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滅千年的猶太人怎麼突然跑到巴勒斯坦去建國了

2020-12-12 不嚴肅問題研究室

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或地區經常經常被打,如果不是民族、宗教、領土問題,那就是資源太豐富或者地理位置太好,而自己的武力值又不夠,只能被動接受大國的再教育。

中東集中了上述所有的問題,而且阿拉伯人表麵團結,實際上內部分裂的不行,所以亂成今天這副德行。

最近二十年,中東地區的麻煩主要來自宗教極端分子,但在上個世紀後半段,中東鬧得最兇的是巴勒斯坦地區,說白了就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被滅國2000多年的猶太人,怎麼就突然鼓起勇氣跑回巴勒斯坦要求復國?隨後,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又是怎麼打起來的?

01

巴勒斯坦基本上就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但卻是個非常著名的宗教創業基地,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把該地區的耶路撒冷當成自己的聖城,所以這個地方幾千來就沒消停過。

耶路撒冷

根據聖經《舊約》記載,公元前14世紀末,大概是咱們商朝那會兒,先知摩西帶著猶太人出走埃及,在「裸男」大衛的帶領下,來到了耶路撒冷這個地方,然後在山上修了座聖殿,被稱為第一聖殿,那個山就叫聖殿山,在今天就是一堆石頭。

到了咱們戰國那會兒,公元前587年,耶路撒冷被新巴比倫人給滅了,猶太領導層和民眾被集體拉到伊拉克那個地方當奴隸,直到半個多世紀後,波斯人滅掉了巴比倫,猶太人才重返耶路撒冷,並且又修建了第二聖城。

猶太人覺得兩個聖城都建在耶路撒冷,肯定是風水不錯,所以就把耶路撒冷當成了聖城。

不巧的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也把耶路撒冷當成了聖城。

基督教把耶路撒冷當作聖城的理由很充分,當年耶穌在耶路撒冷傳過教,而且還死在了這個地方,教主的遺蹟和墳頭就在耶路撒冷,所以自然的就把這裡當成了聖城。

而穆斯林們就非常不理性了,他們有好幾個聖城,穆聖的出生地麥加是第一聖城,傳教的麥地是第二聖城,耶路撒冷是他們的第三聖城,原因是穆聖有一天做夢,夢到自己在耶路撒冷升天了,這讓穆斯林覺得有必要把耶路撒冷也歸類為聖城。並且他們還有第四、五、六聖城…在方便穆斯林兄弟就近朝拜的同時,還可以多收門票,也算是創收的一個重大舉措吧。

公元1070年,也就是北宋那會兒,信了伊斯蘭教的塞爾柱突厥人攻陷了耶路撒冷,他們並沒有阻止猶太人和基督徒前來朝聖,只不過在耶路撒冷的城外增設了一個售票窗口,想要朝聖的猶太人和基督徒,需要和穆斯林一樣,先把門票錢給交了。

這件事直接惹毛了歐洲的基督徒,隨後便爆發了200多年的十字軍東徵。這裡就有個問題,基督徒和穆斯林互削的時候,猶太人跑哪去了?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猶太人就被羅馬人轟出去了,之後的一千多年裡,猶太人散落在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聚集在東歐各國。

02

事實上,在希特勒屠猶之前,整個歐洲就非常排斥猶太人,理由也是千奇百怪,說什麼的都有,比如猶太人太聰明太有錢、猶太人是異教徒而且不容易同化、猶太人喜歡搞陰謀詭計、耶穌是猶太人害死的、黑死病是猶太人下的毒…好像歐洲人的不幸全是因為猶太人。

很明顯,這些理由都是胡扯,其實歐洲討厭猶太人根本不需要什麼理由。

1840年,還是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時候,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第一個定居點,他們從巴勒斯坦人手裡買下一堆石頭地,在上面開荒種地。

1882年,沙俄爆發了大規模的屠猶事件,東歐地區的猶太人開始成批次的逃到巴勒斯坦,猶太的知識分子開始產生復國的想法。

一戰前,奧斯曼帝國因為擔心英、法、俄瓜分自己,於是選擇了勝算不大的德國,而這就給了歐洲反猶的理由,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強制驅逐運動展開了,大約有5.9萬的猶太人被強制移民,其中俄國搞得最激進,直接把國內的猶太人運到亞歷山大港(埃及的第二大港口),讓奧斯曼自己看著辦。

