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實施校企"雙導師"制 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教育部網站今日發布《上海交通大學探索校企聯合培養工程人才新模式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實施以企業項目研究為主導的產學研聯合培養精英工程人才的「雙導師」制和項目資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探索精英工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方案提出了上海交通大學探索校企聯合培養工程人才新模式的總體目標是:創新精英工程教育模式,建立「能力建設+知識探究+人格養成」三位一體的精英工程人才培養體系;實施以企業項目研究為主導的產學研聯合培養精英工程人才的「雙導師」制和項目資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探索精英工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該項目具體分三個階段來進行。

  1.籌劃啟動階段(至2011年):在本科和研究生兩個層面同時啟動精英工程人才的培養計劃;在校企聯盟的基礎上與企業籤訂人才培養協議,探索校企聯合精英工程人才培養運行機制;制訂培養方案,啟動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精英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2.組織實施階段(至2013年):參與計劃的首批本科生畢業;建立「能力建設+知識探究+人格養成」三位一體的精英工程人才培養體系;實施以企業項目研究為主導的產學研聯合培養精英工程人才的「雙導師」制和項目資助制;完成工程博士培養方案,啟動工程博士的培養。

  3.深化總結階段(至2014年):參加計劃的首批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完成以企業項目研究為主導的產學研聯合培養精英工程人才的「雙導師」制,創建以項目資助制為核心的校企聯合培養精英工程人才新模式。

  為實現上述目標,上海交通大學擬採取以下改革措施。

  1.創建校企聯合培養工程精英人才的新模式:與企業共建「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創新工程教育產學研合作模式與機制;通過與企業聯合制定學生培養計劃和培養方案,共同負責學生的培養;確保學生有本科生階段半年以上和研究生階段一年以上的在企業學習培養時間,學生的本科生畢業論文和碩士學位論文課題應緊密結合企業實際。

  2.建立面向「三位一體」目標體系的課程體系,實施與通識教育相結合的寬口徑專業教育:通過跨學科課程的設計和創新項目,培養跨學科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國際化合作設計項目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國際合作能力;通過開設綜合性課程、講座等培養學生關心和領悟人類發展重大問題(如環境、能源、氣候等)及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3.建設面向工程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校級工程訓練與創新中心,搭建面向工程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平臺;通過綜合性、開放性、工程型的課程設計改革,加強系統化工程訓練;改革畢業設計模式,強調面向工程實際,提高學生工程能力;結合企業工程項目的研發,培養研究生能夠關注社會發展,捕捉社會需求,善於發現、凝練、解決企業重大工程問題的能力。

  4.面向工程人才培養的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探討將教師的科研與工程實踐融會於工程教育教學之中的有效途徑;發揮工程教育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採用與工程實際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方式,在工程案例引用、工程實踐與科學研究相融合等方面積極探索。

  5.建設國際化工程教育教學優質資源:逐步建設一批全英語示範課程、若干全英語工程專業課程(或系列英語教學的專業課程);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全英語教材;進一步推進工程教育的國際化辦學。

  6.建立面向工程專業本科人才能力培養的質量評價體系與考核方法,包括課程教學效果評價、實踐教學效果評價、培養過程控制標準、畢業生質量評價等。

  為完善改革措施,上海交通大學擬出臺以下四項配套政策。

  1.教師考核制度。改革教師考評制度,注重工科類教師工程能力的提升。由人事處負責,2011年出臺。

  2.教師聘任制度。就教師聘任、績效考核和職稱評定等事宜採取相關措施,提高參與工程人才培養計劃教師的待遇,鼓勵在職教師到企業親歷工程實踐或進修,了解企業需求,參與課程改革和工程項目研發。由人事處負責,2011年出臺。

  3.企業兼職教師聘任制度。制訂企業兼職教師的聘任制度,聘請資深工程師擔任學校兼職教師,加強學生在工業界實戰能力的培養。由人事處負責,2011年出臺。

  4.制定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開放實驗室以及相關學科實驗室向學生全面開放的政策。由教務處、研究生院、實驗室與設備處、科研院協同負責,2011年出臺。

