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中最易混淆的5個知識點 網友:早點看到就好了

2020-12-14 兮雯有態度

每次考試的時候是不是總有幾個知識點出錯呢?其實,這不是因為不小心,也不是因為題目沒有看清楚,而是因為概念混淆了沒有分清楚。下面就來盤點一下中學物理中最容易混淆的5個概念吧。

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其實,這兩個力的大小在數值上都相等,方向也都是相反的。但是還是很不容易分清楚,因為在物理學上面,即使概念需要分辨清楚,但是因為常用的都是力的大小,所以最容易混淆。想要分清楚他們,只要注意設計了幾個物體就可以了。因為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的,而平衡力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比如說,一個放在桌面上靜止的鉛筆盒,受到了重力、支持力。鉛筆盒對桌面有壓力。這三個力之間的關係就是,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鉛筆盒靜止,這兩個力的受力對象都是鉛筆盒,所以是平衡力;而鉛筆盒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鉛筆盒的支持力,兩者雖然數值上相等,但是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所以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2、慣性只與質量有關,與速度無關。

在研究物體的慣性時,要注意描述的方式,只能說物體因為慣性,但是不能說受到慣性。因為慣性是物體的本質屬性,至於物體本身的質量有關係。最容易混淆的還有慣性的影響與速度有無關係。

比如,生活中的事例質量大的車不容易停下來,同樣速度大的車也不容易停下來。所以很多人就會覺得質量與速度都與慣性有關,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質量大的車不容易停下來確實與慣性有關,但是速度大的車本身要停下來所需要的時間就長,這跟慣性沒有關係,與加速度的大小有關。而加速度在停車的時候,影響因素就是摩擦力的大小,也就是受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摩擦力的大小隻與壓力大小和粗糙程度有關,與面積和壓強無關。

摩擦力的產生是因為物體間存在相對運動或者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摩擦力的存在就是為了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所以摩擦力的大小隻與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但是很多人會將之與壓強混淆起來,以為跟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而且,在測量物體摩擦力的時候,要求物體一定是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這個時候摩擦力才等於拉力大小。當物體在進行加速或減速運動的時候,很多人會將此時的拉力大小當作是摩擦力,其實,這個時候物體都沒有受力平衡了,摩擦力的大小根本沒法測量。

所以,在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時,不管物體是加速還是減速或者是勻速運動,摩擦力大小始終不變,始終等於勻速直線運動時候拉力的大小。

4、機械能守恆,所以減小的動能就是等於增加的勢能?

這也是一個偽命題,其實,如果是小球沒有受到外力的情況時,小球本身進行動能與勢能的轉換,那麼這個時候減小的重力勢能就等於增加的動能。但是如果題目沒有說,但是從圖中可以看出球的運動越來越低,那麼這個時候機械能還是不守恆的,所以機械能在減少。

也有一種情況,比如小球撞擊彈簧的過程中,不考慮摩擦力,那麼這個時候小球與彈簧的機械能就守恆。但是要注意的是小球減少的重力勢能是等於小球增加的動能和彈簧增加的彈性勢能。所以,不要單純地只考慮小球的機械能,注意整體與分割的思想。

5、物體吸熱內能就增大,那麼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一定升高嗎?

這也是不一定的,畢竟物體如果吸收熱量以後,內能一定升高,溫度可以升高。但是也可以不升高,比如這個時候正好處在沸騰或者熔化狀態。畢竟,物體在熔化或者沸騰的過程中,要不斷吸熱,但是溫度保持不變的。

