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在天台上獨自呆了近一小時,喝了三罐啤酒,留了一地菸頭
漂亮的她永遠定格在18歲
10月22日凌晨零時50分39秒,筱筱永遠定格在了十八歲的時空裡。她墜樓的瞬間,沒有人知道她心裡想了什麼,天台上相隔不遠的兩攤嘔吐物,三個空啤酒罐和香菸凌亂地躺在地上,沒有人知道她在這裡的近一小時裡,內心到底經過了怎樣的掙扎。愛貓的死去,戀情的終結,兼職的不順……這一切煩心事來得太突然,又太聚集,看似堅強的她被壓得喘不過氣。時光不能倒流,悲劇不能彌補,一幕殘酷的現實真真切切地發生了,她冰冷地橫躺在大樓二層的陽臺雜物裡。
警方:證實為感情受挫自殺身亡
22日凌晨零時50分許,女孩慧慧正躺在床上玩手機,自家陽臺忽然傳來轟隆一聲巨響,「啊!」女孩尖叫一聲,由於害怕不敢動彈,便打電話到媽媽的臥室。聽到女兒的講述,她打開通往陽臺的門準備查看,門被卡住了,只能打開一半,遮雨棚也有一半耷拉下來。她探頭看了看也沒發現異常,當時以為樓上有花盆什麼的砸落下來,便回身安慰女兒,「沒事,早點兒睡覺吧,明天還上學呢。」
直到當天中午12時許,慧慧的奶奶習慣性撿一些垃圾雜物堆放到陽臺時,才發現被雜物遮掩的一具女屍,便急忙讓兒子報警。黃貝派出所刑警大隊技術中隊接警後,由值班所長帶領案件偵查隊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經過走訪得知女孩正是住在本棟樓的18歲女孩筱筱。
刑警大隊經法醫到現場進行勘查,初步認定筱筱系高墜頭部著地致死,且死亡的時間大約是凌晨1時左右。警方還在該棟樓的天台現場提取嘔吐物及香菸盒、空的啤酒罐等物,經鑑定現場提取物上只有筱筱的DNA。經過大量走訪調查,警方證實死者筱筱系因感情受挫跳樓自殺身亡,最後一刻生命定格在22日凌晨零時50分39秒。
男友:因為「不合適」而選擇分手
據筱筱生前的男友魏傑回憶,認識筱筱是在深圳的一家酒吧,當時是3月22日,隨後和18歲的筱筱開始拍拖。在筱筱的微博裡,有她與男朋友甜蜜相擁的自拍照,最後一條微博曬出自己的文身,那是一個心形船錨和男朋友姓名的拼音縮寫。從他們的微博互動可以看出,兩人之前的感情非常好,魏傑在筱筱的最後一條微博留言,「愛我為什麼不回來找我,我也愛你」。
在朋友眼裡熱情樂觀的筱筱,在感情道路上一直不順。之前也「拍拖」過幾次,每次都用情很深,但最終都是以分手收場。筱筱此前也因前男友提分手哭過鬧過,甚至借酒澆愁。然而在筱筱的內心深處,和魏傑的感情是特別的,因為只有魏傑帶她見了父母,筱筱很感動,特別珍惜這段感情,據筱筱的朋友講述,魏傑是對她最好的男生,也是陪伴她時日最久的男生。或許因為太在乎,她開始查他的手機和微博等。魏傑曾說,「她總是問我愛不愛她,我覺得好煩。」
21日下午6時左右,魏傑在龍崗區南嶺花園向筱筱提出分手,隨後送她坐的士車離開,20時46分魏傑回到學校宿舍。為了轉移注意力,他與舍友在宿舍打遊戲。黃貝派出所的警方也證實魏傑回到學校後,直到第二天15時59分接到警方的電話,才離開學校。他也沒有想到,筱筱如此深愛著自己,分手對這個重感情的女孩,猶如一顆重磅炸彈,使她的身心支離破碎。
閨蜜:當晚筱筱心情不好言語異常
早在21日下午3點,筱筱和朋友晨晨去深圳灣做攝影模特,當時有8個攝影師,卻只有一個攝影師拍自己,另外的都去拍晨晨,這讓筱筱的自尊心備受打擊。兼職直到下午6點才結束,筱筱非常生氣地說,「為什麼他們都拍你,不拍我,我還比你高呢」,她一向都對自己的長相頗為自信,沒想到卻在這一刻被沉重打擊。那一天她都悶悶不樂,沒有講太多的話。
當晚8時,筱筱給閨蜜莉莉電話,約她至在南方大廈附近談心。當時的筱筱說自己心情不好,言語異常,講一些「如果自己死了,男朋友才會永遠記住她」之類的話,並喝下兩大罐啤酒一遍遍念叨,「我是不是好挫,是不是好醜,我再也抬不起頭了」。
筱筱21時56分曾發微博:「好累,撐得好累。對不起所有人,原諒我。」並在22時左右給很多要好的朋友發信息,大致內容都是「照顧好自己,認識你真好」之類的話。直到快23時筱筱才離開,臨走時還提著三大罐啤酒。閨蜜莉莉當時非常擔心筱筱,提出要送她回家被拒絕,「放心吧,我沒有那麼傻,」並說回去後給莉莉電話,莉莉也就安心了。她最後一條微博內容還是關於愛情,「我可能捨得嗎?不可能的。我只認定你了,我愛你。」
