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只是模仿到了塞爾達的畫風,並沒有模仿到塞爾達的核心

2020-12-11 龍龍玩遊戲

9月15日內測三輪的《原神》正是PC上展開公測,但正式版上手後果不其然地,有些玩家感到了失望,但這也在意料之中,畢竟三測至今不過幾個月二原神面臨的是頂層設計上的問題,曾經沸沸揚揚的抄襲爭議,也不用太過爭義,因為塞爾達傳說並沒有那麼好模仿的。

《原神》是一部受眾定位明確的遊戲,最顯而易見的優點便是它出色的畫面,而且這優點並非源於PC端強大的機能,而是由於米哈遊出色的美術水平。既然是一款和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類似的遊戲,那我們不妨說說塞爾達,首先NS機能疲弱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塞爾達荒野之息作為NS在2017年的護航作品,

可以說在首發就炸幹了NS所有的硬體性能。仔細看看遊戲麗的草地被發現貼圖有多麼的粗糙。就這樣在某些複雜的場景,比如克洛格森林,還有明顯掉幀,但幾乎沒有玩家抱怨荒野之息的畫面差。為什麼呢,因為塞爾達憑藉卓越的美術與光影最大程度上掩蓋了平臺機能不足的缺點,這是一種正確請高明的處理方式。

雖然對塞爾達開發團隊的美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的確是在有限的技術條件下給玩家帶來了最好的畫面重現,但你以為這種美術水平容易達到嗎?原神對塞爾達荒野之息的學習,且僅在畫面上得到了真意。米哈遊的美術水平的確很好,原神的光影也談不上多麼出色。遊戲裡湛藍的天空,映襯著碧綠的荒野,連綿的遠山此起彼伏,茵茵綠草隨風而動。

偶爾小動物穿行其中,提瓦特大陸仿佛又有了海拉魯拉一般生命力。對大多數人而言,畫面音樂系統劇情必不可少。除去畫面這個最大的亮點,原神在聲音上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最值得誇讚的呢,就是各個角色的配音靈動活潑,幾乎無可挑剔。在音樂上的大多數配樂合乎常情,偶爾有幾首抓耳朵的曲子也挺不錯的,但在音效上把就顯得有些疲軟了,尤其是打擊音效一下從頭至尾幾乎沒什麼變化。雖然這個遊戲的打擊感也是無比疲倦,所以相對普通攻擊原神更鼓勵玩家不停的切換人物,只有屬性特技攻擊敵人。

繼而鼓勵玩家去氪金抽卡,大家不妨回想一下,你為什麼覺得荒野之息好嗎?你不想去看一座塔,走著走著被克洛格分了神,找完克洛格又去開神廟,結果半路遭遇了需要幫助的路人。救完之後才發現自己離塔越來越遠。海拉魯似乎擁有著讓人迷路的魔力,讓你不論是在這片大陸的哪一個角落都能樂在其中。這一切都源於荒野之息,近乎完美的系統設計,這組從不勉強你做任何一件你不願意做的事,因為每件事都有著適度的投入與回報。每塊地圖都有著不多不少的隱藏,非隱藏要素等待去發掘,既不讓你感到壓力,又能持續帶來新意,拿捏之精準可謂分毫不差。

毫無疑問塞爾達開發組對於度與量的把握是舉世罕有的,而適度適量這種事情對開放世界遊戲而言更是極為艱難的。從結果上來看,當今世界有且只有荒野之息,真正把開放世界做到了好玩。這是育碧,R星這種業界大拿都很難做到的事。那麼原神呢?很遺憾,如果你單機玩家的眼光去看,這正是他最大的缺點。玩慣了單機,你會不會覺得原神是一個不好玩的遊戲,說回原神聲畫帶給玩家的感官自己不會持續太久。