  該項目還通過以下保障條件來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學校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總體協調該計劃實施中的重大事宜;對於參加「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專業,學校將在經費投入上予以支持;加大實驗條件建設力度,建設面向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平臺;建立鼓勵教授吸納學生參與其高水平科研項目的機制。

  該項目的進度安排是:2010年,完成培養方案的制訂與完善,在六個優勢工科專業啟動試點,開始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1年,開始培養參與「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本科生和專業碩士研究生;2012年,啟動「工程技術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推出工程博士培養方案;2013年,首批參與計劃的本科生畢業,在試點專業完成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2014年,首批參與計劃的研究生畢業,全面完成以企業項目研究為主導的產學研聯合培養精英工程人才的「雙導師」制和項目資助制為核心的校企聯合培養精英工程人才新模式的創建。

相關焦點

  • 新增人工智慧專業,上海交大電院「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格局再發力...
    新增人工智慧專業,上海交大電院「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格局再發力
  • 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舉行校企合作畢設項目展—新聞—科學網
    6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成功舉辦第三屆校企合作畢業設計項目展。據悉,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類、能源動力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各大高校領導及教育教學專家共計40餘名教師,畢業設計項目指導教師、國際合作院校教師及資助企業代表等近百名嘉賓參加了此次活動。
  • 聚焦|「校企合作」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雙師模式」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指出新型學徒制的主要特點是「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企業學徒在「學校老師+企業導師」雙重指導下,兼顧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操作訓練,理論與實踐真正融合,迅速成長為適應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與上海建工二建集團舉行校企合作籤約儀式
    郭洪濤代表學校致歡迎辭,並表示今後會切實加強與合作企業的溝通和協調,在教育教學、招生就業、後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確保「科創人才孵化工作室、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班」運轉順暢,穩步發展,使校企合作「產教研」新模式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 濱州職業學院:探索現代學徒制打造育人新模式_華禹教育網【原中國...
    濱州職業學院駐開泰集團的現代學徒制帶隊老師孫騰蛟說。  三個條件考察試點合作企業  自2015年起,山東省財政安排資金,支持啟動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職業院校與合作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這當中,企業的作用不可忽視。
  • 「校企合作創辦『菁英班』,知行合一培養卓越工程人才」
    9月18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2020創新生態:校企協同育人論壇在成都舉行,西安交大「校企合作創辦『菁英班』,知行合一培養卓越工程人才」入選「校企合作 雙百計劃」典型案例,並受邀在論壇進行主題報告。
  • 上海交通大學召開2020年非全日制工程博士聯合培養工作推進會
    從啟動工程博士聯合培養至今,上海交通大學始終致力於聯合培養政策的調整和優化,力求人才培養能真正滿足企業行業需求。希望通過此次工作推進會,學校能和各聯合培養單位進行交流,進一步明確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的培養目標,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實現校企協同,為國家的創新發展培養應用型領軍人才。
  • 北京實施「翱翔計劃」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北京實施「翱翔計劃」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建立「三校+三課+三師+三段」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雙變革  ●已培養五批近800
  • 時評:應將研究生「雙導師」制實施下去
    「傳統研究生教育模式過於偏重理論,容易忽視學生的實踐能力,『雙導師制』的推行有望的彌補這一缺憾。」鄭州大學旅遊管理學院院長杜書雲13日對記者如是說。經過近兩年時間的論證與準備,12日,鄭州大學研究生培養「雙導師制」聘任暨創新實踐基地籤字儀式在該校第二報告廳舉行。
  • 校企如何一體化育人共同發展
    ■趙有生   在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踐中,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實施了股份制辦學、校企共建辦學、職教集團化辦學、訂單合作辦學和店校一體辦學等多種形式,經歷了以學校培養為主體育人到校企「雙主體」育人的過程。   為了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深化校企深度融合,探索校企一體化育人模式,長春職院開展了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探索。