回到家後,莉莉給筱筱打電話,發現手機關機。心裡忽然有些不祥的感覺,她急忙通過朋友聯繫到筱筱家人,「阿姨,你趕快找一下筱筱吧,去公園附近和天台。」筱筱的媽媽和閨蜜一家人尋找整晚,直到22日2點左右都沒有找到。
父母:好好的女兒怎麼說沒就沒了
剛開始聽到筱筱跳樓自殺的消息,魏傑並不相信。隨後中午2點左右,筱筱的朋友告訴他,他才相信筱筱真的出事了。但他並沒有去看筱筱最後一眼,也沒有致電她的家人,而是選擇繼續呆在宿舍。「人已經死了,打電話也沒什麼意義了。」對於為何要提出分手,魏傑稱因為「不適合」。他也沒有想到,提出分手會最終讓女友走上絕路,「當時她好好的,我也覺得像和平分手」。「你現在後悔嗎?」面對這個問題,魏傑選擇了沉默。
正是在筱筱墜樓後,家人通過筱筱的微博和朋友,才知道她正在談戀愛的事實。每當晚上筱筱不回家,母親都會例行公事電話詢問,得知筱筱要在朋友家過夜,她也會親自和筱筱的朋友通話證實,每次都有一個女孩兒接過電話說,「阿姨,你放心,筱筱今晚在我家住。」幾乎每次都是同一個聲音,所以筱筱的媽媽很寬心,也就沒再多加追問。其實筱筱在撒謊,閨蜜莉莉事後說,每次筱筱說住在閨蜜家時,大多時候都是留宿男朋友那裡。儘管如此,在父母心中,這個每次回家時常常呆在臥室裡玩手機的女兒,在外面卻是個極其開朗的人,根本不像是個會自尋短見的人。出事的前一天晚上大約11時,筱筱的父親最後一個見到女兒。他坐在家裡剛看完《非誠勿擾》,習慣性地準備下樓走走,剛開門,就看到筱筱拿著啤酒用吸管喝,還問了一句「幹嘛去了?」但看到女兒已經到了家門口,也就沒有細問,逕自下樓去了。事後筱筱的父親說自己當時老眼昏花,看著女兒插著吸管喝東西,還以為是喝飲料。
筱筱日記中寫下的「重回學校要好好讀書」,深刻地印在筱筱媽媽的心裡。出事的當天凌晨5時,睡著的筱筱父母被女子的一聲尖叫驚醒,筱筱的媽媽覺得那是女兒的聲音,出去找了一下並報警,當時附近一位保安也聽到女子大叫「別碰我,好恐怖。」這些都成為家人眼中筱筱不可能「自殺」的證據,面對派出所出示的鑑定結果,仍然不能接受,因為好好的一個女兒,養了18年,怎麼說沒了就沒了。(深圳晚報見習記者 伊宵鴻 陳章琦 陳曉鑫)
學者聲音
教育子女需要 管教和愛的平衡
筱筱的父親長期忙於工作,家庭教育由母親承當。但家庭給予筱筱的更多的是物質上的滿足。深圳市長期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學者崔亞蘭認為,如今的家庭教育存在著幾個誤區:1.家長過分期望,把孩子當做精英培養,為孩子的成長加上重重的枷鎖;2.過分保護;3.過分放縱。其實,對子女的教育,金錢並不是最重要的,家長應該注重與孩子心靈的溝通。「富裕生活本身不會對孩子有害,但如果缺乏健康價值觀的指導,就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比如缺乏人生理想、浪費等,這樣反而是害了他。」
與此同時,子女教育也不能單一化,需要管教和愛的平衡。對於如何把握好這一關係,家長需要花時間去學習和研究。「家長應想辦法接近孩子,了解他的喜怒哀樂、情緒變化,關心他各方面的生活。」崔亞蘭表示家長精力、情感的投入,也是家庭教育投入的重要內容。(深圳晚報見習記者 伊宵鴻 陳章琦 陳曉鑫)
回家多數時間在臥室玩手機
「你們和筱筱平時會聊些什麼話題?」筱筱母親一臉無奈,女兒從來不跟父母透露心事,哪怕一丁點,包括她的感情困惑。這個家庭與女兒的感情交流,也基本停留在簡單的電話溝通上。平時星期一到星期五,筱筱放學回家吃完飯,就回到臥室玩手機,偶爾弟弟不玩電腦,也會呆在客廳上上網。
女兒出事情後,筱筱的父親似乎有些怪罪妻子。在他眼裡,如果說父親還有跟兒子談人生的職責,那麼關心青春期女兒的責任,理所當然落在妻子身上。作為一個父親,他對女兒表達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次次地給女兒零花錢。
