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考2020,中國家長的這半年

2020-07-0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7日電 題:趕考2020,中國家長的這半年

作者:郎朗

2020高考終於要來了。對於中國家庭來說,即便是在這個求學通道更多元的年代,高考依然承載著太多的含義。

2020高考,註定特殊。寒假幾乎放到了夏天、課堂搬到了家裡、高考推遲了一個月……過去這半年,中國的學生和家長經歷了太多「改變」,教育方式和親子關係都在不斷接受著挑戰,而對於「家有高考生」的家庭來說,這種挑戰無疑更明顯。

趕考2020,中國家長的這半年

7月3日,北京十二中老師布置考場。該校共設標準考場33間,備用考場3間,將有660名考生在此考試。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最短的學期,推遲的高考

7月7日,北京101中學的高三學生小雪和翼博都要走進高考考場。居家備考3個星期之後,今天,他們將在高考考場上再次和同學相聚。

3周前的6月17日,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宣布,北京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實現靜校。小雪和翼博的高三校園生活就這樣戛然而止。

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高三年級返校複課,到整個高三生涯結束,僅有51天。在外人眼中,他們經歷了「史上最短高三學期」。

和絕大多數中國家長一樣,對小雪的媽媽王子珍來說,過去的半年裡,「孩子什麼時候開學」是她最關心的事情。

漫長的寒假從1月中旬放到了4月底,等待開學的日子裡,王子珍看著新聞上其他省份陸續開學的消息,心裡有些著急。

「教學是一個互相反饋的過程,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性更強,問題也能得到及時解決。」王子珍迫切地希望女兒能返校,她始終覺得網課的效果有限,而返校後,班級備考的緊張氣氛會更濃一些,學生和老師的聯繫會更密切些,課程複習節奏更緊湊些……總之,在家上課,哪哪都感覺不對。

4月12日,北京市的高考時間確定,7月7日至10日進行考試。王子珍一方面為女兒多出來的一個月複習時間感到幸運,另一方面又擔心戰線拉長一個月,孩子最後的壓力會更大。高強度的複習狀態下,她眼看著小雪臉上的笑容少了,說話的聲音也低沉不少。

北京市高三年級終於可以在4月27日返校。不過,真的要開學了,王子珍又擔心,這麼多人返校,會不會交叉感染?其他家長也在群裡問來問去:是不是安全?開學怎麼上課?能保證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嗎?

複課後,學校把一個班拆成了兩個班,每間教室不到25人。上課時,將講臺上的屏幕調到一個頻道,老師在兩個班之間穿梭,課程同步進行。

這樣的狀態僅維持了不到兩個月,隨著6月北京疫情反彈,孩子們又被迫離開校園。靜校的通知來得突然,老師們匆匆忙忙印題,一大疊一大疊地髮捲子,原本的教學計劃被打亂,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最後時刻幫孩子們查漏補缺。

最後離校的那天,和家長與老師們的緊張不同,小雪和同學們互相在校服上簽名、寫寄語,讓匆匆的畢業季儘可能多留下些紀念。

趕考2020,中國家長的這半年

資料圖:6月18日,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三名高三學生在圖書館自習。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當課堂搬進家,青春期撞上了更年期

對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網課」是今年上半年絕對繞不過的關鍵詞之一,線上教學的形式,不僅把老師變成了「主播」,更考驗著千千萬萬家庭的親子關係。當課堂搬進了家,家長們前所未有地深度參與著孩子的學習過程。

小雪是美術生,參加完藝術聯考回歸課堂的時候,學校已經結束了第一輪衝刺複習,所以上網課時比較吃力。為了趕上大家的進度,她每天上完學校的網課後,還要惡補之前的課程,天天熬到凌晨一兩點,每天的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

