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自閉不知曉,大自閉治不好,孩子的「自閉症」,都是這麼來的

2020-12-19 懷上了

相關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兒童出現心理疾病的概率往往要比別的國家高很多,這種機率上的增加一方面是由於孩子們的世界受到了許許多多外部環境的侵擾,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小孩子的心理問題是一個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那就是關於孩子自閉這一方面的。

有一句話說:"小自閉不知曉,大自閉治不好"雖然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是也能夠說明孩子的心理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那麼孩子的這些問題根源到底是什麼呢?

雖然自閉存在於任何一種人群和任何一種階段,然而經過仔細的調研,我們卻能夠發現,這些自閉人群他們較為集中的也僅僅只是有3個年齡段。

第1個年齡段:3-5歲時期,孩子剛剛了解到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第2個階段:孩子們對這個世界開始產生了自我意識,並且有反抗精神存在的叛逆時期,也就是6~12歲。

最後一個較為集中和密集的階段就是孩子已經成長為一個介於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之間的17~20歲之間。既然數據顯示的是這三個階段最為集中,那麼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孩子的自閉心理會集中出現在這一個年齡段呢?

當孩子處在3~5歲時期的時候,他們的年齡最小,而且對於周圍世界的判斷也不是那麼的準確,對於所有的環境都保持著一種探尋的態度。然而當他們在與外界接觸的過程當中,如果受到了外界的排斥那麼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一種極度的孤獨感。

雖然他們對於這樣的事情並不十分在意,但是卻能夠影響到他以後對待事物的看法。到了6~12歲的時候,他們的性格已經趨於穩定並且對於那些相對較為安靜的人來說,更容易受到集體的冷落。

在孩子介於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之間的時候,內心的挫敗感是非常強烈的。當周圍的環境與自己格格不入時,他們的內心挫傷就會被放大很多倍,而這三個階段的人,他們集中擁有著安靜,不成熟以及內心挫傷這三個特點。

記得過年的時候,叔叔帶著他的孩子到我們家來做客。我們都知道過年的時候是極為熱鬧的,大家歡聚一堂聊著家常,可是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叔叔帶來的這個孩子卻異常的安靜。為了能夠調節氣氛,小孩子們都主動去與這個人說話,可是這個小孩依舊不與周圍的人接觸。在飯桌上我們才了解到原來這個小孩是有一點自閉傾向的。

但是他卻在學習上有著極高的天分,對於所學的知識能夠一下子就全部掌握。就在大家吃飯吃的正盡興的時候,這個小孩子突然大叫一聲,瞬間讓整個場面變得非常尷尬。叔叔只能將這個的行為發生的原因告訴了大家。原來是在這個小孩的世界當中,他的世界裡面是不存在其他人的,只有他自己,所以當自己開心或者不開心的時候都會大叫。

其實這個小孩子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想與周圍世界有多大的不同,而是因為在他的世界觀當中別人都是不存在的,只有他自己才是自己世界裡面的王。可是我們都知道的是,一個人活在世上不僅要受到自己的關注,更多的其實是別人以及別人的一些話語在約束著自己,而他這樣的行為,也許作為親人來說能夠接受,可是對於外人來說,說不定就會給他一個更大的打擊或者更異樣的眼光。

這種自閉所帶來的尷尬與痛苦也許只有這個小孩自己能夠明白。大多數人都是一種群體性的行為,對於那些與自己格格不入的事情往往不會去參與,所以小孩子們在知道他這一行為之後,便再也不與他說話。這樣類似的情況相信發生的次數一定不在少數,而類似於這種小孩的自閉的兒童也一定是存在很多的。

那麼這些小孩為什麼會這樣呢?問題的根源到底是什麼呢?

