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他們發生了什麼?

2020-12-17 毛毛蟲蟲小姐

文/毛毛蟲小姐

你有多久沒有發朋友圈了?一天?一周?一個月?還是一年?

那天忽然想起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你的動態了,我點擊你的頭像進入你的朋友圈裡,出現在眼前是兩條白線,它顯示著你最近沒有任何動態,而你上一條朋友圈發了什麼消息,我已經無從所知。

我自己也是,朋友圈的權限從不設權限,到一年,三個月,再到一個月,上一次我把它改成了三天可見。

我把那些過往的經歷,精彩的不精彩的,通通都丟進了權限裡,從此再也無人知曉我的過往了,我的那些艱難的日子是如何過來的,而我那些精彩的日子又發生過什麼。

每次刷朋友圈的時候,刷到的消息越來越少,看到的動態也越來越少,人們好像不再把好的壞的情緒丟在朋友圈裡,而朋友圈被鋪天蓋地的廣告淹沒了。

曾經我們有一點兒事情都忍不住跟別人分享,有一點情緒都想讓全世界知道,如今即使生活再難,心情再沮喪,也不會在朋友圈裡大肆喧譁了,哪怕實在忍不住,也會挑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等大家都睡了,才會在朋友圈裡說說,天亮前再把它們悄悄地刪掉。

我之前逛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熱搜問題,有人說: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喜歡發朋友圈了?

有一個回答我印象深刻: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不代表沒有東西可以發,他們恰恰是最有故事的人。

我就有就這樣一個朋友,她曾經是最熱衷於分享的姑娘,旅行的見聞,閱讀的眼界,興趣的培養,積極樂觀,充滿正能能量,她把生活精彩的點滴都分享在了朋友圈裡。

可是有好長一段時間,她的朋友圈都沒有再分享任何動態,然而因為工作太忙,我也一直都沒有去問她。

後來有一次,我們約吃飯,吃完飯散步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來,我說:"你好久都沒有更新朋友圈了呢,是不是發生了什麼?"

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有點難過地說:"因為和男朋友分手心情很難過,不想發朋友圈,不想讓大家覺得我是一個連失戀都要小題大做的人,所以我選擇什麼都不說。」

雖然她說得很輕鬆,但是我從她的表情裡知道,她只是故作輕鬆而已。

正如那句話說的:有時候,沉默和嘶吼,其實是一回事。

當悲傷已融進心底,又何必再流於言語?我還有一個讀者,他是那種跑步狂熱愛好者,那是從某一天開始,他的朋友圈乾乾淨淨,一條動態都沒有。

當他再次發動態的時候,只有寥寥四個字"都過去了",我去找他聊天才知道,那段時間他動了一個手術,休養了很久。

一句「都過去了」,是對那段沉痛往事的告別和總結,也是對而今糟糕處境的無奈和釋懷。

有時候我總會在想,朋友圈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那裡面藏著許多人想要表達的心情和心事,也藏著一些只有自己知道的故事,裡面有我們的開心、難過、高興,也有我們的純真、坦誠和瀟灑。

親愛的陌生人,無論你曾經歷什麼;

無論你曾掩飾過傷痛,還是假裝過堅強;