這五個常見的混淆點,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初中物理力學第一個最易混淆知識點!有些初中生一直糊塗到中考!
    所以,要想學好後面難的知識點,就必須把現在的基礎內容學好。今天我們就解決一個初中物理力學內容中會遇到的第一個最易混淆的知識點:「一對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又稱作「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很多初二的同學們在剛學到這兩者的區別時似乎當堂解決了,甚至把這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都已經能夠說的滾瓜爛熟,可是一旦做題,卻總是出錯,結果成了歷屆學生最易混淆的知識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學生沒有深刻理解這兩者的含義和區別!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
  • 2017高考備戰:數學最易混淆知識點歸納
    2017高考備戰:數學最易混淆知識點歸納 2017-02-14 15:52 來源:學科網 作者:
  • 【webpack】webpack 中最易混淆的 5 個知識點
    今天我主要分享的是一些 webpack 中的易混淆知識點,也是面試的常見內容。我把這些分散在文檔和教程裡的內容總結起來,目前看是全網獨一份,大家可以加個收藏,方便以後檢索和學習。這幾個名詞其實都是 webpack 魔法注釋(magic comments)[5]裡的,文檔中說了 6 個配置,配置都可以組合起來用。我們說說最常用的三個配置。
  • 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易混淆知識點辨析
    大部分考生對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的觀點容易出現知識點混淆。現在針對大家經常出錯的點進行一下辨析:1.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的核心觀點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
  • 教師資格證考試易混淆知識點,你記錯了嗎?
    易老師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證考試易混淆的常考知識點,趕快收藏起來,沒事的時候多多翻翻,考試不出錯!—蘇格拉底混淆對比:5古希臘三哲/三賢(1)蘇格拉底—產婆術 (2)柏拉圖《理想國》—寓學習與遊戲 (3)亞里斯多德—教育要遵循自然混淆對比:6(1)提出把教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培根
  • 新東方教師:高考物理易考知識點解析
    高中物理複習大至有三輪,第一輪複習是指從高三開學的九月份開始(部分學校暑假就開始了),到1月份放寒假前後。第一輪複習會把高中物理力學和電學的主幹知識點複習完,這部分的內容信息量大,方法多,難度高。學生如果把握不好重點,很容易錯過複習的最佳時機。造成提分困難,甚至整個物理崩潰的局面。
  • 2021考研數學衝刺:易混淆知識點總結
    從10月、11月,基本就進入到衝刺階段了,本文中公考研小編整理的關於「2021考研數學衝刺:易混淆知識點總結」相關資訊文章,一起關注一下吧~三、.泰勒公式展開的應用專題:相信很多同學看到泰勒公式就哆嗦,因為咋一看很長很恐怖,瞬間大腦空白,身體失重的感覺。其實在我搞明白一下幾點後,原來的症狀就沒有了。1.什麼情況下要進行泰勒展開2.以哪一點為中心進行展開3.把誰展開4.展開到幾階?
  • 中考物理熱學中最易弄混的三個物理量!
    中考物理中,「溫度、熱量、內能」這是三個物理量是熱學中最易錯的物理量!特別是對於初學者而言,這三個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是最易弄混、搞錯的關係之一!本可以一句話記住這三個物理量之間的關係!但是在說這句話之前,我不得不先囉嗦幾句,只有理解了才能更深刻的記住。當你讀到文末就能看到這句話。
  • 2020教師資格考試備考易混淆的那些知識點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教師資格考試備考易混淆的那些知識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師資格證考試是成為一名教師的第一道關卡,那麼多考點內容,大家在複習時會不會有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呢?
  • 生物易混淆知識點大全!(上)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生物容易被遺忘的知識,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生物中容易被混淆的知識點,因為整理出的混淆點很多,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講述,同學們要注意每天都來看哦!生物易混淆知識點1、生物都有細胞結構嗎?不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了。它們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嗎?不是。
  • 50個易混淆知識點大全,word版可列印
