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動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職教改革「快車道」,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2020-08-30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去年起,「雙高計劃」即「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進入了人們視野,成為高職版的「雙一流」。上月,江蘇省出臺《江蘇省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其中包括20條重點任務,被看作是江蘇版「職教20條」。29日,在南京召開的專項培訓會上,來自全省的高職院校一致認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成為當務之急。

產教融合,構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路徑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光華校區是省級大學科技園,該校引進了省內龍頭企業——華潤蘇果超市,共同打造了三萬平米的南京城區最大蘇果超市旗艦店。在這裡,每天都有物流管理、連鎖經營管理兩個專業將近100名學生在頂崗實訓。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薛茂雲告訴記者,這樣的實訓是常態化,並已寫入了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學校的江寧校區,還建了一個五萬平米的實訓大樓,我們把它列為現代商貿數字港,引進了蘇寧易購、京東等大型企業共同打造商貿數字人才培養基地。」 職業教育發展的「牛鼻子」在於校企合作。行動計劃對充分發揮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提出多項要求,包括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豐富校企協同育人載體、提高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適配度等。 許逸欣是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崑山班」2020屆畢業生,目前在崑山澱山湖鎮農業服務中心辦公室工作。「在學校學習的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的定製課程,讓我受益匪淺。」她說。今年,該校已有50名定向委培畢業生在所屬村鎮、農業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等崗位發揮骨幹作用。同時,180名新生即將加入「委培班」陣營。 「我們與行業領先企業深度合作,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形成經濟發達地區農業職業院校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畢業生競爭力。」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周軍說,學校與諸多名企聯姻,譬如與京東共同打造全國領先的「蘇農-京東智能應用工程師學院」,「」2019年底,經面試篩選,30位同學籤訂了就業意向書,組成首個『京東班』。」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桂海進說,學校基於新商科人才培養規律和合作企業經營特點,校企共同設計了「漸進式」教學組織模式。「學生入學後的前三個學期以學校教育為主,合作企業每學期通過植入部分企業課程參與人才培養;後三個學期以企業培養和師傅帶教為主,學校通過完成部分實訓課程參與人才培養,現已成功培養深受企業歡迎的現代學徒2800餘名。」

專業建設,凝練特色調整步伐

「雙高計劃」之所以提出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就是要引導學校將改革重點聚焦在專業群建設上。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主動適應雲、物、大、智、鏈以及5G技術帶來的產業變革,瞄準揚州的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等三大產業,加快專業調整步伐。「我們近3年淘汰專業12個,新增專業14個。」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傅偉說,學校建立了與綠色化工、智慧建造、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現代服務等產業集群相耦合的12個專業群,「兩縱三橫」的專業布局特色更加鮮明。

這種面向市場的「敏銳」,還凸顯在新專業的建設上。去年,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全國首家電商直播產業學院,致力於為電商直播整個產業鏈培養「懂技術、精運營、會策劃、能直播」專業人才。「根據人社部今年發布的新職業(工種)網際網路營銷師(直播銷售員)要求,我們組織制訂了省內唯一的『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認證標準,並通過了省人社廳認證和備案,省內第一批認證證書已於8月中旬發出。」傅偉說,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圍繞製造強國、工業網際網路國家戰略,依託長三角地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優勢,按照工業網際網路的「物理系統+網絡+平臺+安全+應用」體系架構,組建工業網際網路專業集群,包含軟體與大數據技術、工業網絡與安全、智能電子技術、裝備智能化技術、工業電子商務、精益管理等6個專業群。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眭碧霞說,計劃到2022年,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素質教育基地、江蘇省大學科技園,形成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高素質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常信模式。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建有「城市軌道交通類專業群」,目前已開設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機電技術、通信信號技術、車輛技術和軌道工程五個城市軌道專業。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吳麗華說,學校與中遠海運集團、南通軌道集團等知名企業共建產業學院等校企命運共同體,打造校企雙主體育人機制的「試驗區」。「我們已與南通軌道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聯合投資1.3億元成立城軌產業學院,推動專業與產業升級相對接、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相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對接,並加快推進全國航海職教集團建設,構築『航海職教航母』,全面提升產教融合水平。」

補齊短板,進入職教改革「快車道」

加快發展本科職業教育試點,推動「職教高考」成為高職院校招生主渠道,積極開展1+X證書試點等項目等,都是行動計劃中的重點任務。不少學校表示,將以行動計劃為「推進器」,更好更快地推進我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桂海進說,學校以入選1+X首批試點院校為契機,積極推廣書證融通式教學,探索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已有21個項目成功入選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二級學院覆蓋率超過85%,1000餘名學生完成考證。」

服務社會能力,普遍被視為職業院校功能定位中的一大短板。行動計劃提出,職業院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能力顯著提升。「我們瞄準服務企業走向產業高端,服務企業技術技能研發,服務鄉村脫貧振興戰略,服務基層技術技能需求。」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王志鳳說,學校通過技術研發和社會培訓服務園區內企業上繳利稅總額2億元。年均服務中小微企業,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數5000家,年均面向社會開展繼續教育和社會培訓量3萬人。

眭碧霞表示,作為入選「雙高計劃」的院校,在發展中不可避免面臨一些難題,比如校企合作缺少有效政策引導,企業熱情不高,教師隊伍「三教改革」能力亟待提升等。「希望通過行動計劃的實施,省教育廳、人社廳、工信廳在人才引進項目評審、經費統籌上給予支持和傾斜,在深化校企融合方面出臺企業利好政策,激發企業對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推動問題解決,促進學校發展。」