奧斯曼倒是非常寬容,畢竟自己的地盤大,又多是鳥不拉屎的沙漠地帶,於是便把新來的猶太人安排在今天以色列的那個地方,並且把青壯年編入自己的軍隊,送去戰場當炮灰。一戰結束前,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就超過了6萬,這在沙漠裡算是個中等規模的部落了。

眾所周知,大英帝國能夠縱橫世界三百年,靠的是有勇有謀沒下限。

一戰爆發後,英法聯軍在加裡波利的戰役中被奧斯曼打的家家掛孝。英國人正面打不過,就開始琢磨著從奧斯曼的內部找突破口。

他們先是派出間諜遊說麥加城裡的海珊家族,許諾如果阿拉伯人能在背後捅奧斯曼一刀,就讓他們建立一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隨後海珊家族就開始搞串聯,整個阿拉伯的部落都騷動起來,隨後搞起了「沙漠革命」,四面受敵的奧斯曼扛不住駱駝們的折騰,最後撤出了中東。

就在一戰即將結束之際,英國人莊嚴的宣布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定居點建國,這就是著名的《貝爾福宣言》。這就相當於一個八桿子打不著的國家,把另一個國家的土地許給了第三個國家。

這麼沒下限的操作,居然被大英包裝的非常非常體面,口口聲聲都是為了猶太人,實際上還是為了保護自己控制的蘇伊士運河。在這點上,後來美國明顯不如英國,同樣是在中東搞事情,但美國的吃相要比英國難看多了。

一戰後,英法俄都想著瓜分奧斯曼好給自己補補。俄國人佔了君士坦丁堡,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出海口;法國人要拿敘利亞和黎巴嫩,從而打通歐亞的通道;英國眼光毒辣,佔了伊拉克還控制了蘇伊士運河,為了防止阿拉伯人威脅到蘇伊士運河,英國人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從而成為蘇伊士運河的緩衝區。

顯然,英國人玩弄了阿拉伯人的感情,不僅沒有兌現當初自己的承諾,還安排了一個小三和阿拉伯人搶地盤。在猶太人建國這件事上,甚至都沒有和阿拉伯人打聲招呼。

阿拉伯人當然不同意一個佃戶在自己家裡另立門戶,所以雙方在建國問題上爭吵了幾十年,一直吵到了二戰結束,也沒有結果。在這期間巴勒斯坦地區一直被英國託管著。

03

二戰期間,納粹在歐洲殺害了600多萬的猶太人,等到盟軍打敗德國,集中營裡倖存的猶太人還剩200多萬,這200多萬人的安置問題就擺在了歐洲各國的面前。

眾所周知,歐洲本來不歡迎猶太人,特別是東歐。二戰結束後,這些國家自然也不願意接收倖存下來的猶太人。這時候新晉大哥美國人說話了,既然這事是英國人搞出來的,那英國應該放寬移民條件,讓猶太人集體移民到英國吧。

英國人馬上就懵逼了,心想大英從來都是往外轟人,你什麼時候見過大英從外面收人?你們美國怎麼來的心裡沒點逼數嗎?而且二戰中,英國被砸的稀巴爛,海外的那些殖民地也全都丟了,現在哪有心情收留猶太人?

而且此時的英國和阿拉伯國家走得比較近,奉行英阿同盟政策,所以對猶太人建國這事就不那麼上心了。這就直接刺激到了猶太人,一些激進的猶太組織就開始在巴勒斯坦搞恐怖活動,並且還搞起了非法移民,號召全世界的猶太人回來復國。

這期間,英國也提出過幾個解決方案,不過都被雙方給否了。1947年4月,被巴勒斯坦問題搞的十分苦惱的英國,乾脆把問題甩給了聯合國,聯合國表示這種爛事不能自己扛,索性搞了一個集體投票,讓聯大成員一起背鍋。

聯大提出了一個明顯偏袒猶太人的提案:50萬人左右的猶太人分到1585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而110萬人左右的阿拉伯人分到了11000平方公裡。猶太人的人口數量只佔到巴勒斯坦地區總人口的1/3,但國土面積超過了50%。

另外,聖城耶路撒冷和附近的村子由聯合國託管,要求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兩年後各自建國,逾期不候。

美國當然對此決議舉雙手雙腳贊成,然後又拉上西歐和拉丁美洲的國家投了贊成票;

蘇聯和東歐國家也支持這個決議,因為阿拉伯的保守派對這些無神論者也沒有好感,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蘇聯和東歐國家也投了贊成票;

最終這個決議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通過,反對這項決議的當然是阿拉伯世界和穆斯林國家。