    50個易混淆知識點大全,word版可列印!初級會計備考正式進入倒計時!對於很多小夥伴來說,雖說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的知識點。但是,這50個比較容易混淆的知識點你真的搞清楚了麼?
  • 央視力薦,學物理「開竅」的秘訣:85%的知識點,5歲就可以開始學了!
    >讓孩子看得懂、學得快、記憶深刻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物理是最難的學科。比如,《熱》中講,溫度計為什麼能夠測量溫度?其中利用了什麼物理原理?而且這些有趣的漫畫知識點,大多與中學物理課裡相匹配,基本涵蓋了85%以上中學物理考點。咱們可以看出,這些知識點都是從生活現象入手,讓晦澀的知識回歸生活,讓孩子們感受到物理的神奇與趣味。
  • 知識點丨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識點
    為幫助高中生們疫情期間在家自主學習,小編收集了一份高中地理容易混淆的概念總結,都是答題時容易混淆出錯的知識點,供考生學習參考。   1.天體與天體系統   為劃分標準,一個回歸年有24個節氣。   季節是根據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情況確定的,以太陽在黃道上運行90度為劃分標準;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來暑往及物候的變更情況。   5. 氣溫遞減率與地溫遞增率   氣溫遞減率表示對流層內氣溫隨高度而逐漸下降的變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
  • 一道中考物理題,六大電學知識點!第一個最易忽視!第六個最難!
    由於這道中考題匯聚了六大最常考電學知識點,成為了一道非常具有綜合性的典型電學實驗綜合題!我們直接來看這道中考物理題:第一個知識點: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式及其畫法注意事項!具體如上圖中所連接的方式。第二個知識點: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處於斷開狀態!第三個知識點:電路故障問題!如果把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位置互換,由於電壓表的內阻太大、相當於斷路,其餘的兩個電阻都相當於導線,則電壓表測量的是電源電壓,其指針有明顯偏轉!
  • 心理學易混淆知識點
    簡單舉個例子:例如我學習燙這個字,先學習了湯後學習了火,知道燙這個字是湯和火組成的,這是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而羅傑斯的更加強調的是人的價值,例如老師告訴你什麼是燙,回去觸碰下火苗就知道了。3.正例VS反例VS變式正例是指完全符合這個概念所有特徵的例子。反例是指不符合這個概念的例子。
  • 小白入門寶典③ 5個易混淆的音頻概念
    15個容易混淆的音頻概念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現如今,多媒體音箱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設備,因為我們已經無法想像電腦和電視離開音箱後該怎麼聽。小白入門寶典③ 5個易混淆的音頻概念    現在市面上的家用多媒體音箱可以說是品牌林立,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款式和風格也更加豐富;這對於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件好事,我們可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廣泛
  • ACCA F1十大易混淆知識點
    ACCA F1十大易混淆知識點大家在學習acca的時候就知道,acca F1的有些知識點屬於易混淆知識點。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列舉幾個吧;1.
  • 在物理高考中哪個知識點考查最頻繁——近三年全國卷雙向細目表
    天氣越來越熱,高考日益臨近,複習也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為了能在2020高考中一舉奪魁,今天小編就和即將參加高考的童鞋們分享一下,近三年的全國卷的考查雙向細目表,幫助大家總結在歷年高考中究竟哪些知識點考查最頻繁,哪些知識點考查相對較少,通過總結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複習最有用的知識點
  • 初中數學最易出錯的61個知識點,新學期必看!
    今天小新給大家整理了初中數學8大類61點易錯知識點,考試就不要再在這些點上扣分啦~易錯點1:有理數、無理數以及實數的有關概念理解錯誤,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概念混淆。以及絕對值與數的分類。每年選擇必考。
  • 怎麼區分這5個初中易混淆單詞或短語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容易混淆的單詞和短語。如果分不清楚,很容易導致做題出錯。在這裡,選出5個有代表性的初中易混淆的單詞和短語,和大家交流。1.5.Except和besides解釋:except 表示「除了……之外」;Besides表示「除了……之外,還有」 兩者的意思有所區別,except是除了什麼之外,都可以,表示不包括在內;而besides表示除了什麼之外還有別的,包括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