  • 上海交大首推七項雙學士學位試點項目 創新交叉複合人才培養
    昨天是上海交通大學的「雲開放日」,一系列本科招生培養新舉措新動態在雲端發布。首推7個雙學士學位試點項目上海交大面向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今年以特色、強勢學科交叉融合,擬推出7個雙學士學位試點項目,涵蓋工理交叉、經理交叉、法經交叉、醫管交叉培養創新型交叉複合人才。
  • 上海交大獲「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實施十年總結評價全優成績
    近日,在教育部反饋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實施十年總結評價中,上海交通大學以全優成績,獲得教育部與評審專家們的高度肯定。據了解,為進一步推進上海交通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在全國高校的拔尖人才培養中保持領先,上海交通大學將在「致遠榮譽計劃」榮譽課程建設、拔尖人才通識教育、「致遠榮譽教師團隊」建設與「致遠榮譽導師團隊」建設等方面推出更多新舉措。
  • 產學研用新模式,上海交大賦能科技產業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探索產學研用合作新模式,不斷拓展、深化與各省市以及大型企業集團的科技合作,打造了眾多學校賦能產業發展的標杆示範項目。在科技創新工作中屢創佳績,取得重要進展。凝練的產學研用合作的新模式、新經驗,為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 校企協同創新 重構人才培養方案
    另一方面,鍛鍊和培養了學生的時間動手能力,讓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實現校企雙方共贏。南航融合人才跨界培養,與行業領軍企業聯合組建主題創新區,由企業或者科研院所發布科創類研究課題,由來自不同學科的師生和企業導師聯合組隊(含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師、企業技術骨幹),實行雙導師制,資助項目研究團隊的老師和學生到企業現場考察和調研,力求解決企業研製、生產、管理領域的實際問題,探索多學科交叉、科教互促、產教融合的新方法、新平臺和新體系,打造體現政府、行業、高校、企業「四方聯動」,教學、
  • 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探索創新醫療與轉化新模式—新聞—科學網
    「高校研發、離岸孵化、有組織的轉化」架起創新與轉化的橋梁
  • 上海交大成立新學院
    近日獲悉,為了響應國家培養優質教師隊伍的號召,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教育學院,標誌著上海交大教育學科發展邁入新階段,並於2021年秋季迎來首屆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圖源官網據了解,該學院聘任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為教育學院名譽院長,其顧問委員會的主任及成員名單如下:此外,教育學院將通過引育並舉和專兼職相結合的模式,建設由專任教師、學科雙聘教師和實踐基地兼職導師組成的教師隊伍
  • 江蘇省啟動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職教改革「快車道」,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29日,在南京召開的專項培訓會上,來自全省的高職院校一致認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成為當務之急。「我們與行業領先企業深度合作,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形成經濟發達地區農業職業院校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畢業生競爭力。」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周軍說,學校與諸多名企聯姻,譬如與京東共同打造全國領先的「蘇農-京東智能應用工程師學院」,「」2019年底,經面試篩選,30位同學籤訂了就業意向書,組成首個『京東班』。」
  • 移通學院實施書院制探索「雙院+」三全育人新模式
    在各院系學工副院長、各職能部門代表、各書院綜合辦公室主任、學生發展導師、媒體記者等社會各界人士見證下,六位名譽院長正式受聘,一期書院功能區鑰匙也交接到相應書院負責人手中,至此,移通學院以「家」文化為核心的書院制建設翻開新的篇章。  構建社區共享與朋輩互助的新圈層  2017年3月起,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開始實施書院制。
  • 長春一高校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12月18日下午,"現代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產業學院"校企合作籤約儀式在長春舉行。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與八家企業現場集中簽約,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構建職教發展新格局。
  • 廣州南洋理工深化校企合作 攜手培養高品質人才
    為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促進校企深化合作,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探索產學研結合新模式,日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在行政樓會議室舉行了校企合作籤約儀式暨技能大師及企業導師聘任儀式。八家校企合作單位20名企業代表,校長李國年,副校長曹文文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此次籤約和聘任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