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的標誌都是英文,為什麼不用漢字,是車企太崇洋?
開車的朋友應該注意到了,不管是車標還是車內的標誌,幾乎用的都是英文字母,很少可以看到漢字,不管是進口車還是國產車,都是這樣設計的。看到這種情況,有的人就不滿了,認為車企太崇洋媚外了,為什麼不用我們自己的漢字,難道漢字不好看嗎?其實大家冤枉車企了,他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我國的汽車生產起步非常的晚,也就這十幾年來進步飛速,在前些年幾乎沒有自主品牌,幾乎所有的汽車都是來自國外的,所以國外的汽車生產文化,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國內的汽車生產。一直到現在,路面上跑的大部分汽車,依然是來自國外的,比如合資品牌,這些品牌的汽車生產,依然要受到外企的控制,所以使用英文是肯定的,他們不會同意你用漢字標誌的。
除此之外,也有自主品牌堅持使用漢字,比如吉利和比亞迪等等,他們也嘗試過在需要用標誌的地方,更換成漢字,比如中控按鈕和方向盤按鍵,上面都使用漢字來標註。有的車型上可以看到有遠光燈、音量、導航、電話等等漢字的字樣。但是顯示效果並不好,因為漢字太大了,需要把按鍵做得非常大才看得清,這就影響到了操作,所以後來又改成字母樣式了。
其實字母樣式的標誌和按鈕大家已經使用習慣了,知道它們都代表什麼意思。我們沒有必要強行愛國,不然反而顯示出我們的文化不自信。