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取暖是自古以來華夏人的智慧,一定要多利用可利用的一切資源,就拿尋找合作夥伴來說,與更多跨界品牌的合作也是不錯選擇。
比如:大白兔雪糕,大白兔洗衣粉..... 就是不同領域的人強強聯手打造的。
2,藉助名人效應。
一個新品牌,產品再好,也很難賣出去。
我們必須要有名人背書(建立信賴感)。
我們先寫好品牌故事,產品故事,主動找到名人(能找到知名度更高的就找,不能找到當下的,就找過氣的,但大家廣為熟知的,能產生聯想和好感的都可以);
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故事,免費體驗產品或給予一定薪酬,經過同意,則可以拍點代言或者做個客戶見證即可。
如果預算比較大,則可以請大明星代言。
打知名度相對較快。
3,借力媒體。
永和大王和永和豆漿官司之戰。
搞一個新聞價值很高的熱點,讓媒體來報導(有人脈,送點禮則搞定。 沒人脈,砸錢就是)
多講一些大家喜歡爭論的故事,尤其是對品牌有益的故事,不停的給媒體創造話題和素材,引發大規模報導和討論。
比如:日本優衣庫事件 樂天瑪特罷工事件....
4,借勢熱門,事件營銷。
當下什麼事件火熱,什麼熱門話題。我們就搞一下,讓大家繼續發酵起來。
比如:杜蕾斯就是最善於借社交熱門的經典案例之一。
注意:做品牌,只要有了品牌名基本上就開始了,公司任何行為都是品牌行為,都有可能提升或拉低品牌形象。
也有可能會有負面產生,那我們務必及時處理得當。 當品牌知名度和口碑到一定程度。
那麼公司的營銷成本和成交代理成本就會很低。
就是說:別人就是聽名氣印象,主動購買產品或來加盟的。
這就是品牌最終的價值和溢價資產。
最後提醒:再小的商家都應該有品牌意識,都需要用這套思路去做營銷。
懂了就懂了...
作者:何啟志 謀局學創始人,謀局系列三部曲《暴富文案》《魔性營銷》《科學創富》,一個立志在新時代幫助千萬中小企業持續良性發展添磚加瓦的85後。
公眾號:謀局學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