問題的根源一是來自於父母。任何一個小孩在自己的成長過程當中,都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比別人優秀,而這些自閉的孩子,由於與父母接觸的過程當中,不能夠敞開自己的心扉,甚至於由於一些環境的影響,導致自己與父母缺乏交流,才讓他們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內向。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如果能夠及時的發現他們的心理變化,也許這種小自閉就會被徹底的解決掉。然而大多數的父母對自己孩子的關注僅僅停留在衣食住行上,對於他們的心理完全是一無所知。

問題的根源之二是來自於孩子自身。對於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來說,他們所德的自閉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先天性的自閉症,另一種是後天形成的自閉症。對於先天性自閉症的孩子,當然就要努力的接受治療,來改變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聯繫點。但是對於後天形成的自閉症來說,那就是孩子自身也有一定的問題。他們的內心非常的纖細、敏感、柔弱細膩,所以對於很多環境的理解和把控度都非常的敏銳。正是因為這種敏銳的直覺讓他們對一件事情的看法變得特別極端,而且在與世界接觸的過程當中往往會選擇逃避。這種逃避是導致他們變得孤獨安靜自閉的主要原因。

問題的根源之三來自於周圍的環境。有很多孩子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當中,往往會受到群體性的排斥。我們經常會看到電視上上演各種小孩在一起打群架的場面,然而被欺負的那個人內心一定是極度害怕和恐慌的,可是這種群體性的針對並不是偶然發生的,因為這一個人與其他人所存在的不同點,導致群體對他產生一種厭噁心理,從而會對他進行言語或行為上的攻擊。這種攻擊,最能夠影響的就是孩子的心理,當他們的心理對整個群體感到失望的時候,就會選擇逃離群體成為獨行者。

針對出現的三個問題,我們必須要從問題的根源上去解決

首先就是改變父母。

父母與孩子是接觸最多最為親密的人,如果自己的孩子有輕微的自閉傾向,父母能夠及時捕捉他們的情緒,並且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能夠正確認識世界,並且接受世界與自己的差距與不同,就一定能夠讓孩子變得外向和開朗一些。最重要的是要讓父母與孩子多相處多接觸,並且準確的掌握孩子的思想動向,讓孩子的心裡走上健康之路。

其次就是要改變孩子自身。

孩子自身存在先天性自閉症的,一定要及時的讓孩子去鍛鍊和學習並且努力的解決這個困難。而對於後天形成的這種自閉,主要還是要看當事人本身的意願。若是孩子認為自閉對自己的影響較大,那麼積極改變自己與這個世界之間的聯繫,主動結交朋友,主動與人說話,主動融入集體都是能夠準確的改變自身的抑鬱或自閉傾向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建立一些其他的發洩方式,將自己內心的壓抑與沉悶發洩出來,讓自己得到一個合適的釋放。

最後就是要改變環境。

這種環境的改變是來自於與孩子接觸的周圍環境,當然孩子無法主動去選擇環境,但是周圍的這些環境當中的參與者卻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改變,來對這些患有自閉傾向的小孩子多一些關注和關愛,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集體所擁有的魅力和吸引力。用集體的力量來幫助抑鬱的孩子走出自己的陰霾,獲得一份純真陽光並且積極向上的力量。