消息傳到中東地區後,整個阿拉伯世界就炸了,阿拉伯人在一戰後被英國人坑了一次,現在又被坑了第二次,再好脾氣的駱駝被逼急了也會暴走,隨後示威遊行、暴力活動席捲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

面對暴走的阿拉伯人,美國有點虛了,建議聯合國重新對巴勒斯坦實施託管。不得不說,剛當上帶頭大哥的美國明顯經驗不足,重新託管相當於之前的工作全白幹了,巴勒斯坦的問題就變成了無解,所以這事遭到了蘇聯、英國、阿拉伯國家和猶太人的集體罵街。

就在阿拉伯人天天上街喊口號的時候,猶太人私下裡開始建立自己的武裝。

猶太女政客梅厄,也是後來的以色列總理,親自跑到美國搞募捐,還從美國和歐洲搞來了大量廉價的舊軍火和軍工設備,同時猶太的武裝力量「哈加納」也開始大量招募會員,補充裝備。

果爾達.梅厄

1948年3月,猶太人還和捷克籤訂了第一個軍火訂單,第二個月就爆發了代爾亞辛村大屠殺事件。

4月9日,猶太復國主義的200名極端分子,跑進耶路撒冷附近的代爾亞辛村,不分男女老少展開了無差別襲擊,總共打死250名村民,其中多半是婦女和兒童。

在恐怖襲擊問題上,猶太人顯然要比阿拉伯人先走一步,隨後中東地區開始流行襲擊平民、暗殺高官,各種的報復行動、恐怖襲擊都被開發了出來,整體畫風就跟北野武的黑幫電影一樣。

代爾亞辛村事件也成了巴以衝突的導火索,雙方隨後便展開了遊擊戰,只不過阿拉伯人戰鬥力比較渣,一直處在被壓制的狀態。

到了1947年12月,忍不下去的阿拉伯世界終於動手了,七個阿拉伯聯盟的成員國在開羅宣布成立「阿拉伯斯坦解放軍」,反對聯合國的分治決議,準備和猶太人死磕。

這件事並沒有嚇到猶太人,次年也就是1948年5月14日,英國提前宣布不再託管巴勒斯坦,當天下午猶太人就宣布成立以色列國,隨後美國和蘇聯相繼承認以色列,阿拉伯世界陷入了尷尬。

阿拉伯世界有個特點,表面上非常團結,實際上內部的問題也是一大堆,隊友之間也想法各異,對於以色列建國這事,有的阿拉伯國家說乾脆就這麼算了,趕緊讓巴勒斯坦人也建國吧;

而反方認為,這種行為無疑就是在向西方世界認慫,異教徒在先知的地盤開公司這事怎麼能忍呢?如果巴勒斯坦人也建國,那不就等於承認了聯合國的分治決議?所以反方堅決不同意讓巴勒斯坦人建國,而且還要用武力說服教育猶太人,讓他們滾出先知的土地!

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五個阿拉伯同盟國的成員,拿著AK47,開著蘇式坦克衝向巴勒斯坦邊境,隨即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後來又先後打了三次,都是以猶太人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的阿拉伯士兵

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人的戰鬥力遭到了群嘲,也讓以色列在中東扎穩了腳跟。

由於篇幅問題,關於四次中東戰爭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成立,咱們找個機會再開一篇吧。

最後多說一句,19世紀末,猶太人曾意淫想要在咱們東北建國,當時的正值軍閥混戰,中國也是亂的不行。後來猶太人思考再三,覺得東北這個地方雖然資源豐富,但周圍都是狠人,北邊是俄國人,東邊還有日本,更關鍵的是如果哪天中國重新崛起,豈是猶太一個小族能抵抗的?隨後又不得不把目光看向了迦南。

說白了,猶太人當時敢在中國身上打主意,主要還是看到民國不夠團結,覺得自己有機會趁亂摸個魚啥的。猶太人還是明智的,很快中國就出現了一位神一樣的人物,迅速又把中國重新捏合到了一起。