無論你的朋友圈它是一片空白,還是曾留下隻言片語。

請你相信,一切都會過去,那些生命中的裂痕,也都會變成故事裡的花紋。

文/毛毛蟲小姐

End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真羨慕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如果他們在古代一定會得很瀟灑肆意吧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不發朋友圈的人,在古代又是怎樣的呢?在標題之中,說到了一個飛鴿傳書,其實我們如果把現在的朋友圈比喻成飛鴿傳書,而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大多分為兩類,一類是屏蔽了所有人的朋友圈,只留下了自己想看到的;另一類則是默默的窺屏;這行為仿佛像是飛鴿傳書,把鴿子的信息渠道掌握之後,但是不去主動地把書籍資料等傳遞出去。
  • 「恭喜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
    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好像越來越少了。 或許是因為我們常聽到類似的聲音: 「一點破事,有什麼好發朋友圈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朋友圈就像一本「公開日記本」,記錄我們生活點滴、分享人生喜怒哀樂。
  • 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都是什麼心態,看看他們怎麼說
    相信使用過微信的朋友都知道,微信有一個朋友圈的功能,我們不僅可以在朋友圈裡面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還可以翻看朋友的朋友圈,並和對方展開互動。在生活中喜歡發朋友圈的人非常多,對於他們來說,朋友圈早已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要是長時間不讓他們發朋友圈的話,他們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 那些常年不發朋友圈的究竟是些什麼人?其實大多都是這五類人!
    但是為什麼有些人很少發朋友圈呢?在總結之後,小編最終了解到,哪些常年不發朋友圈的人大多是以下五種類型的人。那些常年不發朋友圈的究竟是些什麼人?其實大多都是這五類人!1、內向且不喜歡社交網絡的人有人喜歡交朋友,自然也有人不喜歡交朋友。那些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會和你分享他們認為有趣的東西,使自己的朋友圈變得豐富多彩。然而,有些人可能是性格的原因。他們不喜歡社交網絡,從來都不發朋友圈,也很少在微信群中講話。
  • 經常發朋友圈的人,為什麼會突然不發了?
    我分析過:1.家庭發生變故,倒黴事太多,變得消極;2.之前總聽人說,成熟穩重的人從不發朋友圈,我開始回顧以前發過的,突然覺得好幼稚,然後開始留意那些朋友圈基本零內容的成功人士,分析他們的原因,發現生活質量高,有內涵有品位的人很少發朋友圈。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並非低調,十有八九是這三種心理
    網絡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很多人喜歡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習慣在有空的時候發一下朋友圈,但是有這樣一種現象,一些人以前很喜歡在網上發朋友圈,突然變得沉默了,不再看見他更新朋友圈了,他們十有八九是三種心理。一、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生活是自己的剛開始很多人喜歡發朋友圈,在網上記錄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好是壞,都喜歡發到網上,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生活狀態。慢慢的,人們意識到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沒有關係,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不需要他人知道,明白生活是自己的,自己過好就可以了,跟他的沒有關係。
  • 蔡康永: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真的值得恭喜嗎
    有人說,在人人帶貨的年代,朋友圈早已變成銷售圈;還有人把發朋友圈等同於無效社交,覺得活在朋友圈裡就脫離了現實生活,自己開心就好,有什麼必要發朋友圈?就連我喜歡的蔡康永面對不發朋友圈的這個問題時都說:把大部分心力拿去應對真實的生活,恭喜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只是,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就真的值得恭喜嗎?
  • 不發朋友圈的人,將「騙」了所有人
    不發朋友圈的人,比任何人都要務實曾聽過這樣一句話:「越是喜歡炫耀顯擺的人,越是內心空虛,有點浮誇的人。而那些務實樸實的人,他們永遠不用顯擺,因為他們自己就活成了一個世界。」身邊很多人,他們只要今天看了本什麼書,做了件什麼事,取得了什麼成績,就在朋友圈裡顯擺炫耀。有些人,看書看了一分鐘,編輯朋友圈卻用了一小時;有些人,不過是上班拿了個全勤,就在朋友圈裡發表成功的經驗;有些人,不過是熬了一晚夜,便在那裡感慨人生。如此,真的能把生活過好嗎?
  • 心理學家:請遠離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他們很「危險」
    這也就是說,雖然正常頻率的發朋友圈行為是對於自己好友間的一種積極的互動——溝通彼此近況,互相交流,但是不恰當的發送頻率則會打破這種平衡狀態,比如過於頻繁的發送就會刷屏,可能會引起他人的厭煩。將自己的生活隱藏起來而對於這些從不發送朋友圈、也不在朋友圈中進行互動的人來說,他們的動機除了減少沒有意義社交對自己的幹擾之外,也是由於其自己的性格如此,喜歡將自己的生活隱藏起來,不向外人展示。