孩子自閉並不可怕,只要抓住原因,我們相信孩子也可以變得非常的開朗,願意和其他人接觸、交流。對於有自閉症的孩子,也應該受到更多人的尊重。大家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嘲笑別人。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自閉和自閉症?別再傻傻認不清了,請多關愛自閉症孩子
    很多人不了解自閉症是什麼,反而常常聽到很多人自己得了自閉症,自閉怎麼可能是自閉症呢?如果小編不是從事這個行業,也可能和大多數人一樣,完全不了解自閉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那麼有自閉症的孩子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今天小編給大家解說一下自閉症,希望大家以後能夠多一點了解自閉症的孩子。
  • 自閉症者都是資優生具天賦?喜歡自閉就是自閉症嗎?
    自閉症者都是資優生具天賦?喜歡自閉就是自閉症嗎?美聯社、報系資料照常聽人家說,他很喜歡搞自閉,個性孤僻,不喜社交,他是不是有自閉症?或者說他小孩很內向不多話,同學在玩,孩子都不參與只觀看,小孩是不是也有自閉症的特質?其實,多年來,坊間很多專家,媒體,甚至家長的現身說法,已提供了不少有關自閉症的資訊,不過,有時若資訊傳遞及接收不完整,也容易會陷入對自閉症的誤解與迷思。
  • 自閉症危害有多大?為自閉患兒的恢復,家長該不該一起「自閉」?
    最新發布的報告裡表明,中國目前自閉症兒童的人數可能超過200萬,並且自閉症患病率還在一直在增長。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整個家庭的核心。如果孩子一旦患病,父母勢必會跟著受到影響。有很多的自閉症患兒父母說「自從孩子自閉了,我們好像也自閉了」。
  • 豆瓣8.9《自閉歷程》:自閉症都是星星的孩子?
    這是影片《自閉歷程》中,天寶·葛蘭汀的恩師在與她的母親談話時提到的一句話,原文是:different but no less。《自閉歷程》是根據美國動物科學家,畜牧學博士,同時也是自閉症患者天寶·葛蘭汀的個人自傳改編而成,影片截取了天寶四個不同時期的剪影,講述了天寶是如何一步步從一個不會講話的自閉症兒童變成傑出的事業型女性的故事。
  • 解讀自閉症:只談自閉症不談程度都是耍流氓!
    自閉特質是指帶孩子帶有自閉的基因,表現出部分自閉的行為特徵;自閉症則是自閉特質達到一定程度,達到病理性質才能稱之為自閉症。這就好比高血壓,按照醫學指標,低壓90屬於高血壓,那麼89.8算不算高血壓呢?(這個比喻來自上海復旦兒科徐秀教授) 也就是說,自閉症必須自閉特質先達到病態程度,然後再用輕度、中度、重度來進行劃分。
  • 《自閉歷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
    《自閉歷程》是英國導演傑克遜的代表作,也是受到廣泛好評的一部電影,故事講述的就是自閉症患者女孩坦普的一生,坦普懂事後,發現自己不喜歡和別的孩子玩耍,不喜歡交朋友,在這個年紀,幾乎所有人都想交更多的朋友,只有坦普靜靜獨處,甚至不喜歡說話,完全自閉著急的父母去尋求醫生的幫助,母親才知道
  • 愛能治癒自閉症嗎?
    先說要點,再詳細說: 1.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神經發育障礙 2.愛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物,但愛治不好自閉症 3.自閉症無法完全治癒,最好情況是康復得看起來和一般人差不多 4.自閉症狀終身在發展,更好還是更壞都有可能 5.誤診必然存在
  • 自閉症孩子長大以後能獨立生活嗎?
    很多人對自閉症治不好這個概念都理解錯了,以為治不好了就「傻」了,得照顧一輩子了。這是很大的誤解,自閉症治不好是指他的核心症狀(社交障礙)目前醫學無醫學手段,並不是自閉症就是「傻」了,而是社交方面有些小障礙(如無法讀懂別人的言外之意),但社交還是有的,其他能力未必會缺失,有的孩子甚至有超出正常人的突出優秀表現。自閉症孩子早期的很多不良症狀(如刻板、無語言、不當行為等)都可以改善或痊癒。
  • 自閉症的孩子睡眠質量怎麼樣?家長們都了解嗎?
    小孩自閉症是一種很難治癒的疾病,這種孩子基本不會同任何人交流,將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只關注自己的世界,不能和別人進行正常的溝通,不懂得親近的人和不親近的人的區別。下面就關於自閉症小孩睡眠怎麼樣,讓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 孩子不說話是自閉症嗎?語言遲緩與自閉症的區別,你都了解嗎?