自此,再沒有人敢意淫中國的土地了。

此文完,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也請順手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二戰結束後,英美為猶太人找地方建國,為何最後選擇巴勒斯坦?
    猶太人的祖先是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流域的希伯來人,3500年前猶太人就在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區建國,所以巴勒斯坦是猶太人的發祥地,只是猶太人從公元132年最後一次起義被羅馬帝國鎮壓後,徹底失去了土地,開始長達1800年的流散世界各地。
  • 巴勒斯坦曾經提出加入以色列,以色列為何拒絕了?
    ,但是卻被以色列拒絕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巴以之間的衝突由來已久,主要還是因為土地之間的矛盾,在聯合國的幹預下猶太人在原本屬於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了以色列,以色列擁有巴勒斯坦土地的55%,而以色列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世界上的猶太人提供一個住所,要知道世界上的猶太人至少在千萬以上,很明顯以色列的土地是完全不夠用的,為了獲得足夠的生存空間,以色列至少會進行擴張,但是剛剛建國的以色列腳跟還沒有站穩,不敢有任何出格的行為
  • 流浪世界兩千年,大多數猶太人為什麼始終不被同化?只因這三點!
    兩千年來,猶太人像一葉浮萍隨波逐流、四處漂泊,大家都知道他們從哪裡來,但誰也不知道他們明天將要去往何方。世界之大,哪裡才是他們安身的家園;國家之多,唯獨沒有屬於他們自己的那一個。十九世紀的時候,歐洲大陸的猶太人就遭遇了一輪猛烈的排猶風暴,無數猶太人背井離鄉、遠涉重洋跑到美國、加拿大等地避難。
  • 中東孤兒以色列,建國17分鐘就被美國承認,這背後有什麼貓膩?
    1917年11月2日,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發表聲明:「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並願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但應明確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損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猶太人的公民權利和宗教權利,或者損害其他國家猶太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政治地位。」
  • 猶太人從哪裡來?猶太教是怎麼創立的?猶太人的起源
    剛去的時候,其實埃及人還是挺歡迎他們的,猶太人就這麼愉快地定居在埃及。 但是後來希克索斯人入侵埃及,猶太人被希克索斯人利用當了幫兇,再後來希克索斯人被埃及本土人打敗,趕了出去。 所以之後猶太人在埃及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他們成了最卑賤的下人,被無盡的剝削和奴役。
  • 應許之地:以色列建國70周年紀事
    但在1988年在巴勒斯坦《獨立宣言》中, 是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國首都。雙方直到今天還未達成最終地位的協議。以色列建國的時候雖然曾考慮過阿根廷和東非,但最終還是選擇回到巴勒斯坦,這片上帝應許給他們的曾經可以稱之為「家」的土地。但是, 同樣的心態, 也存在於巴勒斯坦人的觀念中.
  • 巴勒斯坦:失去故事的國
    部分猶太人的論點是,「巴勒斯坦人」原本並不存在。最底線說法也是,「巴勒斯坦人」這個概念,是在以色列建國之後才出現的。   在阿拉伯世界的敘事中,伊斯蘭文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延續了上千年,而猶太人莫名消失了兩千多年。
  • 跨越千年的「愛戀」!猶太人與伊朗為何一直相愛相殺不停歇
    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聖經》就是猶太人創造的,猶太人在數千年的人類歷史上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古往今來造就出了一大批思想家、科學家、政治家和巨商,但是猶太人的發展歷史又是一部充滿血和淚的流浪史、苦難史,在《聖經》中曾經記載,波斯(今伊朗)這個地方是猶太人開始流浪世界的第一個起點。
  • 聯合國當年為什麼要讓以色列在中東建國?這不是製造矛盾嗎
    不就是猶太人建的國家嗎?它的位置在什麼地方?嗯,對,就在中東地區。 沒錯,以色列是在中東地區,而且在中東地區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存在。怎麼獨特呢?也就是整個中東地區,只有以色列是猶太人,其它國家,諸如巴勒斯坦、約旦,都是阿拉伯人。這就給中東地區帶來一個很大問題:種族問題。
