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雙雙 通訊員 張國文 報導 選手正在聚精會神參加比賽。
本報德州訊 賽教融合,以賽促教。11月26日,在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隨著總裁判哨聲響起,為期3天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中職組)車身修理賽項正式結束。來自全國各地的37名選手,進行了5個模塊的比拼。最終,代表山東省參賽的德州選手陳振生獲得第一名。據悉,這是德州第5次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此次改革試點賽則是全國首次。
今年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全國設25個承辦地,共37個競賽項目,其中中職組18個,高職組19個。在德州舉行的車身修理賽,由車身診斷與校正、模擬車身結構件更換、車身非結構件修復、汽車玻璃升降器更換及車門調整、塑料件拆裝與修復等5個模塊組成,全部為實操考核項目。其中,汽車玻璃升降器更換及車門調整、塑料件拆裝與修復兩個模塊為今年新增。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車身修理賽專家組組長程玉光介紹,通過近十幾年的摸索,專家組了解了企業及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情況,將這些都融入了比賽項目當中。「對選手,不光有對技術的要求,對勞動強度的適應能力、心理素質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通過比賽項目的改革,引領學校的教學改革,滿足行業發展的人才需要。」
大賽奪冠選手陳振生是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生,11月26日恰好是其18歲生日。他說:「這個獎盃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不久前,他在省中職技能大賽車身修理賽中也獲得了第一名。由於平時表現突出,他早已收到多家企業拋出的橄欖枝。經慎重考慮,他選擇了北京一家4S店。本次賽前,由於新增了模塊,他每天都會拿出一半時間來進行這兩個項目的訓練。
汽車與智能交通工程學院是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重點院系,在國家級和省級比賽中屢獲佳績;近幾年,學校新增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新能源汽車等學科,加強師資、設備投入,以緊跟行業的人才需求。
「普教看高考,職教看大賽。」該學校副校長劉建波告訴記者,行業在發展,企業在創新,大賽準確反映了國內行業發展導向,新增項目正是行業人才需求方向的信號,將競賽理念與企業實踐覆蓋到專業課程,可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目前,德州共有職業院校30所,在校生突破10萬人,年輸送技能型人才3萬人,各所職業院校積極作為,充分釋放職業教育助力現代產業和企業發展的潛力。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包括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在內的兩所職校,已達成校企合作多年。該公司企業人力資源部部長曹英超介紹:「畢業生在企業的適應期明顯縮短,能很快融入崗位,並匹配企業轉型升級的各項技術要求;這裡的學生可塑性高,比較自立自強,吃苦耐勞,這對我們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來源: 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