交匯點記者 王拓

相關焦點

  • 江蘇明確職教質量提升20條
    去年起,「雙高計劃」即「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進入人們視野,被稱為高職版「雙一流」。近期,江蘇省出臺《江蘇省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20條重點任務,被看作是江蘇版「職教20條」。日前,在南京召開的專項培訓會上,來自全省的高職院校一致認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成為當務之急。
  • 江蘇出臺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繆志聰)日前,江蘇省教育廳出臺《江蘇省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力爭3年左右推進各層次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全力打造職業教育「江蘇高地」。
  • 《山西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行動計劃》政策解讀
    《行動計劃》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根據國家方案的總體部署,借鑑兄弟省市先進經驗,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改革導向,以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為統領,堅持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就業的辦學方向,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鞏固中等職業教育基礎地位、推進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 高職擴招下的職業院校應如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導讀高職擴招的不斷加碼,對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教20條與1+X證書制度的相繼出臺,能否幫助職業院校應對高職擴招帶來的挑戰?​高職擴招已成為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的重要舉措,實現教育現代化2035的重要途徑,以及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
  • 江蘇:職教20條,助推高職版「雙一流」
    去年起,「雙高計劃」即「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進入人們視野,被稱為高職版「雙一流」。上月,江蘇省出臺《江蘇省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20條重點任務,被看作是江蘇版「職教20條」。8月29日,在南京召開的專項培訓會上,來自全省的高職院校一致認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成為當務之急。
  • 教育部就《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答記者問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格局——甘肅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綜述
    【新時代隴原職教改革巡禮】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格局——甘肅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綜述開欄的話為落實好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相關政策,加大對職業教育文件的解讀和回應力度,近期,甘肅日報社聯合省教育廳開設「新時代隴原職教改革巡禮」主題專欄,
  • 欣辰視角 | 高職擴招下的職業院校應如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高職擴招的不斷加碼,對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教20條與1+X證書制度的相繼出臺,能否幫助職業院校應對高職擴招帶來的挑戰?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三大特徵
    3.高層次職業教育要分層推進、穩步發展在職教20條提出「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基礎上,《行動計劃》明確把發展本科職業教育作為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設計了三條具體落實路徑:一是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試辦職業教育本科專業,二是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三是根據產業需要和行業特點適度擴大專業學位碩士
  • 上海交大實施校企"雙導師"制 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教育部網站今日發布《上海交通大學探索校企聯合培養工程人才新模式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實施以企業項目研究為主導的產學研聯合培養精英工程人才的「雙導師」制和項目資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探索精英工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 牡丹區職教園即將竣工 菏澤職教事業駛入快車道
    菏澤高級技工學校校長李成方表示,牡丹區職教園將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大大改善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為全市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促進菏澤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菏澤市職教園擬今年開工,確保2019年全面完成  除牡丹區職業教育發展已進入了快車道,菏澤其他縣區的職業教育事業近幾年也有很大發展,未來前景將更加美好。
  •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
    《行動計劃》整體框架和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行動計劃》以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質量為主線,按照綜合改革的要求謀篇布局,全文包括三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主要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 2020職業教育10大進展-中國教育新聞網
    7月30日,《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的意見》印發。8月24日,教育部和江西省聯合召開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啟動大會。9月16日,《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整體推進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的實施意見》印發。
  • 教育部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各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為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要求,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提出如下意見。
  • 廣東職業教育駛入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快車道
    目前,我省職業教育駛入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快車道,進一步擴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我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廣東產業發達、市場化程度高,職業教育成為學生眼中的香餑餑。去年,省政府辦公廳出臺《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支持公辦職業院校自主設置招聘條件,探索通過先面試後筆試、直接面試、技能測試、考察聘用等方式招收高素質教師。
  • 探索成人高教人才培養新模式
    原標題:探索成人高教人才培養新模式  —— 寧波大學成教學院「學歷+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啟示   面對社會的眾多訴求,我國成人高等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不容忽視,必須用改革的辦法加以解決。   2014年寧波大學獲得的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學歷+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有效的探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啟示和借鑑   ■朱新均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們的知識結構和職業能力迫切需要優化提升。
  • 試點本科職教,怎樣探索高水平辦學新路
    【教育探索】作者:吳學敏(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研究員、原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自2019年起,教育部先後批准了22所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職業學校,試點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對於探索職教本科人才培養範式,推動我國職業教育高水平發展具有實踐意義。
  • 康興:產教融合型教育開啟融合育人新模式,助力國家職教改革落地
    2019年初,國務院發布《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行新時代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與頂層設計,在完善國家職業教育制度體系、構建職業教育國家標準、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建設多元化辦學格局、完善技術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加強辦學治理督導評價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打出了職業教育改革的「組合拳
  • ...部門關於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
    、增值賦能、以質圖強,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更好地支撐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特制定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國家、省、校三級職業教育標準體系逐步完善,職業學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評價體系更具職教特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全面深化。  ——職業學校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質量整體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社會認可度大幅提高,有效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  (三)基本原則  ——育人為本,質量為先。
  • 傳承黃炎培職教思想 走特色職業教育發展之路
    在高職本科人才培養的定位、模式和路徑等方面,勤於實踐,勇於創新,悟出「知能複合型人才」培養之道。通過構建「知能集成空間」,填補高職創辦本科的研究空白,為滿足企業一線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未來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為改革應用型本科的教學和完善現代職教體系,為探索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提供了典型範例,為打造高職本科的專業課程,構建了「知能集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