王子珍每天早上不忍心叫女兒起床,總想著能多睡5分鐘都是好的,網課8點開始,她7點55才叫小雪起床。

「孩子真的累壞了。」王子珍說,一邊心疼女兒太累,一邊又為小雪薄弱的文化課著急。為了提高效率,她幫女兒請了單科一對一老師進行補習。

趕考2020,中國家長的這半年

正在學習的小雪 受訪者供圖

3個月的廢寢忘食之後,小雪趕上了大家的進度,考試排名在班裡也逐漸靠前。可即便這樣,但凡有點空閒,王子珍都希望女兒能把時間用到學習上。

「網課很依賴學生的自覺性。」王子珍通過小雪的老師了解到,在上網課的過程中,總有學生會悄悄拿起手機看,或者跟同學發信息,有的甚至上課中途睡了過去。發現孩子學習效率低的家長當然不能忍,要麼陪著一起上課,要麼在發現孩子開小差的時候耳提面命。

「孩子焦躁,家長也焦躁,真是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王子珍說。

不過,對翼博而言,上網課反而更適合自己。起初,他也是希望開學的,想通過集體複習找到節奏。但隨著複習進入後半程,翼博認為,自己更需要整塊的、自主複習的時間,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學校的複習畢竟是針對大多數人的,在校的時間也會被分割成碎片,無形中浪費掉。上網課則不同,他可以關掉聲音,做自己想做的事。

翼博的媽媽付雪潔雖然對兒子的學習比較有信心,可還是忍不住時常去兒子房間裡看看,有時候,付雪潔像是在安慰兒子,又像是在跟自己對話:「沒關係,放輕鬆……」

趕考2020,中國家長的這半年

圖為北京十二中老師布置標準考場。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別樣的陪伴,是無奈之舉,卻彌足珍貴

這半年,對於很多高三年級的家長來說,應對應接不暇的變化就是生活常態。

什麼時候開學,網課怎麼監督,高考會推遲嗎,藝術類專業課怎麼考……這半年,王子珍所在家長群裡,大家討論的話題一波換了一波。直到臨近考試的這幾天,家長之間還在不斷確認一些趕考細節:孩子緊張導致體溫偏高還能不能進場,考場的空調會不會直吹孩子,需要提前多久到考點測體溫……

「熬」,王子珍屢屢提及這個字。「身心都在煎熬,一波一波的事情。」女兒上高三後,王子珍全家在學校附近租住了下來,小雪學習時,家長也陪著學習,整個家都圍繞著她轉。

高考是全家的戰鬥,像王子珍這樣考前租住在學校附近的家庭有很多,周圍的房租價格也被炒了起來,老破小的50平米小兩居月租要8000元以上。

雖然付雪潔覺得自己對待兒子高考這件事已經是平常心了,但在翼博眼裡,媽媽還是過於緊張。

過年時,母子倆出國和爸爸團圓,避開了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過了一段順遂的時光。但回國後,按照規定,兩人必須單獨隔離14天,付雪潔想爭取和兒子居家隔離的請求遭到拒絕,在翼博的描述中,媽媽幾乎是在用吵架的方式和工作人員一遍遍強調家裡有高三考生,耽誤不起。他說,從未見過那樣的媽媽。

集體隔離的第一天,付雪潔就放心不下兒子,違反隔離規定,偷偷跑去兒子的房間探視,被工作人員教育了一番。

家裡所有人的需求都被放到兒子之後,「翼博要高考」這句話幾乎成了拒絕其他事情最主要的理由。兒子的身心健康也成了付雪潔最關注的事情。

第一次模擬考試中,翼博的英語罕見地失利了。壓力大時,他一度不想上學,正上著英語課,忽然就哭了。付雪潔知道,面對好強的兒子,「不要緊張」是一句廢話。

「這種時候大家都緊張,關鍵是如何處理好情緒,積極調整心態。」她拉著兒子外出散步,聽他傾訴學習中的苦悶,分享學習過程中得到的快樂,自己也調低期望值,就當下的情況而言,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慢慢地,到了第二次模擬的時候,翼博的狀態已經完全恢復了。

談及特殊的這半年,付雪潔和王子珍提到頻率最高的詞彙是「陪伴」。對於億萬中國家庭來說,這段特殊的居家親子相處時光,是無奈之舉,也卻彌足珍貴。(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完)