蒙德成的宏偉固然令人欣喜,但缺乏持續吸引玩家的能力,此時便需要其它的驅動力來帶給玩家刺激,通常來說這個系統裡是劇情。原神前二十集劇情真是平淡無味。信息量匱乏的對白拖沓之餘,製作組想儘可能延長遊戲時長的意圖,此外原神的系統也是乏善可陳,人物的招式與能力都談不上豐富,技能雖然華麗,但數量卻屈指可數,綿軟打擊感,配上少得可憐的人物動作。可以說若是隊伍內缺乏足夠的人物,連戰鬥都顯得十分無聊,而且到了一定進度後,沒有足夠強力的人物,根本不動敵人,很明顯這就是在鼓勵你不斷的氪金抽卡擴充隊伍。而且目前原神的連機模式少得可憐,無法發揮網路遊戲的多人優勢,在前期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

你都可以把它當作是一款開放世界的單機遊戲。那麼作為開放世界遊戲而言,它有合格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與傳統開放世界遊戲所強調的自由相悖。原神很忌諱給玩家自由,基本所有的任務都是珍珠穿線,一個接著一個完全沒有挑選的權利。此外,任務還有接等級限制,玩家的劇情進度無法由自己掌握,空曠的荒野同樣缺乏足夠的探索要素。固然有神像和風瞳之類的收集要素,但遠不如氪金的成長來的實際,說到成長原神最為複雜的,便是它的養成系統角色本身,生命,魔法,攻防需要升級武器需要強化突破。

聖遺物五件套,分別需要收集和強化,命之座天賦也需要強化,而且還有很多層,處處都是氪金的伏筆,當然你可以在不同等級和區域的副本刷怪獲得升級材料。當然刷一次肯定是不夠的,說到這裡你肯定也發現了,米哈遊還是把原神當作一款氪金手遊來對待的。頂層的設計思路就不是為了口碑,而是為了盈利。當然這對於手遊和廠商來說都不是錯的。

畢竟它是一款免費手遊,需要大量的重複性內容來儘可能延長玩家的遊戲時間,一邊通過不斷增加了遊戲壓力,引導玩家消費。如果沒有等級消費的可以限制,遊戲的劇情開發速度是永遠跟不上玩家的探索速度了。而玩家一旦失去探索目標,興趣便會迅速消退。所以不要覺得原神不好玩,畢竟人家的頂層設計思路就是面向手遊氪金玩家,也不要覺得人家真的不會做遊戲,米哈遊比咱們懂,要有期待才會有失望,玩家本質上對原神的不滿都是源於期待的偏差。本以為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開放世界遊戲,但在玩過之後,很多玩家才意識到不過是手遊包上一層好看的皮囊。