    最近有收到私信說:「我家孩子3歲了,還是不怎麼說話!」「除了可以偶爾會,叫一聲『爸爸』『媽媽』外,連一句整句的話都不會說。孩子不會是患有自閉症了吧?」 隨著各種育兒理念的興起,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如果孩子有了以上症狀,家長們就會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閉症?,會非常心急,甚至還會有病亂投醫。
  • 孩子發育遲緩或自閉症,仔細想想,本來你是可以避免的
    (2)經濟負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家長發現孩子有問題後,都去醫院尋找治療方案。但說實話,目前醫院連一個針對自閉兒童的「全方位」的檢查方案都沒有,還是通過量表和孩子的表現來判斷是不是自閉症,更不用提全方位的治療方案了。他們只會做核磁什麼,來檢查大腦是否有問題。在那裡的「消費」是很貴的。
  • 孩子看著像自閉症,又不像,怎麼辦?
    2020年的「世界自閉症日」過去了,前段時間在網絡上高頻出現的詞彙,「孤獨」、「自閉」、「星星的孩子 」......早已被淹沒無蹤。但作為一名兒童教育工作者,作為經常在家長專訪時聽到對方提及孩子曾被診斷為自閉症的新媒體小編,我依然意難平。
  • 孩子不說話不哭不鬧就是自閉症嗎?可不能這麼輕易下結論,圖為證
    我的老師告訴我,一定要了解「譜系」這個詞,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自閉症」的標籤,鑑定自閉症沒那麼簡單,有時候很難用生理指標來診斷他,所以醫學上引入了自閉症譜系障礙這個概念,根據典型自閉症的核心症狀(三大核心行為)進行擴展定義的廣泛意義上的自閉症,既包括了典型自閉症,也包括了不典型自閉症,又包括了自閉症邊緣、自閉症疑似、自閉症傾向、發育遲緩等症狀。
  • 泰和國醫自閉中心教你如何打開自閉症兒童心扉?
    自閉症是由於懷孕期間導致腦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自閉症是被天使吻過的孩子,大多數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無法自拔,自我關閉心門的人。最後需要溝通者要柔聲細語和自閉症兒童溝通。 2、遊戲溝通 自閉兒童和正常兒童都是一樣的,對於世界都是好奇的,因為天性是相似的,自閉兒童也有自己喜歡的遊戲,可能喜歡畫畫、撕紙、彈鋼琴等等多種方式,一定要從自閉症兒童的角度選擇遊戲,不要選擇溝通者認為自閉症兒童喜歡的遊戲。
  • 為了治好自閉症\孤獨症,我花了20萬給孩子打針、 做電擊
    一直到快上幼兒園了,孩子連上廁所、吃飯的需求都不會提,也不會與人眼神對視,我這才緊張起來。很快,我們掛上了北大六院的號,醫生說他「輕度自閉傾向」。我聽說得了自閉症就像得了絕症,治不好的。這些孩子輕則難以與人社交,重則不會自理。我怎麼能容許我的孩子遭遇這種磨難,我們開始發了瘋似的四處尋醫問藥。
  • 詳解抑鬱症和自閉症的區別:別再讓「自閉」變流行
    結局必然也是大團圓,感人肺腑的親情融化了「自閉症」的堅冰,孩子臉上又重現了笑容,在父母的陪伴下變成了一個幸福又正常的孩子。又或者是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看到年輕人發出感嘆並配上幾張美美的自拍:「朋友真的很重要,要不然容易得自閉症」。還有那個前段時間被瘋傳的表情包:我自閉了。
  • 自閉文盲少年潛入水底學寫字 潛水教練:自閉不代表沒有能力
    文章轉載至香港TOPICK報導,原文標題《自閉文盲少年潛入水底學寫字 潛水教練:自閉不代表沒有能力》
  • 2歲自閉傾向孩子總愛耍賴倒地打滾怎麼辦,真假自閉如何應對
    與普通健康孩子不同,自閉症孩子從精神世界封閉自己,沒有了情感需求,沒有需求,就沒有表達溝通的願望,所以父母和孩子無論如何努力的溝通,都是無用功。自閉症孩子的行為過激或反常,勸說無效,打罵更錯誤。請了解「傾向」的含義1、幸好題主說的是自閉傾向,別小瞧了「傾向」2個字,在自閉症譜系症狀大家族(自閉症邊緣、自閉症疑似、自閉症傾向、發育遲緩等症狀)裡,很多都是自閉症的親戚,很多都是根據三大核心表現(1、社會交流障礙。2、語言交流障礙。
  • 自閉症不能治好,那康復治療意義何在?
    消息來源:央視新聞 假如把"治好"理解為醫學上所指的"治癒",即患兒不再有孤獨症,導致孤獨症的大腦生理異常結構完全消失,那麼從目前我們所獲得的國內外研究與臨床信息來看,通過"訓練"而"治癒"的孤獨症患者幾乎可以說沒有。但經過堅持不懈的訓練矯治,達到能夠進行生活自理,甚至是獨立生活並展示出良好發展狀態的個案是很多。
  • 吃了自閉男孩的便便後,小鼠也得了自閉症|每日罐頭
    吃了自閉男孩的便便後,小鼠也得了自閉症|每日罐頭 2020-06-24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