相關焦點

  • 「趕考時代」的心靈透視
    《趕考時代》,逄鴻星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28.00元  對各類趕考的代表性人物,都做了心靈的透視,這是《趕考時代》的最大亮點。  的確,這還真就是一個「趕考時代」。你看,大大小小,有多少關涉人生前途命運的考試纏繞著我們的生活啊!
  • 安寧市出好趕考「試卷」,「六項法則」 開啟螳川幹部「大趕考」模式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大趕考」考核指揮棒作用,真正實現管人與管事相結合,不斷提升全市治理水平,安寧市委作出了「開展大趕考、提振精氣神、推動大跨越」的決定,將趕考辦設在市委組織部,堅持「六步法則」,引導全市幹部全面進入「趕考」狀態。
  • 一少兒英語考試名額被「秒殺」,家長跨省帶娃趕考!考證含金量究竟...
    最近,國內的一場少兒英語考試突然成了「網紅」,由於江浙滬地區考點遭「秒殺」,不少家長甚至帶著娃輾轉鄰省去趕考。這場考試報名為什麼這麼火爆?考了究竟有啥用呢?
  • 紀檢監察報: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堅定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指出,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周恩來同志答道:「我們都應當考及格,不要退回來。」
  • 酸甜苦辣高考趕考路 這屆考生太難了
    推遲了一個月的高考終於落下帷幕,那個劈叉出考點的女生也以其頗具難度的動作為這屆高考劃上了句號,真是既喜感又感動。 在這次高考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考生們的趕考路也變得不一般起來,同樣發生了很多充滿喜感與感動的事
  • 趕考日,胡衡華在橘子洲頭領誓
    長沙連續11年舉行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警示教育活動胡衡華帶領黨員領導幹部在橘子洲頭重溫入黨誓詞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凌晴 陳登輝)3月23日是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進京「趕考日」,也是長沙市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警示日。
  • 合肥市3.7萬餘名中考生今天「就近趕考」語文考試允許使用正版學生...
    「接棒」高考,今日起,合肥市區3.7萬餘名中考生將迎來2020年中考。「根據氣象部門預報,未來幾天我省大部地區將發生強降雨。」7月13日,安徽省考試院也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們及時關注天氣預報,並提前做好到達考點的交通工具和路線準備。
  • 《唐小山趕考記》今日開機 鬼馬少女開啟甜爽逆襲之旅
    《唐小山趕考記》正式開機 12月16日上午,由優酷、絲芭影視、芸開影業聯合出品的古裝甜寵劇《唐小山趕考記 青春題材蘊含甜爽橋段,加上反套路的高能劇情,以及頗有實力的製作團隊,結合絲芭影視獨有的「青春+」、「IP+」渠道,《唐小山趕考記》剛剛開機就已成為新劇中的「大熱股」。
  • @三亞 文化周刊 | 古代海南學子的艱險趕考路
    ■ 吳辰  又到一年入學季,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後,相信已經有許多家長在為自己的孩子打點行囊,準備送他們去全國各地,開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那一道窄窄的海峽,對現在的人們來說簡直不算什麼,孩子們一旦被送上了船,拍幾張照、發個朋友圈的時間,就已經到了對岸的雷州半島,家長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
  • 考生腳部受傷拄拐杖趕考,民警聯繫開闢綠色通道優先進入考場
    7月7日,在遼寧瀋陽鐵西區31中學考點,一考生腳部受傷拄拐杖趕考行動不便,鐵西公安分局現場考點執勤民警迅速聯繫考點開闢綠色通道,讓腳部受傷拄拐杖的考生優先進入考場。考生和家長連說感謝。7月7日,在遼寧瀋陽鐵西區31中學考點,一考生腳部受傷拄拐杖趕考行動不便,鐵西公安分局現場考點執勤民警迅速聯繫考點開闢綠色通道,讓腳部受傷拄拐杖的考生優先進入考場。考生和家長連說感謝。
  • 長沙小升初趕考——南雅,確實是「難呀」