相關焦點

  • 米哈遊新作「原神」:畫風靈感來自塞爾達?網友:又一款抄襲遊戲
    就在這幾天,米哈遊新作【原神】內測視頻出現在各大平臺。從之前米哈遊公司對外開放【原神】的畫風後,在網上總能看到很多抄襲的字眼,最多的就是評論關於模仿塞爾達的。第一點畫風風格。兩者都是動漫風格的冒險類遊戲,不過在這點上原神給我的感覺比較好。可能是因為遊戲平臺不同的緣故,原神作為一款pc端遊,畫面以及角色建模上做得非常精緻細膩。對比前作崩壞三手遊。另外單從遊戲封面宣傳是不能代表什麼的。再說說遊戲開始的畫面,開局玩家能看到平原上有一隻狐狸。
  • 米哈遊《原神》PV陷入抄襲爭議,算不算模仿《塞爾達傳說》?
    另一方面,《塞爾達傳說》系列的粉絲們也並不需要非常迅速地下「抄襲」的結論。事實上模仿《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的代價比想像中的更大,很多時候遊戲上架只能模仿個皮毛。而遊戲的內核和遊戲的細節不下重本是學不來的。
  • 《原神》確認登入Switch!全平臺制霸逆襲《塞爾達傳說》
    而它並沒有什麼靠山,和騰訊,網易這些大公司比起來,它只是冰山一角。然而,它卻做出了一款相當不得了的遊戲——《原神》。 最初是Switch玩家一邊玩著《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一邊排隊原神的展臺,等輪到的時候,又以排錯了為理由離開。也有塞爾達傳說林克的COSER出現在展臺附近轉悠,這讓排隊的人更懷疑自己到底排的是《原神》還是《塞爾達曠野之息》了。
  • 《原神》:開放世界借鑑「塞爾達」?大哥,你在想pitch?
    這裡是從「休伯利安」上縱身一躍,然後身輕如燕地降落到提瓦特大陸上的一隻……吟遊詩人?(算了,無所謂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誰也不會料想到,向來喜歡「磨嘰」的米哈遊,這一次竟然會如此地「兵貴神速」!《原神project》的官方帳號入駐B站剛剛不足半個月,便公布了遊戲第一次的內測時間。6月21日,萬眾期待!
  • 原神抄襲了嗎 原神與塞爾達傳說對比
    日前國產遊戲廠商米哈遊公布了其最新力作《原神》,該作將於2019年6月21日開啟首測,登陸iOS和PC平臺,從首次公布的遊戲預告片來看,開放世界的設定,卡通渲染的畫風,光影貼圖的特效,戰鬥模式的動作都十分類似任天堂Switch/Wiiu遊戲《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一時間激起千層浪,各個玩家之間也爭論不休,討論米哈遊的這種做法到底算不算抄襲?一起來看看吧。
  • 原神:和塞爾達的最大區別,同樣的製作成本,不同的「良心」!
    五星0.6%,假設一共6個五星角色,理論上湊齊五星需要1000抽16000,然而這只是七分之一的價格,由於命之座的制度,你還需要七次才算得到了完整的角色。你可以算算,你如果想要購買到一個完整的「免費」原神需要多少個648。但是同樣製作成本一億美元塞爾達只需要一個648不到的價錢,你就能完完整整的擁有。
  • 《原神》PC端已上線,核心玩法還是抽卡?
    9月15日備受二次元愛好者和開放式死忠粉喜愛的《原神》PC端上線,反而大家期待的《原神》手遊還要在後一步上線,當然《原神》還有一個最大的賣點就是數據互通,也就是目前端遊提前進入測試之後,手遊端可以暢通無阻的連結上手遊端。
  • 2D塞爾達傳說系列巔峰,《塞爾達傳說:夢見島》,經典又不落俗套
    按照最初的企劃,《夢見島》原本只是SFC上的名作「眾神的三角力量」的續篇,製作人手冢卓志想將其移植在Game Boy掌機上,但他在開發過程中看到了不一樣的可能性,於是一款名為《塞爾達傳說:夢見島》的遊戲應運而生。
  • 肖戰粉絲惹怒塞爾達粉絲,粉絲不該觸碰遊戲粉的寧靜地
    前兩天,這陣子熱度不高的遊戲「塞爾達」突然上了熱搜,喜歡玩遊戲的朋友對塞爾達應該都不陌生,這是任天堂推出的一個遊戲IP,而我們最近玩的,就是switch平臺上的《塞爾達荒野之息》。遊戲迷小編看到塞爾達上熱搜後,歡天喜地,猜測塞爾達出新作了?
  • 《巫師3》塞爾達卡通畫風mod使用說明及低配設置教程
    導 讀 《巫師3》居然還可以變成3DS的卡通畫風,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 又一款學塞爾達的遊戲!法國大廠攢了一年的大招,能打敗原神嗎?
    劃重點:育碧的「塞爾達」究竟模仿出了幾成?下周就能見分曉 下周我們將迎來育碧年末發行的第三款大作《渡神紀:芬尼斯崛起》,也就很多玩家口中的「塞爾達的另一位模仿者」。 遊戲內容我們之前已經看到許多實機演示了,遊戲擁有豐富的解謎和戰鬥元素,乍眼一看很像刺客信條和野炊的結合體,演示中的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奧德賽和野炊的影子。