晨晨是筱筱特別好的朋友之一,一年前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之後兩人經常出去做兼職。「筱筱和家裡的關係不是很好,所以她經常不想回家。」筱筱和男朋友同居七八個月了,出事後筱筱的父母才知道這些事情。對於女兒每次出去不回家,筱筱的父母表示,因為筱筱之前輟學出去工作,也時常住在外面,所以漸漸地習以為常了。
「筱筱的哥哥比她大三歲,也是和筱筱關係最好的家人,有些事情筱筱會偷偷講給哥哥聽。」好朋友晨晨說,而對於弟弟,筱筱也盡到了一個當姐姐的責任。她早上起床常常比弟弟早,還會給弟弟煲水和準備早餐,晚上回家也不會和弟弟搶電腦,只要弟弟在玩,筱筱都會回到自己的臥室玩手機。
曾立志要掙錢給父母買大房子
在筱筱父母的眼裡,家裡很少有矛盾。如果硬要找出正面分歧,大概是中考時專業選擇問題。「其實她中考成績不錯,已經比當地高中分數線高,可惜她不是深圳戶口。」不能讀高中,當時父母就想讓筱筱讀會計,覺得這個專業以後不愁找工作,可筱筱卻想要學習化妝造型,矛盾僵持不下的結果是,筱筱放棄了父母提供的讀書機會。
不過後來筱筱還是按照自己的心願,找了一間化妝造型學校,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對於學校的具體地址,她始終沒有和家人講過半個字,直到現在,父母也不清楚學校的地點。後來覺得她好歹也是在學習,至少沒有在社會上瞎混,也就沒多加幹涉。
「你知道,我們這些六十年代過來的人,總覺得學習塗塗抹抹的不好。」父母始終認為「形象設計」不體面,加上後來家裡經濟條件改善不少,今年9月份,父親勸說女兒去深圳電大讀旅遊管理。筱筱也曾擔心學出來做旅遊管理,會不會風餐露宿被曬黑,但在父親的一番勸導下,筱筱還是十分開心地重回校園。
她是班長,讀書很認真,每天很早起床,大約七點。有時候稍微晚點,她就急急忙忙衝下樓,連早餐也來不及吃。「你帶上路上吃」,媽媽不止一次地叮囑,「不行啦,我是班長,不能遲到的」,她總是丟下同樣的一句話。她喜歡這個學校,也期待能有所收穫。也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90後的筱筱雖然有時也和朋友出去吃喝玩樂,但內心卻藏著一份小小的志向。據閨蜜莉莉透露,她曾經說過要好好兼職,將來掙錢給爸媽買個大房子,給哥哥弟弟送禮物,她甚至給自己列過一個詳細的兼職計劃。她曾在日記裡寫下「五年內,我要用功讀書」之類的勵志話語。看到這樣的文字,筱筱的媽媽非常欣慰,覺得女兒終於長大了。不承想悲劇就這樣轉折性地發生了。
班主任
筱筱在他們眼中是個陽光向上的女生
「接到她父母打來的電話,我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班主任嘆息道,自從9月份開學以來,雖與筱筱僅接觸一個多月,但在他眼裡,這個陽光向上的小女生遠不像是會自殺的人。然而事實上,筱筱在今年5月28日就曾割腕自殺。
班主任印象最深的,是開學不久後筱筱寫給他的「班級建議書」,裡面表達了自己來學校的心情,選擇這個專業的想法,同時讓老師放心,他們都是積極懂事的一群人。「一般孩子不會管這個事,筱筱則比較積極主動。」因此初步安排班幹部的時候,筱筱理所當然地擔任了班長一職。
朋友
單純熱心又重感情
因為愛好化妝,小敏認識了筱筱並成為好朋友。「不懂她的人會不喜歡她,但懂她的會知道她是個很直率的人。」小敏說筱筱非常有愛心,時常幫助別人,甚至一些不熟悉的人。她覺得筱筱是個單純又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女孩。由於工作忙,加上兩人共同的朋友不多,小敏也很少聯繫筱筱。直到最近才得知消息,原來那個約好「結婚時當她化妝師」的女孩已經不在了。
筱筱曾往家裡帶回一隻小貓,可母親卻覺得小貓到處拉屎很臭,想讓她送回去。然而她卻慎重地說,這隻貓對她很重要,筱筱的媽媽說,後來才知道這隻小貓是她男朋友送的。筱筱的朋友說,為此事,筱筱好像和她媽媽大吵過。禁不住媽媽的反對,她就天天背著小貓去上學,後來小貓還是不幸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