  • 以色列建國初期智鬥英國人 編劇都不敢這麼寫
    說起以色列建國,不可為不艱難,因為當時領土還屬於英國人管轄,所以如果想建立軍隊和抵抗十分困難!我們的主人公卻另闢蹊徑,可謂是活著的傳奇!1945年,以色列建國3年前,巴勒斯坦的猶太領導人已經意識到未來的發展趨勢,委任統治結束和英國人離開巴勒斯坦只是時間問題。猶太人明白,一旦那一天到來,阿拉伯人就會發動進攻。
  • 巴勒斯坦的七十年風雨路:一場看不到勝利的鬥爭
    二戰結束以後,在歐美國家的默許下,更大規模的歐洲系猶太人以「避難」為藉口湧進巴勒斯坦地區,而且他們把這個地方列為自己「建國」的一部分,從而引發當地阿拉伯人,尤其是知識分子更深層次的忌憚,在此之前不遺餘力援助猶太人的北非國家、巴爾幹穆斯林以及伊朗,也逐步被猜忌情緒所覆蓋。
  • 以色列暴行不止:猶太人直接開車撞死巴勒斯坦人,直接抓捕兒童
    根據巴勒斯坦方面稱,以色列猶太人定居點的居民,在被佔領的西岸中部,製造了一起明顯對巴勒斯坦人的撞車案件。這名以色列油田人將至少兩名巴勒斯坦工人撞死,另外五人重傷。巴勒斯坦安全消息來源說,上周五上午在耶路撒冷聖城以南約十公裡處的伯利恆市北部入口的一個軍事檢查站附近,多名工人被一輛汽車突然撞擊,這輛汽車撞向巴勒斯坦工人。巴勒斯坦消息人士補充說,兩名年輕男子在事件中喪生,五人重傷。
  • 講座︱張倩紅:猶太人何以在上千年的流散中保持民族認同?
    作為遊牧部落,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人一直在中東地區遊蕩,從巴勒斯坦遊牧到阿拉伯半島,生活在兩河流域的烏爾地區,又從烏爾走到了埃及,在埃及生活了四百多年,最終回到了巴勒斯坦。在此過程中,希伯來人創立了猶太教。猶太教的教義受到了迦南(巴勒斯坦)地區、兩河流域和埃及的文化傳統的影響。猶太教最基本的教義是「摩西十誡」,後來完全為基督教所吸收。
  • 以色列建國——猶太人艱難曲折的復國之路
    原因如下:1 猶太人被驅逐後,巴勒斯坦地區早已被阿拉伯人佔據,世代在此已經一千多年了。阿拉伯人早已將此地視為自己的故鄉。2 伊斯蘭教興起後,伊斯蘭世界的力量相當強大,相當團結。他們在耶路撒冷的廢墟上建起了清真寺。他們認為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的聖地。根本容不下猶太人及其猶太教。
  • 為什麼猶太人那麼聰明?!
    中世紀時,歐洲猶太人因受到歧視而被禁止務農,轉而從事商業及金融業,作者認為從事這些行業者用腦較多,使得猶太人的智力得到發展,上千年來基因逐漸變異,最終變得越來越聰明。這種聰明不僅體現在對新事物的探索上也表現在對金融、法律的領悟上環境:憂患意思很強猶太人幾千年被驅趕、被滅國、被屠殺、被剝奪、被割韭菜。他們要夾縫中生存一下去。
  • 美國將支持以色列吞併巴勒斯坦領土,中東會怎樣?
    首先,我們給大家普及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關係。在一戰之前,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在歐洲流浪了兩千年。猶太人主要信仰猶太教,歐洲主要信仰基督教,所以歐洲人非常的討厭猶太人。每當歐洲因為戰爭或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統治階級無一例外都是拿猶太人當「替罪羊」:要麼把矛盾轉移到猶太人身上,要麼直接洗劫猶太人!學者西塞爾·羅斯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猶太人之於國王的意義:「猶太人似乎就是一塊吸滿了王國流動資本的海綿。每當國庫空虛時,就要去擠這塊海綿。」
  • 以色列與伊朗的千年恩怨
    在攻打新巴比倫王國時,居魯士受到居住在那裡的猶太人的支持和策應,因此當他於公元前538年滅 掉新巴比倫王國後,立即釋放了「巴比倫之囚」並將巴比倫人掠奪來的5000多件物品歸還給猶太人。此後大約有4萬名猶太人得以陸續返回巴勒斯坦,並且在波斯人的幫助下在耶路撒冷重建了他們的宗教聖殿。
  • 以色列建國70周年:一個國家的誕生和一群人的絕望
    70年前,猶太人慶祝以色列建國一個國家的誕生做猶太研究好幾年了,一直想去以色列看一看,這個「人為締造」的國家,必有特殊之處。一次與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交流的機會,終於如願。我沒有從北京直飛以色列,而取道歐洲,在荷蘭短暫逗留後,從阿姆斯特丹飛特拉維夫,才四個多小時。一、過度防範以色列果然與眾不同,人還沒到就領教了。
  • 一群千年前來到中國的猶太人,至今信奉猶太教,卻不被以色列承認
    根據史料上的記載,猶太人出自於中東蘇美爾人的烏爾帝國附近,後來又遷徙到了迦南(巴勒斯坦)一帶,並且在此地建立了希伯來王國,有著繁華的文明。 不過到了公元1世紀前後,羅馬帝國時代,不滿被奴役的猶太人反抗羅馬的統治發動起義,也被殘酷的鎮壓,作為報復,他們被驅逐出了聖城耶路撒冷,從而開始了自己兩千年的漂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