  • 那些幾乎不發朋友圈的人,不一定低調,但都有這3個特點
    通過朋友圈,可以了解一個人的生活狀況,大家可以將自己的心情記錄下來,將喜悅的事情分享出去,將孩子的動態上傳上去,不然就是曬美食、工作、旅遊等日常。還有不少人做微商,每天都會發各種廣告。不過也有一些人,他們卻很少在朋友圈裡發動態,難道是他們太低調了嗎?其實他們不一定低調,但都有這3個特點。
  • 據調查發現,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人,多半是這幾種原因
    據調查發現,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人,多半是這幾種原因他們注重實際生活,無心顧及網絡年輕那會的我們,朋友圈裡呈現的,是我們五彩斑斕的生活,後來你步入社會,心中的浮躁被現實的殘酷一點點打磨,你變得越來越像世界會喜歡的模樣
  • 經常發朋友圈與幾乎不發朋友圈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
    相信在家長的心目中,孩子的成長永遠都會放在第一位上,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並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在與孩子們相處的同時,我們能夠通過孩子的一言一行來觀察孩子的心理動向,感受他們情緒的變化,繼而知道他們的成長狀況,但是細心地家長卻發現,自己的孩子從來都沒有更新過朋友圈,他不能清楚地知道孩子喜歡什麼,或者最近發生了什麼事,對此,列出了下列三條原因,歡迎大家批判。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發朋友圈了?
    每個人的生命其實都是一場繼續前進的旅程,人生旅途孤獨且痛苦,這一輩子永遠都不可能再來過。就如同歷史一般,也不可能再去重現。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不過是已經逐漸放下了,曾經的那些往事罷了。2 不發朋友圈的日子,在慢慢變優秀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很多的人,都是在默默的努力,慢慢的提升自己。他們不發朋友圈的日子裡,每一天都過得十分的精緻,每一天都過得十分的充實。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中年人,都在想什麼
    我其實還蠻愛在朋友圈曬娃的,有時候發點小感慨,記錄一下孩子們get了什麼新技能,有時候也曬曬自己,常常每天都會更新。然而有一天,我在回翻朋友圈的時候發現,最近幾個月,頻繁明顯降低了,有時候隔了好幾天才會有一條。
  • 心理學:不發朋友圈的人,才是會活的人
    但你可能不知道,朋友圈就是一個人側面的縮影,經常發朋友圈和不發朋友圈,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朋友圈的動態,體現著一個人真實的心理訴求。這是不是像極了那些不愛發朋友圈的人,從不展示,從不炫耀,卻過著人人羨慕的生活。
  • 從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其實他們很快樂
    現在兩個人相親互相認識了,他們就會看朋友圈,看你在網上發的東西,通過各種方式來查你發的東西,這已經變成了人和人初次見面,甚至深度交往之前必用的社交儀式。從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其實他們很快樂!那些天天刷朋友圈、各種點讚的人很好嗎?
  • 那些從來不在微信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大多是因為這3種性格
    那些從來不在微信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大多是因為這3種性格隨著網絡的普及,社交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面對面的交流,到通過微信進行溝通。現在微信聊天,已經成為人與人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很多人也很喜歡,把自己的日常發在朋友圈。想要了解一個人,可以先去看看他的朋友圈是什麼樣的。但朋友圈也不代表著真實,很多騙子,會把自己的朋友圈經營得很好。對於朋友圈,也是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有一部分群體,是從來不發朋友圈的。那些從來不在微信發朋友圈的人,不是因為低調,大多是因為這3種性格。對於這個問題,可以一起來了解下。
  • 為什麼我們都不愛發朋友圈了,選擇沉默在朋友圈的人都過得很好!
    而有的人發朋友圈卻是在刻意地包裝自己,用一大段時間把自己化妝好,然後用一個美顏相機,把自己拍的照片精心修飾一番,發一個朋友圈,帶上一句自己所謂的心情,然後給大家展現一下自己的所謂的美麗。而大多數人,則會選擇不發或是很少發朋友圈,因為他們明白,很多事情別人並不關心,大多數人只會關心與其自身相關的事情,旁人的無關緊要誰又去在意呢。
  • 心理學家:我們要遠離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你身邊有嗎?準!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變得繁花似錦,有人曬自拍,有人宣傳自己的畫作,這樣簡單的分享模式,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滿足感。 當有一些人在朋友圈中活躍時,還有一些人他們從來不發朋友圈,這背後是什麼心理呢?
  • 不發朋友圈正常嗎?很多人疑惑不發朋友圈的人到底是怎樣的心態
    每天看朋友圈,發朋友圈,述說一整天的心情或者遇到的事,看朋友圈裡曬圖,曬孩子,曬老公……這幾乎成了每個人每天都必做的事。就連天氣也要曬曬,一言不合就發朋友圈,屁大點事就發朋友圈,而朋友圈裡其實也可以看出很多「內容」。但也有些人重來不發朋友圈或者是很少發朋友圈。比如我,我就很少發。那麼不發朋友圈的人到底是怎樣的心態呢?1.踏實地、追求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