  • 沒有塞爾達公主 沒有蓋儂和海拉魯 卻是最有創意的塞爾達遊戲
    沒有塞爾達公主 沒有蓋儂和海拉魯 卻是最有創意的塞爾達遊戲 1991年,SFC正好推出了一年,任天堂發布了當時最具野心的遊戲之一
  • 原神:外媒前後對《原神》評價的一個反常點
    早在《原神》內測之前,外媒的IGN就曾對原神做過一期專欄節目。目的是啥,大致可以猜測的到IGN就是蹭熱度,然後再延伸話題來討論《原神》在我們國服這邊的檔子事。就連《塞爾達》的製作公司都沒有什麼大意見,甚至還點名稱讚過 《原神》有創意、美術風格非常棒。並且外媒的人員與玩家又不是真瞎,《塞爾達》與原神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東西,在玩過兩者遊戲了之後就會很快的明白,原神只是從塞爾達那裡拿了一點東西,或許是皮毛,但也不全是。
  • 《塞爾達傳說》盤點歷代林克的風格變化
    從任天堂Switch爆紅之後,有兩部Switch玩家始終都繞不開的作品,一部是經典IP《超級馬裡奧:奧德賽》,另外一部就是《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塞爾達傳說》系列作品中的林克,從第一部《塞爾達傳說》開始,至今究竟有多少種變化呢?
  • 《節奏海拉魯》是塞爾達衍生遊戲的至高作?別鬧了!
    整體畫風的熟悉感且按下不表,從怪物設定到對話文本的呈現方式,再從UI的設計形態到大地圖的展開方式等,至少與我而言,這些都有著延續經典的意味。  是的,剝離掉跟著音樂節拍行動的機制,《節奏海拉魯》的核心體驗便是《塞爾達傳說》系列典型的冒險解謎。
  • 《原神》登陸Switch到底該不該噴?
    上為塞爾達:曠野之息,下為原神沒錯,《原神》中的場景、動作、音效、設計中或多或少有一點《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的影子。尤其是當一個《原神》和《塞爾達》的對比視頻發布之後,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些玩家迅速站出來指責《原神》「抄襲」、「碰瓷」。米哈遊的一些忠實玩家也看不過去這些玩家的瘋狂謾罵,開始反擊。說到這裡,不了解這件事情的小夥伴們可能會有點納悶。
  • switch日報:塞爾達無雙可刷amiibo!老任利潤逆天
    《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支持amiibo功能塞爾達割草遊戲《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即將於11月20日登陸Switch,不過遊戲至今還有很多情報沒有完整的公布,比如amiibo功能就是其中一個。很多任天堂的遊戲都會支持amiibo刷出各種道具和功能。而根據demo的實測,《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也是支持amiibo的。
  • 《塞爾達傳說》是怎麼做開放世界的?
    1.底層機制解謎機制:塞爾達的解謎機制主要是指希卡之石裡面的道具,但是塞爾達並不只是把它作為神廟裡面才用到的內容,不只是四神獸的戰鬥,平常的探險和戰鬥中也可以用得到,是貫穿始終的設計。戰鬥:塞爾達的戰鬥取勝有很多種方式,我仍然記得初始臺地因為沒有武器,通過推石頭和丟炸彈慢慢炸死了小怪的故事……到了後期也有射箭、鎖定器、盾反、堆裝備屬性、吃藥等多種方式取得戰鬥的勝利討伐蓋農的核心主線:從始至終的目標,並一直以此為劇情和設計推動其他內容的發展,比如四神獸
  • 《塞爾達傳說 荒野之息》到底好玩在哪裡
    一、遊戲畫風許多玩家在玩塞爾達之前第一眼看到塞爾達的畫面就決心要入了,塞爾達的畫風不是那種寫實的畫風,而是那種類卡通渲染的畫風,寫實畫風與卡通畫風集成在一起並且再加入水彩畫的元素,美工們的水準相當的高。
  • 《塞爾達無雙》官方展示百年前的海拉魯城堡 雄偉壯觀
    之前任天堂公布了新無雙類型遊戲《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該作時間設定在《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世界的100年之前。近日《塞爾達無雙》官方在推特上放出截圖,展示了百年前的海拉魯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