    但是聽說雙A是鐵定被錄取的,這1A1B不知道有沒有希望。我去學校投遞了資料,學校招生辦的只說去新時代陽光調成績過來看看才決定。   其他學校都不知道錄了多少批了,孩子參加了幾個學校的考試,博才、湘一、廣益都來了通知,放棄了湘一和廣益,在博才交了定金了,其他學校只是網上報個名,參加了考試就被錄上了。
  • 【趕考行•保供先鋒】省公司要聞:保定公司開展「旗幟領航•趕考行」主題實踐活動側記
    」主題實踐活動側記  趕考,是印刻在保定這片紅色革命沃土的深深記憶。69年來,黨中央領導進京趕考的足跡激勵著一代代保定供電人奮勇向前。2018年,踏上「旗幟領航•趕考行」主題實踐新徵程,保定公司黨委牢記使命初心,保持趕考狀態,努力在為民服務、企業發展、黨的建設三個方面走在最前列,不斷用實踐答案擦亮「保供先鋒」品牌。
  • 「趕考」路上要始終繃緊「規矩弦」
    走好新的「趕考路」,要始終繃緊「規矩弦」,用紀律和規矩確保黨的團結統一、步調一致,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2]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 一、主動尊規當先鋒 走好「趕考」路,既要堅定理想信念,又要牢固樹立規矩意識,因為理想信念是取得「高分」的動力,紀律規矩是取得「高分」的保障。
  • 辛識平:「趕考」永遠在路上——「感悟70年,追夢新時代」之一
    新華社石家莊4月11日電 題:「趕考」永遠在路上——「感悟70年,追夢新時代」之一  辛識平  春到西柏坡  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小院裡參觀者絡繹不絕,解說員的快板聲不時在梨花盛開的院落裡迴響:「毛主席,親切的囑咐牢記住,這只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要保持艱苦奮鬥的好作風,警惕糖衣炮彈來進攻,要保持謙虛、謹慎、不驕又不躁」……  「新中國從這裡走來」,在西柏坡這片紅色熱土上感悟共和國70年曆程,一個最深的體會就是共產黨人「趕考」的腳步從未停止,「趕考」精神始終薪火相傳。
  • 一份2020高考趕考指南拍了拍你
    考前一天,一份2020高考趕考指南拍了拍你,轉給身邊的高考生!
  • 【輝煌七十年 燕趙展新顏】西柏坡:走好「新趕考路」
    長城網訊(記者 張藝萌)「想當年,就在這四間土坯房,領袖們通宵達旦日夜忙……」在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講解員正在用快板向參觀者講述革命聖地西柏坡的光輝歲月。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國慶節前夕,記者走進革命聖地西柏坡,緬懷革命先烈,重溫紅色歷史,探尋「趕考」精神新內涵。
  • 「趕考」精神與黨的「適應性」能力芻議
    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西柏坡視察時強調指出:「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 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深刻把握趕考精神,加強黨的適應性能力建設,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 驅車百裡助學「趕考」!考場外駐守了這位村第一書記!
    「趕考」之路遠又難在走訪的過程中李書記敏銳的發現了考生家中「趕考」的實際困難孩子們一直都是住校平時一周回來一次回到村委會李書記立即查找考場周邊的酒店和考生家長協商,聯繫訂房第二天,她又實地考察住宿條件、餐廳衛生和行車路線酒店距離考點僅1.5公裡大大節約了時間
  • 以「趕考」精神作好主題教育「後半篇文章」
    作者:劉聰嶽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不斷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和使命作出了全面部署,並要求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必須做表率、打頭陣,以「趕考」的心態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 | 70年趕考...
    1985年被稱為「醫改元年」,這一年,「赤腳醫生」退出歷史舞臺,通過考試、考核的「鄉村醫生」上崗,在各個鄉鎮衛生所掛牌出診。畢會玉有了孩子,也有了更多和醫生打交道的經歷。「劃傷就用紫藥水、咳嗽就吃甘草片、消炎還有四環素」,這是那個年代的育兒常識。畢會玉:「有次晚上孩子發燒,抱到醫院給你急的,真的都急得腦門直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