫家書活動,來自68個班級的2907名大一新生,各個給自己的父母家人寫了一封家書。  在想像中,這封信必然會讓孩子們的父母感動又欣慰;沒想到的是,不少同學寫著寫著,就已經紅了眼圈。  他們說,離開父母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這批書信在中秋前後由平郵發往全國各地。
  • 邂逅家書禮 江西工程學院開展「一封家書」線上展示館活動
    從昨天開始,江西工程學院2020級新生懷揣夢想和期待,帶著家人的關心與囑託走進江工校園。屬實大學報到不僅學生忙,家長也非常忙碌。去大學生活是我離開家的第一次,雖然在我初、高中時期你不在我身邊,每天上學、放學、上班、歸家,這種兩點一線的生活,使我們變得更加忙碌,甚至來不及道聲好,同樣也來不及說兩句別,便匆匆轉身離開。時間如白駒過隙,十二年的小學、初中、高中生活轉瞬即逝。
  • 漢中一消防員4年春節未回家 手寫家書看哭網友
    花花(女朋友)生性善良又聰慧賢淑,我們相戀於大學,參加工作後雖然異地,相戀六年相見次數屈指可數,但我們互相愛惜,早已把對方視為家人。現已和她有了婚約,今年一定完婚,早日圓了你們抱上孫兒的心願,請父母放心。(摘選自漢中消防濱江路中隊三級指揮員白曉書信)因工作繁忙春節無法回家過年,消防員手寫家書向父母表達歉意。近日,一封漢中消防員手寫家書在網上流傳,「看哭」眾多網友。
  • 老奶奶27字家書感動網友 家書抵萬金仍需傳承(圖)
    且看寧波大學大一新生給父母寫信的一則消息。今年中秋節期間,在學校的組織下,該校陽明學院2015年級的2907名新生分別給父母寫了一份家書。這本來該是一件充滿溫情的事情,但沒想到卻多了些許尷尬。為什麼呢?
  • 一封家書,讓小候鳥不再等待
    我永遠記得您每天的早出晚歸……您總是不為自己亂花錢,把每一分都用在我們身上,謝謝」……2019年1月28日是農曆小年,14歲的小從熒把想對奶奶說的話一筆一划寫在信紙上,裝進「家書」。和小從熒一樣,許多父母在外的留守兒童——「小候鳥」們,也在當天寫下自己的「家書」。 1月28日,肯德基小候鳥基金2019「FUN言樂新年 候鳥傳家書」活動在肯德基永川萬達餐廳舉行。
  • 高校新生家長手寫家書「寄」濃情
    楚天都市報11月24日訊(記者鄒浩 通訊員婁新雅 馮佩瑤 黃宣瑋)「這是你的家書,請查收。」近日,湖北大學商學院2020級大數據經濟創新人才實驗班學生的QQ對話框裡,彈出了一條特殊的消息,班委以Word文檔的形式將家書交到學生手中。
  • 「一封家書」成大學生必修課
    燕京理工學院感恩教育:「一封家書」成大學生必修課  「親愛的寶貝,很高興你能用這種方式與你說說心裡話,媽媽知道你已經長大,你永遠是媽媽最愛的人。」  日前,燕京理工學院感恩教育主題活動正在舉辦,2019級7600名學生淚眼矇矓寫下「一封家書」,或信箋郵遞或線上分享,一封封滿載沉甸甸思念的家書在第一時間抵達遠方的家,許多父母亦滿含深情回信,與孩子進行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
  • 多國大使用手寫中文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連日來,多國駐華使節紛紛表達對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堅定支持,加拿大、日本、英國等國駐華大使更是參與#手寫加油接力#,親手寫下中文「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韓國:今天下午,韓國駐華大使館在官方微博號召大家參加#手寫加油接力#為中國加油,並在配圖中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就在2月6日,韓國駐華大使張夏成手舉著寫有「中國加油,韓中同舟共濟」漢字的紅紙為中國加油。↓加拿大:10日,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用中文寫下「武漢加油」。
  • 「周末訪談」張丁:家書在戰「疫」中溫暖回歸(下)
    張丁,1967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研究館員、副館長、家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國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秘書長,主編《抗疫家書》《廉政家書》《抗戰家書》《紅色家書》《家書抵萬金》等,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民間家書的文化價值與搶救性收藏研究》,發表家書研究文章一百餘篇。
  • 「疫情下的家書」系列音頻今日上線荔枝APP!家書紙短情長,家國之歌...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古以來,家書便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家庭成員、親人之間情感表達和溝通交流的重要形式。紙短情長,家書中包含的濃濃親情,常使人動容。」如何用血肉之軀築起守護健康的鋼鐵長城、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關懷如何陪伴我們跨越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